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后,没多久就死了。
恐吓于他。
【解释】
恐吓他人,使他人心生害怕。
【分析】
恐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遇到他人急难的时候,不去安慰;反而故意的作势,恐吓他人,使人心生畏惧。另外一种是为了贪图利益而虚张声势,使别人怕我,希望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曾经听说观世音菩萨在众生遇到恐怖急难的时候,能够以无畏布施给众生;因此而证得了圆通,所以观音菩萨修行法门可以称为最殊胜的法门;而阎浮世界的众生,都称观音菩萨为救苦救难的施无畏者;然而恐吓别人的人,看到了观音菩萨的无畏布施,不知他当会作何感想?所以君子每每遇到他人恐怖害怕的时候,没有不认真的去安慰,使别人能够心安不再恐怖害怕。可惜世人不知道,喜欢恐吓别人的人,死了之后,马上就投生为□鹿一类的动物。而□鹿在白天的时候,看到其他的野兽,就会逃避畏惧,惊恐而逃;晚上的时候,就把头角挂在树枝上面,弓曲著身体睡觉;一旦有状况发生,就惊慌恐惧的逃散;就这样的惊吓之后再又睡,睡了之后又惊醒;从黄昏到清晨,没有一刻是安宁的,这就是它的果报啊!
故事:
湖州有位卖姜的小贩,到浙江永嘉去卖姜;永嘉有位叫王生的富人,因为讨价还价,和他发生了争吵;王生大怒,就痛殴小贩的背部,小贩被打得仆在地上,当场就死了过去;王生立刻帮他急救,小贩才得以苏醒过来;王生就向小贩谢罪,并且还送给他一疋绢。小贩回到江边的船上,船主就问他说:“这疋绢,你是从那里得来的啊?”小贩就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告诉了船主。船主就拿出钱来,向小贩买下了这疋绢和卖姜的篮子。小贩走了之后,船主正好在河面上打捞起一具无主的流尸;并且将尸体搬运到自己的家中,然后就跑到王生的家里问说:“今天中午以后,有一位从湖州来的卖姜小贩,搭乘我的船要回去;但是因为被你打的伤很严重,他就在快死的时候,拜托我告诉他的父母妻子,一定要到官府去控告你;并且还留下了一疋绢,和姜篮做为证据,他讲完之后,没多久就断气了。所以我不敢不来向您报告啊!”王生听了之后,全家都哭了,并且感到非常的害怕;就用二百千的钱来贿赂船主,船主最初还故意的假装拒绝,后来才勉为其难的接受了,并且和王生共同把尸体埋在森林之中。而王生有一位仆人,就到县衙里控诉,王生因此而被判下狱,死在狱中。到了明年,卖姜的小贩,又来到了永嘉,并且还去王生的家中拜访,王生的儿子见到了小贩,还以为是鬼呢!小贩说:“我并没有死啊!我今天从湖州带来了一些小土产,就是来向你家致谢的啊!”王生的儿子把小贩留了下来,并立刻将仆人捉起来,带到官府控诉,官府就把船主捉了起来;后来船主和仆人也都死在狱中。
怨天尤人。
【解释】
不能够安分守己,反而怪天怪地恨别人。
【分析】
我们所住的这个阎浮世界,向来就是以缺陷著称;所以这个世界的人,怎么可能每件事情都称心如意呢?而这个不能称心如意的原因,必定是在过去生中所积累的功德太薄的缘故,所以这一生所享有的福报,也就薄了;因此惟有谨守著自己的本分,认真的反省思过,来修好自己天赋的福禄;这即是千古以来,处在穷困的环境中最好的方法,也是趋吉避凶最佳的方法。要知道怨天则天愈怒,尤人则人愈恨,这样做不但没有好处,而且还会有害处啊!
故事一:
焦俊明在年纪很轻的时候,就考取了功名;但是经过了一段很长的时间都没有升迁;他就常常怪自己的仕途坎坷而埋怨上天,而且又写了篇疏文向上天祈祷;就在他祈祷那天的黄昏,有一幅素书,忽然掉落在他祷告的香炉前面;他仔细的一看,素书上面所写的十六个字乃是天庭的文字,因而看不懂其中的意思;他听说何仙姑有道行,就前往请问;何仙姑就是不说,焦俊明就苦苦的哀求,何仙姑于是才说:“接受五两黄金的贿赂,就会折掉十年的寿命;枉杀了一条人命,死后必定会受到处分,你有没有犯了这些错误呢?”经过何仙姑这么一问,焦俊明因此而说不出话来!
故事二:
宋朝的章惇,他当宰相的时候,把元祐年间曾经担任过宰相的重要大臣,全部都放逐到岭南地区;范纯仁也是其中的一位,当时他已经七十岁了;当他接到了朝廷的命令,就立即欣然的前往。范纯仁每每教诫他的儿子们:“心中不可以存有一点点的不平啊!”只要是他听到了孩子们有一点点埋怨章惇的话,就一定会很生气的予以制止。在前往岭南的路上,范纯仁坐的船在江中翻覆了,而他只是弄湿了衣服而已。这时候他回头对孩子们说:“难道船翻了,也是章惇害的吗?”
【再析】
范纯仁的这个公案,全都说的是乐天知命的学问啊!人若是能够明白这种的道理,就能够在逆境当中处之泰然,自然也就没有怨天尤人的事情发生了啊!
呵风骂雨。
【解释】
因为风雨的失时不调,而去呵斥风咒骂雨。
【分析】
风和雨都有帮助天地创造化育万物的功劳,而且各有天神在负责职掌。孔子遇到迅雷和烈风的时候,必定就会变容,以敬畏的态度来面对。曲礼说:“若是有了疾风、迅雷和大雨的发生,则必定要变容;虽然是在夜里头发生,也必须要起来,穿戴好衣帽端身而坐。”宋朝的程子,每次遇到了风雨,必定都会起身,因为必须要对天恭敬啊!而无知的百姓,雨下多了,则埋怨雨多了会伤害到农作物;晴天多了,则埋怨天太久不下雨了;风刮的太强烈,则埋怨风太暴了;却没有想到“阴阳各有定数”的道理;或是因为政府官员的施政过于严苛凶猛,或是因为人民造作了太多的恶业,这些都是导致风雨的失时和不调,怎么可以因为风雨的失时不调而呵斥风咒骂雨呢?这样做也只是徒然的增加了违逆上天的罪业啊!
故事一:
真定咸宁县学里,有一位负责祭礼的斋夫名叫杨宽;有一次,在公家举办的宴会上,担任司酒的工作;他看见墙角旁边,有两阵的旋风;于是就洒了一些酒请他们享用;后来有一天,杨宽与众人一同到东岳烧香;途中遇到了两位士卒邀请他喝酒;喝完了酒,也没来得及问士卒的姓名,就各自的散了。第二天,杨宽登山的时候,走到了一间神庙,看见供奉的主神旁边,有两位士卒模样的神明,就好像昨天招请他喝酒的那两位士卒,心中感到非常的恐惧;回到旅馆之后,却仍然见到那两位士卒,士卒就对他说:“你不必怀疑害怕,我们两人是东岳大帝的部属;有一次,我们奉命出差经过贵宝地,承蒙您赐给我们两杯酒喝;所以昨天我们就请您喝杯酒作为答谢啊!”说完之后,两位士卒就不见了。
故事二:
宋朝鄂州地方有位妇人,有一天,拿著沙盆到河边去清洗;忽然天下起雨来,她身上的衣服跟路面,都被雨水淋湿了;因此这位妇人就口出秽言咒骂上天;这时候,突然起了一阵怪风,把妇人卷入了河中;她的丈夫见到了,就立刻跳下河里把妇人救上岸来,而瓦盆的中间却破了一个大洞,刚好扣在妇人的头上,就跟被戴上了枷锁一样,想要脱下瓦盆,妇人就会痛入骨髓;闻风而至赶来她家观看的人,挤得是水泄不通;过没几天,妇人因为忍受不了这样的痛苦,就一命呜呼了!
斗合争讼。
【解释】
唆使他人斗争,撮合别人诉讼。
【分析】
别人有了争讼,便应当要好言的相劝化解,使他们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则两家都会受福;若是因而唆使他们灶争,或是暗中挑拨教唆,或是挺身作证,或是代为捏造证词,或是替他包揽诉讼,以便于从中谋取利益;这种的行为就是在造孽啊!最后一定会招到人神共愤,等到业报现前的时候,就会不堪其苦,悔恨莫及了啊!
故事一:
浏愿质的背上,长了一个大毒疮,看过了许多的医生,用尽了各种的方法,都没有效果,医生就对他说:“我们已经尽力了,恐怕你会有灾难啊!”浏愿质于是就请了道士,向北斗星君祈求祝祷;晚上就梦到神明告诉他说:“你冒犯了天庭的法律,就是向北斗星君祈求祝祷,也是难以免除你的惩罚啊!”浏愿质就跟神说:“我并没有犯罪啊!”神说:“你受聘在某人的家中教书,你却无端的教唆他们打官司,致使两个家庭都受到了破坏。”愿质说:“这是我弟弟浏愿立做的,不是我啊!”冥王就命判官再次的核对,看看是否有错;果然发现原来是浏愿立干的,才免除了浏愿质的灾难;第二年浏愿立就死了。
【再析】
所以教唆他人诉讼的果报,历来都是非常的惨烈;而且到处都可以看得见听得到这种的报应,确实是丝毫不爽啊!因此普劝世人,百种的行业都可以赚钱过日子,何苦去从事“讼师”这个行业呢?近来看到娄东冥案这本书上,记载了一位讼师,被鬼卒带到了阴间,冥王说:“你虽然做的是造作恶业讼师的职业;然而你在写状词的时候,每每都会劝人息止争讼,千万不要诬告;又在状词中,每次都会暗地里写的轻一些;因为你有这种的善念,所以姑且免除你的罪业,判你还阳续命。”看到这个公案,那么已经从事讼师行业很久又不能改行的人,应该要引以为鉴,这样才能够少造一些的恶业啊!
故事二:
休宁有位私塾老师,家里虽然很穷,但是他仍旧很努力的向学,尤其是喜欢研究法律。村子里面有位富人死了,他的两个儿子为了争财产,哥哥就想要告弟弟,于是拿了厚重的礼金,央求塾师替他写状子,塾师说:“我研究法律的目的,也只是为了避免他年被判刑入狱,预先作个准备罢了!我怎么会肯为您兴讼打官司呢?”塾师就为他说了许多手足之情,和兄弟相争会两败俱伤的道理和事实,来警惕他。哥哥听了之后,因此而感动觉悟;弟弟来见塾师,塾师也是这样的劝导,弟弟也被感动的心服了。兄弟两人于是就和好如初,同心协力努力的奋斗,终于致富了。有一天,兄弟两人正在贩卖沙板,忽然见到沙板上面刻有塾师的姓名,两人就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并且说道:“我们兄弟两人,承蒙塾师的劝…
《集福消灾之道—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卷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