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集福消災之道— 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卷四)▪P10

  ..續本文上一頁緣無故的,他的兩個孩子都死了,因此他就埋怨的說道:“我的父親用心不平,反而獲得了平安;而我今天出入公平,不敢欺騙別人,反而死了兩個兒子,天道難道是這樣的嗎?”他說完之後就去睡覺,忽然之間,好像到了一個官府,府內的主官就告訴他說:“你父親平生做生意,都是輕出重入,欺人自肥;所獲得的利益雖然很多,也都是他命中本來就有的財祿;但是因爲他欺心造業,獲罪于天;上帝就派遣了破耗消散二星,做你的兒子,長大成人之後,就要花費你的財産,然後你家又遭火燒,這樣你就會財産散盡,兒子死光絕後了,以顯示你父親造孽的報應。今天你改掉你父親的惡習,遮蓋他所犯的過失;而且事事公平,對人和善;上帝因此將破耗消散二星收回,不久之後,將換兩個好兒子,來光耀你的家,所以你更應當要勉力的爲善,不要妄自的埋怨責怪啊!”兒子醒了之後,就一一的記下了夢中天官對他所說的話;愈加努力的做善事;叁年之中,連生二子,長大之後,都考中了進士;而且又多子多孫,非常的興旺。

  【結語】

  張拱辰先生說:“我在邗關的時候,與此公的後人交情很好,所以這件事情我能夠知道的很詳細,我之所以不說出他姓名的原因,就是爲了要使他的親朋好友,避諱說出長輩過去所犯的過失啊!”

  以僞雜真。

  【解釋】

  把假的貨物,雜在真的裏面。

  【分析】

  近來市面上賣有許多假貨,幾乎是仿冒的要多過真的了!這也是世道人心在變啊!凡是飲食、藥品、金帛等器物,稍微的有點欺騙誤失,則會喪心害人莫此爲甚啊!至于使用假銀僞鈔,罪惡更是深重;所以遭到上天的譴責,尤其是快速啊!

  故事一:

  清朝康熙庚戌年,有一位福建人顧某,住在江陰縣,偷偷的賣假銀;他帶著假銀到市場上,居然沒有人能夠辨得出真假來;但是假銀是無法超過十天的,若是超過了十天,假銀子就會現出本質來。某甲知道內情,就用六兩的金子,跟顧某換取二十兩的假銀,然後就用假銀到阊門去買紗緞;買完之後就乘船返回,在夜裏經過華蕩的時候,突然天起大風,把船給吹翻了;某甲所買的紗緞和隨身的行李,全部都沈入了水中;幸而某甲善于遊泳,才沒有被水淹死,只好光著身體回家。而顧某就在當天被雷震死,而製造假銀的爐錘,也被雷震的粉碎。

  【再析】

  唉!真是愚笨啊!顧某以奸術詐騙世人遭受天誅被雷打死,這是理所應得的;而某甲卻因一念之貪,以至頓然的失去本有的六兩金子;而他的衣被行李,更是不知道值幾兩的金子了。做生意做到了這種地步,可以說是虧本虧到家了啊!而且還差一點就賠掉了老命,淹死在波浪之中,實在是太危, 險了!所以無知的小人,就是如此的可憐!

  【嘉言】

  做生意的目的,就是要謀生啊!而我要謀生,難道別人就不要謀生嗎?我要養家活口,難道別人就不要養家活口嗎?況且欺騙自心違逆上天的人,報應昭昭,沒有不身死而害家滅口的啊!所以這不是做生意人的本心啊!

  故事二:

  孫蜃川尚書的祖父,有一天賣貨的時候,得到了二兩的銀子;後來發現這銀子有些不對,就拿給別人看,結果證明是假銀;蜃川的祖父想到:“這銀子既然不可以用,怎麼可以留著誤人呢?”于是就走到東河的河邊,再走入河中數十步,才把假銀投入河水深的地方。後來他的兒子考取了功名,官做到了副使;他的孫子,也就是孫蜃川。

  【再析】

  蜃川的祖父得到了假銀,丟棄在湖中,他的存心就跟呂洞賓的存心相應了,所以他的子孫顯貴,這還只是小的果報呢!

  故事叁:

  宋朝廬山有位叫盧常的人,以賣油燭爲生,他暗中卻用魚膏攙雜在油燭中來賣。建隆觀的黃禹,卻以牛脂入油,做成蠟燭來賣,這兩個人結果都被天雷震死。

  【結語】

  唉!今天賣鹽的攙沙,賣酒的攙水,這些人應該要以盧常、黃禹的下場,做爲自己的借鏡啊!

  【嘉言】

  明朝張安國擔任撫州地方長官的時候,發現當地的人多賣假藥,就寫了一張告示,提醒大家說:“陶隱居(陶宏景)、孫真人(孫思邈)因爲寫了本草藥書、千金方,能夠濟物利生,積了許多的陰德,因此而名在列仙。自此以來,行醫賣藥誠心救人而獲得福報的人,實在是非常的多啊!姑且不論方冊上面所記載的;就只是最近,這種的效驗,尤其的多呢!有的只是賣真藥,便能夠家財萬貫;或是自身平安榮顯,享有高壽;或是子孫考取功名,光耀門楣,而改換了門戶;所以善惡的報應,真的是如影隨形,絕對沒有半點的差錯啊!我又曾親眼見到賣假藥的人,在最初的時候,積了一些家業,還認爲自己很聰明,有計謀;卻不知道冥冥之中,自己應得到的財祿,都被扣除減少了!或是自身多遭橫禍,或是子孫吃喝嫖賭,而破家蕩産;還有遭到天火,被雷震死的啊!因爲買藥的人,多是因爲家人疾病,心中感到急切,才會拿錢來求醫告診;這些孝子賢孫,只希望買的藥,親人吃了之後,能夠一服見效;但是卻被假藥給誤了啊!不但服了無益,而且反而傷身;平時殺了一只飛禽走獸,都還會有因果;更何況在萬物之中,人的命最爲尊貴,若是遭到此種禍患,這樣的痛苦,是無窮盡的啊!這樣的罪業,更是難以忏除的啊!怎麼能不戒除賣假藥呢?”

  采取奸利。

  【解釋】

  采取奸詐的暴利。

  【分析】

  人若是爲了要采取奸利,則其用心必定是無所不用其極啊!現在所謂的□船頭、撞木鍾,說事過付之類這種敲詐蒙騙的事情,統統都是屬于采取奸利;所以不必獨獨的指責私鑄私鹽,才叫做采取奸利!而且在白領階級之中,也多有人犯這種的大惡,所以怎麼可以獨獨的指責市井小民呢?

  【嘉言】

  古詩說:“越奸越巧越貧窮,奸巧原來天不容;富貴若從奸巧得,世間呆漢吸西風。”

  故事:

  張奉的口才和文筆非常之好,而且又對轄內的田賦及戶口了如指掌;他能夠使田地很多的人,一下子就變成了貧困而無立錐之地;因此張奉擁有很多的土地,在他管轄境內的老百姓,都感到非常的痛苦,而且還不敢說出來;如果早上說,晚上催繳稅賦的人就會上門了。張奉尤其是精于剝削百姓的方法,凡是長官莅臨視察的時候,經常都召他來問;只要過沒多久,詢問他的長官就會和他握手言歡,最後還全都得聽他的使喚;他每天都教長官,如何才能夠取到人民的錢財;而取到錢財之後,長官只能分二成,七成都歸他所有。當時的巡撫大人唐公,是位操守廉潔的清官,知道這個狀況之後,就派了一位武功高強的壯士,將他捆綁起來,押到巡撫衙門審訊;在押解的途中,張奉就用重金,企圖賄賂壯士,而壯士不肯答應;于是他就設計逃走,壯士也追他不到;當時四野空曠,萬裏無雲;突然之間,東邊響起了一聲恐怖的巨雷,而張奉則被打死在西邊;肚破腸出,內髒流得滿地都是;大家見到了,也都不願意爲他收屍掩埋;甚至連野狗和野豬,也都嫌他的肉臭而不願吃呢!

  壓良爲賤。

  【解釋】

  用勢力壓迫良家子女,使他們成爲卑賤的婢妾奴仆。

  【分析】

  今生做人家奴婢的人,都是前生造業積惡,超過了一千八百個過失的人。而有的其實並非奴婢,原本是良家子女;而我卻以勢力強製,使他們成爲奴婢,這就是壓良爲賤啊!至于賣良爲娼,乃是十惡不赦的大罪,那就更不必說了。

  故事一:

  漳州的周祥與薛純,兩人是很好的朋友,薛純很窮,只有一個兒子;他死了之後,兒子就歸給周祥;周祥竟把薛純的兒子當作奴仆來用,稍微有點不順,就會痛加的鞭打。有一天,周祥在路上遇到了薛純,吃驚的問道:“你不是已經過世了嗎?怎麼會來到人間呢?”薛純說:“我是來看我的兒子,順便一並催迫你啊!”周祥聽了嚇得冷汗直流,就跟下雨一樣;回家之後,突然就暴斃了。

  【再析】

  常常見到富貴之家的親戚族人,因爲生活困苦無依,就前來投靠他們;而他們每每就使喚親戚族人去做僮仆的事情;甚至還大聲的呵斥,這也是太上所要禁戒的啊!然而這等人在最初的時候,多半是存著赒濟同情親戚族人的心,後來卻做出了欺侮壓迫親族的事情來;這樣做,不但沒有功德,而且還會損德,這豈不是太可惜了嗎?

  故事二:

  浙江省的廣濟庫,每年都要征召杭州城的大戶人家,充任該庫的庫役,專門負責出納的工作。有一個被征召充任庫役的人,因爲侵占了官府的庫錢太多,無法償還;府判大人王某,于是就拘拿他的妻妾子女到官府來,他還是還不出錢來。王某于是就命人用小船,把他的妻妾子女載到西湖,供遊覽西湖的人們作爲侍者來使用,所得到的工資,全都繳納給官府;後來王某的子孫,有的竟然淪落爲娼妓。

  【再析】

  有一等的父母,不得已而做出了喪心無恥的事情,竟把子女賣去當奴仆,然而我們的心忍得下去嗎?而急公好義有財力的人,應當幫助他救急,而保住良家的子女,此乃盛德之事啊!即使是不能做到,我也不要去侮辱他們;雖然不免會賣給了別人,但也不失我已經盡了心啊!

  良與賤,原來並沒有一定的,只不過是窮人的子女賣給了富人,于是就名之爲賤了,其實都是良的啊!現在人對于自己的子女,珍惜的就跟掌上寶珠一樣;讓他們吃好的,穿好的;而對于婢妾奴仆,則是爲了一點點的小事,就痛加的鞭打;讓他們吃壞的,穿壞的,挨餓受凍,而他們也是父母所生的孩子啊!爲何要如此的不公平呢?卻沒有想到,富人也會變成窮人,而窮人也會變爲富人啊!而且天道正未可知,誰又能夠保證良人不會轉變成爲賤人,而賤人不會轉變成良人呢?

  【嘉言】

  待人接下,須是處富貴之地,悉知貧賤的痛癢;當少壯之時,思念衰老的辛酸;居安樂之場,體恤患難的景況;處旁觀之境,原諒局內的苦心。

  謾蓦愚人。

  【解釋】

  使用詭計來欺騙愚人上當。

  【分析】

  凡是使用詭計設騙,令人墮入了他的圈套之中,就叫做謾蓦;而又加諸在愚…

《集福消災之道— 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卷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