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7讲

  《广论奢摩他37》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8-07-04

  思惟利益遍满虚空的如母有情众生,无论如何,一定要得到所得的果位之中,究竟圆满的佛果珍贵宝。就得到果位而言,对教法进行闻思修,是非常有必要的。

  至尊大主在《证道歌》前程似锦里曾经谈到,初则进行广大听闻,中则义理出现为教诫,后则日夜精勤而实修。最初的段落要进行广大的听闻,中间的部份则是义理出现为教诫,这是指广大的思惟,经由广大的思惟,佛法中的义理就出现成为实修的教诫。最后把已经出现成为实修的教诫,日日夜夜经过一辈子的时间广大努力来进行实修,一分一秒都不浪费而作实修,如此来树立实修的宝幢,然后按照次第证悟就会逐渐逐渐产生。这是至尊大主在传记中谈到,如此来进行闻思修。

  正如其中所谈到的,最初阶段进行广大的听闻,之后,所听闻的内容再由思惟成为实修的教诫,现在至尊大主所开示安止的内容,是完全根据大论,纯净的法源根据来讲说的,我们把这个段落来作听闻的话,当然就是做到至尊大主传记所谈到指示的,初则进行广大的听闻,等于是追随而行,所以追随往圣先贤的足迹而前进,就是前辈圣者他们一生的事迹,都是为了后辈学者应当按照这个方式而进行,等于是为我们所做的开示,因此至尊大主所开示安止的段落,我们如果好好的听闻思惟的话,等于是追随至尊大主的传记,他的事迹而来作学习。

  这也是对至尊仁波切的一个供养,一定会使他的内心非常高兴、喜悦的,当然这个学习是有点困难的,因为意义都很艰涩,又不是那么容易了解,不过虽然辛苦却有很大的利益,这点一定要了解。因为一方面是满足至尊大主的心愿,一方面是追随他指示的方式而来进行,他的内心了解当然会非常的喜悦。使他内心喜悦这又是一个非常好的供养,这点一定要了解。

  即使非常艰涩、很困难、很辛苦,也应当高高兴兴、喜悦、自动自发来学习,知道它有广大的利益,这样很愿意的、高兴的去学习的话,利益还更加广大呢!如此思惟调整自己的动机来听闻教法。

  现在进行的大纲p365第三安住所缘之后,应当如何来进行观修,第三的意思就是已经进行完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大纲是什么呢?第一段是安住于所缘之前,应该要作些什么事情?第二个大纲是正在安住的时候,应该要作些什么事情?第三个是已经安住所缘之后,要作些什么事情?也就是观修的时候当然要有一个所缘的对境,当然要安住在它的上面,在我心能够安住在所缘对境的时候,前面我应该要作些什么事情?正在安住的时候,要作些什么事情?已经安住完毕之后,接下来我还要作些什么事情?分成三段。现在已经讲到第三。

  在修安止的时候,当然要缘取一个所缘,然后心专一安住在上面来进行观修,这是观修安止。首先在缘取所缘的前面,应该做些什么事情呢?所以就有第一个大纲。这是要把等持的利益再三思惟再三思惟,等持的功德好处有什么,再三思惟再三思惟,好好了解一下,这是安住于所缘之前,我要作一些什么事情,就是要作这些事情。把安止观修的这些功德利益、好处再三思惟都已经作了,作完毕之后,就要安住在所缘上。

  正在安住的时候应该怎么作,这是上次已经讲过很多,正在安住的时候应该要怎么作呢?首先要认定清楚我要缘取什么?之后我的心要安住在上面。所以要缘取什么对境?就有一般的所缘对境,和修安止的这个阶段又要缘取什么?这个要作说明,这分成二个大纲。

  至尊大主在此处做了一个开示,当我们修安止的时候,缘取什么对境会比较好?通常观修的时候,当然一般来讲有一个所缘,但在修安止的段落,所缘又是什么会比较好?这是对于所缘,心正在安住的段落,应该要作一些什么事情?是这一个大纲。

  正在安住的时候还要具足二个特色,要在二个特色的条件齐备之下,把心放在对境之上,二个特色就是心缘取对境的时候,一定要专一的安住在对境上,第二个是有境本身的明分还要具有力量,在这二个条件之下,心安住于对境之上,这就是心正在安住于所缘要作的事情,我们看一下大纲所谈到。

  第二住所缘时应如何修p350,正在住于所缘应该如何修,应该要作一些什么事情呢?(一)明心住之所缘(二)心于所缘如何安住。明心住之所缘,就是要说明心安住的时候,所缘的对象是什么?所缘的对象,一般来说,初又分二:(一)总建立所缘,总体而言所缘的对境理论应该是什么?总体来讲应该有些什么对境?(二)明此处之所缘,「此处」就是修安止的时候,要缘取什么对境比较好?这是第一个大纲。就是明心住那时候的所缘。

  第二心于所缘如何安住,接下来心安住在所缘对境上面的时候,应当如何安住呢?要具足二个特色,即专一的安住和有境本身明分要有力量,在这二个条件齐备之下安住在所缘的对境之上,这个大纲也做好了,第二个段落也做好了,这些都做好了,就要进行到今天第三个大纲。刚刚P350是第二个大纲:正在安住所缘的时候应如何修。

  P365住所缘后应如何修,已经住在所缘之后,应该要怎样修?按照前面讲的二个条件都齐备了,已经专一安住了,有境明分具有力量,已经安住了之后,又要作些什么事情呢?就是现在要讨论,前面谈到的应该先认定什么样的所缘比较好,对我修安止有帮助的所缘是什么?这个认定清楚了,具足二个特色也正在安住这也都作到了,接下来已经安住完毕之后,当然要逐渐进步发展、增长增广,要怎么做呢?接下来就是今天的段落,已经安住之后应该怎么作?有沉掉时应如何修?离沉掉时应如何修?分成这二个段落,有沉掉的时候怎么作?没有沉掉的时候怎么作?

  安住所缘之后,应当怎样来修,就是把第一个大纲、第二个大纲已经做好了,接下来就要进行到第三个大纲,就表示前面二个特色条件已经齐备了,心也专一安住在所缘上面,有境有力明分全部都齐备了,都已经安住在所缘上面了,都达成之后,还有什么事情要作?有啊!心二个特色齐备,已经安住所缘对境,已经做好了,已经达成之后,可是在安住的情况下,偶尔有时候昏沉和掉举出现了,但是有时候昏沉和掉举又没有。假设昏沉和掉举出现的时候应该怎么作?这个要知道。昏沉和掉举如果没有出现,应该要怎么作?这个也应当要知道。

  首先如果昏沉和掉举出现,就是前面二个特色齐备,安住在所缘对境上这个都达成了,但是坐一坐昏沉掉举出现了,这时候当然要想办法把昏沉和掉举排除掉,要了解这个要怎么排除。再过来假设昏沉掉举排除掉,也没有昏沉掉举了,此时心在二个特色齐备之下,正安放在对境上,且昏沉掉举已经排除掉,这时候是不是还要增添什么呢?还要作些什么呢?这跟前面总有些差别存在,应该要作些什么呢?最主要是昏沉和掉举假设没有的话,在这个情况之下就不要有作行,跟前面就不一样,跟只有单独具足二个特色的情况又有一些差别,这个也要了解,所以就要分成二个方面说明。

  首先是有沉掉出现的时候应该怎么作?离开沉掉的时候应该怎么作?离开沉掉的时候应该怎么作跟前面具足二个特色安住的时候有一些些差别存在,所以还要再做一个说明。首先是有沉掉的时候应该怎么作?当然前面第二个阶段,正在安住的时候应该如何作,这都做好了,二个特色条件都齐备,安住在对境上也都达成了。可是稍微坐一下下昏沉和掉举又出现了,这时候我应该怎么作呢?这个要作说明了。

  首先如果我不去对付昏沉和掉举会有什么毛病出现呢?这个要说明一下,如果我不对付它,首先对昏沉掉举不认识,当然就没办法去对付它。如果不认识昏沉掉举那它出现了,毛病仍然还在,因为不认识所以没有办法去对付它。如果要把这个毛病去除掉,恐怕首先要认识,那就要说明昏沉是代表什么意思?会带来什么毛病?什么是掉举?它是什么意思?粗细有什么差别?这个也要先了解。

  因为如果不了解当然不能把它排除掉,不能排除当然禅修就有毛病了,所以首先要了解昏沉和掉举是什么?它的粗细差别?有什么样的类型?这个要作说明,这个说明之后,表示我已经能够认识昏沉和掉举,但假设昏沉掉举出现了我认识它,我要用什么方式排除它呢?至少要运用到正知,因为正知就是沉掉有没有出现的检查者,它能够了知的。

  假设不认识昏沉和掉举当然没办法排除它,其次就算已经认识,没有运用正知也不能把它排除掉。所以要运用正知去检查它,假设运用正知去检查、认识它,不去对付昏沉和掉举,不把它排除,又会有什么毛病?这些要知道,所以好好努力。

  初又分二:(一)修习对治不知沉掉,首先第一个毛病沉掉根本不知道、不认识,根本没办法对付它,这个要先了解。()修习知已为断彼故对治不勤功用,再过来是已经认识沉掉,可是就算正知察明了,也没有把它断掉,这又会怎样呢?再做一个说明,所以分成二个大纲。

  首先修习对治不知沉掉,不能认识昏沉、掉举,这是一个毛病,如何把它对治掉呢?修习对治。对治当然是要了知沉掉,如何去了知沉掉呢?了知沉掉当然是要把它做一个界定,明白它的意思是什么?已经知道沉掉之后,接下来要运用正知去检查,昏沉、掉举有没有来?因此就分成二个大纲。

  第一个大纲是指如果不能认明清楚昏沉和掉举,(当然就没办法了),昏沉掉举有没有来当然就不知道。因为根本就不认识它,不能认明清楚。对治的方式就是要把它认明清楚,也就是要把它说明清楚。要先了解昏沉是什么意思?粗的样子?细的样子?掉举是什么意思?粗的样子?细的样子是什么?这些好好的做一个了解,内心就能够把它认明清楚,原来它是这个意思。因此要了解昏沉、掉举的性相,粗分、细分的性相、定义如何?这…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7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