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足以致病伤人。若是用秽食给人吃,人必定会嗔恨他,神明也会讨厌他。至于当人家的婢仆,浪费水浆,做了过多的食物,吃不完的秽食便抛弃满厕,更是属于大罪孽;这种罪过大半都要归咎于家中主人,没有好好督促婢仆。难道可以不互相劝导警戒吗?
【故事】虔州有一位官吏李基,广收放债利息。他有一个仆人,代他索讨欠租的钱没有拿到,就将欠租者绑在树上,用粪水浇灌,才收取一千钱。忽然这位仆人在普安寺前被雷击毙,他的钱放在腰间,就进入他的肉里,而皮则黏贴在钱的上面。
左道惑众。
【解释】用旁门左道来蛊惑众生。
【分析】于玉陛说:“道,是人们所共同遵循的正路,儒释道三教圣人所说的道,虽然他们的迹象有所不同,但是其最高目的,是要让人明心见性,其次是要让人迁善改恶。他们的说法都是一样的,从来不喜欢用诡异的方法来迷惑世人;那些发心不正而迷惑世人的,都是旁门左道。如汉朝黄巾贼张角,晋朝孙恩、卢循,元朝末年白莲教人韩山童与刘福通所组成的红巾军,近代的无为皇天、白莲教等都是。他们存心不良,蛊惑无知的百姓,违叛君王、背离亲人,造作祸害、种下恶因。这种乱臣贼子的行为,国法一定会将他们诛灭,阴间果报尤其会让他们无法超脱。至于那些学习巫术、邪法,假托神道,妄谈祸福,煽动众生、诬陷百姓,这种罪过也和左道惑众者类似。”
【故事】隋朝的宋子贤,精通许多幻化邪术,常在楼上放光,变化成佛的形状,自称是弥勒佛降世;又悬挂一面镜子在厅堂中,若有来拜访的客人,就叫他在镜中照一下来生,都会现出来生作蛇兽的形状,再教他们入教礼拜,才现出人的形相。在聚集了数千人之后,她便开始带头作乱。当官兵来逮捕他时,竟发现他住处的周围都成了火坑,所有人都不敢前进。主帅说:“这个地方向来就没有火坑,只是妖术幻化罢了!”当他们前进时,果然没有火,于是就把他抓起来碎尸万段。
【添足】历代的白莲教首脑,大都妄称自己是弥勒佛降世,来蛊惑众生,遂行私欲,甚至聚众叛变,致遭国法制裁。作乱失利之后,随即更改教名。又此教惯于窃用佛教名相,并且篡改儒佛经典,严重地曲解经义。并且更改“佛、法、僧”三宝,令初入教者于神前发誓:“若是将三宝泄漏,愿遭五雷轰顶!”以此欺骗、控制未闻正法的众生,使其因为发下毒誓而畏惧受报,永远都不敢脱离。佛法乃是释迦牟尼佛金口宣说,后人结集成为经、律、论三藏,从无“释迦退位,弥勒掌天盘”“六祖之后道降火宅,出家人已经无道”等邪说,这些都是邪魔外道破坏佛教、欺骗众生的“大妄语”。欲闻佛法真理,当向佛门经藏中研求,依法不依人,方可无误;否则,“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知见一错,佛菩萨也无法救度!
短尺狭度,轻秤小升。
【解释】使用短尺、狭度、轻秤、小升等欺诈手段,来占人便宜。
【分析】这四句都是指小人贪图利益的事。尺度升秤之类是用来平定物价、统一人情的。世间有人用两样标准,大入小出,重入轻出。这种居心,只是想占便宜罢了,哪里知道得到半分便宜,却损失一分福德。何况损人利己必定会招致上天降灾、雷火焚毁的恶报。或许有的主人并不知道,而负责管理货品出入的子弟或奴仆,私底下却偷偷地做,这种罪过终须归于主人,所以主人不可以不明察!
【故事】广陵有个王老姥的人,使用短少的量尺来卖布帛,死后托梦告诉她的儿子说:“我平生都用短尺来欺骗人,冥司罚我在西溪浩氏家中作牛,腹部下面有一个王字。”她的儿子找到了浩家,家里果然生下一头小牛,腹部有白毛长成“王”字形。儿子就将它买回家,给它精细的食物它却不吃,给它草料就会吃;载重耕田时就会很安定,闲著没事时就会百般地跳撞,好像很不安的样子。那些昧著良心图谋利益的人,是否知道这种业报的可怕呢?
以伪杂真。
【解释】把假的东西搀杂在真的里面。
【分析】近来市面上卖有许多假货,几乎是仿冒多过真品,这就是世道人心在变化呀!凡是饮食的需求、药品的使用,金属、布帛、器物之类,稍微有所欺骗误差,就会丧失良心伤害他人,没有比这个更严重的。至于使用假银伪钞,他的罪恶更是深重,所以上天的诛谴更为快速!
【故事】清康熙庚戌年,福建人顾某在江阴地区暗中贩卖假银。他把假银带到市场上,没有人能够辨认,但是不可以超过十天,否则又会现出本质。某甲用六两金子换取二十两假银,到阊门买纱缎回到船上,夜晚乘船经过华荡,突然狂风大作,船只翻覆,身上的东西一点都没有存留;幸而某甲擅长游泳,才未被水淹死,赤裸著身体回家。顾某也在当天被雷击毙,制造假银的炉锤全部被击得粉碎。
采取奸利。
【解释】采用奸诈的方法来获取利益。
【分析】取是就采而说的,利益如果是用奸诈手段得到的,那么他用心的残忍苛刻,就无所不用其极了!现在社会上所有的压榨船主、假借官势欺人、从中关说以赚取中间利益之类的事情都是,不只是指那些私铸银钱、贩卖私盐,才叫做采取奸利。所以在仕绅之中,也有做这类坏事的,怎么可以只是指责市井小民呢?
【故事】张奉通晓法律诉讼的事,熟悉辖区之内的田赋及户口,他能够使田地很多的人,变成一无所有而无立锥之地,所以他的田赋地籍总是非常地多。境内的人苦于他的狠毒,却不敢说出来,如果早上说了,晚上税赋就到了。他尤其精于剥削百姓的方法,凡是长官到任时,往往会召他请问,过不久就会和他握手言欢,最后就都看他的脸色来行事。他每天都教长官如何尽取民财,长官得到其中两分,七分都归于张奉。巡抚唐公非常廉明,知道这种情形之后,就派武功高强的人前往逮捕;在押解途中,张奉用重金企图贿赂,但不被接受,于是就设计逃走,逮捕他的人也来不及追他。当时四处无云,突然有一声恐怖的雷声在东边响起,张奉却被击毙在西边,肚破肠出,肚子好像被刺割,五脏被挖空。大家都很厌恶他,而不愿意为他收尸,连猪狗也都不愿吃他的肉。
压良为贱。
【解释】压迫良家妇女做卑贱的工作。
【分析】现在做奴婢的人,都是前生造业积恶,过失积满了一千八百项。其中有的实在不是奴婢,原本是良家的子女,而我却以势力强制压迫,使他们成为奴婢,这就是压良为贱。至于贩卖良家妇女做娼妓,这是在十恶不赦的罪条之中,那就更不必说了。
【故事】漳州的周祥与薛纯是朋友,薛纯非常贫穷,只有一个儿子。薛纯死了之后,他的儿子就依附于周祥,但周祥竟然把他当成奴仆使用,稍微不顺心就会痛加鞭打。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了薛纯,他害怕地说:“你已经过世了,为何还来到人间呢?”薛纯说:“我来看我的儿子,并催促你一起上路。”周祥吓得汗如雨下,回到家就暴毙了。
谩蓦愚人。
【解释】使用诡计来欺骗愚人。
【分析】谩就是欺诈人在不知不觉之中;蓦,就是快速俐落的样子。凡是使用诡计设局骗人,让人家陷进他的策略中,就叫做谩蓦。谩蓦都不可以使用,而又加在愚人身上,那就更加可怜。即使愚人无法报复,但是冥冥中自然会有代为报复的人。在愚人本身来说并没有受到损害,但自己却已经先受到损害了。
贪婪无厌。
【解释】贪得无厌,难以知足。
【分析】以口取物叫做婪,这是说人们的贪心,就像嘴巴对于食物,永远都不厌倦,没有穷极之时。老子说:“罪过没有比多欲更大的,祸害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知足的人,虽然贫贱也很快乐;不知足的人,纵然富贵也很忧愁。世间人贪求很多,最后还是耗散掉,这本来不说就能知道,而且还会惹上祸害和罪孽,就更是难以了结。
【故事】唐代宗时,中书侍郎元载,纵容几个儿子替人关说,收受贿赂,京师和地方都掀起排挤忠良、进用小人的风气。他家非常富有而奢侈,夜夜笙歌,连皇宫都比不上。皇帝曾经劝导他,但是他却依旧不改。后来皇帝发怒,收押元载,下诏赐死,他的妻子也被赐死。所没收的家产,钟乳石有五百两之多,下诏分别赏赐给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门官员;还有胡椒八百石,其他物品也有相当数量。
咒诅求直。
【解释】在神前诅咒,来证明他的理直。
【分析】咒诅,是向神明发誓;求直,就是请求神明赶快报应。这些不必要用奏章的形式来呈报,凡是忿怒争执妄言时,口中有所呼唤召请的都是。按照《咒誓章》上说:“凡是有咒诅时,那么四面八方受到诅咒,一切凶恶的鬼得以乘虚而入,来施行祸害。如果不是诚心忏悔,请求天神降临化解,就不容易断除。”既然如此,那么咒诅的行为可以做吗?
【故事】明朝万历初年,西华的里役王著,与缴纳赋税的人为了税金而起争执,而在城隍庙赌誓。晚上住在扬善寺,忽然听到喝叫声,他起床探视,看到一个官员站在火炬下,戴著头巾、穿著红衣,在旁拥护的侍卫很多。官员大声命令二位壮士,持刀走向王著;王著拿起桌上的墨砚丢掷,最后却被刺中,嘴巴面颊都流了血。寺里的僧人被惊醒,却看不到一个人,才知道是城隍爷。第二天早上,王著穿著囚服到城隍庙谢罪,看到庙中的神像很像梦中所见,而右边的侍卫就是持刀走向他的人,身上还有墨水的痕迹。过了一个月,王著口颊上的伤口才痊愈,但是刀痕仍然存在。
嗜酒悖乱。
【解释】喜爱饮酒而背理乱性。
【分析】喝酒容易让人乱性,如果有人酷爱喝酒,损害就会非常大。醉酒的人善念会完全丧失,恶念会大发,人在清醒时所不敢做的事情、必定不敢说的话,醉酒时就会放肆地做、放肆地说。所以饮酒能够节制的人,就说它是太和汤,说它是忘情友;饮酒不能节制的人,就称它是柔魔,称它是甘毒。酒乃是淫欲的薪火,放纵喝酒而不会放纵淫欲的人,实在太少了。当心火炽盛、淫欲怒发时,都很难加以防止,何况纵酒之后,岂不是更…
《集福消灾之道—感应篇汇编白话精简本》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