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另一个则是受他人影响的,受他人影响的是在见道位的时候断,俱生的则只有在修道才能断。
这里并不是光指补特伽罗我执这一部分而已,凡是遍计的,无论粗细,全部都在见道的时候要断。在修道位的所应断当中,也有一些属于粗的,在见道位所要断的,也有一些是细品的。比如外道会说补特伽罗是能独立实体的我,如果你生起这种执着的话,就变成细品的补特伽罗我执,这是属于遍计的,因为你是受到外道的影响,这个遍计虽然是细的补特伽罗我执,可是,还是在见道位的时候断的。
问题九:经部宗主张没有退法的阿罗汉,有部有退法的阿罗汉吗?经部宗和毗婆沙宗是否都将阿罗汉分成七种呢?
回答:所有的四个宗派全部主张有六类的阿罗汉或七类的阿罗汉,可是,只有毗婆沙宗主张有退法阿罗汉,也就是主张阿罗汉的证量会退转的就是有毗婆沙宗而已。
问题十:毗婆沙宗当中的退法阿罗汉也是阿罗汉之一,那他还是会退,如果其它部派跟毗婆沙宗的主张是一样的话,为什么他们没有主张有退法阿
宗义宝鬘讲解第 130页
罗汉呢?
回答:因为毗婆沙宗对于阿罗汉的安立方式和其它宗派是不一样的,只是数目上是一样的有六个或七个,而安立的方式和其它宗派不一样,所以才有所谓的退法。甚至他们说佛的身躯是苦蕴而不是佛,因此他们说佛也会冷也会痛,所以,他们说阿罗汉也会冷也会痛,因此说有退法的阿罗汉。
宗义宝鬘讲解第 131页
宗义宝鬘 第十五讲
洛桑却佩格西讲授,法炬法师翻译 2005/06/09
上次讲到经部宗认为持色的眼识、持声的耳识或持味的鼻识等五根识都是无错乱识,可是在唯识宗以上诸宗都认为根识是错乱识,只有佛的五根识才是无错乱识,凡是异位凡夫的五根识全部都是错乱识。
为什么说它是错乱的呢?举例来说,如同魔术师一般,魔术师会利用木石,再透过他的持咒的咒力去影响观众的根识,使这些观众的识产生错乱,而看到这些木石变成马、象或其它东西。除了魔术师用这种咒力来影响之外,另外也有可能是这个人自己本身生病了,比如他的眼睛患了眼翳症,可能就会把雪山看成蓝色,也可能把一个月亮看成两个月亮。
唯识宗可以分为真相派和假相派,这两者主要是在对境安立的方法上有所差别。真相派说粗分的外境是有的。假相派则说粗分的外境是没有的,只有细分的外境而已,可是,眼识还是可以看到粗分的外境,就像被魔术师用咒语迷惑的观众眼睛会看到象、马一样,因为过去世无明习气去沾染我们的眼识之故,因此,我们会看到粗分的外境。所以,主张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蓝色等等粗分的外境者,又说能见到是因为过去世无明习气沾染的缘故,这样的主张者就是唯识宗的假相派。
真相派说粗分的外境确实是有的,就像你所看到的粗分外境显现出来的一样,这些粗分的外境确实是有的,并没有受到过去世无明习气的沾染。所以,假相派和真相派最重要的差别之处就在于有没有粗分的外境。
请看第七十八页,「假相唯识派主张:不但青色现为外境已受无明染污,连青色现出青色,以及现为立体物象,也同样受无明染污。」什么叫受无明染污呢?也就是过去世你已经在识田当中种下颠倒的习气,所以,现在以无为有,你就会观见事实上没有的事物为有。
请看文,「因此,主张『根识中所现的立体物象,一如现象一般存在』的唯识师,就是真相唯识派的定义。主张『根识中所现的立体物象,不如现象一般存在』的唯识师,就是假相唯识派的定义。」这就是他们两派的差别,不过,这两派都一样是不承许有外境的。
请看文,「甲一、真相唯识派。真相唯识派分三:能取所取等数派、半卵对开派和掺杂无二派。」所取就是指对境,能取就是指识。这里说的能取所取等数,也就是对境的显现和我们的识去取,这两者可以说是等分的,也就是相同的意思。
请看文,「关于这三派的差别,学者们的说法不一。」对于这三派的差别,各有各的说法不同。这里讲到的拱如.杰千桑布上师是宗喀巴大师的亲传弟子,他曾经写了一部《中观纲要》,.
请看文,「拱如杰千桑布所著《中
宗义宝鬘讲解第 132页
观纲要》一中:书说『取名『能取所取等数派』为们张当眼
,是因他主:识摄取蝶翅花纹时,境的方面提供了青、黄等一一不同的境相,而有境方面也如实生起青、黄等一一不同的映相。』」这些影像就会现起来,就像蝴蝶翅膀上面的花纹,对境方面提供了青、黄等花纹,在有境方面也会如实的生起来。
这是作者引了《中观纲要》里面的讲法,事实上,有很多学者对于这一派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有不同的主张,这边只是提了这一部论中讲到他们被取为这个名字的原因。他们这一派主张:当我们的眼识去缘取对境的时候,对境会提供它的境相出来,我们去看对境的眼识(有境)也会相等的去缘取那个对境,两者好像都是等分的,因此被称为能取所取等数派。
请看文,对开派』为们张时,境的方
「取名『半卵,是因他主:如是取境青黄等一一不同的境相,而有境方面则不浑然生起青黄等一一
面提供了、、不同的映相。」也就是有境方面是生起无相的映相出来,也就是两个不是相等的,因此才会被称为半卵对开派。
请看第七十九页,「取名『掺杂无二派』,是因为他们主张:如是取境时,境的方面所提供的只是花纹的境相而已,不是青、黄等一一不同的境相;有境方面并不浑然生起青、黄等一一不同的映相,只是浑然生起花纹的映相而已。」当有境执取对境时,对境方面并不是提供青、黄等一一不同的境相出来,而只是把很多种颜色的花纹一起提供出来。而有境也不会生起青、黄等一一不同的映相,只是生起各种不同颜色花纹的映相而已。
虽然这位拱如.杰千桑布上师是宗喀巴大师的亲传弟子,可是,追随他的主张的人并不多,也就是他所主张的并不是大家所共同认同的。
请看文,「种钦.雷巴桑布和班禅.索南札巴等人说:『取名『能取所取等数,是因为他主:持花们张纹眼所识见青黄异样的,持花
派』、二色体;同纹眼识上也有许多(与青、黄相对应的)异体眼识。』」也就是对境方面会提供不同的颜色出来,去执持对境的眼识也是一样会生起很多不同的颜色出来。
请看文,「取名『半卵对开派』为们张虽然的总说来,青
,是因他主:色和持青眼识二者都是心识的本质,但二者却是异体的。」取名为半卵对开派,是因为他们主张对境青色和持青色的眼识两者的体性是一的,可是,它们却是异体,也就是反体异的,也就是反面是不同的。
请看文,掺杂无二派』为们张纹青黄二色
「取名『,是因他主:花上的、同体;同样地,持花纹上青、黄颜色的二种根识也是同体的。」取名掺杂无二派,是因为他们主张花纹上的青、黄二色体性是一的,同样的,持花纹上青、黄颜色的二种根识体性也是一的。
刚才说的班禅.索南札巴是哲蚌寺洛色林学院写教材的师长,下面的
宗义宝鬘讲解第 133页
《大宗义》则是哲蚌寺果芒学院的教材。请看文,「《大义书说『取
宗》一中:名『能取所取等派』,是因他主:持花的眼花,花上青、黄等色数量相等的同类识顿时生起。』」因为这样才被称为能取所取等数派。
数为们张纹识见纹时与纹
请看文,「取名『半卵对开派』为们青与持眼二者,识
,是因他主:张青就其生成的时位来看,二者一前一后;然而就识缘境的时间来看,二者是同体的。」取名半卵对开派,是因为他们主张青色和持青色的眼识两者,就其生起来的时间而言,两者是一前一后,也就是青色先生起来,然后再生起持青色的眼识。然而,如果就识(有境)缘取对境的时间上来看,二两者则是质一的,也就是一体的。
请看文,「取名『掺杂无二派』,是因为他们主张:持花纹的眼识见自境(花纹)时,与境(花纹)上青、黄等色数相等的同类识并不顿时生起;唯独持花纹(总相)的眼识,是持花纹上青、黄等色的根识。」取名掺杂无二派,是因为他们主张持花纹的眼识(根识)去持对境的花纹时,与对境上的青、黄等花纹颜色的数量是相等的同类识,也就是所生起来的颜色的数目跟对境所现出来的颜色的数目是相同的。因此,在时间上这两者不是同时生起来的,而是前后生起来的。
请看文,「上述三说,何者较妥,请自(抉择)受持。」格西说他们色拉杰也有他们的教科书,同时也有宗义的教科书,宗义的教科书当中有列了拱如.杰千桑布所说的这一段,并不是说他讲的就是绝对有理的,而是因为他是色拉寺的僧众,就将它列了进去。但是,因为他说到以无相的方式生起、以有相的方式生起,就使得他们搞不清楚,因为以前从来没有人这样说的。因为拱如.杰千桑布也深受了以前祖师主张的影响,所以,他也会作这样的主张。虽然他受到这些祖师的思想的影响,可是,他个人又讲到用有相方式生起、用无相方式生起,这一点就让大家都搞不清楚了。
在第七十九页当中,种钦. 雷巴桑布和班禅.索南札巴两人对于能取所取等数派的主张这一段的讲法,格西认为他们讲得很好,可是,对于半卵对开派的主张讲法就有一点奇怪了。因为半卵对开派是属于唯识宗的,唯识宗没有人说青色和持青色的眼识是异体的,都是说一体的。至于半卵对开派,则以《大宗义》当中讲得比较好,他说青色和持青色的眼识生起来的时间是一前一后,可是,识缘起对境的时间是同体的,这样的讲法比较正确。
请看文,「能取所取等数派又分为二派:一派主张八识,另一派主张六识。」他们作这样的分类是有点奇怪,因为能取所取等数派是属于真相唯识派,真相唯识派都是主张八识的,根本没有主张…
《宗义宝鬘讲记(雪歌仁波切、洛桑却佩格西讲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