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李炳南老居士与台湾佛教▪P6

  ..续本文上一页六月十七日起首次传三皈五戒菩萨戒,恭请斌宗老法师为得戒和尚,忏云、净念两法师为羯摩,教授和尚并讲在家律仪,会性法师开堂并教习威仪。受三皈者一五八名,五戒二百名,菩萨戒四十三名。从此,受菩萨戒者,每半月布萨诵戒一次。

  四十四年六月七日中佛会理事长章嘉大师出巡各地,历时二十五天,抵台中是在六月廿五日,曾莅临本刊访问,炳公老师亦随大师至台南及丰原等地协助弘法工作,代表大师讲演数次。

  十二、助印大藏经破预约记录

  中华佛教文化馆影印大藏经委员会组团环岛宣传预约,由南亭老法师率团于四十四年九月十七日自台北出发,先至东部再到南部各县市,再至中部各地,于十月二十日抵达台中市,由台中莲社及本刊积极筹备,租借家职学校大礼堂,举行讲演歌咏大会,团长南亭老法师及星云法师讲演佛法,宜兰、台中两地佛教女青年表演歌咏钢琴独奏等,并在灵山寺应台中莲社全体莲友之公宴,席间由炳公老师首先订藏一部并介绍劝订藏经,与会者一时即席认订者,共得四十余部,破各地团体预约之最高记录。

  四十四年十二月八日本刊第卅七期起,炳公老师每期除了佛学答问外,并增撰短篇“卷首语”,刊于目录页之上首,为众生之心理病态把脉,对症下药,精辟扼要,读者无不欢喜称赞。

  四十四年十二月二十日桃园佛教莲社落成,该社为炳公老师一手提携组成,由前台中第一银行经理简国垣居士(桃园人)发起筹建,开幕时特聘炳公老师为名誉社长。并恭请章嘉大师亲临主持典礼,中市莲友于落成前六日间,每晚由炳公派学生来此讲演佛法,中年者如陈进德、许炎墩、林看治、周慧德、吕正凉、邓明香,青年者如张玉燕、赖玉燕、赖玉钗、林秀煌、许俊杰、王炯如等,每晚均由笔者放映彩色幻灯助兴。

  十三、第一个佛教图书馆的成立

  四十五年三月间台中莲友筹划创办佛教图书馆及讲堂,因莲社讲堂已不敷容纳拥挤的听众,此事由中慧班女青年首先发起义卖各种缝纫品及纸花捐出作为经费。至六月间正式有章嘉大师等具名发起,由炳公老师在本刊为文呼吁,筹备处设在本刊,至四十六年五月间已在柳川西路购下一厂房,价值四十五万元,已募得二十余万元尚不足二十万。笔者自泰国归来携返各侨社赠送佛像多尊,义卖得二千三百七十元全部捐出。至八月间奉教育部核准成立,并正式命名为“私立慈光图书馆”,成立董事会,李炳南、周邦道、刘汝浩、许克绥、陈进德、德钦、张正心、许炎墩、赖天生、朱斐、黄火朝、徐灶生、张佩环、林看治、失炎煌等十五人为首届董事,成立财团法人,公推炳公老师为首任董事长,直至四十七年五月二十五日开幕日起,正式开放阅览,馆长由炳公老师兼任。藏书计有大藏经六部,法宝总目录二部,其他线装本八八七卷,洋装本二九○二卷,另有佛学辞典七部,太虚全书一部,一般学术书有二十五史、通鉴、十三经诸子集等,全部共约一万册。该馆附设慈光托儿所于八月一日开学。开幕日起举办佛学讲演五天,游艺晚会一天,每日参加者约六百人。此为我国私立图书馆之正式批准成立者之第一所。馆长李炳南于揭幕后,两个周三晚间作通俗演讲,第三个周三(六月十八日)起,由炳公开讲“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

  十四、第一个佛教孤儿院的设立

  慈光图书馆于四十八年更筹备附设一孤儿院,于五月间获准成立,第一次董事会于四月廿五日召开,出席董事李炳南、朱斐、许克绥、陈进德、德钦、赖天生、林渊泉、朱炎煌、黄火朝、林张闯、徐林冬柑、周邦道、郭阿花、廖一辛、张佩环、林看治等。会中决议定名为台中市私立慈光图书馆附设慈光育幼院,创办人提名李炳南为董事长,院址已有许克绥献出私产土地一百数十坪,房屋六幢。后因莲友争相捐地,而许克绥捐出之地因环境烦嚣,决定售出后改捐现金。有任教家职之李绣莺居士自动要求将其自宅之空地一百余坪愿捐献作为院址,再在其空地贴邻以许氏捐献之售屋现金购建地六百五十坪,合共七百七十坪,作为育幼院用地。董事长李炳南,聘许炎墩为院长、李绣莺为副院长。因受八七水灾影响,延至四十九年二月底,始成立筹建委员会,聘李炳南、许克绥、陈进德、赖天生、黄火朝、朱斐、廖一辛等为筹建委员,本刊代收捐款。七月七日开始动工,于五十年六月一日落成,经笔者向泰国华侨廖振祥居士募得二尺高铜佛像一尊,委托杭立武大使代为空运请回。以后每年佛诞节台中莲友抬著佛像游行的就是这一尊铜佛。董事会规定认养儿童费用每月一百五十元,一时认养者颇不少数。开幕典礼由社会处长傅云剪彩,参观者千余人。

  十五、千人戒会盛况空前

  台中莲社成立十周年,举办居家千人戒会,由许炎墩居士出资假慈光图书馆举行,求三皈、五戒、菩萨戒者竟达一千二百七十八名之多,戒费免收,法缘殊胜,创本省佛教史上空前记录,尤其难得的是五位戒师(证莲老和尚、隆泉、灵源、戒德、宏慈等法师)也将供养的红包一万元捐出作为福利孤儿的功德。这是炳公老师在台举办最盛大的一次戒会,三皈及五戒均分两批进行。

  十六、两度引退鼓励后进

  慈光图书馆第一届馆长任期两年届满,炳公老师引退,为鼓励后进,经董事会聘请由陈进德任第二届馆长。

  四十九年十二月八日本刊九十七期出了一次“印光大师生西二十周年纪念专号”,炳公老师提供了民国二十四至二十五年间印祖之亲笔来函七封,加上炳公老师亲笔书跋,一并制版刊出,使专辑增光。

  家母谭太夫人于五十年二月九日在沪筹终生西,炳公恩师召集台中莲社等六单位,在慈光图书馆设灵堂举行公祭。节余奠仪五千二百七十七元,除放生百元外,余半数印经结缘、半数捐慈光育幼院。

  十七、接引大专青年开办慈光讲座

  自周宣德居士首在台大成立佛学社团后,位于台中之省立农学院(现已改为国立中兴大学)经周邦道、许祖成两教授提倡、发起组织智海学社,炳公老师全力支持,于五十年三月十八日正式成立,创办人为该校研究生侯家驹,首任社长王国元。

  慈光图书馆为了辅导大专青年学佛,自五月六日起新辟慈光学术讲座,炳公老师亲自主讲,笔者从旁协助在中部地区各大专院校同学报名参加事宜,报名者学生组有一二四名,社会组六十三名。师编十四讲表为教材。结束时举办智慧测验一次,前三名可获五百、三百、一百元之奖学金。台中莲社为配合此一讲座,于十一月廿六日起,每周日举办大专青年佛学座谈会,以期青年同学对佛学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由炳公老师亲自主持答覆青年同学提出的许多问题。后来复利用暑假寒假举办明伦讲座,扩大接引大专青年学佛;后复接受美国沈家桢居士之委托,承办佛经注疏语译会,专门训练大专以上青年十名,养成译注专门人才。

  十八、三度引退以退为进

  炳公老师于五十年底前,又分别辞去台中莲社、慈光图书馆、慈光育幼院等三机构董事长,以便专心教学及讲经。虽然,辞去虚名,而实际仍负起了教化的重任,以退为进也欤!

  本刊于五十一年开始编集炳公老师十二年来全部佛学问答分十二大类编辑,六月出版,共集问答二千六百六十三则。

  十九、中兴新村初传法音

  省府迁中兴新村后,省府各单位同人,成立中兴佛社,五十一年七月十日该社法务组长杨青藜居士致函笔者,洽请炳公老师前往讲演佛法,师慈悲允于每周二晚间前往讲两小时,作有系统的介绍佛法之概要,首次在中兴会堂举行,后改借第二国校或第一国校,每次听众约百余人,均系省府各厅处公务员及其眷属。后即成立中兴佛社。

  炳公老师的旧诗,意境甚高。他的“雪卢诗集”交本刊自五十一年十一月一二○期起连载。首篇为“燹余稿”,皆四十年来所积诗稿也。炳公老师所写的佛教歌词亦不少,经商得名作曲家李明训、吕泉生等加五线谱后在本刊一一九期起陆续发表。

  二十、教部颁奖谢绝庆功

  教育部以炳公老师十余年来在台中推行社教颇著成效,经地方首长呈报,决予嘉奖,乃于五十一年度社教运动周开幕典礼上,台北中山堂由教育部长黄季陆举行赠奖典礼,同时受奖者尚有赵丽莲、郝更生、陈致平等三人。惟炳公因事前未闻不及阻挡,待中央日报刊出消息始悉,除对政府德意表示感谢外,派图书馆职员北上代表领奖,对其他莲友等庆功之举一概谢绝,北部友好闻讯纷纷来函询问炳公北上日期准备欢迎,亦均一一婉谢。

  二十一、台湾第一个佛教医院

  为发扬佛陀济世利人精神,本刊试创佛教医院,拟先设立一小型佛教医院,命名为“佛教菩提医院”,五十一年底组织了一董事会,除创办人李炳南、朱斐、黄雪银三人为当然董事外,加聘于凌波、林看治、林进兰、张庆祝、吕正凉、林慧蘩、池慧霖、周慧德、李绣莺、邓明香等居士为董事。并推举林看治为常务董事兼董事长,朱斐、黄雪银为常务董事。试办期间二年,聘于凌波医师为院长,暂时租用台中市台中路二十六号黄常董雪银之住宅为院址,试办倘有成效,再另觅地筹建院址。此一小型佛教菩提医院于五十二年四月五日开幕。一般贫民及佛门四众生活困难者均予以施诊,医药费全免,台中莲友或本刊读者均可享受八折优待。

  二十二、海内外响应掀起了捐建热潮

  台北周宣德居士闻讯台中将筹建菩提医院,立即撰写一文“为筹建菩提医院而呼吁”在本刊一二五期发表,文中提出几项募款具体办法,并且首先以分期付款方式认捐一间单人病房以纪念其师智光上人。炳公老师与笔者亦合捐一间以纪念印光祖师。各董事分别响应。因此即照周居士建议者:单人房三坪(每坪四千元)为一万二千元,双人房四坪为一万六千元。普通房按坪数比率增加。可一次或分两年期付款,使一般人均有能力发心捐献,可合捐或独捐,可以纪念之对象命名。海外侨胞以加拿大的詹励吾居士首先响应,除了独捐一间纪念虚云上…

《李炳南老居士与台湾佛教》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醒世诗词选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