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正法妙音》第六册 改造命运的窍诀▪P28

  ..续本文上一页么才是最值得珍爱的。五欲六尘,虚假的名利、包装,都不值得珍爱。真正值得珍爱的是生命。

   学习了大乘佛法,对于生命的本性有所了解,就会知道生命何等宝贵,自然会对有情发起珍爱之心。或者,能了解有情是自己过去世的父母、妻儿、兄弟、姐妹,我们也会普爱众生,报答他们的恩德。

   珍爱有情,是大乘修行的重点。《修心八颂》中说:“愿我以胜如意宝,饶益他众之意乐,时时刻刻倍珍爱,轮回一切诸有情。”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惟此恻隐之心而已;求仁者求此,积德者积此。

   恻隐之心:就是见到众生遭遇不幸而心里同情、怜悯的心。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隐之心是仁慈的开端。

   人之所以算作人,唯一是有恻隐之心,求仁者是求这恻隐之心,积德者也是积这恻隐之心。

   周礼、孟春之月35,牺牲36毋用牝37。孟子谓君子远庖厨38,所以全吾恻隐之心也。

   《周礼》上说,每年正月祭祀,祭品不要用母的,因为春天是动物最容易怀孕的时期,以母的做为祭品,会摧残很多胎中的小生命。孟子说:君子不肯住在厨房的附近。一般人家的厨房成天杀生,宰割动物的躯体。君子不忍见闻动物被杀。这样做,都是为了保全自己的恻隐之心。

   故前辈有四不食之戒,谓闻杀不食、见杀不食、自养者不食、专为我杀者不食。学者未能断肉,且当从此戒之。

   为了保全人的恻隐之心,前辈有四不食的禁戒,就是听到动物被杀的声音,不吃;见到动物被杀,不吃;自己养的动物,不吃;专门为我杀的动物,不吃。学者还不能做到断肉,应当暂时戒吃这四种肉,凡是修慈心的人,先初步这样做起。

   渐渐增进,慈心愈长。

   按这样培养,渐渐增上,慈心会日益增长。

   不特杀生当戒,蠢动含灵,皆为物命。求丝煮茧,锄地杀虫,念衣食之由来,皆杀彼以自活。故暴殄之孽,当于杀生等。

   不但杀生要戒除,就连微小的生命也不能伤害。譬如用丝做衣服,把茧放在水里烧,要伤害蚕的性命;种地耕田,不知要杀死多少地里的小虫。想想衣食是以众生的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怎么能随便糟蹋、浪费呢?所以,浪费的罪过和杀生等同。

   至于手所误伤,足所误践者,不知其几,皆当委曲防之。

   至于随手误伤用脚踩死的生命,又不知有多少,既然在学习慈爱生命,这些地方都需要小心设法防止。

   古诗云: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何其仁也?

   宋朝苏东坡有两句诗说:慈爱老鼠,常留一点饭,让它不要受饿;怜悯飞蛾,宁可不点油灯,也不能伤害它。这是何等仁厚慈悲!

   善行无穷,不能殚述;由此十事而推广之,则万德可备矣。

   善行的数量无量无边,无法一一说明。总之,由上述善行推广开来,就可以圆满无量功德。

   以上的善行,能在所缘境、时间、希求的果位、深度广度上拓展开来,完全可以成为大乘菩萨的六度万行。

   唐朝的白居易问道鸟窠禅师,禅师开示他:“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说:“连三岁的孩儿也这么说。”禅师说:“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白居易心服其言,作礼而退。所以,学习积善之方,关键是实行。能步步实行,决定可以速趣圣贤的境界。

  

  19 逆知:预先知道。

  20 嗤:讥笑。

  21 弱冠:二十岁。

  22 鄞:今天浙江宁波鄞县。

  23 尚书:相当于现在的部长。

  24 诓:骗。

  25 辟:刑罚。

  26 现行:就是现在的所行。

  27 镒:古代重量单位,一镒重二十两,也有说是二十四两。

  28 揄扬:称扬、宣扬。

  29 取法:效法之意,也就是取过来作榜样的意思。

  30 期年:一周年。

  31 形迹:外在表现的形像。

  32 判然:区分很明显的样子。

  33 役役:形容劳苦不得休息。

  34 泰然:安然镇定、若无其事的样子。

  35 孟春之月:春季的第一个月,也就是正月。

  36 牺牲:做为祭品的牲畜。

  37 牝:雌性的动物。

  38 庖厨:厨房。

  

  

  第四篇 谦德之效

  

   易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是故谦之一卦,六爻皆吉。

   首先引《易经》的话说明人有谦德处处吉祥。从天道、地道、鬼神、人道各方面来观察,心中有谦德,确实一切吉祥。

   从天道来看,“月满则亏,月亏则盈”,月亮亏的时候,会以圆满来补足它,盈满的时候,又会让它亏欠,这是说常常觉得自己不足,就会进步;如果心高意满,则会失败。

   从大地的相来看,水从高处流向低洼,最后汇聚在低处。这是表示谦德具有蓄积的能力。“我慢高山,不存德水”,有了谦德,才能蓄集功德。

   鬼神对骄傲的人不喜欢,但对于那些能保持谦下、事事让人、敬人的人,鬼神不仅不会欺负他,还要给他降福。

   在人道中也是如此,谁都喜欢谦虚的人,而不愿接近傲慢者。所以,谦这一卦六爻皆吉。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书经》上说,自满招致亏损,谦虚领受利益。

   以下了凡以亲身见闻的五件事,证明谦虚的确能受益。了凡说:

   予屡同诸公应试,每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

   我多次同诸多学子去应考,每每见清寒的子弟将要发达时,一定有一段谦光可掬。

   “掬”是双手捧住之意。“谦光可掬”,是形容一个人谦, 和的德光焕发,仿佛可以用手捧住。

   辛未计偕,我嘉善同袍凡十人,惟丁敬宇宾,年最少,极其谦虚。

   辛未年,我到京城会试,同去的嘉善同袍总共有十人,其中以丁宾年纪最小,态度却极谦虚。

   予告费锦坡曰:此兄今年必第。

   我肯定地告诉费锦坡:“丁兄今年一定能考上。”

   费曰:何以见之?

   费说:何以见得?

   予曰:惟谦受福。兄看十人中,有恂恂款款,不敢先人,如敬宇者乎?有恭敬顺承,小心谦畏,如敬宇者乎?有受侮不答,闻谤不辩,如敬宇者乎?人能如此,即天地鬼神,犹将佑之,岂有不发者?

   我说:“惟有谦虚才能受福报。你看十人当中,有谁像丁宾这样谦恭老实,不敢抢在人先;有谁像丁宾这样恭敬、顺承,作事小心畏惧;有谁像丁宾这样受侮不还口,听谤不辩解。人能如此谦虚,天地鬼神都要保佑他,哪有不发达的道理?”(看看现在的情况,居士抢在出家人前面,女众抢在男众前面,年轻人抢在老年人前面,凡事都以自我为主,不肯屈从别人,一点小亏都吃不得。这样事事我行我素,胆大妄为,有可能得成就吗?是不是得我慢的大成就呢?

   谦下的人,可以预言他会发达,这是以因果律决定的。人谦下,说明我慢低。能敬人,为人着想,自然有受之不尽的福德。不谦虚,实际是慢心大的表现,以自我为中心,要求别人恭敬承事,这是造恶业、消福报。丁宾谦德淳厚,念念都在积德,当然会发达。

   及开榜,丁果中式。

   等到开榜,丁宾果然考中了。所以,因果不空耗,福德积得深,今生就发达,不必等到来生。

   丁丑在京,与冯开之同处,见其虚己敛容,大变其幼年之习。

   丁丑年,我在京城,和冯开之有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观察到他虚心自谦,言行举止从不以自我为主,大大改变了幼年的习气。

   李霁岩直谅39益友,时面攻其非,但见其平怀40顺受,未尝有一言相报。

   李霁岩是他一个正直诚实的益友,时常当面指出他的过错,只见他心平气和地接受,没有一句反驳。这是谦德之相。

   予告之曰:福有福始,祸有祸先,此心果谦,天必相41之,兄今年决第矣。已而果然。

   我告诉他:福有福的开端,祸有祸的先兆。祸福在于心,心果能调柔、谦下,上天一定会帮助你。兄今年决定能考中。

   后来果然不出所料。

   赵裕峰光远,山东冠县人,童年举于乡,久不第。

   赵光远从小读书,童年就乡试中举,但是多年以来都不中进士。

   其父为嘉善三尹,随之任。慕钱明吾,而执文见之。

   有一年,他父亲去做嘉善县的三尹,就是县里的主任秘书,他跟随父亲上任。因为仰慕钱明吾的学问,就拿自己的文章去拜见、请教。

   明吾悉抹其文。赵不惟不怒,且心服而速改焉。明年,遂登第。

   钱老先生没有给他面子,把他的文章全部抹掉。商人重财,学者重学,把学者的文章全部抹掉,对方一般情况下极其痛苦。但赵光远不但没发怒,反而心悦诚服,很快就改正。他是这样虚心,总见自己的不足,知错就改,所以必定大有前途。果然,第二年就登第了。

   壬辰岁,予入觐42,晤夏建所,见其人气虚意下,谦光逼人,归而告友人曰:凡天将发斯人也,未发其福,先发其慧;此慧一发,则浮者自实,肆者自敛;建所温良若此,天启之矣。及开榜,果中式。

   壬辰年,我进京拜见皇帝,当时遇到夏建所,见他非常谦下,那种谦虚的光彩让人震憾。

   我回来对友人说:天要让一个人发达,在没有发他的福德之前,一定先发他的慧;慧一发,浮躁的心自然变得平实,放肆的言行也自动收敛。夏建所这样温和贤良,这是上天要发他的先兆。等到开榜,夏果然考中。

   这里说“未发其福,先发其慧”,可见慧的重要。智慧如眼目,有眼目才能看清正道,按这样实行,才会摄取福德,所以开慧为首要。

   这个慧,这里是指明白因果的智慧,人能识因果,就有明辨取舍的智慧眼,才知道自己哪…

《《正法妙音》第六册 改造命运的窍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