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安乐集白话▪P5

  ..续本文上一页起的原由,是就众生的时代及根机,而劝众生往归净土。

  第二、根据大乘诸经,显示说法者与听法者的模式。第三、根据大乘经典,说明众生发心时间的多久,及已供养多少诸佛,以便使听法的众生,策励自己发心。第四、辨别诸经宗旨的不同。

  第五、说明诸经名字的不同,譬如涅槃经、般若经等,是以法门作为名字。有的经是以譬喻为名,有的以事件为名,有的以时间为名,有的以地方为名,有种种的不同。而观无量寿佛经是以人和法为名,无量寿佛是人的名字,观无量寿佛是法门的名字。

  第六、总别说法人的不同,说诸经的人不出下列的五种,1、佛陀自己。2、佛陀证得圣果的弟子。3、诸天。4、神仙。5、变化出来的人。观无量寿佛经,在这五种人中,是世尊自己说的。

  第七、简略说明佛陀的真实身及应化身,也分辨真实土及应化土的不同。第八、显示阿弥陀佛的净土,果位上下都具备,凡夫及圣人通通都能往生。第九、说明阿弥陀佛的净土,是否属于三界。

  第一、说明净土法门之教兴起的原由,是就众生的时代及根机,而劝众生往归净土。如果教门配合时代及众生根机的话,就容易修成,也容易开悟。如果教门违背时代及众生根机的话,就很难修成,也很难入门。因此正法念处经说:“当行者一心求道的时候,应当要随时观察时代的方便。如果时机不对,没有方便,就叫做错失,不能说会得到利益。”

  为什么?譬如攒湿的木头,想要求得火花,那是不会得到火种的,因为时机不对。如果折断干燥的木柴,想要从中找寻水滴的话,是不会找到水的,因为没有智慧之故。

  所以大集月藏经说:“佛陀灭度之后的第一个五百年,我的弟子们能坚固的修学智慧。第二个五百年,能坚固的修学禅定。第三个五百年,能坚固的修学多闻读诵。第四个五百年,能坚固的造立塔寺、修福忏悔。第五个五百年,佛法隐而不显,教理停滞不通,众人诤讼不已,佛弟子只能坚固的造一些微少的善法。”大集月藏经又说:“诸佛出现世间,以四种方法来度化众生,是那四种?一、口里讲说十二部经,也就是以说法来度化众生。二、诸佛如来有无量的光明及美好的容颜,一切众生只要能系心观察,没有人会不获得利益的,这就是以身业来度众生。三、诸佛有无量的功德神通道力,能作种种的变化,这就是以神通力来度化众生。四、诸佛如来有无量的名号,有总称,有别称。如果众生系心称念诸佛名号的话,都能除障碍获利益,都能在有佛的国土出生,这就是以名号来度化众生。”

  现今(唐贞观年间)的众生,也就是在佛陀去世之后的第四个五百年,正是能坚固修习忏悔修福之时,也正是应该称念佛名号的时代。如果能一念称阿弥陀佛的名号,就能够除却八十亿劫的生死之罪过。一念都能够如此,何况经常能修念佛法门,这就是恒常忏悔的人。

  如果离佛陀涅槃的时间近,那么之前的修禅定、修智慧是正学,之后的多闻读诵、造立塔寺、修福忏悔是兼学。如果离佛陀涅槃的时间已经久远,那么后面的称名念佛是正学,前面的禅定、智慧是兼学。为何如此?实在是因为众生离佛陀涅槃的时间已经甚为遥远,根机暗钝,理解力浮浅之故。

  所以韦提夫人这位大士,一方面为自己,也为了哀愍末法时代五浊恶世的众生,无始劫来轮回六道,受痛苦之火所烧。于是假借这个痛苦的因缘,向佛陀请问解脱的出路。因而大圣世尊慈悲加被,劝她往生极乐世界。

  如果想在净土法门中修行的话,殊胜的果报谁也比不上。只有净土法门,是可以全心投入的。由于劝修净土法门的经典甚多,于是我就采集佛陀所说的真实之言,以帮助大家修行往生,获得利益。为什么?因为要使已经往生的人,引导后来的人往生,并使后来的人,能够仿效前人的往生。如此希望往生的人连续无穷尽,永无休止之时,以尽无边的生死大海。

  第二、根据大乘诸经,明示说法者与听法者的模式。

  分六部分来说:第一、大集经说,要把说法者,当作大医王,能够把自己的痛苦拔除。把说法者所说的法,当作甘露,当作醍醐。说法的人,要认为自己所说的法,能使听法的人增加殊胜的了解,能使对方的病痊愈。如果能这样的话,说法者与听法者,都能够有资格来介绍佛法,并使佛法兴隆,经常能生到有佛的净土中。

  第二、大智度论说,听法的人看著说法的人,犹如渴望饮水的人看著水般,一心进入所听到的法的义理之中,当他听闻法理时,心中悲喜交集。像这种人,就应当为他说法。

  第三、大智度论又说,有二种人获得的福德是无量无边的,是那二种人?就是乐于说法的人,及乐于听法的人。所以阿难问佛说:“舍利弗和目连,为何所证得的智慧和神通,是圣弟子中最殊胜的?”

  佛陀告诉阿难说:“因为他们二个人,在因地的时候,为了求法,能够不远千里而去,所以现在智慧及神通最殊胜。”

  第四、无量寿经中说:“如果这个人没有善根的话,是不会听到这部经的。只有清净而持戒的人,才能够得闻正法。”

  第五、无量寿经又说:“曾经见过世尊的人,才能够相信这种事情。曾经奉事过亿万如来的人,才会乐于听闻净土法门。”

  第六、无量清净平等觉经说:“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听闻净土法门时,内心悲喜交集,身毛竖立,犹如被拔出来的毛一样。要知道,此人过去世时,就已经修行佛道了。如果有人,听闻净土法门,一点都不相信,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才刚从三恶道中投胎为人,由于过去世的罪过尚未竟尽,所以不信净土法门。我说这个人,尚未能得到解脱。”

  所以无量寿经说:“傲慢、弊恶、懈怠的人,是很难相信净土法门的。”

  第三、根据大乘圣经,说明众生发心的久近,及供佛的多少。

  涅槃经说:“佛陀告诉迦叶菩萨说,如果有众生,曾于半恒河沙数诸佛所,发了菩提心之后,才能在浊恶世之中,听闻这部大乘经典,而不起诽谤。

  “如果有众生,曾经于一恒河沙数诸佛所,发菩提心,然后才能够在浊恶世中,听闻大乘经典,而不起诽谤,并且深深生出喜爱好乐之心。

  “如果有众生,曾经于二恒河沙数诸佛所,发菩提心,然后才能够于浊恶世中,不诽谤大乘法,并且能够正确了解,相信好乐,受持读诵。

  “如果有众生,曾经于三恒河沙数诸佛所,发菩提心,然后才能够在浊恶世中,不诽谤大乘法,并书写流通大乘经典。虽然为人讲说大乘法,但却尚未能了解大乘法的甚深义理。

  “为什么要做这种比较呢?因为要彰显现在在下面听经的人,都曾经发心并供养过甚多诸佛,同时也显示大乘经的威力不可思议。”

  所以涅槃经说:“如果有众生,听闻此经典,百千亿劫中,都不会堕落恶道之中。为什么?因为玄妙大乘经典所讲说的地方,就是金刚之地,在座听讲的人,也和金刚一样。”因此得知,听闻大乘经而能相信的人,都会获得不可思议的利益的。

  第四、分辨诸经不同的宗旨。

  涅槃经是以佛性作为宗旨,维摩经以不可思议解脱作为宗旨。般若经以空慧作为宗旨,大集经以陀罗尼作为宗旨。观无量寿佛经以观佛三昧作为宗旨,它所观的,就是依报及正报这二种,下面介绍各观佛三昧的不同。

  观佛三昧经是这么说的,佛陀告诉父王说:“诸佛出生世间有三种利益众生之事,一、诸佛口里讲说十二部经,以佛法布施利益众生,能够除去众生无明的黑暗障碍,打开众生智慧之眼,使众生能生到有佛的净土,早日证得无上菩提。二、诸佛如来的色身有无量的美好及光明,众生如果称念佛号观察佛身,不管是观总体之相或部分的别相,不管此佛身是现在佛或过去佛,全都能除灭众生杀盗淫妄四重罪,及杀父、杀母、杀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等五逆罪,永远不再生到三恶道中,随自己高兴,生到喜欢的佛国土中,乃至于成就佛果。三、现在我要劝父王修念佛三昧。”父王问佛说:“佛果功德的真如实相第一义空,为什么不要弟子修行呢?”

  佛陀告诉父王说:“诸佛果位的功德,有无量的深妙境界、神通及解脱法,不是凡夫所能够修行的境界,所以要劝父王修行念佛三昧。”

  父王问佛说:“念佛的功效,情况如何?”

  佛陀告诉父王说:“犹如四十由旬方正的伊兰林中,有一棵牛头栴檀树,它虽然有根芽,但是尚未钻出土来。依兰林只有臭味,没有香味,有人吃了它的花果,就会发狂而死。后来栴檀树的根芽渐渐长大,才刚要形成一棵树时,它的香气就非常的浓郁,结果把伊兰林整个改变成芳香美好,众人见了都觉得太稀有了。”

  佛陀告诉父王说:“一切众生在生死中念佛的心,也是如此,只要能不停止的念佛,一定能生到佛国之中。只要能往生,就能够把一切的诸恶改变,而成为大慈悲,犹如那棵香树改变了依兰林一样。所说的伊兰林,是比喻众生身内的贪嗔痴三毒三障等,无量无边的重罪。所说的栴檀树,是比喻众生念佛的心。所说的才刚要形成一棵树,是比喻一切的众生,只要能不断累积的念佛,道业一定能成就办妥。”

  问:一切众生念佛的功效,可以感应一切,这是可以知道的,然而为什么一念的力量,能够断除一切的障碍,譬如一棵香树,可以改变四十由旬的伊兰林,全都成为芳香美好?

  答:诸大乘经,全都说念佛三昧的功能是不可思议的,为什么?譬如华严经说,如果有人用狮子的筋作为琴弦,只要一弹奏,其他的弦全都会断掉。如果有人以菩提心来修念佛三昧的话,一切的烦恼及一切的障碍,也全都会断除。

  如果有人挤牛、羊、驴、马等的乳,放在器皿之中。只要在器皿中,滴一滴狮子的乳汁,狮子的乳汁能在整杯乳汁中直接穿透,而把乳汁全都变成清水般。如果有人在菩提心中修行念佛三昧,就能在一切恶魔诸障碍中直接穿过而不会遇到困难。

  华严经又说,譬如有人拿著隐身药到处走动,其他的人都看不见他。如果能够在菩提心中修念佛三昧的话…

《安乐集白话》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见闻录白话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