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明的法律规定,祖产卖出超过了五年,就不许再赎回来了,父亲为何不遵守王法呢?”他们家有一位门客就说:“赎回祖产,是种争气的事情啊!”儿子说:“你们只懂得一昧的阿谀,难道父亲做了官,另外再买更好的资产,不也是争气吗?何必一定要去赎回这些田呢?”父亲说:“我若是一定要赎回祖产,乡人敢不服从吗?”儿子说:“我正是怕乡人畏惧我们家的势力,这样勉强的赎回来,会有损阴德啊!”父亲说:“小孩子晓得积阴德的道理很好,那么我今天就多还给他们一些当时购买所花的杂费吧!”儿子说:“手续杂费是件小事,我们家要买田很容易,而那些小户人家要买田,就困难多了;例如一家靠十亩地耕种度日子的,如今我们把田赎了回来,教他另外再买,他也只能买回五亩田了,我们怎么能忍心教他们一家人一半在挨饿呢?”于是就劝父亲,不要赎回祖产,积些阴德,留给子孙。父亲很久才回答说:“儿子啊!你说的话很有道理;只是我们家祖先坟墓边的十八亩田,必须要赎回来,作为祭田用啊!”儿子又请求父亲,要照时价立契约,公平的买卖,父亲就听了儿子的建议。乡人感佩他的恩德,就在猛将祠为他祝祷,乞求平安。后来儿子十八岁的时候,考试联联捷报,被朝廷擢拔担任严州的太守。有一天,儿子骑著马去迎接诏书,在过桥的时候,马儿不慎跌倒,坠入了河里;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忽然见到猛将,用手扶住了儿子,端坐在桥边,才知道这是乡人虔诚祷告祝福的感应啊!后来儿子活到了八十多岁。
【再析】
富贵之家,利用权势威胁人的事情,可以说是不胜枚举;他们怎么可能会有这种的子弟,懂得推广湖广少年的慈悲之心;事事都劝说父母,不要乘威迫胁要积些阴德,才能为家里带来福报,这实在是太难太难了啊!这位湖广乡绅,不知道是积了什么阴德,才会生出这种的儿子啊!
纵暴杀伤。
【解释】
放纵暴行,杀伤人命。
【分析】
放纵暴行,无论是将军、宰相、官吏、百姓,都会犯啊!但是最严重的,就是用军队来恣意的屠杀;其次则是审判,容易有滥及无辜的情形发生;而暴行已经是不可以了,况且还更放纵自己的心去做呢?这就是最显著最大的恶行啊!然而拥有放纵暴行权力的人,不但不肯放纵暴行,却反过来施行仁心,救活许多人的性命,这就是最大最显著的仁心仁行啊!另外“杀伤”,也兼含了伤害物类的生命,这也是必须要知道的。
故事:
元朝的时候,广州黄同知夫妇两人都患了病,就在家中分床而卧,休息养病;他的妻子梦到阴间的官吏,拿著公文,带领著几位狱卒,手里拿著杻械枷锁,打开了她的蚊帐,正要抓她的时候,却说:“咦!不是这位啊!”于是就到对面的床上,揭开蚊帐察看,说道:“对!就是这位了!”夫妇俩同时都惊醒了,黄同知就对妻子说:“我是必死无疑啊!因为我在奉命招安的时候,多杀了许多无辜的人,他们今天都来了,要向我索命啊!”第二天,黄同知就死了。
无故剪裁。
【解释】
无缘无故的剪裁布帛,或是绸缎。
【分析】
古时候,纺织的机器尚未发明,布帛都是由妇女,万缕千丝非常辛苦用手工织成的;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忍心剪裁的。至于绫罗绸缎,是牺牲了千万条蚕命所做成的,更是应该加以珍惜;若是无故的剪裁,做成衣服穿,也是罪过啊!
故事一:
赵士周的夫人王氏,死了几天之后,就附在她的婢女身上说:“我平生喜欢浪费使用绫罗布帛,以及洗头洗脚的时候,用了过多的水;阴司就以此而定我的罪,每天都要处罚鞭打我;希望你把我的意思转达给士周啊!”赵士周家人听到之后,感到十分的难过。
故事二:
朱无繇的家中,非常的富有,他的妻妾都穿著非常名贵,而且有彩色花纹图案的丝织品,就连袜子,也都是用绫罗绸缎做成的;他所蓄养的几位姬妾,更是浪费的不得了;后来朱无繇死了之后,他的妻妾穿的都是破袜破鞋,向别人求一尺的布,都不可得啊!
【再析】
历观古今帝王,像晋文公,再冷的天,也不肯穿两件皮衣;刘宋主则是经常穿著破棉袄,藏在外衣的里面;汉文帝的妃子,所穿的衣服裙子不会拖到地上;明太祖的夫人马皇后,一直都穿著布做的练裙;唐文宗曾经伸出衣袖给群臣看,并且说:“我穿的这件衣服,已经洗过了三次。”宋艺祖因为看到公主穿著彩色的短袄,而教戒她说:“富贵应当要知道惜福啊!”以上所讲的帝王、皇后、妃子、公主,以他们的身分,尚且是如此的惜福,奈何今日一般百姓的家庭,却是竞相的在穿著上,争奇斗艳,任意的浪费奢靡;那么开始既然造了浪费的恶业,将来必定会遭受到奢侈的灾祸了;且看今日衣不蔽体挨饿受冻的人,何尝不是当年穿著华美衣饰的富家子弟啊!
非礼烹宰。
【解释】
违背了礼法而烹宰牲畜。
【分析】
礼记上说:“天子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孟子说:“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因为圣人有好生之德,不肯任意的宰杀生灵,就是有的时候,为了祭祖、为了待客、为了养亲,而烹宰鸡鸭鱼肉,也是万不得已才去做的;并不是教导百姓,每天都去烹宰生灵,放纵自己的口腹之欲,这便是非礼了。太上慈悲为怀,早就已经说过“昆虫草木,犹不可伤”的话,今乃为世人说法,不得不降下一个层次,为世人示出了“非礼”两个字,就是希望大家不要踰越了规矩,这也是圣人不得已的用心啊!
楞伽经说:“若是所有的人都不吃肉的话,也就没有人去杀害众生了。”现在的人,若是无法做到全部断除肉食的话,暂且可以用渐进的方法,除去自己的杀心;学习前人的四种肉不吃的禁戒;第一、是看见动物被杀,不吃;第二、是听到动物被杀的声音,不吃;第三、是专门为我杀的,不吃;第四、是自己养的,不吃;遵守这四种的禁戒,则平常的饮食,既可以不受到影响;而对于众生,也可以算是没有杀害它们的意思了。至于牛和狗,它们对人类有功劳,尤其是应该要戒吃它们的肉;如果能够这样做的话,那么非礼烹宰的情形,或许就可以减少一些了。
故事一:
江北地区有一个人,射下了一只雄雁,就把雄雁杀掉煮来吃;这时候雌雁就飞来观看,不肯离去;而且还趁著锅盖打开的时候,飞身投入了锅中,和雄雁一同被烹煮。江北地区的人,听到了这件事,非常的感动,以后就不再吃雁了。当时的大诗人元好问,就将这两只雁子埋葬在一起,而且埋葬的地方,就称为雁丘。而射雁的那个人,就在雁子埋葬之后,不久也就死了。
故事二:
唐朝的许俨,以卖鱼为业;忽然他的身体赤红如火,痛的就好像在锅子里被煎炸一样的难过;他说:“我看见火在烧我的身体,并且还有万条的鱼攒过来吃我的肉啊!”有人就劝他说:“你要立刻作些功德回向啊!”于是他就拿钱出来造了两尊观音像;并且还发誓改行,不再卖鱼了,全家人也都不再吃肉喝酒,这样病才好了。
故事三:
江苏、安徽一带有一种风俗,在吃鳝鱼的时候,都把鳝鱼活活的放到滚沸的汤中去煮;过了一些时间,鳝鱼才被煮死。在天宝年间,安徽当涂有位鱼贩,叫他的儿子拿鳝鱼烹煮来吃,这条鳝鱼忽然就变化成蛇,并且有好几尺那么长;儿子再回头一看,其他的鳝鱼,也全都变成蛇了;变成蛇之后,全都离开了。儿子因此而生病,病了一天就死了;而且在一个月之中,鱼贩一家七口人,都相继的死去。
故事四:
泗洲人赵璧,有一次梦到死去的妻子托梦给他说:“相公啊!我在生前的时候,喜欢杀生,尤其特别喜欢吃醉蟹,因此而杀死了很多的螃蟹;我死了之后,阎王就命令鬼卒把我驱赶到蟹山;有许多的螃蟹就围上来,用蟹钳挖我的眼睛,我的全身都流著血,日夜不停的在那受罪啊!我乞求你为我写金刚经七卷,我就可以仗著金刚般若的功德,拔除地狱的痛苦了!”赵璧就答应了亡妻的请求,为她写了七卷金刚经;写完之后,又梦见亡妻向他说:“相公,我已经承蒙你写经的功德,超升到天界了!”
故事五:
新安有位读书人,到黄山去读书,他经常喜欢捕捉山中的猕猴来吃;后来他的妻子生产的时候,非常的困难痛苦;竟然生下了一只猕猴。
故事六:
滁州有位屠户,每次杀牛的时候,都会叫他的儿子在旁边看他用刀,学他杀牛的手法,希望儿子能够继承他的事业。有一天,屠户在睡觉,他的儿子以为熟睡中的父亲是头牛,于是就拿了刀,杀掉了这头牛,而且还把头给砍断了;大家看到这种情形,十分的震惊,就问儿子为什么会这样做?儿子回答说:“我看到的是牛,不是我爹啊!我爹常常教我杀牛,我今天看到牛在睡觉,所以才试一试,我爹教我杀牛的手法啊!”
故事七:
管师仁少年的时候,有一次在元旦那天的清晨,大约五更的时候,遇到了几个鬼,就大声的斥问他们:“你们是什么鬼,在这里做什么?”这些鬼回答说:“我们是疫鬼,现在到人间来传播瘟疫。”管师仁说:“我家会不会被传播到瘟疫啊?”疫鬼回答说:“你们家因为不吃牛肉,所以才能免除瘟疫啊!”
【再析】
人所犯的罪恶之中,杀生最为严重了;而杀生的罪恶中,又以杀牛的罪最为严重;而且吃牛肉的人,与杀牛人的罪是相等的。萧东白先生说:“我奉劝世人,不要吃牛肉;因为牛为人耕田拉车,对世间很有功劳,反而却遭到杀戮;要知道我们吃的食物是从何而来?那多半是牛的功劳啊!我们怎么忍心把牛杀了煮来吃呢?”又说道:“牛被杀死之后,肢体被肢解了,而牛的两只眼睛,仍然是张开的啊!牛它死后张开双眼,岂是徒然地白白地张开而已,就是在看那些杀它吃它的人,能够保住人身多久;这样的杀业与仇恨,来生不变为牛才怪呢?”至于狗对人类也有功劳,而且对主人非常的忠义,对人类也没有害处,所以杀狗吃狗肉的罪过很大;不但贩夫走卒贪吃狗肉,连上流社…
《集福消灾之道—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卷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