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正法妙音》第四冊 警世鍾▪P16

  ..續本文上一頁。在現代這個商品化的時代,話語的權力更多地集中在西方大媒體集團的巨頭手中,這個世界的語言走勢和話語權力被他們操縱,這些強勢者統治了人們的思想。今天媒體的商業氣息越來越強烈,輿論被商業巨頭操縱,傳媒被商業化,因此在社會輿論中追求利潤、追求金錢變成這個時代天經地義的美德也就不足爲奇了。

  看看媒體中時常出現的各種迷惑人心的言論,各種刺激欲望的文字和鏡頭,這些不都是有知識有技術的人炮製出來的嗎?其策劃者有知識精英,而製作者則是媒體各行業的技術人才。

  這個時代多少知識分子已經成爲資本家、商人掙取利潤的工具,知識分子在宣揚追求人身自由、個性解放的同時,自己反而喪失了獨立的人格,在物欲面前同樣顯得脆弱不堪。古代“文以載道”的風尚已經被金錢砸得粉碎,許多知識分子日益淡忘了本應具有的悲天憫人的情懷,喪失了作爲社會良知的身份,不是爲挽救世道人心而大聲疾呼,反而墮落成替各種利益集團搖旗呐喊、鳴金開道的侍從,在欲望面前迷失了方向,以各種偏見、邪說誤導著人心趨向罪惡的深淵。

  我們可以聽到各種各樣爲罪惡辯護的理論,社會學家贊揚性解放,認爲這是社會進步人類追求自由的體現,每個人都有運用自己的身體追求快樂的自由;經濟學家認爲貪汙腐敗是發展經濟的必要手段,可以推進經濟的增長;還有人認爲影視中的暴力行爲,體現了人的自由和張揚個性的美,吸毒是個人自由,他人無權幹涉。實際上諸如此類的言論經常在一些媒體中散播。

  在這個豐富的媒體世界中,人們還能聽到微弱零星的爲正義呼喚的聲音,那代表著這個世間的良知尚未泯滅。

  2、大衆傳媒的果報

  古人說:“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這反映了前人爲文慎重的態度,因爲文章一旦成文發表印刷,就意味著其中的思想觀念將深深植入閱讀者的內心。平時說話,聽衆可能只是一個或幾個人,而言論一旦變成文字,成爲報刊、書籍、音像中的內容,影響就深遠多了,不但讀者人數衆多,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將影響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和行爲。

  事實上,大衆傳媒在起著移風易俗的作用,社會風氣的日漸敗壞和傳媒的宣傳滲透息息相關,人們或許會驚訝,在短短時間內,整個社會的風氣和人們的思想觀念竟然會發生這麼大的變化,這些都是無孔不入的媒體在起著催化的作用。

  再來看看這類業果的嚴重程度,經由大衆傳媒散布的煩惱種子,在自他相續中生起多少貪嗔癡的煩惱,那麼其罪業就有多大,這些嚴重的業果勢必落到製作者、傳播者的身上。與單獨造口業有所不同,這其實是一個集體在共同製造罪業。可是這個世界的媒體策劃者、工作者、文章的作者中,有多少人意識到了這個道理呢?在利益的驅使下,有些人早已把這些利害關系和職業道德抛在腦後,這些人的未來要承受什麼樣的果報?真是令人畏懼。

  3、遠離迷亂話語保持內心甯靜

  從大衆傳媒中播出的信息,如同滔滔不絕的洪流,這個洪流正在不斷擴展,我們看到信息在無節製地繁衍,互聯網信息的流量在不斷增大,報紙在不斷增版,電視頻道在不斷增加,衛星電視二十四小時傳播,書籍的種類日益增多,這個信息洪流如同四面八方沒有規律生長的蔓藤,人們難以分辨哪些是生存的基本元素,哪些是對人生有價值有意義的內容,面對海量的信息,人們往往看得眼花瞭亂。

  表面看來這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然而大量的信息卻是垃圾。一個人一天中所見所聞的內容有多少與安身立命息息相關?有多少可以使人變得情操高尚?所謂言爲心聲,那些雜亂無緒的信息,正是當代人內心世界雜亂無章的反映,反映出現代人內心世界飄搖不定,沒有堅固信念,只好通過速度加快和數量膨脹來掩蓋內心對生存世界的慌亂和無所適從。這些泛濫的話語正是現代人內心深處日益熾盛的貪嗔癡等煩惱的顯現。

  如果沒有媒體的鼓噪,一個人的內心容易得到純淨,在與傳媒隔離的偏遠地區,人們過著單純質樸的生活。現代媒體向人們的思想灌輸了龐大雜亂的貪欲信息,致使現代人的分別念成倍增長,難得有片刻安靜。爲世人所稱道的信息量,有時會變成製造精神折磨的因素,人們思緒的雜亂很大程度上源自外部信息的幹擾。如果身旁有巨大的噪音,人們會將這個噪音的聲源關閉,同樣的道理,面對煽動欲望製造精神混亂的噪音,人們最好是遠離它們,以保持內心的甯靜。

  4、慎防惡業通過媒體傳播

  世人都希望自己身體健康,對病魔避之唯恐不及,而對病毒更是深懷恐懼,比如對艾滋病病毒、瘋牛病病毒、SARS病毒等各種病毒的傳染擴散,可謂談虎色變,基于這種恐懼心理,人們有意識地對傳染病采取嚴格控製的措施。

  在前不久發生的非典傳染病流行期間,全世界都在密切注視這個前所未有而傳染性極強的病毒,人們想方設法控製病毒的傳播,切斷隔離傳染源,不讓病毒在人群中流行開來,因爲一旦病毒擴散,就會威脅到千千萬萬人的生命安全,給人類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

  然而對于思想上的病毒,人們的警惕戒備之心卻顯得過于松弛,防護措施太薄弱了,甚至有時毫不在意、放任自流,這種放任自流的態度,竟然被許多人看作是現代文明思想自由、開放的一面,反之則被視爲是壓製思想、言論自由。那些暴力、凶殺、色情、煽動物質欲望、欺騙愚弄等等方面的惡見惡行,每天都在廣播、電視、電影、互聯網、報刊、書籍中傳播,或明目張膽,或精心包裝,或暗中隱藏,這些煩惱病毒無時不在無孔不入地吞噬著人們的靈魂。在這種精神病毒的包圍圈中,有多少人的心理還能保持健康向上呢?

  由于精神病毒不像生理病毒那樣短時間內即對人體産生嚴重危害,甚至奪去生命,因此,人們往往輕視,視而不見。然而由這些病毒所滋生的煩惱,將深深折磨人們的心靈,給人們帶來的痛苦絲毫不亞于生理疾病。精神世界煩惱病毒的侵襲,會改變人們內心世界的面貌。

  導致傳染病流行有叁個因素:傳染源、傳播途徑和傳染病毒的受者,中間的傳播途徑是指空氣、水源、食物、人體接觸等病毒賴以傳播的方式途徑,病毒是通過傳播途徑這個中間環節散播開的。這個道理同樣適用于內心世界的病毒傳播,其傳染源是貪嗔癡等煩惱,而傳播媒體則是重要的傳播途徑之一,今天依靠大衆傳媒這個放大器,致使這個時代煩惱病毒的散播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嚴重得多。

  在傳染病的流行過程中,如果控製住傳播途徑,就能有效地把疾病傳播控製在最小範圍之內,如果聽任其漫延,病毒傳播一旦超過一定界限,就會暴發大面積的疫情,再要控製就非常困難。面對精神病毒的散播,人們應該如同控製生理病毒一樣,高度警惕嚴陣以待。

  5、現代人應加強對煩惱疾病的認識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會感覺到心情沈重壓抑,心煩意亂,有時會難以自控地去製造惡業,內心經受著難以言述的精神痛苦的折磨。對于精神上的疾病,極少有人去反思它來自何處?是如何被引發産生的?爲什麼會變成這樣?人們在這些方面往往感到茫然。

  讓我們進一步觀察對照人們對待生理疾病和煩惱疾病的態度。對于生理上的疾病,人們往往會利用最先進的醫療設備做各種體檢化驗,分析診斷病因和病況,以達到有針對性的治療。這種對生理疾病的研究探索,推進了現代醫學的發展。然而,對于“治療煩惱疾病”這個與世人息息相關的問題,世間的學問卻幾乎是空白。在這方面,佛教的善惡因果理論是最完善的理論,但世間人卻置若罔聞,這是這個時代的悲哀!

  六、殺生過患

  

  一、殺生現狀

  人類依仗自身的心智優勢,成爲地球的霸主,幾乎所有的動物都被人類所製服,即使作爲百獸之王的雄獅也同樣被鎖入鐵籠,成了人們觀賞的玩物,連海中最凶猛的鲨魚也變成人類的盤中之餐。

  這個時代,隨著因果觀念的逐漸消失和慈悲心的泯滅,人類在殺生方面顯得更加肆無忌憚。在人類面前,低下的動物毫無自由可言,爲了娛樂,給單調乏味的生活尋找刺激,人們把其它動物作爲玩具,一聲槍響就可以結果一條性命;爲了檢驗藥品的性能,任意把動物的生命拿來試驗;爲了滿足口腹之欲,可以將飛禽走獸統統擒來,任意烹製成盤中之餐,甚至將動物生嚼活咽……

  這裏,一方主動自由,肆意殺戮,毫無恻隱之心;另一方卻只能絕望地坐以待斃,有時即使想逃跑,但在現代捕捉技術和精確的射擊之下,也幾乎是一種徒勞的舉動。由此,人類作爲“萬物之靈”的本色可見一斑!

  由于頻繁的捕殺和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致使野生動物大量滅絕。高密度、産業化的養殖大大增加了養殖動物的數量;現代化的飼養技術可以在短期內將動物催生;現代化的屠宰廠和肉類食品加工廠大量建立,加快了殺生的速度;交通運輸的便利,使肉食品在全球範圍內流通。這個時代的殺生狀況越來越嚴重了!

  殺生的行爲是在貪、嗔、癡叁種煩惱驅使之下行使的。有些人性情粗暴,某種動物惹怒了他,便行殺害,這是由嗔心推動而殺生;貪求動物的皮毛、骨肉而殺戮,這是由貪欲推動而殺生;還有爲了祭祠神靈而殺生,或者認爲害蟲該殺,比如殺死老鼠蟑螂之類,這是由癡心推動而殺生。

  現代人的貪欲日益深重,這也給動物帶來了滅頂之災,由于動物的皮毛可作衣物,肉可以食用,許多動物還可以作爲珍貴藥材,因而大量動物遭受屠殺,成爲人類欲望的祭品。

  冬季披戴毛茸茸的奢華皮草衣飾是時尚的標志,這樣的衣著打扮能贏得人們的羨慕,滿足內心的虛榮,但人們不應該忘記這些柔軟舒適的衣物是以動物的生命爲代價換來的。用350克左右的藏羚羊絨織成的披肩,在西歐市場價爲3萬美元,製成這樣一條昂貴的披肩需要犧牲叁條藏羚羊的生命。據有關專家測算,爲了滿足全球市場的原料需求,每年需要獵殺兩萬只藏羚羊。1985年以前,可可西裏生活著大約一百萬只珍貴的藏羚羊,隨著歐美市場…

《《正法妙音》第四冊 警世鍾》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