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李炳南老居士与台湾佛教▪P8

  ..续本文上一页,都曾在莲社轮流讲经。大姐吕正凉今已先往西方。二姐林看治,屡次远飞台东说法度众;还在本刊写下“念佛感应见闻记”风靡海内外读者,本刊放弃版权,大家争相翻印,流通不下数十万本。林慧蘩是三姐,与大姊等远赴玉井糖厂等地弘法,四姐周慧德原籍桃园,在桃园也有她的弘法道场;五姊池慧霖,更是希有难得,她过去目不识丁,自从随师学佛启发智慧后,不但能背诵经典,而且长于辩才,也成为一员弘法大将。萧慧心是六姐,她远征台北,讲演佛法,组念佛班,如虔诚念佛发心布施的詹金枝居士就是她接引入佛的。七姐和八姐是张庆祝和林进兰,她们分别在鹿港、后里有她们组成的宏法道场。九姊黄雪银,兴大国文系毕集,学问最好;最小的就是我内人邓明香,她也滥竽充数,敬陪末席。但她无论读书求学、念佛持咒,都有一股傻劲,肯埋头苦干!写过几篇讲稿和普贤行愿品,曾在早期本刊发表,只是拾人牙慧之作,不意被马来西亚怡保胜进长老中意,把她的“径中径又径”讲稿印成小册分赠各方,等寄来本刊方知。后来又来函征求同意拟将普贤行愿品讲稿印书,经我请示老师认为年轻人作品尚未成熟,暂时不宜出版,乃去函婉辞。

  她们十人各有所长,大姐吕正凉去世后,由李绣莺居士加入,她在家职任教,后来出家,不久也与世长辞。至今又有一位张甜补入,她年龄最小,我内人排行提升一级,成为九姐。但世事无常,如今女子宏法团各位健将,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了,她们从中年进入老境,其中以林看治念佛功夫最好,晚不倒单,求生西方之心最切,将来往生必定有分。林慧蘩随子女赴美定居。林进兰雄心勃勃,如今已是菩提仁爱之家的常务董事。内子执教东峰国中,拿了薪水储充退休后的修行资粮,再过三年就要退休了。

  长江后浪推前浪,如今已是年轻一代的天下了。莲社社长王炯如居士,台中师范毕业,是吕佛庭居士的学生,他在求学时代,就由佛庭兄介绍为本刊画各种插图。王居士今在国中任教为人忠厚诚实,为炳公老师赏识。他如陈雍泽、李荣辉、谢嘉峰、简金武、吴碧霞、连淑美、郑胜阳等俱是各大专院校的高才生,(恕我记忆力差,对年轻一代的名字无法一一列出)他们都分别担当起各联体机构的职务,或专职或兼任,认真学习努力以赴,必能不负炳公老师多年栽培的一番苦心,炳公老师事业后继有人,这是最值得欣慰的。

  雪僧在台中初期因缘

  朱家丰

  一、缘起

  民国三十八年(公元一九四九年)二月间,至圣先师奉祀官府主任秘书李炳南(本名艳,号雪卢,别署雪僧)教授追随奉祀官孔德成先生前来台湾,定居台中市。雪僧上人继承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上印下光大师之遗志,同年四月间开始在台中市居仁路法华寺独资设立“施诊处”,以其中医师身份开办义诊施药工作,藉此与地方民众接触,开始介绍佛法,提倡念佛,并于夏历四月一日,应法华寺住持刘祖基居士(智雄师)之邀,在该寺开讲佛法,此乃雪僧上人来台湾后第一次正式上座说法;首次宣讲“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接著讲“八大人觉经”,同时还印赠“歧路指归”“光明画集”“无量寿经”“学佛浅说”“劝修念佛法门”“龙舒净土文”等初机佛书,而且,雪僧上人自编“当生成就之佛法”“阿弥陀经摘注接蒙义蕴合刊”等佛书亦陆续印行赠送,随即创立“放生组”,开始每月放生二次。雪僧上人法缘殊胜,真是难得稀有。

  二、结缘

  雪僧上人来到台湾,住在台中,不改本色,依然仗义行善,犹如他早年在莒县,在重庆,每到任何地方,总要让那个地方得到好处。他年老时,曾多次说:“我自二十岁开始,到处讲学,济人,放生。来到台湾,站在台湾的土地上,饮的是台湾的水,吃的是台湾的饭,睡的是台湾的床上,受的是台湾的恩,终必要为台湾付出力量。”雪僧上人一到台中,立刻到处结缘;由于设立“施诊处”,义诊施药,很快盘缠空罄,乃将仅有金块带到台中市最出名的中山路“宝山银楼”兑现,因而结识台中名人朱炎煌居士,。

  朱炎煌居士,台中县外埔乡人,十六岁随日人研学航海,毕业于某海事学校,航运周游世界各地,十八岁返台与王锦女士结婚,得一女,最为聪明乖巧,却于八岁病故。朱居士到处请求佛道人士,江湖术士,也到印度、南洋、日本,以及大陆各地,追询如何再见女儿一面,如何了知“生”由何来,“死”由何去,女儿之死,让他一辈子追求人生的道理,从不间断,从来没有人给他一个稍微满意的答案。

  那一天,雪僧上人徒步来到“宝山银楼”,由于朱炎煌居士会说北京话,两人谈了起来,雪僧随缘度众,习以为常,不免谈到念佛之事,朱居士感到兴奋,乃将老问题“生自何来?死往何去?”向雪僧上人请问,上人说:拿笔和纸,我为你解说,乃将十二因缘及佛法概要略加说明,朱居士听了,欢喜异常,乃私下决定,终身护持雪僧。由是,凡是雪僧上人讲经弘法,朱居士必定前往听闻,雪僧上人的话,朱居士没有一句不信受的。

  雪僧上人到处结缘,除了与宝觉寺宗心师(林锦东)相见如故,还参与“觉群”、“觉生”编务,担任社长,佛学问答及阿弥陀经义蕴等著述亦连载刊出,并于三十九年三月三十日起至四月十二日止,与宗心师、斌宗法师、圆明法师、董正之教授合办“春季中部巡回佛学讲演大会”,地点除了宝觉寺之外,还有台中市平等街大觉院,竹山镇中山堂,彰化员林寺等地,可谓佛教弘法难有之盛况。

  雪僧上人除与教内人士过往甚密,在台中区区四个月,竟然度化了一贯道廖一辛,赞化鸾堂堂主林梦丁等外道来学佛,居然在三十八年六月应邀前往赞化鸾堂宣讲“阿弥陀经”,许多鸾生,外道信徒纷纷归依三宝,改修净土念佛法门。

  雪僧上人来台中一年,便在台中灵山寺佛七主七开示,而灵山寺佛七迄今年年举行,从未间断。

  三十九年夏天,雪僧上人任职之“至圣先师奉祀官府”(隶属中央政府)计画迁往台北,上人任官府主任秘书,必将随之迁往台北,莲友知悉,万方恐怖,纷纷普访跪求,均不得要领。

  三、莲社

  由是,宝山银楼老板朱炎煌居士,乃独资向廖朝舟先生购得南区公所旁台中莲社现址房舍土地,全部捐供成立莲社,瑞成书局老板许克绥老居士知悉此事,乃匆匆走访朱居士,声称功德大家一起做,乃经雪公裁决,各捐一半,功德圆满,随即由董正之教授出名向政府办理筹备台中市佛教莲社,四十年正月十四日台中市佛教莲社假台中灵山寺举行成立大会,台中净土念佛风气,由此奠定基础,雪门事业在朱、许、董等大德之护持下,雪僧上人在台中立下千秋万世之净宗大业。从此弘扬净土念佛法门,不疲不厌,至九十七岁,不能食物,不能行走,由弟子们扶上讲台,说出最后一口气,依然劝化同修,“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要求学生们,勿造口业,净念相继,一心不乱,求生净土。

  四、成果

  台中受业弟子,周邦道教授的夫人杨居士、慈光吉祥班庄郭阿花居士,郑李修碧居士等安详往生,呈诸瑞相者,可谓不少,证明念佛法门之真实不虚。

  雪僧上人于七十五年四月十三日安详往生,过四十八小时,沐浴更衣,身体柔软(笔者亲见,更衣时头手等均柔软)面色如生,又移台中莲社公开助念瞻仰三天,然后入殓四十九日后荼毗,呈诸瑞相。综观雪僧上人一生弘扬净宗,讲经六十年,度众不计其数,堪称难得希有。

  附:慈光育幼院奠基破土说明书

  一、缘起简介:台中佛教莲社导师李炳南生前曾创设慈光图书馆,藏书免费供众阅览。并定期讲演致力社会教化,另附设慈光托儿所,以扩大社会服务,后不及一年,又本先圣“吾幼给孤”之训,提倡创办慈光育幼院,拟事收容贫苦孤儿。再经一年筹备,当有本市中区成功路瑞成书局许克绥(台中佛教莲社社长)个人慨然购南区预桥仔头八八号之四八,土地八百二十二坪(时价约近四十万元)捐助,以作基础,又有台中莲社各莲友,争出净财,担任经常养费,惟有房舍一端,尚付缺如,亦经莲友设法筹资,于七月七日兴工奠基破土。

  虽所集资金,微不足道,与实际所需相差甚远,然当事人等决排除万难,尽力以赴,俾得完成。尚期各界助力,共成斯举。

  二、建筑规模:办公室、教室、卧室、图书室等约一百多坪为第一期建筑工程,经费约需四十五万元。

  三、收容情形:建筑完竣后拟收容孤儿五十名。院房未落成前,已利用慈光图书馆寮房先予收容。

  四、组织系统:本院属于财团法人慈光图书馆附设机构,由创办人聘请社会慈善人士为董事,其董事及院长名单如左:

  董事长李炳南,常务董事许克绥、陈进德,董事兼院长许炎墩,董事李绣莺、朱炎煌、徐灶生、赖天生、黄火朝、周邦道、朱斐、廖一辛、林张闯、赵锬铨、郭阿花、施德钦、刘汝浩、张佩环、林看治、林梦丁、施鸿谦、林渊泉、江陈招、郭秋吉、陈灶、简国垣、蒋葛妙信、许聪敏。

  系统:本院与台中佛教莲社、慈光图书馆、慈光托儿所、慈光杂志社等出于同源,略示系统图如左:(民国四十九年制表)

  ┌ 附设国文补习班(正式立案,免费教学)

  │ 裁缝讲习班(免费教学)

  │ 儿童德育周(每周日活动)

  │ 救济会(办理日常或紧急救助)

  │ 放生会(经年不断办理放生)

  财团法人 │ 念佛会(周一念佛)

  台中佛教莲社──┤ 助念团(助念往生)

  │ 法务部(弘法布教)

  │ 印赠经书会

  │ 总务部

  │ 天乐队

  │ 雾峰布教所

  └ 后里布教所

  财团法人 ┌ 讲堂(每星期三晚,有定期讲座)

  慈光图书馆──┤

  附 设┐ │ 阅览室(每日开放供众免费阅览)

  │ │

  ┌──┘ │

  │ 慈光育幼院├───(收容贫苦孤儿)

  │ 慈光托儿所├───(教养儿童)

  └─慈光杂志…

《李炳南老居士与台湾佛教》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醒世诗词选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