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信心,其实,这既是相信自己,也是相信祖师,更是相信佛陀呀。哎,咋树立如此的信心呢?
——发愿,发愿与回向。
——发成佛的大愿,发度一切众生的大愿,发庄严净土的大愿,发解脱一切的大愿。而所谓的回向,就是要把所做的一切功德,所修的一切善行,都回馈于圆满无上菩提,别无所求。回向,大约就是力量的反馈,或者说,回赠吧。
哎,有人说了,你们学佛人,不是说要“无所求”吗?咋还回向,还有所要求呢?
——嘿嘿,所谓的“无所求”,其实是圣者的心境,并非凡夫境界。开始呢,咱需要有所求,只求成佛度众生,其它不求。最终呢,当咱大家圆满成佛的时候,就无所求了。以佛陀为例,悉达多太子,为咱作出了榜样,哎,在菩提树下禅坐的时候,他是有所求的,他发誓说:“不成正觉,不起此座”,所求的,正是成佛啊。
太子彻底觉悟以后呢,却发现,“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哎,成佛,成的是本来佛,不从别处来,终究“无所得”,所以,也就终究“无所求”了。
对于不见性,纵然念佛、诵经等等,也无法成佛,这个问题,祖师继续给咱深入解答:
“佛是无业人,无因果。但有少法可得,尽是谤佛,凭何得成?”
“佛陀,是没有业力的人,超越了因果,所以不属于因果。”
“只要以为,所谓的成佛,可以得到哪怕一丁点儿东西,都是在诽谤佛陀。那么,凭啥成佛呢?”
哎,法身如来,是真实的佛陀,也就是咱的自性,其中,是没有任何业力的,所以,很多佛经当中,把它叫做“自性空”。同时呢,它也超越了因果,不在因果之中,所以大师说它“无因果”。
在这里,达摩大师并不是在否定因果,而是呢?告诉咱大家,法身如来,也就是胜义的佛陀,其中,是不积存任何因果业力的。就好比呢,虚空当中,不会积存泉水一样,这是莲花生大师所用过的比喻,非常生动而贴切,大师说:“如同虚空的空中积不了泉水,所以空性之中,无功德与罪业积存之境。”
哎,莲花生大师所说的空性,指的是“空性法身”,也叫做“明空不二”,还叫做“心性”,更叫做“自觉之性”等等,很清楚,它也就是达摩大师所说的“见性成佛”之性,或者说“以心传心”之心呀。
无论哪个教派,只要是大乘佛法,对于真实佛陀,最终的明了和实证,都是等无差别的,连表述,都是如此地一致。在这里,大圆满与禅宗,完全可以相互印证。
历来,有很多禅师,都达成了如此的证悟妙境,从而彻底解脱了生死轮回,超越了因果业力之束缚,永嘉玄觉禅师,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禅师在《证道歌》里说道:
“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五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
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
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
大家请看,永嘉禅师亲证法身以后,自然灭除了一切生死罪业,而此法身,不外乎咱大家的“自性”,它就是天生的佛陀呀。
对此,莲花生大师开示得尤为清晰,大师在《直指觉性赤见自解》当中说:“只要能真实证悟此性,则一切都将解脱”,因此,大师告诉咱大家:“是故必须求悟此自觉之性”,哎,也就是要发愿见性成佛才行呀。
综合以上各位大师的开示,毫无疑问,不见性,就无法成佛。因为,佛性本来天成,远离一切生灭造作,所以也就超越了因果和业力,并不是仅仅靠念佛、诵经、布施、持戒,等等,就可以成就的。而是呢?必须要见性,要“真实证悟此性”,那么,“一切都将解脱”啊。
见性之后呢,依据诸位大师的亲证,告诉咱大家,其中“法身觉了无一物”,即便咱觉悟了法身,也终究了无一物可得呀。莲花生大师把这叫做“并非任何实成,唯有空空洞洞”,等等。因此啊,达摩大师说“但有少法可得,尽是谤佛”,像这样,以为修某种法,或者做某种事儿,就可以因此而成佛,都是对于事相的执着,偏执于这样的见解,都是在诽谤佛陀呀,咋可能成佛呢。
在此基础上,乃至于,达摩大师继续说道:
“但有住着一心、一能、一解、一见,佛都不许。佛无持犯,心性本空,亦非垢净。诸法无修无证,无因无果。”
“只要有所住着,无论是住着于有一个清净的心,还是住着于有一种觉知能力,或者是住着于有一个圆满的慧解,再或者住着于有一种透彻的见地,等等,世尊都不许可。”
“因为,佛陀不存在持戒和犯戒的问题;佛陀法身,也就是心性,它本来空寂,从来就不是染污的,也不是清净的。”
“一切万事万物,一切万法,本来就没啥好修行的,也没啥可以证得的;既没有前因,也没有后果。”
——哎呀,祖师的这段开示可真够恐怖的,彻底扫尽了一切相,扫尽了一切思维、分别和认知,痛快啊。
痛快,是痛快了,不过,此乃大乘无为圣境,难解难入呀。哎,本来不应当再进行啥解读,可是,奈何多数人不明白,必然存有矛盾与疑问。只好,再做些铺垫吧。
所谓的“一心”,有很多种,比如,“真如一心”,“清净一心”,“圆觉一心”,等等,大家似乎都认为自己确实有一个诸如此类的东西,哎,要不然,咱咋就活生生地呢!要不然,咱用啥成佛呢。
但是,依达摩大师所说,世尊,对此却不许可。为啥呢?因为呀,世尊成佛以后,发现,无论哪种“一心”都了不可得,根本就没有那样一个实成的东西,叫做“一心”,或者,叫做佛心,再或者,叫做法身,等等。因为呀,法身无相,一心无形,不是实有之物,也不是虚无之空。
而且,虽然法身无相,虽然“一心”了不可得,但是,佛也好,咱也罢,都不是死水一潭,都活生生的,这是咋回事儿呢?嘿嘿,这是因为呀,咱在“一心”了不可得当中,有着本具的妙能力,比如说,觉知能力,等等,还有很多很多种,数也数不清呀。
接着,问题又来了,哎,于是呀,就有人执着于,自己具有某一种妙能力,具有某种“一能”,比如说,执着于自己具有本然的觉知能力,等等。对此呢,世尊同样不许可。
为啥呢?因为呀,实在没啥好觉知的,实在没啥需要去“觉”的,或者,需要去“知”的。
——佛陀,是本知本觉,是全知全觉,啥意思呢?嘿嘿,整个世界,无非如来知觉。咱的心性,也是如此。只不过,咱的心性,暂时被五阴浮云遮盖了,还没有显现出全知全觉。咱大家修行,要做的,就是放下内心对于五阴,等等一切事物的执着,则本性的全知全觉,终将会显露无遗。此外,不需要再去进行任何觉知。
哎,如果有人,刻意地要去觉知的话,会咋样呢?嘿嘿,《楞严经》上说了,那就叫做无明,也叫做不觉呀。哎,如幻的生死轮回,就从那里虚妄而起。
所谓的“一解”,是指某种慧解,如果有人执着于,自己获得了某种圆满的,或者殊胜的慧解,对此,佛陀同样不许可。为啥呢?
因为呀,本知本觉之外,全知全觉之外,不需要再发起任何慧解,也不存在另外的慧解了。这又是为啥呢?嘿嘿,因为呀,穷尽整个法界,穷尽无边世界,本来都是如来慧解,本来都是咱大家的自性慧解呀。哪里还需要,额外去生慧发解呢。
——那些额外生出来的,就叫做虚妄见解。
哎,咱大家念经开智慧,必须知道,智慧并不来自于佛经,也不来自于外部,甚至,不来自于佛陀。那么,究竟来自于哪里呢?
——嘿嘿,得来的不叫做智慧,那叫做妄想呀。咱那自性本有的,只是随顺着念经、闻法、禅修等等因缘而自然显发的,却终究不来也不去的,才是咱大家,乃至于如来的天然妙慧呀。
所谓的“一见”,是指某种透彻的见地。如果有人,自以为拥有了某种透彻的见地,世尊还是不许可。为啥呢?
因为呀,自性明了自性,法身通达法界,本来如此,哪里还需要啥透彻的见地呢!究竟说来,见无所见,哎,如果有所见的话,岂不就有了对立面,有了能见和所见的对待差别,咋能够叫做圆满觉性,咋能够叫做圆满佛陀呢。
即便对于戒律,佛陀,或者说法身,再或者说咱大家的心性,本来也不存在持戒和犯戒的问题。为啥呢?嘿嘿,因为呀,心性没有造作的缘故啊。
哎,所谓的戒律,是对于大家言行举止,以及起心动念的种种要求,或者说约束。它是有造作的修行方法,属于甚深方便。佛陀制定戒律,是为了帮助弟子们修行,而安立的方便之法,咱呀,应当遵守,却不可以执着戒相,认假为真啊。
那么,咱大家的心性法身,到底是啥样子呢?哎,祖师告诉咱,它本来空寂,不属于某种样子,在凡夫地,不是染污的;在圣贤地,不是清净的。所以说“心性本空,亦非垢净”。平常呀,咱大家所观察到的众生染污之相,以及圣者的清净自在之相,其实,都是假相,都是咱的思维心,造作出来的假相而已呀。
而咱的心性呢,虽说一切的一切,都是它的幻相,都是它的假相;究其根本,心性却是无相的。因此,《金刚经》上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哎,把某种样子,叫做如来,叫做佛陀,乃至于叫做自性,或者叫做法身,都不能称之为正法呀。
所谓的“诸法无修无证,无因无果”,是说啊,一切万事万物,一切万法,本身就超越了修证和因果。为啥呢?
嘿嘿,因为,一切万事万物,一切万法,当下就是如来法身,所以,当下就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呀。
——啊,真地是这样吗?原因何在呢?
——的确如此。至于其原因,许多大乘经典都说过:“法身遍一切处”。所谓的“一切处”,就是指一切万事万物,指一切法呀。因此,法身无处不在,无法不包含,与一切万事万物不可区分,与一切法不可区分,法身外无事物可得,事物外无法身可得。法身不生不灭,不来不去,则一切万事万物,以及一切法,同样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法身无修无证,超越因果,则一切万事万物,以及一切法无修无证,超越因果。哎,如此地圆融无碍,所以叫做无边法界身,或者,圆满法性身呀。
对于诸法“无因无果”,咱大家呢,可要善巧理解,千万不要因此而全盘否定因果现象。达摩祖师也并非此意,祖师是在告诉咱大家,因果业报如幻,不可执着呀。哎,一切法也是如此,都是如幻不实的,所以不可执着,不可错认为实有啊。
这里,也是凡圣之分水岭,错认一切法为实有,即为凡夫,则陷入了虚妄的生死轮回;反之,从错认当中觉醒,开悟自性不生不灭,乃至于通达一切法不生不灭,如幻不实,而毫无执着,当处超越因果,自在于因果,即是圣者。
因此呀,所谓的因果,乃是思维心之产物,乃是无明心之境界;如果能够明心见性,安然于如如不动心,则了然超越于因果,到达祖师所说的“诸法无修无证,无因无果”之妙境。这是祖师给咱大家指出的修行方向,一旦成就,就从根本上解脱了生死轮回,解脱了因果业报。
《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 之七》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