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面的慢心要生起,如果没有生起的话,我们就好像蛇的尸体一样,连乌鸦也会来欺负我们。
如果我们怯懦的话,那是无法从烦恼当中解脱出来的,所以对于自己有能力这件事情要清楚知道,并且要生起慢心。
「若已勤修生我慢,虽有大力亦难胜,是故应以坚毅心,勤行摧坏诸罪垢。」
我们应该生起对抗罪堕和烦恼的我慢,
「我今若为罪堕胜,求三界尊真可笑。」
我们都受了菩萨戒,自称是菩萨,如果在对抗烦恼、罪堕的时候却退缩了,那么,胜出三界的圣者们是会取笑我们的。刚刚说三界的佛菩萨会笑,另外,我自己已经答应「我要出离三界轮回」,而当真正面对烦恼的时候,心却很怯懦的话,这样是不是很好笑呢?
接着讲到「应安住对治之我慢」,
「我于一切皆超胜,不许有人胜于我,一切诸佛狮子儿,应当如是住我慢。」
对于一切的烦恼,我都应自认为自己胜于这些烦恼,不许有任何的烦恼战胜我。狮子儿即是指佛子,一切往昔的诸佛、佛子都是住于如此的我慢而行,我亦应如是。这里的我慢是比较接近烦恼的慢心,但是,主要是从自己的能力的角度去看的,有点困难去区分。
刚才讲的是有能力对治的慢心,接着讲的是「未四不应起烦恼之我慢」,这种慢心是自认为自己比其他有情殊胜的慢心,这是烦恼的慢心。
「有情若为我慢摧,是烦恼非大我慢。」
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而生起的慢心是可以摧坏烦恼,但是,自认为自己比有情殊胜的慢心则是烦恼,它是会增长烦恼的慢心,并不是前面所说的能力的我慢。
「大我慢者不随敌,烦恼为敌所自在。」
「我慢」的藏文是「我赢」的意思,能力的我慢就是我战胜了烦恼的意思,这样的大我慢是不会随着烦恼而转的。可是,自认为自己比其他有情殊胜的这种我慢是随烦恼所转的,是为烦恼所自在的。
接着看「申二明其过患」,
「若由烦恼慢起骄,我慢牵引入恶趣,摧坏人中诸胜乐,为他豢养做奴使,愚盲可厌体衰羸,一切处中受轻侮。」
我慢是「我赢了」,但烦恼的我慢却是「我输了」,因为你有了烦恼的我慢,你的异熟的果报就投生到恶趣,即使投生在人当中,你的心也绝对不会快乐,因为你随时都会生起嫉妒的心,随时都有心病,担心东担心西,处在众人当中,也不为众人所欢喜,只要有他在的地方,就会有麻烦在,因为他会去扰乱别人的和谐。因为他的我慢心之故,造成别人不晓得要把他摆在高的地方或低的地方,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处置他,等于是扰乱他人的和谐。因为我慢的缘故,他将别人看得很低,所以,来世的果报就会自己变得很低,当别人的仆人。又因为我慢之故,经常会去认为别人都比较不好,他自己比较好,所以他会去指责别人说:「你怎么那么笨!」他来世就变得笨笨的。身体也会非常羸弱、弱小,成为一位人见不爱的人,会长得很丑陋且被他人所轻视。所以,烦恼的我慢并不是「我赢了」,而真正的是「我输了」。
接着看「申三应断我慢」,
「我慢骄矜修苦行,若彼亦称大我慢,是为大可悲愍处,熟有下劣过于此。」
如果以烦恼的我慢去修持,即使自认为自己有在修持,事实上他只是在修烦恼的我慢而已,他是全盘皆输了,如果是这样子的话,再也找不到比他更下劣的人了。
所以,前面一直说能力的慢心要和烦恼的慢心区分开来,烦恼的慢心不是真正的「我赢了」,藏人讲的「慢心」是「我赢了」,而烦恼的慢心永远是 「我输了」,而不是「我赢了」,事实上是烦恼赢了。所以,烦恼的慢心就不可以称为「我赢」。这是前面所说的,现在讲的是:如果一个修行者认为自己有修能力的慢心,实际上却是生起烦恼的慢心,这就不属于「我赢」的阶段,没有比他更下劣的,他就变成大输家了。所以,我们修行时自己要认清楚:如果我是这样子的话,我就是大输家。所以就要断掉这样的想法。
接着看「未五对治品我慢之功德」,
「谁人为胜我慢怨敌修我慢,此即具大我慢普胜大勇者。」
这里的「谁」就是指修我慢这个人而言,他如果为了要战胜烦恼的我慢而去修能力的我慢的话,那就表示他就具足了大我慢普胜的大勇者,他就变成了一位大我慢者,另外一个名词就是称他为大勇者,大勇者就是我们说的英雄。原因是「此人于我慢敌能作摧坏故」,因此称他是一个我慢者,另外我们还称他为大勇者,原因是「如众生意胜者之果速圆满」,就是他圆满了自利和利他,所以,他已经圆满了佛的果位,因此称他是一位大勇者。
藏文的「我慢」是指「我赢」,这是以傲慢的目标的角度去讲的,但是,真正就字面上去解释的话,「我赢」就不是「我赢」,意思上面「我赢」就 是「我输」的意思。中文法本将这里翻成「我慢」,觉得有一点怪怪的,「修行人可以称为我慢者」感觉怪怪的。
《入菩萨行论 第二十七讲(第7~8品)》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