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福消灾之道—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
(卷四)
了凡弘法学会译整
强取强求,好侵好夺。
掳掠致富。
巧诈求迁。
赏罚不平。
逸乐过节。
苛虐其下。
恐吓于他。
怨天尤人。
呵风骂雨。
斗合争讼。
妄逐朋党。
用妻妾语,违父母训。
得新忘故。
口是心非。
贪冒于财,欺罔其上。
造作恶语,谗毁平人。
毁人称直。
骂神称正。
弃顺效逆。
背亲向疏。
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
施与后悔。
假借不还。
分外营求。
力上施设。
淫欲过度。
心毒貌慈。
秽食餧人。
左道惑众。
短尺狭度,轻秤小升。
以伪杂真。
采取奸利。
压良为贱。
谩蓦愚人。
贪婪无厌。
咒诅求直。
嗜酒悖乱。
骨肉忿争。
男不忠良。
女不柔顺。
不和其室。
不敬其夫。
每好矜夸。
常行妒忌。
无行于妻子。
失礼于舅姑。
轻慢先灵。
违逆上命。
作为无益。
怀挟外心。
自咒咒他。
偏憎偏爱。
越井越灶。
跳食跳人。
损子堕胎。
行多隐僻。
晦腊歌舞。
朔旦号怒。
对北涕唾及溺。
对灶吟咏及哭。
又以灶火烧香。
秽柴作食。
夜起裸露。
八节行刑。
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
春月燎猎。
对北恶骂。
无故杀龟打蛇。
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
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
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
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
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悔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
附录:广劝流通文
附录:印光大师开示
太上感应篇注讲证案汇编白话节本卷四
强取强求,好侵好夺。
【解释】
用强迫的方式取得财物,或用强求的方法要别人供给;或是喜欢用侵占的方式,或是喜欢用抢夺的方法。
【分析】
凡是财物是我本分所不该得的,却一定想要得到,这叫做强。要别人供给财物给我使用,这叫做取;使用诡计暗中取得别人的财物,就叫做侵;使用势力明取,就叫做夺;用这些方法手段所得来的财物,自己自然是难以消受;而且将来必定也会使得自己本命中所拥有的财物都失去啊!
郑瑄说:“据我观察,钱这个东西,是人人都喜欢的啊!而且是势所必争;骨肉之间,因为钱而开启了争端;知名之士,因为钱而败坏了声名;商人为钱而丢了性命,市井小民为钱而打斗相杀;然而钱财总是忽然的来了,又忽然的失去了,地位也是迅速的显贵起来,却又迅速的变为贫贱了;总而言之,钱财笼络驾御这个世间,大概是带给人们的福报较少,而带给人们的灾祸则较多;我曾经仔细的观察,钱这个字的形状,是一个金,旁边靠著两个戈,这钱可真正是个杀人的东西;然而人却多是不能够觉悟啊!唉!钱啊!钱啊!以我的贫穷,求你活我而不可得;我对你也是无可奈何,拿你没办法啊!以我的贫穷,你就是想要杀我,那也是不可得啊!你对我也是无可奈何,你也是一样拿我没办法啊!”
故事一:
赵国人卫公雄,年轻的时候,非常的贫穷,对母亲的衣食供养,实在是撑不下去了,夫妇二人为此而互相的哭泣;就在第二天扫地的时候,捡到一锭银子,重二十五两,因而生活才得以稍微的好过些;后来卫公雄做了宰相,薪水有一百锭的银子;当他拿到薪水的时候,发现怎么少了一锭廿五两的银子,正要准备明天质问管钱的官员;夜里就梦到神明告诉他说:“某年某月某日,你已经先借用了一锭银子了啊!”
【再析】
须知命里虽然有财,若是时运未到,尚且不可以用人力获致;何况命里本来没有财,而却用强迫的手段取得钱财呢?
故事二:
昆山有位姓杨的老人,有一天,他坐在自己家门前,见到一位妇人路过,掉下了一枝银簪在街道的石板路上;而且银簪掉在地上的时候,还铿然有声呢!杨老就急忙的上前查看,没想到不见银簪,却见到了一条蚯蚓;杨老就在原地纳闷,徘徊了很久都没走;忽然有一位男子走过,就把地上的银簪捡走了。杨老就高声的说道:“这是我掉的银簪啊!”那位先生知道杨老在说假话,没理会他,就迳自离去。杨老则在后面紧追不放,那位先生只好拿出两分银子,教杨老一半用来买鱼,一半用来买酒,并且对他说:“老先生!你就别再缠著我了,你用这银子买酒煮鱼吃,过个痛快的夜晚吧!”杨老回家之后,就叫媳妇煮鱼,他正在暖酒的时候,邻居的猫,突然冲过来把鱼衔走了,媳妇就用手杖打猫,因而把酒给打翻了;而且还把盛鱼的盘子也给打碎了!
【再析】
要知道银簪化为蚯蚓,杨老应该就要觉悟了;然而杨老实在是太贪心了,却仍一昧的硬要强索;所以酒和鱼他都无福消受,又怎么能够吃得到呢?唉!杨老实在也是薄命之人啊!小小的一件事,竟然就弄到这样的地步,那么其他的大事,不用问也就可以知道了啊!
故事三:
浙江鄞县有位姓陆的人,家中非常富有,但是为人却很奸诈;他的邻居郑氏有些家产,陆某就暗中用计侵占了郑氏的家产;拆掉郑氏的房屋,做为自己的宫室花园,只留下郑家所种的一棵好树;后来陆某生下了一个儿子,到了五岁都不能够说话;忽然有一天,儿子突然指著那棵树就说了话:“树啊!树啊!你今天仍然还在啊!”家人听了大吃一惊,小孩说完之后,就又哑了;陆某用尽了所有的方法医治他这个儿子,但是儿子始终都不能出声说一句话;后来儿子长大之后,荒唐好色,吃喝玩乐,把陆某的家财花光之后才死;大家都说:“这孩子是郑氏的后身,投胎来向陆某讨债的啊!”
掳掠致富。
【解释】
用强力抢夺别人的财物以致富。
【分析】
官吏剥削百姓,私下窃取公帑,或是土豪劣绅重利放贷,这些都是掳掠的行为,用这些方法而获致财富,都是造了使人家破人离,妻啼子哭的恶业;所以用这种的手段所得来的财富,怎么能够安心的享有呢?难道没有听说过扑满的道理吗?汉书上把扑满称作“銗”,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闷葫芦啊!它是用陶器做成的,上面有一个孔,只可以放钱进去;而钱进去之后,就拿不出来了。人们用它来存钱,等到钱存满了,就把扑满打破取出钱来,所以称它作扑满;当它在聚钱的时候,惟恐它不满,等到钱满了,就得把它打碎了才罢休;这时候扑满破了,钱也空了,两样都变成了虚无的;所以藏的愈多,丢的也就愈多,跟扑满没有两样啊!
故事一:
宋朝的文潞公彦博出任长安司法首长的时候,有一天到了奔牛堰,那里有一头牛,忽然说了人话:“我与文彦博同朝做官二十年,今天我有何面目再见他啊!”管理奔牛堰的士兵,就把这件事情向文彦博报告;文彦博就命士兵把牛牵来,这条牛就伏在地上低著头,眼泪流得就像下雨一样。文彦博大声的叹道:“我的同事,在世时因为偷偷的掠夺公家的钱,今天才会得到这个报应啊!”因此就命家中管帐的人,拿出了二十贯的钱,给这条牛添加些草料吃。
【再析】
须知官府的钱,是人民所纳的税金,而文彦博的同事变成牛来筑水堤,就是来偿还他欠人民的债啊!看到了这件公案,就应当要仔细的想想啊!
故事二:
苏州有位卖油人,有一天卖油的时候,经过了一个大富人家,看到富人家的一个五岁小孩,头上戴著红帽,胸前配著金锁,于是心中起了恶念;就把孩子抱到偏僻的地方杀了;然后取走孩子身上的金饰,于是他突然的变得富有;后来生了一个儿子,长相与他杀死的那个小孩非常的相似,他心中就很讨厌这个孩子;当小孩长到五岁的时候,正逢夏天,天气很热,卖油人偶然的睡了一觉,小孩拔下他插在发髻中的银簪,就拿著银簪在卖油人的胸膛刺著玩;卖油人以为是苍蝇在叮他,举起手来一拍,银簪就贯穿了他的胸部,当场就一命呜呼了。
【再析】
看到这个公案,喜欢用金饰珠宝为儿女妆饰的父母,真是应该要戒除这个习惯;就是有钱,也不能够招摇,以免引人觊觎,而惹来了杀身之祸啊!
巧诈求迁。
【解释】
用奸巧诈伪的手段,来求取自己的升迁。
【分析】
君子之人,一旦踏入了仕途,便应当要以忠直公正清廉,当作自己分内之事;若是为了求取自己官位的升迁,而使用奸巧欺骗的手段,这种的心术实在是太不正当了啊!这种人在朝廷之中,必定不会忠于朝廷,做官也不会公正;若是出任地方的官吏,管理百姓的事务,他怎么能够廉洁自持呢?所以太上在此特别的提出了警示;况且一个人一生之中的功名利禄,生下来的时候,上天就已经注定了啊!即使他终身努力的营求,也是没有办法多加一点点啊!只会徒然的让通达明理的人耻笑,被鬼神呵斥责备啊!
故事一:
刘宋孝武帝的时候,戴法兴、戴明宝、巢尚之三个人,当时在朝廷中,可以说是呼风唤雨而权倾一时;凡是经过他们所推荐引用的人,没有一个被打回票不予任用;大家想,经由他们三个人的引荐,官运一定可以亨通了;惟独顾恺之不以为然,他说:“人的官禄,上天早有安排,不是靠谋略和智巧,可以转移改变的;惟有恭敬谨慎,严守本分;若是希望企图侥幸,只是徒然的丧失了自己所该谨守的本分,跟官位的得失,一点关系都没有啊!”
【再析】
有人看到了这件公案,就问我说:“然而现在常常有人运用智谋而得到官位的事情发生,这是什么道理呢?”我说:“这也是他的命啊!若不是他命…
《集福消灾之道—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卷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