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菩萨行论 第二十五讲(第6品)▪P2

  ..续本文上一页?我们现在造了业和烦恼,我们死时也一定随着业和烦恼去,根本没办法有丝毫自主的时候,现在既然已经了解了业和烦恼是什么,那我们就应该去改造自己的业跟烦恼,去净化自己的业,去积聚资粮、集资净罪,这样就可以改造。若不去改造,就只有等死,等着进入閰魔的口中,岂不是很奇怪吗?中士道的解脱轮回配合无常,中士道里的业、烦恼是什么?烦恼跟业有何关系?为何一直在轮回里面?这些现在已经知道了,有什么办法,没有做就一直等死的话,死时就出现业跟烦恼,一直控制我们,而不知会投胎到那里?所以中士道的想法配合无常的修行方法,刚好对治前面三个因,这个偈颂是可以遮止前面对生死不厌患的心。

  

下面用比喻来说,从自己出生到现在为止,在自己的家乡里有多少人已经过世了,有多少人已经离开了,难道你没有看到吗?你没有看到,难道你是瞎了眼睛,没看到吗?

  

午二以喻明之

  

同辈次第遭诛戳,汝岂于此未现见,若犹耽着于倚卧,如犊子与旃陀罗

  

如果你还是沈迷在这种喜欢倚卧懈怠不做事的状态之下,岂不是如小牛要被牵去宰杀,一点也不会知道,旃陀罗是屠夫之意,如同屠夫牵引小牛要去杀,小牛根本不知道要被杀。仁波切说就像我们被閰魔拉着去,我们不由自主。旃陀罗指屠夫,屠夫并不是指我们,而是指閰魔王,犊子就像我们一样,我们被閰魔王牵着走。下面也是用喻来说。

  

巳二自为死所主宰不应安闲分四,午一自为死主所主宰不应懈怠,午二速疾死故应勤善法,午三死时方舍懈已失其时,午四所求事业未成倏尔便死故 不应懈怠,今初

  

如见死王来屠戳,往不死城诸道绝,云何酣卧自安闲,如牛临死耽草秣

  

譬如说屠夫牵引牛一步一步迈向屠场去,这牛一点也不知道,在走向屠场道路上有地方可以休息,他就躺下来睡觉,有草可以吃他就吃。那我们也是一样,我们也日以继夜不断的奔向閰魔之处。我们若置于安闲,还可以放松睡觉、懈怠,岂不是跟他一样吗?

  

或许认为会死没错,可是不会那么快死,我还有空闲闲暇的时候,下面二句说不可以这样想。午二速疾死故应勤善法

  

死王倏尔飘忽至,及其未至积资粮

  

不要认为自己还有很多空闲的时间可以去做其他的事,要思惟可能很快就会死。这里主要是断除四种懈怠当中的第一个,尤其要断除懒惰的懈怠,要努力去资聚资粮。

  

既然要起精进,应马上去做,即刻起身去做,不要等到閰魔王已经来到才努力。譬如晚上要死了,早上才努力,精进一番,那为时太晚了。

  

午三死时方舍懈已失其时,「若临时方舍懈怠,惜哉已晚徒仓皇

  

要做的话,你每天该做的事就将它做好,不要将它拖延到明天再做,明天再拖延、往后再去做,每一天该做的事就将它做好。仁波切说:「天天是今天」,到了明天,也是今天,认为明天再来做。要改善的是今天能够要改善,今天没有改,那明天一定是不会改,今天觉得我有做我不须要改,这习气还是在,不用那么努力马上就改变我的习惯,心不用那么急,不用那么快,就慢慢来,今天也没有调,明天来又一样,明天也是今天嘛!今天没有努力调,明天也一样今天,后天也一样今天。仁波切曾看过一个节目,内容有一句「天天是今天」,那时候想确实是「天天是今天」,就会一直这样子过。

  

午四所求事业未成倏尔便死故不应懈怠

  

此事未作方创始,此事正作方半途,死王倏尔至无时,悲哉休矣心颓丧

  

如果认为自己还不会死,就不去做,一旦你突然死时就已经来不及了。此事就一般而言,有的人是想要计画做什么事,还没做以前死王就到了。或刚开始做,死王就来了,或做到一半,死王就来了,所以不要在还没有死之前,将自己想做之事一直拖延,因为閰魔王不会等待你将事情做完才会来的。我们必须趁閰魔王未来之前,赶快把事情做完。

  

此偈阐释出閰魔死王不会等待是突然而来的,多数的人都在没有准备之下,就要去迎接閰魔死王了,很多的人都是事情还没开始做,閰魔王就来了,或刚开始做,或做到一半,閰魔王就来了,绝对没有人说把事情做完在那等閰魔王来。我们修行佛法也是一样,我们要做的是自己斟酌今天能不能做好,明天能不能做好,尽力能做多少就去做多少,让此世过得有意义,因为死王什么时候来,我们都不知道。

  

如果不这样做,临命终时一定会产生很大的忧悔心,你心中像火燃烧一像,生起强烈懊悔的心,甚至哭泣泪流满面,围在身边的这些亲友,他们也会绝望,希望已经断绝,自己本身心愿未了,即使亲眷、师长、法友围在你身边,只能眼睁睁的被可怕的閰魔死王带着走,远离他们而已。

  

巳三不勤善法当为苦所逼分 二,午一死时忧恼所逼,午二今不急勤修善所求不能成办,今初

  

由忧恼力所逼故,目赤脸疱泪如滴,眷属须臾成远隔,死王使者像现前

  

尤其在没有修善行的状态之下,而且自己所造做过的罪恶没有净化之前,閰魔死王来到时,罪恶没净化以前将来的果报一定是投生到三恶趣,尤其投生到地狱去,可能会投生到地狱里去的征兆会现前,甚至有一些人会听到地狱里的声音,心中感到极大的恐惧心,有一些临命终的人,因为心中起极大的恐惧、恐怖的心,甚至会尿屎失禁,甚至疯狂、精神错乱,在那个时候如果要起精进来努力,已经为时已晚。所以想要起精进要趁现在,当下起精进。

  

午二今不急勤修善所求不能成办

  

思惟自罪心热恼,闻地狱声生怖畏,身染不净心迷闷,我于尔时何能为

  

讲临命终时可能会遇到这些情形。到临命终时的阶段是属这辈子,这一生也会苦的意思,我们没有修行好的话,不用说来世,这一生就会出现这样子的意思,接下来是来世。

  

接下来讲来世,如果这一世没有起精进,没有行善断恶的话,就好比一只活蹦乱跳的鱼将它放到热沙中,鱼不是生长在沙里,是生长在水里,若将它放到热沙一定会痛苦难当、翻滚挣扎。

  

辰二思惟后世苦而断懈怠分四,巳一决定生苦,巳二其苦难忍,巳三欲求安乐不勤善法则成相违,巳四劝勤修脱苦方便,今初,

  

若尔此时尚怖畏,如生鱼转热沙中,何况由兹前所作罪,当受地狱难忍苦

  

我们如果没有起精进,没有行善断恶的话,那么就如同鱼在热沙上的苦尚称小,若我们一旦堕入到地狱里的苦,简直是无法容忍的。

  

刚才以鱼来比喻,现在用细皮嫩肉来譬喻,皮肤很细的地方,若用热水碰一下一定烫的很难受。地狱里的热远胜于皮肤碰到热水,若不事先起精进做好准备,造了先前的业,又不自己先做准备,要安然而住怎么可能?

  

巳二其苦难忍

  

如触热汤皮肉裂,地狱难堪热如是,若人已作如是业,何故似此安然坐

  

此世的苦、来世的苦会有这些,若现在不起大精进速速的去做,死王是不会等的,我们一定要速速起大精进,要想任何办法来做,不起精进岂可安然而坐?所以贾曹杰在偈颂下面的注解写一句「当勤精进如救头燃」,头上着火一定会想办法赶快灭火,绝不可能说坐在那里,等一下再来灭火,我们起精进的程度也要像这样子。虽然我们希望追求获得安乐,可是却处在懈怠的当中,不勤于修善法,处在懈怠中,二者是相矛盾的。

  

巳三欲求安乐不勤善则成相违

  

不勤修善希乐果,乖戾不忍苦恼多,死王所执希天寿,哀哉众苦所摧伤

  

希望获得安乐,因贪着于享乐而懈怠,却自以为像天神般长寿,专行种种恶事,这一世虽有些许的安乐可享,可是来世却要受无量无边的苦,若这样懈怠下去的话,虽追求安乐,将来所引的是苦,是相矛盾的。

  

心中虽然希望能获得安乐,可是却放逸懈怠,不去念死,自以为像天神般可以获得长寿,这样子做,当时真的是处在很可怜的状态,呜呼哀哉,感叹!被自己所造的恶业所摧伤。

  

在这一世已获得八闲暇十圆满的人身,我们就应紧紧把握,好像在大海当中已经奄奄一息,在挣扎时若正好有…

《入菩萨行论 第二十五讲(第6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