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风光▪P3

  ..续本文上一页土光中现,遍界真身像外逢。

  华衬玉栏红隐隐,树含金殿碧重重。

  色空泯合浑无寄,镜像分明绝点踪。

  世间物我皆成幻 莫贪虚名失此身

  念念有如临终日 心心准备往生时

  (四)树木

  1、七宝奇树,遍布净土

  “极乐世界到处有很多珍奇的宝树,有的树木纯是黄金、白银、琉璃、玻璃、赤珠、玛瑙、翠玉,或由一种宝形成,而不参杂其他宝。有的树木是由两种宝,甚至由七宝所形成。”——《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2、叶茎花果,无非妙宝

  “有的金树,以黄金为根茎,白银为叶子、花朵和果实。银树,以白银为根茎,黄金为叶子、花朵和果实。玛瑙树,以玛瑙为根茎,美玉为叶子、花朵和果实。美玉树,以玉为根茎,七宝为叶子、花朵和果实。”——《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有的金树,以黄金为根,白银为茎,琉璃为枝,玻璃为条,赤珠为叶,玛瑙为花,美玉为果。银树,以白银为根,黄金为茎,枝条和花果跟金树相同。琉璃树以琉璃为根,黄金为茎,白银为枝,玻璃为条,赤珠为叶,玛瑙为花,美玉为果。玻璃、真珠、玛瑙等树,也都以各种珍宝来辗转修饰,宛如琉璃树一般。还有玉树,以玉为根,黄金为茎,白银为枝,琉璃为条,玻璃为叶,赤珠为花,玛瑙为果。又有无量摩尼珠等庄严的宝树,周遍极乐国土。”——《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3、对称光奕,上覆宝网

  “这些宝树,行行相植(间),茎茎相望,枝枝相准,叶叶相向,花花相顺,实实相当。光辉赫奕,世无能比。树上覆有七宝罗网,质地像兜罗绵那么柔软。”——《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4、清风拂树,自出妙音

  “极乐世界,时常吹拂清风,只要微风吹过,就自然发出相互和谐的各种音律!”——《无量寿经》。

  “净土树林等内外景物,常有和风吹拂时,发出微妙声音,说一切法皆无自性等真理……。”——《大般若经》。

  5、树中影现,十方佛事

  “极乐世界的宝树,会显现十方佛土清净殊胜和庄严的事迹,宛如明镜现象一样(逼真)!”——《大本阿弥陀经》。

  ——树上有净化的电影。

  “无量寿佛,有高达十六亿由旬(一由旬等于四十里或六十里)的菩提树。这棵菩提树枝叶垂布八亿由旬,树根隆起,高五千由旬,周围也是如此。这棵菩提树的枝条和花果,时常有无量百千种种妙色和各种殊胜的珍宝来庄严。例如:月光摩尼宝、释迦毗楞伽宝、心王摩尼宝、海乘流注摩尼宝,光辉遍照,超过天人。树上有许多金锞,而且垂挂七宝璎珞,到处都以妙宝严饰,例如:以卢遮迦宝、未瑳宝及赤白青色真珠等宝以为璎珞。有师子云聚宝等,做为其锞,装饰宝柱。”——《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6、金珠宝铃,众宝庄严

  “又以纯金、真珠、杂宝铃铎来做它的网路,庄严的宝锞,覆在它的上面,又以玻璃、万字和半月宝等相互辉映和装饰。”——《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7、风吹法乐,闻者悟真

  “微风吹动,发生种种悦耳的声音,能使众生证得万法不生不灭的真理。”——《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8、闻此妙音,永不退转

  “那些众生听了这种声音以后,在追求无上智慧的过程中,就不会发生退转的现象。”——《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9、一遇此树,六根无病

  “如果有众生,看见了菩提树(没有眼病),闻到声音(没有耳病),嗅到香气(没有鼻病),尝到果实(没有舌病),触到树的光景(身无病痛),或观想菩提树的功德(心得清净),……五根没有疾病,心不散乱,对于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智,永不退转。”——《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10、一见此树,得诸安忍

  “由于见到那一棵菩提树,所以获得下面这三种忍:一、随声忍,二、随顺忍,三、无生法忍。”——《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11、散发异香,闻已进道

  “极乐世界中的树木花卉,都是以无量奇异的宝物和百千种香,和合而成。它的香气普熏十方世界,众生闻了这些香气以后,都会修学佛行。”——《大阿弥陀经》法藏比丘愿。

  12、宝树高大,花叶奇彩

  “极乐世界的七宝行树,每棵树都高达八千由旬,每一朵花和每一片叶子,都是奇异珍宝的颜色。琉璃色中出现金光,玻璃色中出现红光……。”——《观无量寿佛经》。

  13、彩叶妙花,自垂美果

  “每一棵树的叶子,长度和宽度都是二十五由旬,叶子有千种颜色。树上有许多美妙的花朵,是阎浮檀金色,这些花朵像旋光轮那样富有变化,多采多姿。树上自然涌出各种丰硕美味的果实,宛如天帝的宝瓶那样。”——《观无量寿佛经》。

  14、宝盖悬空,现诸佛事

  “有许多大光明,化成幢幡和无量多的宝盖,这些宝盖中,会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陀菩萨的事迹和其他佛事。”——《观无量寿佛经》。

  明 楚石

  珠王宫殿玉园林,坐卧经行地是金。

  舍利时时宣妙响,频伽历历奏仙音。

  返闻顿悟无生理,常住周圆不动心。

  触目皆为清净土,来从旷劫到如今。

  一国巍巍一宝王,无朝无暮起祥光。

  尼拘律树真金果,优钵罗华软玉房。

  见体自明非日月,知春长在不冰霜。

  又游佛刹归来也,赢得天葩满袖香。

  清 普能

  到得故乡心自彰,微风吹动妙莲香。

  群生尽是金刚体,众德无非智慧光。

  行树枝枝分赤白,奇花朵朵现青黄。

  诸君能赴莲池会,不使主人终日忙。

  “佛地,又称为佛国、佛土、净刹、净首、净国或净土。”——《大乘义章》第十九卷

  (五)花卉

  1、昼夜六时,雨适意花

  “不论白天或夜晚,天上时常飘下很香、很好看的曼陀罗花(适意花)。”——《阿弥陀经》。

  “世人行善或修定,诸天欢喜,有时还会雨华(花)赞叹,更何况是极乐世界,乃是佛、菩萨、圣贤和诸上善人集会的处所,理应如此!”——《阿弥陀经疏钞》第三卷。

  2、落英缤纷,整洁美好

  “和风将树上的花朵吹落地上,整个极乐世界的地面到处布满厚厚的一层花絮,十分整洁美观(一点也不杂乱)、柔软光洁。”——《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3、风伴妙乐,香花四寸

  “四方自然起风,发出五百种声音,吹到树上的花朵,花朵散发奇异的香气,而且随风散落在菩萨和声闻大众的身上。花朵飘落地面,积了四寸,十分美丽,而且芳香无比。只要花朵有点凋谢,便自然被风吹走。”——《大阿弥陀经》。

  4、柔软多彩,形状极美

  “譬如有人将花铺在地面,然后再用手把它弄平,随著五彩缤纷的花朵,间隔和交错地分布排列成极美的形状。极乐世界的花卉也是如此。极乐世界的花朵很微妙,又大又柔软,宛如兜罗绵。”——《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5、踩地花陷,举足复平

  “如果有众生踩在落花上,陷进花朵大约四个手指高,但只要脚跟提起,那些花便又恢复原状。”——《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6、凋花没地,花卉常新

  “过了早晨,那些花自然没入地中。旧的花朵既然消失,大地变得清净,此时又飘落新花朵,整个极乐世界的地面到处都覆盖了一层花朵。其他像中午、下午、夜晚,又再飘花堆满地面,也是这种情形。所有广大珍奇的宝物,没有不出现在极乐世界的。”——《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弥陀疏钞》说:“极乐世界的花有无量种!”

  ——真正的花都在此,巴黎哪比得上呢?

  7、七宝莲华,百亿彩叶

  “极乐世界有七宝莲花,每一株莲花,有无量百千亿片叶子,每一片叶子有无量百千种珍奇的色彩,而且莲叶上有百千种摩尼妙宝来庄严,上面又覆盖了相互辉映的宝网。”——《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8、莲华放光,现佛金身

  “莲花的大小,有的半由旬,或一、二、三、四……甚至百千由旬。每一朵花都放出三十六亿那由他百千道光明,每一道光明,又现出三十六亿那由他百千尊佛。这些佛身如金身,具足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和八十种美好的身体特征,无比殊胜和庄严。这些佛不但放百千道光芒,普照世界,而且又到十方世界去为众生说法。”——《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明 妙意

  拂拂山香满路飞,百花俯仰斗芳奇。

  春风无限深深意,未审黄莺说向谁?

  明 楚石

  池中莲萼大如车,据实犹为小小华。

  圣众略言千万亿,佛身知是几恒沙。

  我闻妙德同慈氏,谁道弥陀异释迦。

  南北东西清净土,尽归方寸玉无瑕。

  明 楚石

  每为娑婆苦所萦,谁闻净土不求生?

  天人皆是大乘器,草木亦称三宝名。

  处处园林如绣出,重重楼阁似生成。

  诸贤莫怪归来晚,见说芙蕖始发荣。

  清 省庵

  琼枝瑶草色长新,别有乾坤世外春。

  红藕华藏金砌鸭,绿珠帘映玉楼人。

  尘沙莫计声闻辈,海水难量大士伦。

  博地亦能容入会,何时得与圣贤亲。

  (六)建筑

  1、七宝楼阁,上覆珠络

  “极乐世界的讲堂、精舍、宫殿、楼观,都是庄严的七宝自然化成。又以真珠、明月、摩尼、众宝为交络,覆盖在这些建筑上面。”——《无量寿经》。

  2、美轮美奂,远胜天宫

  “极乐世界的讲堂、精舍、宫殿和楼阁,都是七宝所成,胜过他化自在天天帝所居住的宫殿百千万倍。菩萨所居住的宫殿建筑,也是如此。”——《大阿弥陀经》。

  “《阿弥陀经》只省略地说了七宝,其实净土有无量妙宝。”——《佛地论》。

  3、大小随意,自然受用

  “如果诸位有情需要宫殿和楼阁等,便可以随意获得,而且宫殿和楼阁的高度、长度、宽度、形状各随人意。(不但如此,连室内装璜也自然现成受用),楼阁中有许多床座,床座铺上了极为美妙高雅的绒布,并且以种种宝物来庄严和修饰,自然出…

《净土风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