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决呢?”车夫说:“很简单,只要晋君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到梁山去哭泣祭拜,那么河水就会流动了。”伯宗就用车夫的建议,向晋君报告,晋君采纳照办之后,河水就开始流动了。晋君就问伯宗说:“你是怎么知道用这个方法的呢?”伯宗回答说:“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啊!”孔子听到之后就说:“伯宗这个人,快要绝后了啊!因为他窃取了别人的善行,以为是自己的善行啊!”后来伯宗果然遇害身亡,他卿大夫的官位,也就断绝了。
【结语】
唉!伯宗只是窃取了别人的一句话,尚且会遭受到如此严厉的天谴,那么其他更恶劣的行为、果报不说也就可以知道了啊!
蔽人之善。
【解释】
隐蔽他人的善行,不使别人知道。
【分析】
佛经说:“善这一个字,最能够成就世人一切的行愿了。”所以人若是有一句的善言,一件的善行,就应当要表扬才对;而且还要惟恐表扬的不够,不能够使他的善言善行发扬光大;这样做,不但可以成就他本人的美誉,而且可以打动别人的善念啊!也可以使得大家彼此的传播劝导,那么行善的人,就会愈来愈多了;这实在是一件乐事,为什么要去隐藏遮蔽它呢?所以隐蔽别人善行的人,他的心中必定是毫无好善之心,恐怕还有嫉妒的念头呢!所以才会不愿意彰显别人行善的美德,恐怕这样会突显自己的罪恶,这种人就是天下不祥之人啊!
故事一:
晋朝的历史学者陈寿,在作三国志的时候,就和丁梁州说:“您若是肯借我一千斛的米,我就为您作一篇很好的传记。”丁梁州没有答应陈寿的请求,因此陈寿就不替他作传。等到陈寿所写的三国志完成之后,大家都讥评讽刺陈寿存心不公,写的有问题,后来陈寿竟然遇害而死。
故事二:
从前有两位读书人,奉命编纂整理江阴县的县志。他们偶然见到旧县志里,记载有两位守节妇人的事迹;认为这件事情平淡无奇,就把这两位节妇的记载删除掉。当天晚上,城隍庙里的道士,就听到有两位妇人在向城隍哭诉说:“我们两个人一生吃苦守节,死了之后,我们守节的事情,就被记载在县志上,现在却无缘无故的被人给删除了啊!”城隍听了之后说道:“这两位读书人,本来是应该可以考取功名的,既然他们隐蔽别人的节义善行,就应当削除他们的官禄。”两位妇人听了城隍的这番话,就向城隍泣谢礼拜后,就离去了。后来这两位读书人,听到了这件事情,就驳斥的说:“这简直就是胡说八道,打妄语嘛!”到了明年,两位读书人果然因为考试的成绩太差,而被夺除廪生的资格;因此抑郁悲愤而死。
形人之丑。
【解释】
形容他人的丑事,并且还广为宣扬。
【分析】
人们的丑事丑行,也就是所谓的“言之辱而不可闻于人者也。”而有人却竟然敢去形容别人的丑事,暴露他人的丑行,这样做不但会伤害到自己的厚道,连自己所积的阴德,也都会随著消失啊!盘山语录说:“修行人最忌讳的,就是说人家的是非好丑,乃至于一切世间的事情;不是与自己有关的事情,不但口不可以说,连心都不可以去想。只要是口说心想,便是蒙蔽了自己的本性。一个人若是能够专炼心地功夫,不断的搜查自己的过失,那里还有, 闲功夫去管别人家屋子里的事情;就算是粉身碎骨,也不要使自己的心动啊!要把自己的心,收拾的干干净净,时时刻刻都要认真的去体会探究,自己本性起源的地方。”由此观之,人应当要以自治为急务,念念唯恐自己的身心有了过失,那里还有空闲的时间去管别人呢?
故事一:
从前有位名叫席匡的人,遇到一位算命奇准的相士,说他某年就会死;席匡听了之后,感到十分的忧愁。后来席匡偶然遇到有人在谈论别人闺门中男女间的丑闻;就对那位谈论的人,表现出很生气的样子。谈论的人心中因而感到惭愧,就停止不再说了,这件丑事于是就被隐藏遮蔽起来。到了那一年,席匡不但没有死,也没有生病,或是遇到什么灾难;后来做官,升到了台辅。
【再析】
古人说:“在一座之中,若是有人在谈论影射别人的丑闻丑行;而我就端坐沉默,以消除他继续再谈论下去,这就是不言之教;就像席匡一样,可以做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故事二:
郑瑄为人简朴沉默,很少说话,他说:“在大庭广众之中,不可以大肆的谈论;这样不但会惹人妒忌,而且还会伤到别人。因为众人之中,难免会有曾经做过丑事的人在里面,如果谈论到他,那么他虽然是不说话,可是心中就会感到难过遗憾;例如对做官的说:“当官要清廉啊!”那么不清廉官听到了,就会生气。对朋友说:“做朋友应该要彼此直心的交往。”那么不直的朋友听到了,就会生气;因为他会认为,我是故意讲给他听的;所以惟有少说话,保持和颜悦色的态度,若有人问我问题,我才就他所问的问题回答他,这样或许才能够避免口过得罪人啊!”郑瑄所说的这些话,实在是深得处世之道的要诀。
讦人之私。
【解释】
揭发他人的隐私,而且还到处的传播。
【分析】
人非圣贤,那一个人没有隐私呢?我们本来就不应该去探听别人的隐私啊!若是在无人之处,看到别人的隐私,就把它到处的传播公诸于世,使得他见不得人,在社会上没有容身之处;这种的居心,最为阴险狠毒,而且必定会招致天怒人怨。
故事一:
唐朝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下诏禁止屠宰;有位担任拾遗职务的张德,刚生了一个儿子,就私下宰羊,请同事吃饭庆祝一番。杜肃就偷偷的带著张德宴请同事的羊肉,向武则天揭发张德违反朝廷禁止屠宰的命令。第二天,武则天就对张德说:“朕听说你生了一个儿子,非常的高兴啊!”张德就向皇上拜谢。武则天就问:“张德,你是从那里得到羊肉请客的?”张德听皇帝这么一问,立刻就叩头认罪。武则天就安慰他说:“朕下诏禁止屠宰,但是家中办喜事,或是办丧事,则不在禁止的范围之内。你从今以后若是请客,也必须要谨慎的选择客人啊!”武则天说完之后,就拿出杜肃攻讦张德的奏折给他看。这时候杜肃感到惭愧的无地自容;满朝的文武官员,非常不齿杜肃的为人,都想要向他的脸上吐口水;后来杜肃就沦落了,下场相当的凄凉。
故事二:
梁朝的时候,有位名叫到溉的人,家中三代,都曾经替人挑粪来养家活口;后来到溉考取了功名,官做到了吏部尚书。有位叫何敬容的人,为了某件事情,向到溉请托帮忙,到溉没有答应;于是何敬容就对人说:“从前到溉的家中,是靠替人挑粪过日子的;所以他到了今天,还有挑粪的余臭啊!然而现在,他却学起了做贵人的样子啊!”到溉听了这话,对何敬容恨之入骨。到溉的弟弟到洽,有一天,问刘孝绰说:“我很想把我家东边邻居的那块地给买下来,可是偏偏地主却是一再的刁难,令我感到十分的无奈啊!”刘孝绰却说道:“你只要用车子多拉些粪,经过他家的旁边,臭得他受不了,他就会搬家了。”到洽听了刘孝绰的话,非常的生气;竟然用其他的事情,谋害刘孝绰报仇。
【结语】唉!人们往往为了一句话,而伤了天地间的和气,为了一件事,却酿成了终身的大祸;所以我们为人处世,不可以用激烈的言词,和戏谑的言语,这样会使别人怨恨我们,怨恨到骨髓里,俗话说:“打人莫打膝,道人莫道实”,就是这个意思啊!
耗人货财。
【解释】
消耗别人的货财,从中谋取利益。
【分析】
这是指那些奸恶的小人,诱骗人家的子弟,或蛊惑愚痴的人去嫖妓、赌博、打官司、烧炼丹等等的事情,而自己则可以乘机从中取得利益;因此不肖的子弟,被这些奸恶的小人所愚弄,就不顾祖先创业的艰难,而消耗浪费家中的产业;等到家业败光的时候,也就家破人亡了;我们探讨追究其原因,到底是谁的错啊!他能够逃得过恶报吗?
明朝江苏冒起宗,曾作文章警世人,他说:“我每每见到权贵之家,豪门巨室,他们的子孙不肖,嫖赌淫荡,胡作非为;他们人虽然还没有过世,但是财产暗中却都已经卖给了别人;或是他们尸骨未寒,而别人就已经登门占据了他们的房产。前人是那么的辛勤,一点一滴节省累积下来的财富,后人却是浪费糟踏,就像泥沙一样的丢弃,而且毫不吝惜。而这些不肖子弟,又大半多是聪明人,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是因为当初的逞威风、使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的破耗了许多人的家业,而凑成了我自己一家的财富;这就是开始消耗了别人的货财,后来就被别人消耗了自己的货财啊!俗话说得好:“来得不明,去得正好。”就是这个意思。由此观之,可以知道,今天被别人消耗货财的人,就是当日消耗别人货财的人;那么今天消耗别人货财的人,不久一定又会被别人消耗他的货财啊!
故事一:
明朝的徐池,非常的富有,但是却很贪心霸道;他想要得到徐八的房产,就教人诱惑徐八的儿子嫖妓浪荡;徐八因此而负债累累,徐池果然也就得到了徐八的房产。后来徐池的两个儿子、五个孙子,都染上了怪病,巫师说:“这是徐八在作祟啊!”徐池心中感到十分的恐惧,就设了醮坛,请道士作法,向城隍庙乞求解决的办法。这时候,有一位乞丐迎向前来问道:“你就是徐池吗?昨晚我睡在庙里,听到有人向神呼叫你的名字,说你害他,神听了他的指控,也大为生气啊!”徐池听乞丐这么一说,非常的惊恐,返家之后就死了,没多久,子孙也全都死光了。
【再析】
要知道青楼妓院,实在是偿债的业因,而红粉美女,也就是破家的孽海,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嫖妓得病,疮毒一发,五官都会变形走样;这种的病就算治好了,余毒也会波及三代的子孙啊!为什么还有人敢去嫖妓而不避讳呢?
故事二:
江苏无锡有位姓钱的人,串结了同党十多人,专门去引诱富家子弟掷骰子赌博;钱某所用的骰子,事先动过了手脚,所以赌博多能赢钱;后来与一位少年在他家中赌博,赢了几十万;忽然这几颗骰子飞迸出盆外不见了,…
《集福消灾之道—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卷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