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5讲▪P3

  ..续本文上一页三个,是吧?所以我们这三个理解的话,这三个比较简单,就是一个外面的条件,一个内心的条件,还有一种必须守戒,这三种我们要了解就可以了。

  资粮多重要呢?后面宗喀巴大师开始讲理由,刚刚我们念的后面,「善知识敦巴云」种敦巴这个阶段,从这里开始,引《修次初编》,还有后面是《道炬论》。所以这一段落到结束,这个阶段为什么资粮重要,理由讲出来。

  我们有的时候有很多障碍,我们修一修,好像没有办法成就的感觉,这一定是有一个卡在什么地方,一定是资粮不够。资粮不够,这是看哪一个部分不够,我们要观察,环境不行?还是内心里面也有一些障碍?还是持戒上面有障碍?这些要观察。

  先具足资粮,这是非常重要的。然后再来开始修,开始修的时候,这边讲的是前行,正行,结行。但是没有讲下座,只有上座,为什么呢?下座这些是前面已经讲了,前行也只是描述而已,因为不描述的话,有点怪怪的。正行本身一定是不一样的,修依止善知识的阶段,修哪一个阶段,正行一定是不一样的,下座跟前行大部分是一样的。现在不一样的要讲嘛,所以正行要讲。正行一定是上座,讲出上座这个部分,一定要分前、正、结行,是吧?所以(前行)描述一下,一定要描述,不描述的话,直接讲正行,有点怪怪的,是吧?修奢摩他,正行是什么什么,有点不是那么恰当,所以宗大师描述一下前行、正行、结行。

  再来要了解,广论修依止善知识那个阶段,下座那个阶段,你们看一下,下座快要结束的那个阶段,(P52L6)「如是唯除正修时中所有不共修法之外,加行,正行,完结,中间诸应行者,从此乃至毗钵舍那,所修一切所缘行相,皆如是行。」所以,这边是加行,还有,除不共修法之外,这个也是正修当中哦!正修当中有一些不共的阶段。不共的正修阶段以外,我们下座,一切的下座,还有上座的前行也是,前行或者加行也是。正行里面也有共的部分,正行里面的,比如下座来说,从依止善知识到毗钵舍那这个阶段,都是共的!都好像一样的,修行的方式是一样的。

  上座的这个阶段呢?前行(加行)的部分也是一样的,正行的部分,有一些不共的地方,所以除了正行不共的部分以外,所有整个上座、下座的阶段,都「从此乃至毗钵舍那」,「此」是什么呢?修依止善知识,从这里到毗钵舍那阶段,所有的修行方式,都要这样子修。

  宗喀巴大师后面不会再重复的讲,下座什么,这些不会讲,还有上座的时候,六加行不会重复的讲,在前面依止善知识阶段,分上座、下座,下座的时候要做什么,是吧?上座的时候加行、正行、结行。这些里面,只有不共的地方后面才讲,共的地方他不会讲,因为这里已经开始了,宗喀巴大师说:「从此乃至毗钵舍那」,我们都要有,一样的,所以宗大师这边特别讲清楚。

  我们要了解,止修、观修,下座也要有的。刚刚加行、正行、结行,还有中间,中间是下座的意思。这些都是从依止善知识到毗钵舍那,几乎都是一样的。正行的部分,有一些不共的地方而已。这里大家要了解的,就清楚了吧!

  刚刚这边分加行、正行,宗喀巴大师「第二.依止资粮修奢摩他分二」已经有资粮之后修奢摩他分二,「.加行. .正行。」我们不要误解,修奢摩他只有上座,没有下座,不可以这样子误解。这里看起来好像「依止资粮修奢摩他」,直接讲上座,没有讲下座,还是有下座,这要理解。

  上座这里,宗大师特别讲四种资粮,是易得奢摩他证量的方法,是吧?非常容易得到奢摩他证量的方法,或者是资粮,就是下座的这四个,是吧?P.46-L1复应学习四种资粮,是易引发奢摩他道,毗钵舍那道之正因。所以下座的这四个:密护根门,正知而行,饮食知量,精勤修习悎寤瑜伽,这四个,修奢摩他上面特别有帮助的,特别有帮忙的。

  我们要理解,修奢摩他,下座的时候也是可以修的,下座时候该要做的这四种资粮,我们好好做的话,非常容易证得奢摩他跟毗钵舍那的证量,所以「易得」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这边宗大师虽然加行只描述一下下,但是该要讲的重点,也讲出来,他讲什么呢?我们一定要好好调整动机,调整我们的意乐,不然的话,生起奢摩他之后,会乱用我们自己的神通,所以他修的时候,每一次修的时候,前面有调整我们意乐的话,这个非常重要。所以加行这个部分我们念一下:「修如前说加行六法,尤应久修大菩提心。又应净修共中下士所缘自体,为菩提心之支分。」所以前面不只下士道、中士道的意乐而已,上士道菩提心的意乐也是非常重要,这个意思。

  平常上座的时候,六加行里面,虽然也有菩提心,那些意乐都有,但是宗大师这里特别提出来,指出来是六个加行,然后「尤应久修大菩提心」是吧?久修的意思,是特别的意思,是吗?学员:恒常修。这里有没有一种「特别」的一种辞?多学员:有!对!对!有!说有!所以宗大师指出来我们的问题,前面六加行里面已经有了这些菩提心,尤其特别意乐纠正一下,非常重要,这个意思。如果意乐没有好好纠正的话,如果得到奢摩他的证量,那人会想的很多。

  再来是正行,我们六加行里面第三个(P.41),也有身体怎样坐,这些都有嘛,前面六加行里面第一个是清净打扫,然后庄严,第三个是我们就座,调整我们的动机,这些等等是吧?所以第三个里面,身体毗卢七支的这些坐法,怎么坐,这些都有。

  这边讲虽然已经到正行了,还重复的讲身体怎么坐,为什么呢?这是修奢摩他,它是跟身体非常有关系的,我们身体坐的方式非常有关系的。所以这里再提醒,正行的时候。前面已经上座,身体已经坐好了,还注意一下,哦!你现在前行―六加行已经做完了,快要打座的时候,哦!你还注意一下,自己身体毗卢七支有没有做,还要提醒不是重复哦!不是重复的意思,他主要是再提醒,非常重要的意思。

  我们的身体、五根也好,那些都不是真正修的,真正修的是第六识。不是我们的身体,不是我们的五根,但是我们的五根,我们的身体,可以把它当助伴,对第六识修行上面有帮助的。也有一些逆缘,我们行为做的不对的,身体的姿势不对的,还有五根到处看、到处听等等,这种五根不对的话,会变成逆缘。我们这些把它当顺缘,怎么样变顺缘,真正修的是第六识,但是身体有的时候变成逆缘,有的时候变成顺缘。我们现在怎么样变成顺缘,这个是毗卢七支坐法,这个意思。

  「第二.正释修习之次第。」「诸道次第,多依辨中边论所说,」首先这个段落「诸道次第」这边主要是引弥勒佛的《辨中边论》,《辨中边论》里面的说法很多,可以说一切的道次第里面,都一直引《辨中边论》里面的修持的方法,都一直讲。

  「正释修习之次第」这个里面是,真正怎么修奢摩他,这个科判里面讲出来,首先这个科判里面还没有开始之前,宗大师说,我们一定要根据大经大论,学怎么样修止的方法,这是最正确的。不然的话,我们没有根据这些大经大论,比如说随便有人,他有一个口诀,他有自己的一个传承,这很可怕的,常常会走火入魔,会有危险。宗大师这个段落,首先一直讲,我们一定要根据大经大论,这样子是最正确的,不会走火入魔。后面快要结束的段落,宗大师说「然此教授一切修行,前后皆引大论所出,故于此处修定方法,亦取大论而为宣说。」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这样子修学的话,这是最正确的。

  再来宗大师真正的开始,根据这些大经大论,一直解释修持的方法。他不会说,我什么方式,我的上师给我这样的一个方法,他不会。他一直特别、真正的根据佛经,这些大师的论点、还有传承,这样子一种非常清净的法,讲解给我们听。所以「故于此处修定方法,亦取大论而为宣说。」这个意思。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5讲》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