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正法妙音》第四册 警世钟▪P16

  ..续本文上一页。在现代这个商品化的时代,话语的权力更多地集中在西方大媒体集团的巨头手中,这个世界的语言走势和话语权力被他们操纵,这些强势者统治了人们的思想。今天媒体的商业气息越来越强烈,舆论被商业巨头操纵,传媒被商业化,因此在社会舆论中追求利润、追求金钱变成这个时代天经地义的美德也就不足为奇了。

  看看媒体中时常出现的各种迷惑人心的言论,各种刺激欲望的文字和镜头,这些不都是有知识有技术的人炮制出来的吗?其策划者有知识精英,而制作者则是媒体各行业的技术人才。

  这个时代多少知识分子已经成为资本家、商人挣取利润的工具,知识分子在宣扬追求人身自由、个性解放的同时,自己反而丧失了独立的人格,在物欲面前同样显得脆弱不堪。古代“文以载道”的风尚已经被金钱砸得粉碎,许多知识分子日益淡忘了本应具有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丧失了作为社会良知的身份,不是为挽救世道人心而大声疾呼,反而堕落成替各种利益集团摇旗呐喊、鸣金开道的侍从,在欲望面前迷失了方向,以各种偏见、邪说误导着人心趋向罪恶的深渊。

  我们可以听到各种各样为罪恶辩护的理论,社会学家赞扬性解放,认为这是社会进步人类追求自由的体现,每个人都有运用自己的身体追求快乐的自由;经济学家认为贪污腐败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手段,可以推进经济的增长;还有人认为影视中的暴力行为,体现了人的自由和张扬个性的美,吸毒是个人自由,他人无权干涉。实际上诸如此类的言论经常在一些媒体中散播。

  在这个丰富的媒体世界中,人们还能听到微弱零星的为正义呼唤的声音,那代表着这个世间的良知尚未泯灭。

  2、大众传媒的果报

  古人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反映了前人为文慎重的态度,因为文章一旦成文发表印刷,就意味着其中的思想观念将深深植入阅读者的内心。平时说话,听众可能只是一个或几个人,而言论一旦变成文字,成为报刊、书籍、音像中的内容,影响就深远多了,不但读者人数众多,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和行为。

  事实上,大众传媒在起着移风易俗的作用,社会风气的日渐败坏和传媒的宣传渗透息息相关,人们或许会惊讶,在短短时间内,整个社会的风气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竟然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这些都是无孔不入的媒体在起着催化的作用。

  再来看看这类业果的严重程度,经由大众传媒散布的烦恼种子,在自他相续中生起多少贪嗔痴的烦恼,那么其罪业就有多大,这些严重的业果势必落到制作者、传播者的身上。与单独造口业有所不同,这其实是一个集体在共同制造罪业。可是这个世界的媒体策划者、工作者、文章的作者中,有多少人意识到了这个道理呢?在利益的驱使下,有些人早已把这些利害关系和职业道德抛在脑后,这些人的未来要承受什么样的果报?真是令人畏惧。

  3、远离迷乱话语保持内心宁静

  从大众传媒中播出的信息,如同滔滔不绝的洪流,这个洪流正在不断扩展,我们看到信息在无节制地繁衍,互联网信息的流量在不断增大,报纸在不断增版,电视频道在不断增加,卫星电视二十四小时传播,书籍的种类日益增多,这个信息洪流如同四面八方没有规律生长的蔓藤,人们难以分辨哪些是生存的基本元素,哪些是对人生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面对海量的信息,人们往往看得眼花瞭乱。

  表面看来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然而大量的信息却是垃圾。一个人一天中所见所闻的内容有多少与安身立命息息相关?有多少可以使人变得情操高尚?所谓言为心声,那些杂乱无绪的信息,正是当代人内心世界杂乱无章的反映,反映出现代人内心世界飘摇不定,没有坚固信念,只好通过速度加快和数量膨胀来掩盖内心对生存世界的慌乱和无所适从。这些泛滥的话语正是现代人内心深处日益炽盛的贪嗔痴等烦恼的显现。

  如果没有媒体的鼓噪,一个人的内心容易得到纯净,在与传媒隔离的偏远地区,人们过着单纯质朴的生活。现代媒体向人们的思想灌输了庞大杂乱的贪欲信息,致使现代人的分别念成倍增长,难得有片刻安静。为世人所称道的信息量,有时会变成制造精神折磨的因素,人们思绪的杂乱很大程度上源自外部信息的干扰。如果身旁有巨大的噪音,人们会将这个噪音的声源关闭,同样的道理,面对煽动欲望制造精神混乱的噪音,人们最好是远离它们,以保持内心的宁静。

  4、慎防恶业通过媒体传播

  世人都希望自己身体健康,对病魔避之唯恐不及,而对病毒更是深怀恐惧,比如对艾滋病病毒、疯牛病病毒、SARS病毒等各种病毒的传染扩散,可谓谈虎色变,基于这种恐惧心理,人们有意识地对传染病采取严格控制的措施。

  在前不久发生的非典传染病流行期间,全世界都在密切注视这个前所未有而传染性极强的病毒,人们想方设法控制病毒的传播,切断隔离传染源,不让病毒在人群中流行开来,因为一旦病毒扩散,就会威胁到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安全,给人类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然而对于思想上的病毒,人们的警惕戒备之心却显得过于松弛,防护措施太薄弱了,甚至有时毫不在意、放任自流,这种放任自流的态度,竟然被许多人看作是现代文明思想自由、开放的一面,反之则被视为是压制思想、言论自由。那些暴力、凶杀、色情、煽动物质欲望、欺骗愚弄等等方面的恶见恶行,每天都在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报刊、书籍中传播,或明目张胆,或精心包装,或暗中隐藏,这些烦恼病毒无时不在无孔不入地吞噬着人们的灵魂。在这种精神病毒的包围圈中,有多少人的心理还能保持健康向上呢?

  由于精神病毒不像生理病毒那样短时间内即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甚至夺去生命,因此,人们往往轻视,视而不见。然而由这些病毒所滋生的烦恼,将深深折磨人们的心灵,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丝毫不亚于生理疾病。精神世界烦恼病毒的侵袭,会改变人们内心世界的面貌。

  导致传染病流行有三个因素: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传染病毒的受者,中间的传播途径是指空气、水源、食物、人体接触等病毒赖以传播的方式途径,病毒是通过传播途径这个中间环节散播开的。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内心世界的病毒传播,其传染源是贪嗔痴等烦恼,而传播媒体则是重要的传播途径之一,今天依靠大众传媒这个放大器,致使这个时代烦恼病毒的散播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严重得多。

  在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中,如果控制住传播途径,就能有效地把疾病传播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如果听任其漫延,病毒传播一旦超过一定界限,就会暴发大面积的疫情,再要控制就非常困难。面对精神病毒的散播,人们应该如同控制生理病毒一样,高度警惕严阵以待。

  5、现代人应加强对烦恼疾病的认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感觉到心情沉重压抑,心烦意乱,有时会难以自控地去制造恶业,内心经受着难以言述的精神痛苦的折磨。对于精神上的疾病,极少有人去反思它来自何处?是如何被引发产生的?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人们在这些方面往往感到茫然。

  让我们进一步观察对照人们对待生理疾病和烦恼疾病的态度。对于生理上的疾病,人们往往会利用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做各种体检化验,分析诊断病因和病况,以达到有针对性的治疗。这种对生理疾病的研究探索,推进了现代医学的发展。然而,对于“治疗烦恼疾病”这个与世人息息相关的问题,世间的学问却几乎是空白。在这方面,佛教的善恶因果理论是最完善的理论,但世间人却置若罔闻,这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六、杀生过患

  

  一、杀生现状

  人类依仗自身的心智优势,成为地球的霸主,几乎所有的动物都被人类所制服,即使作为百兽之王的雄狮也同样被锁入铁笼,成了人们观赏的玩物,连海中最凶猛的鲨鱼也变成人类的盘中之餐。

  这个时代,随着因果观念的逐渐消失和慈悲心的泯灭,人类在杀生方面显得更加肆无忌惮。在人类面前,低下的动物毫无自由可言,为了娱乐,给单调乏味的生活寻找刺激,人们把其它动物作为玩具,一声枪响就可以结果一条性命;为了检验药品的性能,任意把动物的生命拿来试验;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可以将飞禽走兽统统擒来,任意烹制成盘中之餐,甚至将动物生嚼活咽……

  这里,一方主动自由,肆意杀戮,毫无恻隐之心;另一方却只能绝望地坐以待毙,有时即使想逃跑,但在现代捕捉技术和精确的射击之下,也几乎是一种徒劳的举动。由此,人类作为“万物之灵”的本色可见一斑!

  由于频繁的捕杀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致使野生动物大量灭绝。高密度、产业化的养殖大大增加了养殖动物的数量;现代化的饲养技术可以在短期内将动物催生;现代化的屠宰厂和肉类食品加工厂大量建立,加快了杀生的速度;交通运输的便利,使肉食品在全球范围内流通。这个时代的杀生状况越来越严重了!

  杀生的行为是在贪、嗔、痴三种烦恼驱使之下行使的。有些人性情粗暴,某种动物惹怒了他,便行杀害,这是由嗔心推动而杀生;贪求动物的皮毛、骨肉而杀戮,这是由贪欲推动而杀生;还有为了祭祠神灵而杀生,或者认为害虫该杀,比如杀死老鼠蟑螂之类,这是由痴心推动而杀生。

  现代人的贪欲日益深重,这也给动物带来了灭顶之灾,由于动物的皮毛可作衣物,肉可以食用,许多动物还可以作为珍贵药材,因而大量动物遭受屠杀,成为人类欲望的祭品。

  冬季披戴毛茸茸的奢华皮草衣饰是时尚的标志,这样的衣着打扮能赢得人们的羡慕,满足内心的虚荣,但人们不应该忘记这些柔软舒适的衣物是以动物的生命为代价换来的。用350克左右的藏羚羊绒织成的披肩,在西欧市场价为3万美元,制成这样一条昂贵的披肩需要牺牲三条藏羚羊的生命。据有关专家测算,为了满足全球市场的原料需求,每年需要猎杀两万只藏羚羊。1985年以前,可可西里生活着大约一百万只珍贵的藏羚羊,随着欧美市场…

《《正法妙音》第四册 警世钟》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