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後,沒多久就死了。
恐嚇于他。
【解釋】
恐嚇他人,使他人心生害怕。
【分析】
恐嚇可分爲兩種,一種是遇到他人急難的時候,不去安慰;反而故意的作勢,恐嚇他人,使人心生畏懼。另外一種是爲了貪圖利益而虛張聲勢,使別人怕我,希望能夠達到自己的目的。曾經聽說觀世音菩薩在衆生遇到恐怖急難的時候,能夠以無畏布施給衆生;因此而證得了圓通,所以觀音菩薩修行法門可以稱爲最殊勝的法門;而閻浮世界的衆生,都稱觀音菩薩爲救苦救難的施無畏者;然而恐嚇別人的人,看到了觀音菩薩的無畏布施,不知他當會作何感想?所以君子每每遇到他人恐怖害怕的時候,沒有不認真的去安慰,使別人能夠心安不再恐怖害怕。可惜世人不知道,喜歡恐嚇別人的人,死了之後,馬上就投生爲□鹿一類的動物。而□鹿在白天的時候,看到其他的野獸,就會逃避畏懼,驚恐而逃;晚上的時候,就把頭角挂在樹枝上面,弓曲著身體睡覺;一旦有狀況發生,就驚慌恐懼的逃散;就這樣的驚嚇之後再又睡,睡了之後又驚醒;從黃昏到清晨,沒有一刻是安甯的,這就是它的果報啊!
故事:
湖州有位賣姜的小販,到浙江永嘉去賣姜;永嘉有位叫王生的富人,因爲討價還價,和他發生了爭吵;王生大怒,就痛毆小販的背部,小販被打得仆在地上,當場就死了過去;王生立刻幫他急救,小販才得以蘇醒過來;王生就向小販謝罪,並且還送給他一疋絹。小販回到江邊的船上,船主就問他說:“這疋絹,你是從那裏得來的啊?”小販就把剛才發生的事情,告訴了船主。船主就拿出錢來,向小販買下了這疋絹和賣姜的籃子。小販走了之後,船主正好在河面上打撈起一具無主的流屍;並且將屍體搬運到自己的家中,然後就跑到王生的家裏問說:“今天中午以後,有一位從湖州來的賣姜小販,搭乘我的船要回去;但是因爲被你打的傷很嚴重,他就在快死的時候,拜托我告訴他的父母妻子,一定要到官府去控告你;並且還留下了一疋絹,和姜籃做爲證據,他講完之後,沒多久就斷氣了。所以我不敢不來向您報告啊!”王生聽了之後,全家都哭了,並且感到非常的害怕;就用二百千的錢來賄賂船主,船主最初還故意的假裝拒絕,後來才勉爲其難的接受了,並且和王生共同把屍體埋在森林之中。而王生有一位仆人,就到縣衙裏控訴,王生因此而被判下獄,死在獄中。到了明年,賣姜的小販,又來到了永嘉,並且還去王生的家中拜訪,王生的兒子見到了小販,還以爲是鬼呢!小販說:“我並沒有死啊!我今天從湖州帶來了一些小土産,就是來向你家致謝的啊!”王生的兒子把小販留了下來,並立刻將仆人捉起來,帶到官府控訴,官府就把船主捉了起來;後來船主和仆人也都死在獄中。
怨天尤人。
【解釋】
不能夠安分守己,反而怪天怪地恨別人。
【分析】
我們所住的這個閻浮世界,向來就是以缺陷著稱;所以這個世界的人,怎麼可能每件事情都稱心如意呢?而這個不能稱心如意的原因,必定是在過去生中所積累的功德太薄的緣故,所以這一生所享有的福報,也就薄了;因此惟有謹守著自己的本分,認真的反省思過,來修好自己天賦的福祿;這即是千古以來,處在窮困的環境中最好的方法,也是趨吉避凶最佳的方法。要知道怨天則天愈怒,尤人則人愈恨,這樣做不但沒有好處,而且還會有害處啊!
故事一:
焦俊明在年紀很輕的時候,就考取了功名;但是經過了一段很長的時間都沒有升遷;他就常常怪自己的仕途坎坷而埋怨上天,而且又寫了篇疏文向上天祈禱;就在他祈禱那天的黃昏,有一幅素書,忽然掉落在他禱告的香爐前面;他仔細的一看,素書上面所寫的十六個字乃是天庭的文字,因而看不懂其中的意思;他聽說何仙姑有道行,就前往請問;何仙姑就是不說,焦俊明就苦苦的哀求,何仙姑于是才說:“接受五兩黃金的賄賂,就會折掉十年的壽命;枉殺了一條人命,死後必定會受到處分,你有沒有犯了這些錯誤呢?”經過何仙姑這麼一問,焦俊明因此而說不出話來!
故事二:
宋朝的章惇,他當宰相的時候,把元祐年間曾經擔任過宰相的重要大臣,全部都放逐到嶺南地區;範純仁也是其中的一位,當時他已經七十歲了;當他接到了朝廷的命令,就立即欣然的前往。範純仁每每教誡他的兒子們:“心中不可以存有一點點的不平啊!”只要是他聽到了孩子們有一點點埋怨章惇的話,就一定會很生氣的予以製止。在前往嶺南的路上,範純仁坐的船在江中翻覆了,而他只是弄濕了衣服而已。這時候他回頭對孩子們說:“難道船翻了,也是章惇害的嗎?”
【再析】
範純仁的這個公案,全都說的是樂天知命的學問啊!人若是能夠明白這種的道理,就能夠在逆境當中處之泰然,自然也就沒有怨天尤人的事情發生了啊!
呵風罵雨。
【解釋】
因爲風雨的失時不調,而去呵斥風咒罵雨。
【分析】
風和雨都有幫助天地創造化育萬物的功勞,而且各有天神在負責職掌。孔子遇到迅雷和烈風的時候,必定就會變容,以敬畏的態度來面對。曲禮說:“若是有了疾風、迅雷和大雨的發生,則必定要變容;雖然是在夜裏頭發生,也必須要起來,穿戴好衣帽端身而坐。”宋朝的程子,每次遇到了風雨,必定都會起身,因爲必須要對天恭敬啊!而無知的百姓,雨下多了,則埋怨雨多了會傷害到農作物;晴天多了,則埋怨天太久不下雨了;風刮的太強烈,則埋怨風太暴了;卻沒有想到“陰陽各有定數”的道理;或是因爲政府官員的施政過于嚴苛凶猛,或是因爲人民造作了太多的惡業,這些都是導致風雨的失時和不調,怎麼可以因爲風雨的失時不調而呵斥風咒罵雨呢?這樣做也只是徒然的增加了違逆上天的罪業啊!
故事一:
真定鹹甯縣學裏,有一位負責祭禮的齋夫名叫楊寬;有一次,在公家舉辦的宴會上,擔任司酒的工作;他看見牆角旁邊,有兩陣的旋風;于是就灑了一些酒請他們享用;後來有一天,楊寬與衆人一同到東嶽燒香;途中遇到了兩位士卒邀請他喝酒;喝完了酒,也沒來得及問士卒的姓名,就各自的散了。第二天,楊寬登山的時候,走到了一間神廟,看見供奉的主神旁邊,有兩位士卒模樣的神明,就好像昨天招請他喝酒的那兩位士卒,心中感到非常的恐懼;回到旅館之後,卻仍然見到那兩位士卒,士卒就對他說:“你不必懷疑害怕,我們兩人是東嶽大帝的部屬;有一次,我們奉命出差經過貴寶地,承蒙您賜給我們兩杯酒喝;所以昨天我們就請您喝杯酒作爲答謝啊!”說完之後,兩位士卒就不見了。
故事二:
宋朝鄂州地方有位婦人,有一天,拿著沙盆到河邊去清洗;忽然天下起雨來,她身上的衣服跟路面,都被雨水淋濕了;因此這位婦人就口出穢言咒罵上天;這時候,突然起了一陣怪風,把婦人卷入了河中;她的丈夫見到了,就立刻跳下河裏把婦人救上岸來,而瓦盆的中間卻破了一個大洞,剛好扣在婦人的頭上,就跟被戴上了枷鎖一樣,想要脫下瓦盆,婦人就會痛入骨髓;聞風而至趕來她家觀看的人,擠得是水泄不通;過沒幾天,婦人因爲忍受不了這樣的痛苦,就一命嗚呼了!
鬥合爭訟。
【解釋】
唆使他人鬥爭,撮合別人訴訟。
【分析】
別人有了爭訟,便應當要好言的相勸化解,使他們能夠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則兩家都會受福;若是因而唆使他們竈爭,或是暗中挑撥教唆,或是挺身作證,或是代爲捏造證詞,或是替他包攬訴訟,以便于從中謀取利益;這種的行爲就是在造孽啊!最後一定會招到人神共憤,等到業報現前的時候,就會不堪其苦,悔恨莫及了啊!
故事一:
浏願質的背上,長了一個大毒瘡,看過了許多的醫生,用盡了各種的方法,都沒有效果,醫生就對他說:“我們已經盡力了,恐怕你會有災難啊!”浏願質于是就請了道士,向北鬥星君祈求祝禱;晚上就夢到神明告訴他說:“你冒犯了天庭的法律,就是向北鬥星君祈求祝禱,也是難以免除你的懲罰啊!”浏願質就跟神說:“我並沒有犯罪啊!”神說:“你受聘在某人的家中教書,你卻無端的教唆他們打官司,致使兩個家庭都受到了破壞。”願質說:“這是我弟弟浏願立做的,不是我啊!”冥王就命判官再次的核對,看看是否有錯;果然發現原來是浏願立幹的,才免除了浏願質的災難;第二年浏願立就死了。
【再析】
所以教唆他人訴訟的果報,曆來都是非常的慘烈;而且到處都可以看得見聽得到這種的報應,確實是絲毫不爽啊!因此普勸世人,百種的行業都可以賺錢過日子,何苦去從事“訟師”這個行業呢?近來看到婁東冥案這本書上,記載了一位訟師,被鬼卒帶到了陰間,冥王說:“你雖然做的是造作惡業訟師的職業;然而你在寫狀詞的時候,每每都會勸人息止爭訟,千萬不要誣告;又在狀詞中,每次都會暗地裏寫的輕一些;因爲你有這種的善念,所以姑且免除你的罪業,判你還陽續命。”看到這個公案,那麼已經從事訟師行業很久又不能改行的人,應該要引以爲鑒,這樣才能夠少造一些的惡業啊!
故事二:
休甯有位私塾老師,家裏雖然很窮,但是他仍舊很努力的向學,尤其是喜歡研究法律。村子裏面有位富人死了,他的兩個兒子爲了爭財産,哥哥就想要告弟弟,于是拿了厚重的禮金,央求塾師替他寫狀子,塾師說:“我研究法律的目的,也只是爲了避免他年被判刑入獄,預先作個准備罷了!我怎麼會肯爲您興訟打官司呢?”塾師就爲他說了許多手足之情,和兄弟相爭會兩敗俱傷的道理和事實,來警惕他。哥哥聽了之後,因此而感動覺悟;弟弟來見塾師,塾師也是這樣的勸導,弟弟也被感動的心服了。兄弟兩人于是就和好如初,同心協力努力的奮鬥,終于致富了。有一天,兄弟兩人正在販賣沙板,忽然見到沙板上面刻有塾師的姓名,兩人就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並且說道:“我們兄弟兩人,承蒙塾師的勸…
《集福消災之道— 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卷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