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菩萨行论 第三十六讲(第7~8品)▪P3

  ..续本文上一页,持诵名号就可以获得加持,而是连那些与我们没有关系的人,他们若持诵名号,愿他们也一样可以获得利益。

  

仁波切说:这里是我们现在要修行的一个情况,在利他心上要如何修行呢?比前面讲的二个阶段还要更增加,要如何增加呢?前面说的我们本身的身、语、意,可以直接帮助利他的,这个直接帮助利他是用我们的身、语、意。现在说的不是利用我们的身、语、意直接去帮助利他,而是用我的名字,当别人听到,别人念到我的名字时,都可以得到帮助,这种利他的心更强。我不能直接以身、语、意利他,但他们听到我的名字、念到我的名字,也都能够得到帮助,这种发心还更强。这种发心在我们心里面先要有直接的身、语、意,百分之百的直接利他,不止现在身、语、意直接利他,身、语、意无法直接到达的地方,我的名字能够听到的地方、能够念诵的人,他们也要得到帮助,这种利他的心是更广、更强,这是第三个阶段。

  

这个譬喻就像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以前的发心时,是生生世世、无时无刻的想要利益他人,此种发心他还觉得不够,认为还有无量、无边的众生,无法利益到,所以内心就发愿,我自己无法到达的地方,只要我的名字他们听到、念诵到,也都多少可以帮助到,作这样的发心。所以我们的八关斋戒,扭涅里面有讲到,念到咒语一遍或持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的话,他的功德大过于在一切佛菩萨前面,常久的作供养的功德,在佛经里有这样说,所以用观世音菩萨为譬喻的原因在此。

  

你们也会想这是了义或不了义,我们也很难说不相信,因为现在我们请一些喇嘛修法时,好像对我们的病也有帮助,病也会好呀,有时比较严重的病也会好呀。所以观世音菩萨三大阿祗劫时间为众生修行、修法,在帮助我们上一直修法,他要满他的大愿,所以就一直修行、修法,内心里面有菩提心、空正见,修法的时间就三大阿僧祗劫,所以一定会有效果的。一般喇嘛修法有帮助的话,那观世音菩萨就更不用说了。

  

佛菩萨他们有自己各自的发愿,念释迦牟尼佛的佛号会清除一万劫的恶业,也是有可能的。第七世达赖喇嘛写的《观音赞》里面有讲到,即使以恭敬心,依着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一切珠宝,去供养无量无边的诸佛,所获得的功德,与持一观音菩萨的名号的功德是雷同的,这也是根据佛经而来的。所以我们一有时间不要浪费空过,要一直念诵名号,不需很辛苦即可得到功德,这是非常殊胜的,所以要尽量的作。

  

这种珍爱他人的心是非常希有难得的,而且可获得这么大的利益,是否很难修呢?并不是,只要串习也是可以修成的,此说

  

修菩提心勿畏难,由于如是修行力,初时闻名生畏者,彼时无彼心不乐

  

这是个譬喻。如前面所说我执、我爱执这些也都是由串习生起的,可是这样的生起,是毫无理由的,相反的爱执他人也是可以透过串习生起的,而且是有理由应该要生起的,能生起来的话,力量是很大的。即然串习可以生起的话,所要串习的自他相换,就变得非常的希有难得了,因为自他相换的法,是可以究竟成办自利,也可以究竟成办他利的方法,这个方法是非常的深奥的,是非常秘密的法,也可以说是一切精华当中的精华。这样去做的话,肯定可以作到的,所以必定要去修它,此说

  

若人欲求自及他,远离怖畏得救护,应修自他相换法,秘密正士之所行。

  

就像修心八颂一样,修心八颂是一种自他相换,而且是非常深奥的自他相换的法,现在好像是太普遍了一点。以前修心八颂可以说是不轻易传出去的,而且是非常秘密的、不轻传的法,甚至他们还会觉得修心八颂传给这些弟子,这些弟子如果程度不够的话,心里也难以容得下的一种法,可是现在好像太普遍了,大家都知道了。

  

仁波切说:现在不是从心到心,从耳朵到耳朵就好了,所以就太普遍了!

  

如果对那些真的能够实修的人,他们会认为修心八颂是真的非常高层次的法,像我们只有听听而已,所以即使听了也无所谓,因为我们不会去修它呀!

  

仁波切说:以前的人好像一接触到一个法的时候,整个心都投入到里面,所以就非常危险,非常危险的意思是,一些殊胜的法一遇到的话,他们投入的时候就会很辛苦,而我们现在一直讲一直讲,你们要投入、要投入,可是你们一直不投入,所以就没有这个问题。

  

问题八:刚才谈到持名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可以得到加持,有了义不了义的问题,那结果这个是了义还是不了义?

  

回答八:这些都是很难说的,因不了义也无法说,所以很难说,如果了义的话,那就非常容易,如果不了义的话,就会变成观世音菩萨修了那么长的时间,还是没有效果,就也非常奇怪,是不是呀!那如果有效果,那我们就一直念就好了嘛,来世就肯定不会堕入恶道了,如果如此说也很难判断,另外一方面,主要的业果是谁也没有办法碓定的,业是无量无边,现在说的持诵名号,也有种下很多的善业,但是我们以前无始以来造的恶业也满多的,所以比较起来也很难,所以从业果方面解释也有关系,所以就非常难以解释。

  

问题九:依这一点来说,早上我们上略论的时候,仁波切有说到忏悔,在《广论》第 145 页讲到忏悔的对治力、四力忏悔的时候,第二个对治力里面的第六个对治力才是持名念诵佛,第二个是胜解空性,那是否具有空性的人,他持名念佛的效果,跟不了解空性的人,来持名念佛是完全不一样的?

  

回答九:对,当然就差非常大,因为连皈依也是,内心有懂一点空性,跟内心不懂空性差别很大,念佛也一样。

  

问题十:这六个里面,第二个胜解空性是近取因,那其他的来持诵经典,依供养持诵名号,这些都算是俱生缘吗?

  

回答十:对,应该是这样子。

  

问题十一:如果对空性比较了解的人持名念佛是有他的效果,对他而言是了义,对一般人而言是不了解,是否有这样的看法?

  

回答十一:也是有影响,他得到的力量比较大。譬如说,我们说一些密续里面,我们修这个,念什么样子,他有什么结果。我们现在念,结果不出现,而我们现在内心的菩提心、空正见也不具足,那当然在修行时没有办法观想,心没有办法专注,按照他们的仪轨所言,效果一定很差。

  

修自他相换是秘密正士之所行,秘密的意思是方法,是非常深奥的,因为说到秘密就是指的内在、内心的,是非常深奥的,而且又有另外一个意思, 是对那些不是根器的要保密,所以秘密有这二个意思在。

  

仁波切说:我们每天早上作完功课之后,若能念诵修心八颂之后才开始工作的话,对我们比较不会出现障碍,以前没有写,现在加上去比较好。

  

《入菩萨行论 第三十六讲(第7~8品)》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