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缘无故的,他的两个孩子都死了,因此他就埋怨的说道:“我的父亲用心不平,反而获得了平安;而我今天出入公平,不敢欺骗别人,反而死了两个儿子,天道难道是这样的吗?”他说完之后就去睡觉,忽然之间,好像到了一个官府,府内的主官就告诉他说:“你父亲平生做生意,都是轻出重入,欺人自肥;所获得的利益虽然很多,也都是他命中本来就有的财禄;但是因为他欺心造业,获罪于天;上帝就派遣了破耗消散二星,做你的儿子,长大成人之后,就要花费你的财产,然后你家又遭火烧,这样你就会财产散尽,儿子死光绝后了,以显示你父亲造孽的报应。今天你改掉你父亲的恶习,遮盖他所犯的过失;而且事事公平,对人和善;上帝因此将破耗消散二星收回,不久之后,将换两个好儿子,来光耀你的家,所以你更应当要勉力的为善,不要妄自的埋怨责怪啊!”儿子醒了之后,就一一的记下了梦中天官对他所说的话;愈加努力的做善事;三年之中,连生二子,长大之后,都考中了进士;而且又多子多孙,非常的兴旺。
【结语】
张拱辰先生说:“我在邗关的时候,与此公的后人交情很好,所以这件事情我能够知道的很详细,我之所以不说出他姓名的原因,就是为了要使他的亲朋好友,避讳说出长辈过去所犯的过失啊!”
以伪杂真。
【解释】
把假的货物,杂在真的里面。
【分析】
近来市面上卖有许多假货,几乎是仿冒的要多过真的了!这也是世道人心在变啊!凡是饮食、药品、金帛等器物,稍微的有点欺骗误失,则会丧心害人莫此为甚啊!至于使用假银伪钞,罪恶更是深重;所以遭到上天的谴责,尤其是快速啊!
故事一:
清朝康熙庚戌年,有一位福建人顾某,住在江阴县,偷偷的卖假银;他带著假银到市场上,居然没有人能够辨得出真假来;但是假银是无法超过十天的,若是超过了十天,假银子就会现出本质来。某甲知道内情,就用六两的金子,跟顾某换取二十两的假银,然后就用假银到阊门去买纱缎;买完之后就乘船返回,在夜里经过华荡的时候,突然天起大风,把船给吹翻了;某甲所买的纱缎和随身的行李,全部都沉入了水中;幸而某甲善于游泳,才没有被水淹死,只好光著身体回家。而顾某就在当天被雷震死,而制造假银的炉锤,也被雷震的粉碎。
【再析】
唉!真是愚笨啊!顾某以奸术诈骗世人遭受天诛被雷打死,这是理所应得的;而某甲却因一念之贪,以至顿然的失去本有的六两金子;而他的衣被行李,更是不知道值几两的金子了。做生意做到了这种地步,可以说是亏本亏到家了啊!而且还差一点就赔掉了老命,淹死在波浪之中,实在是太危, 险了!所以无知的小人,就是如此的可怜!
【嘉言】
做生意的目的,就是要谋生啊!而我要谋生,难道别人就不要谋生吗?我要养家活口,难道别人就不要养家活口吗?况且欺骗自心违逆上天的人,报应昭昭,没有不身死而害家灭口的啊!所以这不是做生意人的本心啊!
故事二:
孙蜃川尚书的祖父,有一天卖货的时候,得到了二两的银子;后来发现这银子有些不对,就拿给别人看,结果证明是假银;蜃川的祖父想到:“这银子既然不可以用,怎么可以留著误人呢?”于是就走到东河的河边,再走入河中数十步,才把假银投入河水深的地方。后来他的儿子考取了功名,官做到了副使;他的孙子,也就是孙蜃川。
【再析】
蜃川的祖父得到了假银,丢弃在湖中,他的存心就跟吕洞宾的存心相应了,所以他的子孙显贵,这还只是小的果报呢!
故事三:
宋朝庐山有位叫卢常的人,以卖油烛为生,他暗中却用鱼膏搀杂在油烛中来卖。建隆观的黄禹,却以牛脂入油,做成蜡烛来卖,这两个人结果都被天雷震死。
【结语】
唉!今天卖盐的搀沙,卖酒的搀水,这些人应该要以卢常、黄禹的下场,做为自己的借镜啊!
【嘉言】
明朝张安国担任抚州地方长官的时候,发现当地的人多卖假药,就写了一张告示,提醒大家说:“陶隐居(陶宏景)、孙真人(孙思邈)因为写了本草药书、千金方,能够济物利生,积了许多的阴德,因此而名在列仙。自此以来,行医卖药诚心救人而获得福报的人,实在是非常的多啊!姑且不论方册上面所记载的;就只是最近,这种的效验,尤其的多呢!有的只是卖真药,便能够家财万贯;或是自身平安荣显,享有高寿;或是子孙考取功名,光耀门楣,而改换了门户;所以善恶的报应,真的是如影随形,绝对没有半点的差错啊!我又曾亲眼见到卖假药的人,在最初的时候,积了一些家业,还认为自己很聪明,有计谋;却不知道冥冥之中,自己应得到的财禄,都被扣除减少了!或是自身多遭横祸,或是子孙吃喝嫖赌,而破家荡产;还有遭到天火,被雷震死的啊!因为买药的人,多是因为家人疾病,心中感到急切,才会拿钱来求医告诊;这些孝子贤孙,只希望买的药,亲人吃了之后,能够一服见效;但是却被假药给误了啊!不但服了无益,而且反而伤身;平时杀了一只飞禽走兽,都还会有因果;更何况在万物之中,人的命最为尊贵,若是遭到此种祸患,这样的痛苦,是无穷尽的啊!这样的罪业,更是难以忏除的啊!怎么能不戒除卖假药呢?”
采取奸利。
【解释】
采取奸诈的暴利。
【分析】
人若是为了要采取奸利,则其用心必定是无所不用其极啊!现在所谓的□船头、撞木钟,说事过付之类这种敲诈蒙骗的事情,统统都是属于采取奸利;所以不必独独的指责私铸私盐,才叫做采取奸利!而且在白领阶级之中,也多有人犯这种的大恶,所以怎么可以独独的指责市井小民呢?
【嘉言】
古诗说:“越奸越巧越贫穷,奸巧原来天不容;富贵若从奸巧得,世间呆汉吸西风。”
故事:
张奉的口才和文笔非常之好,而且又对辖内的田赋及户口了如指掌;他能够使田地很多的人,一下子就变成了贫困而无立锥之地;因此张奉拥有很多的土地,在他管辖境内的老百姓,都感到非常的痛苦,而且还不敢说出来;如果早上说,晚上催缴税赋的人就会上门了。张奉尤其是精于剥削百姓的方法,凡是长官莅临视察的时候,经常都召他来问;只要过没多久,询问他的长官就会和他握手言欢,最后还全都得听他的使唤;他每天都教长官,如何才能够取到人民的钱财;而取到钱财之后,长官只能分二成,七成都归他所有。当时的巡抚大人唐公,是位操守廉洁的清官,知道这个状况之后,就派了一位武功高强的壮士,将他捆绑起来,押到巡抚衙门审讯;在押解的途中,张奉就用重金,企图贿赂壮士,而壮士不肯答应;于是他就设计逃走,壮士也追他不到;当时四野空旷,万里无云;突然之间,东边响起了一声恐怖的巨雷,而张奉则被打死在西边;肚破肠出,内脏流得满地都是;大家见到了,也都不愿意为他收尸掩埋;甚至连野狗和野猪,也都嫌他的肉臭而不愿吃呢!
压良为贱。
【解释】
用势力压迫良家子女,使他们成为卑贱的婢妾奴仆。
【分析】
今生做人家奴婢的人,都是前生造业积恶,超过了一千八百个过失的人。而有的其实并非奴婢,原本是良家子女;而我却以势力强制,使他们成为奴婢,这就是压良为贱啊!至于卖良为娼,乃是十恶不赦的大罪,那就更不必说了。
故事一:
漳州的周祥与薛纯,两人是很好的朋友,薛纯很穷,只有一个儿子;他死了之后,儿子就归给周祥;周祥竟把薛纯的儿子当作奴仆来用,稍微有点不顺,就会痛加的鞭打。有一天,周祥在路上遇到了薛纯,吃惊的问道:“你不是已经过世了吗?怎么会来到人间呢?”薛纯说:“我是来看我的儿子,顺便一并催迫你啊!”周祥听了吓得冷汗直流,就跟下雨一样;回家之后,突然就暴毙了。
【再析】
常常见到富贵之家的亲戚族人,因为生活困苦无依,就前来投靠他们;而他们每每就使唤亲戚族人去做僮仆的事情;甚至还大声的呵斥,这也是太上所要禁戒的啊!然而这等人在最初的时候,多半是存著赒济同情亲戚族人的心,后来却做出了欺侮压迫亲族的事情来;这样做,不但没有功德,而且还会损德,这岂不是太可惜了吗?
故事二:
浙江省的广济库,每年都要征召杭州城的大户人家,充任该库的库役,专门负责出纳的工作。有一个被征召充任库役的人,因为侵占了官府的库钱太多,无法偿还;府判大人王某,于是就拘拿他的妻妾子女到官府来,他还是还不出钱来。王某于是就命人用小船,把他的妻妾子女载到西湖,供游览西湖的人们作为侍者来使用,所得到的工资,全都缴纳给官府;后来王某的子孙,有的竟然沦落为娼妓。
【再析】
有一等的父母,不得已而做出了丧心无耻的事情,竟把子女卖去当奴仆,然而我们的心忍得下去吗?而急公好义有财力的人,应当帮助他救急,而保住良家的子女,此乃盛德之事啊!即使是不能做到,我也不要去侮辱他们;虽然不免会卖给了别人,但也不失我已经尽了心啊!
良与贱,原来并没有一定的,只不过是穷人的子女卖给了富人,于是就名之为贱了,其实都是良的啊!现在人对于自己的子女,珍惜的就跟掌上宝珠一样;让他们吃好的,穿好的;而对于婢妾奴仆,则是为了一点点的小事,就痛加的鞭打;让他们吃坏的,穿坏的,挨饿受冻,而他们也是父母所生的孩子啊!为何要如此的不公平呢?却没有想到,富人也会变成穷人,而穷人也会变为富人啊!而且天道正未可知,谁又能够保证良人不会转变成为贱人,而贱人不会转变成良人呢?
【嘉言】
待人接下,须是处富贵之地,悉知贫贱的痛痒;当少壮之时,思念衰老的辛酸;居安乐之场,体恤患难的景况;处旁观之境,原谅局内的苦心。
谩蓦愚人。
【解释】
使用诡计来欺骗愚人上当。
【分析】
凡是使用诡计设骗,令人堕入了他的圈套之中,就叫做谩蓦;而又加诸在愚…
《集福消灾之道—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卷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