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集福消灾之道—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卷四)▪P2

  ..续本文上一页里有官禄,任凭他用什么样的手段,也是罔然啊!虽然用诡诈的方式,捕获了禽鸟,只要是君子,就一定不会这样的去做啊!”

  【嘉言】

  清朝丹徒钱邦芑尝说:“人就算是有通天的本领,也是不能够与定数相争抗衡的啊!然而惟有积阴德这个方法,则必定可以挽回定数;而且是昨天做了,今天就有效果;早上做了,晚上就会生效;冥冥中的报应,最是快速;而且神明的鉴察,也是极为的明确;这实在是最迅速的捷径了,有心人只要一试便知啊!”

  赏罚不平。

  【解释】

  赏罚若是失于轻,或是失于重,就是不公平了。

  【分析】

  若是奖赏有功劳的人,或是惩罚犯罪的人,稍微做错了一点,便是不公平;而且公道既然不存在,人心就会不服了;这样不但没有办法奖励有功惩罚犯罪,并且反而会积怨招来灾祸啊!

  故事:

  蜀汉诸葛孔明说:“我的心就像秤子一样,不能够为人减轻一些,或是加重一些啊!”陈寿称赞他说:“孔明可以说是一位尽忠益时的典范啊!虽然是仇人,只要有功劳,必定会奖赏;而犯法懈怠执行公务不力的人,虽然是亲戚,也必定会惩罚;倘若肯认罪便是值得原谅的,就是犯的罪很重,也必定会释放;而用巧言辩解自己的罪行,虽然所犯的罪很轻,也定斩杀不饶;所以当时蜀国所有的将领,都能够为国家卖命;虽然像魏延这种叛国之徒,当时在孔明的领导之下,也没有任何的异议;而李平、廖立两位将领,虽然遭到孔明废除官职,判罚终身流放边疆,却都没有半句的怨言;所以有权司赏罚的人,应该以孔明做为榜样啊!”

  逸乐过节。

  【解释】

  安逸快乐,应该要有节制,不可以过度。

  【分析】

  安逸快乐,是每个人都喜欢的啊!礼记说:“快乐不可以过度,欲望不可以放纵。”国语说:“人民劳苦的时候,就会想到善;逸乐的时候,则会想到淫!”目的就是不要使百姓耽于逸乐。孟子也说:“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也是不要使人民耽于安乐;况且是过分的安乐,而且又没有节制啊!然而这个世界所谓的安逸快乐,最大的也无过于酒色财气;现在的人,嗜酒就不顾身体;好色就不顾有病,贪财就不顾亲人,斗气就不顾性命。当还没有碰到这些境界的时候,也都能够了解这种的道理,也都能够劝化别人;等到自己遇到境界现前的时候,便糊里糊涂的犯了;这就是看得破,忍不过啊!如果能够体认“逸乐过节”四个字,则自己的习气性情,就能改变;而这些酒色财气很熟悉的境界,也就会忘掉了;修到了欲望寡心清净的时候,便可以顶天立地了啊!

  故事一:

  志公和尚与梁武帝,有一次谈论到音乐,志公和尚就请武帝命人从监牢里带出几位死囚来做试验。命令死囚每个人都捧著装满水的杯子,在殿堂下面,来回的走动;并且告诫他们说:“谁的杯子里面的水,能够不漏出来的话,我就宽免他的死罪。”说完之后,就命人演奏音乐来吸引死囚们的注意,看看他们会不会分心;结果等了很久,居然死囚们杯中的水一滴也没漏出来。梁武帝就慨叹的说道:“你们有没有听到音乐啊!”死囚们都说:“没有。”志公国师说道:“他们正在害怕要被砍头,惟恐杯中的水会漏出来,又怎么会听到音乐呢?”

  【再析】

  人若是能够像死囚一样,恒常的保有畏惧之心;则逸乐之心,自然就不会生出来了啊!

  于铁樵先生说:“就像搬运砖瓦一样的精勤,又像临渊履薄一般的兢业,自古以来圣贤豪杰之士,都是这样的勤奋;而我是什么人呢?竟敢如此的逍遥,过著安逸奢侈享受的生活啊!”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若是不愿意自强,在还没有紧急迫切,或是对自己关系重大的事情发生时,便会想要优游自在的过日子;若是有志自强的人,则自身所应当要做的事情,就会无穷无尽了啊!只有觉得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那有多余的时间去玩乐消遣,如此自然也就不敢放逸了啊!

  【嘉言】

  宋朝的范文正公说:“我每天晚上就寝的时候,必定会计算一下今天国家给我的俸禄,和我今天白天的所作所为是不是相称;若是相称的话,我就能够安心的熟睡,不会感到惭愧和羞耻;若是不相称的话,就会整个晚上不能安眠。”

  故事二:

  元朝的时候,有两位太学生,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也同时考中了乡试,又是同一天选官派任;一位被授以鄂州教授的职位,一位被授以黄州教授的职位;没多久,黄州教授就死了;鄂州教授心中感到非常的恐惧,就把后事都料理完毕;但是过了几天,仍然没死。于是他就备好了礼物,前往吊祭黄州教授,在灵前哭道:“我和你同年同月同日同时出生,功名出处又相同,今天你却先我而逝,就算我现在就死,也已经比你晚了七天啊!你倘若有灵,也应该托梦告诉我啊!”当天晚上,他就梦到黄州教授告诉他说:“你因为凡事都很节省勤俭,所以你会活得很长寿;而我因为享用过度,没有节制,所以才会短命而死啊!”

  故事三:

  梁朝的时候,有位虞姓的富人,临著当街的大道建起了高楼,每天从早到晚,都与美女在高楼上面唱歌、饮宴、赌博、下棋;赌赢的人就会用手遮著嘴笑;刚巧有三位路人经过虞家楼下,这时候,有一只腐烂的老鼠从老鹰的嘴里掉了下来,正好落到他们的头上;三位路人就抬头向上看,正好看到楼上的人在掩口而笑,他们就非常的生气说道:“虞家的人有钱,也享受得太久了;我们并没有侵犯他,而他却羞辱了我们!”于是就聚集了群众,把虞家的人全部都杀光。

  【再析】

  顾锡畴先生说:“纵然虞氏的高楼,不是临著大街而建,也是会有奇祸的啊!所谓骄傲奢侈多灾祸,而招祸的原因并非都是一样的;然而骄傲奢侈的灾祸,其中以女色之祸,最为严重,也最为快速;所以戒女色,最是重要啊!”务实野夫也讲道:“皮包骨肉并污秽,强作妖娆诳惑人;千古英雄多坐此,百年同作一坑尘。”人若是能够懂得这个道理,再加上对本书的“见他色美,起心私之”,以及“淫欲过度”的注解,都能够深入的了解,恭敬的谨守著教法及禁戒,能够保持空性的观照,也就不会沉迷于逸乐的享受而招来灾祸啊!

  苛虐其下。

  【解释】

  苛薄虐待自己的部属或奴婢。

  【分析】

  做官的残酷虐待自己的部属及人民,或主人过分的处罚鞭打家中的奴婢,这都是苛薄虐待的行为;在上位的官员,虐待下属以及百姓的事情,本书在前面已经详细的说过了,所以现在仅就居家主人对待仆人的部分加以说明。

  佛告诉尸迦逻越说:“一切世人对待自己的奴仆,有五件事情应当要了解。第一、应该先知道他们的冷热饥渴,然后再叫他们做事。第二、若是有病,应当要为他们医治。第三、若是他们犯错,不可以随意的鞭打处罚;应当先问清楚原因,然后再行处分;可以原谅的就原谅,不可以原谅的就教训处分。第四、他们若是存有个人些许的私财,不可以夺过来据为己有。第五、分给仆人东西,应该要公平,不可以偏心。”

  袁氏世范说:“奴仆的天资,多是比常人要差一些,所以常会做错事情,而且又多健忘;有时候交待他的事情全都忘了。大多数的个性又很执著,常常会自以为是。有的奴仆个性还很暴躁,说话没大没小,不懂得尊卑的道理;因此做家长的,在叫他们做事的时候,应该用宽大为怀的胸襟来对待处置;多用教诲的方式,不要嗔怒生气;这样主人的心中,也会觉得安乐。即使是奴仆犯错,应当惩罚教训,也应该要平心静气的责问;既然已经惩罚责备过了,在使唤他们的时候,便应当要保持平常的脸色和口气,这样才不会生出其他的事情来。至于妇人的秉性褊狭固执任性,做家长的就应当要经常的诲喻教导。家中的子弟,也不可以擅自的责打仆婢;若是有事情发生,也应当要告诉家长。若是奴仆确实是一位顽劣粗暴不善的人,也应该要用妥善的方式把他遣走,不可以用严刻的态度对待他,恐怕这种人日后会挟怨报复啊!”

  于铁樵先生说:“对待下人,苛薄虐待固然是不应当;而放纵他们,使他们肆无忌惮,则更是不应该啊!每每见到达官贵人家中的奴仆蛮横不讲理,而且还把奴仆捧上了天;他们外出的时候,都驾著快马,穿著鲜艳的服饰,回到家中就赌博喝酒;或有宾客上门拜访,则坐在那里不起来行礼接待;或有亲戚来访,则予拒绝,不肯通知主人;这样使得有身分地位的客人或亲戚,愤怒的离去,身分地位较差的客人或亲戚,则是饮恨难过的离开;甚至这些悍仆还会借故滋生事端,倚靠主人的权势,对外诈骗钱财,而主人却是充耳不闻;最后弄到了众叛亲离,因而得罪了多少的朋友,招致了多少的怨恨!所以千万要谨慎小心啊!

  故事一:

  晋朝大诗人陶渊明教戒他的儿子说:“你每天的工作过于忙碌,很难有多余的时间来照顾自己;现在我派一位仆人来帮助你做些打柴挑水的工作,以减轻你的负担;但是仆人也是别人的孩子,你应当要善待他啊!”

  故事二:

  宋朝杨万里的诚斋夫人,年纪已经七十多岁了;她在每年冬天的时候,很早就起床,到厨房里亲自煮了一锅稀饭,让每一位奴婢都吃过了热稀饭之后,才教他们工作;她的儿子东山对她说:“娘,天气这么冷,您这是何苦呢?”诚斋夫人说:“婢女仆人他们也是别人的孩子啊!冬天的清晨,又是特别的寒冷,所以必须要使他们的身体稍微有些暖气,才可以教他们工作啊!”

  故事三:

  洪州司马王简易,得到一种叫做逆气攻心的病;他病死之后又复苏,告诉妻子说:“我从前使唤的小奴仆,有一次我处罚他,处罚的太过严厉,他因此而伤重死亡;我刚才到了阴司,就是被从前的那位小奴仆告的状,并且看样子是和解不成了;我现在得到的这种病,正是他作的祟啊!”妻子说:“他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奴仆,怎么敢如此的大胆呢?”王简易回答说:“在阳间,人是有贵贱的差别;但是到了阴间,则是一视同仁啊!”王简易讲完之…

《集福消灾之道—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卷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