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轮回过患(四)▪P2

  ..续本文上一页无间地狱里感受痛苦。戒律不清净的人,没有一点一滴享用信财、亡财的权利。

  

   所以,接受供养不是你说了算的,你说我可以接受,随便,来吧!你不一定有这个能力,不一定有这个权利。若是你没这个权利,佛也没有给你这个权利,但是你接受了,将来就要在地狱里感受果报。你说你不能受供养,那也不一定,看看你戒律是否清净,在这个基础上是否有闻思修行,不是很精进也没有事,只要不断地闻思,不断地修行就行。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具备了这样的功德,就没有必要客气。也没有必要担忧怕将来背因果。

  

   我为什么要在这里强调这些呢?因为现在,汉地和藏地的一些出家人和居士根本不懂佛法,不懂因果,随便享用信财,能占点便宜或好处时就赶紧占,赶紧享受。若是人家可怜你,给你做布施,那不叫信财,而叫布施。以信心给你的供养与以同情或慈悲给你做的布施是不一样的,是两码事。一个是上供,一个是下施:上供是以恭敬心、信心进行的,下施是以悲心、施舍心进行的。发心、动机不同,行为和结果也不一样。

  

   我们可以以同情心或悲心帮助、施舍他人。人家施舍你的时候,不要贡高傲慢,认为自己了不起,是不是已经有功德了……人与人之间,尤其是同修道友之间,有困难可以帮助,在学修上有困难也可以帮助。尤其是现在有些义工,自己不工作,一心一意学佛修行,承办上师三宝的事业,对这样的人赞助、帮助是可以的,你也能得到他所做的功德,这也是对他的行为与精神的一种随喜。但这是布施、赞助,不是供养。供养是不允许的。

  

   他是不是供养的对境?他的相续中有没有别解脱戒的戒体?有没有沙弥戒、沙弥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的戒体?戒律是否清净?在这个基础上他有没有不断地闻思修?偶尔地听一听、修一修不算。无论是否精进,只要不停地闻思修行,他就是供养的对境,他就是佛在经中所说的福田,你就可以以他为对境种福田。这是供养。

  

   大家应该多发心,最好上供,最起码也要下施。是不是布施,这要看你的发心。若是发心正确,内心清净,你给父母儿女、亲戚朋友的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布施。今天给子女钱,你认为这不是布施;若是把钱给街上的乞丐,赞助灾区或者给困难的人了,你就认为是布施了。不一定!现在很多人都做慈善、做义工,但都是表面上的,根本没有发慈悲心,甚至连同情心都没有。别人说慈善好、义工好,自己也去做,甚至有的是为了自己暂时的利益、名气或者地位等而做的。

  

   现在全世界都注重慈善,我们国家也注重慈善,有些人就借着做慈善的机会谋取一些暂时的利益,这根本不是布施。若是以悲心,即使是给儿女、给父母财物都是布施;若不是以悲心,即使是给穷人、给残疾人财物也不是布施。最好能以大悲心布施,大悲心是无分别的,是菩萨的行为,做到这个不容易。若是没有大悲心,有悲心也行。

  

   请不要轻易享受信财、亡财,若是你不符合相应的条件,将来要感受极其难忍的痛苦,不要为了暂时一点点的甜头或利益,让自己陷入无有出期的厄运当中。

  

   还有一个公案,大堪布具德护法在德格期间,有一天,他对弟子们说:“今天俄达河里出现什么都不要放掉。”许多僧人去河边守候,一直到午后时分才看到有一段树干随波漂来,于是打捞上来,禀告上师说:“除了这一截树干以外,其他什么也没有发现。”具德护法让弟子们劈开这段圆木,众人惊奇地看到里面有一只青蛙,身上有很多含生在吃它。上师为它做了沐浴仪轨……并说这只青蛙是德格管理信财的监院师哦吉的转世。他在德格管理信财的时候,占用了僧财,所以堕落孤独地狱感受极其难忍的痛苦。

  

   寺院、道场都有管理人员,每个人都不能占用属于三宝的财产,一丝一毫都不能据为己有,这是大家都要注意的地方。你没有必要拿佛法造业!现在有很多人打着佛教的旗号为自己牟取利益,这些人将来都要在孤独地狱里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什么是属于三宝的财产?塑造佛像与佛塔的钱财,在佛像或佛塔前供养的物品,都是佛宝的财产;印经书、请经书的钱财,包括包经书的东西以及在经书前做的供养,都属于法宝的财产;小乘里四位比丘以上的僧团,大乘里有修有证的人都是僧,属于他们的财物都是僧财。还有,比如说,我们这个道场,或其他的道场,虽然有些规模不大,但是里面有很多的修行者,其中肯定有有修有证的,肯定有成就者,属于他们的财产都是僧财。另外,属于一个寺庙的财产,属于一个道场的财产,也是僧财。

  

   即使饿死、冻死了,也不能占用三宝的财产!也许有些人通过佛教暂时赚钱了、发财了,但是千万不能跟这样的人学,不会有好结果的。我们不能看眼前,过几年、几十年再看这些人。不要说来世,今生今世都不会有好结果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丝毫不爽,不会有浪费、有差错的。占用三宝的财产了,罪过是非常严重的。

  

   佛在经中讲过,再大的毒都有治疗的方法,但占用僧财无法对治。就是说,若是你占用僧财了,没有对治的方法,将来必定要感受果报。若不是以佛法造的业,即使业再严重,也能以佛法来对治,也能通过忏悔铲除罪业。若是以佛法造业就没有对治的方法了。因为对这样的人来说佛法已经成为造业的工具了,还拿什么来对治呢?在这里佛法已经成为魔法了,正法已经成为邪法了,这种人是很难改变,很难成就的,而且缘起也不好。如果现在做不到不以佛法造业,就离开三宝。我们可以看《百业经》以及很多类似的书,里面有很多公案是讲享用信财,占有三宝财产的果报。

  

   我们在世间的目的,就是要了缘了债。你尽责任,尽义务,真心地对待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这就是修行,这就是成就的方法,最后才能成就。有回报了当然好,暂时没有回报也无所谓,也许没有回报更好,但是你所做的这些是不会浪费的。大家要相信,该得到的一定会得到,不该得到的不会得到;该有的一定会有,不该有的不会有。

  

   赚钱的方法有很多,若是命中有福报,到时候一定会发财。其实有多大福报就享受多大福报,知足是心里的一种满足,知足才能常乐。你贪也没有用,没有福报赚不到钱,没有福报发不了财。饿不着,冻不着就行了。该享用的享用,不该享用的一定不能享用。修行就要知足少欲,你可以享受福报,但是不能浪费福报;你可以修福报,但是不能贪福报。没有贪心,积福才是修福;有贪心,积福是消福。

  

   大家要有正知正见,要有分辨、取舍的能力,千万不能为了眼前一点点暂时的利益而造下滔天大罪,将来要遭受严重的果报,这根本不是觉者该做的事。大家一定要明白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我们的思想是错误的,行为也是错误的,现在就要改变思想,纠正行为。不要贪,贪不可能给你带来快乐,也不可能给你带来幸福;不贪才会快乐,不贪才有福报。我在寿命无常、因果不虚的课程里已经讲了很多这方面的内容,现在在轮回过患的课程里又讲,你们应该断除贪恋了吧?贪着会障碍你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的圆满。你贪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的圆满,但你得到的结果恰恰是相反的。你贪的时候,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是不会圆满的;不贪的时候才会圆满。贪只会给你带来痛苦,不会给你带来快乐,所以大家不能再颠倒了!若是你真心想获得生生世世的幸福快乐,就去掉贪恋吧!若是你能去掉贪恋,幸福快乐自然就来了,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自然就圆满了。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轮回过患(四)》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