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正法妙音》第四册 警世钟▪P36

  ..续本文上一页0、请计算一下自己每天花了多少时间在佛法上,多少时间在世间法上?对于计算结果,你有何感想?

  11、为什么说内心被物欲控制,修持佛法成为一句空文?

  嗔心毒火

  1、请举出你身边的实例来说明嗔心的危害。

  2、为什么说经济竞争容易造成冲突?

  3、为什么说种族歧视是荒谬的观点?

  4、请说出众生平等的理由。

  5、以牙还牙、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方法能否真正解决双方的争端?为什么?

  6、你是如何看待忍辱行的?

  7、当遇到苦害时,你怎么观待苦害?

  8、为什么《入行论》中要将敌方视如如意宝一样对待?

  迷乱话语

  1、你是否感觉到媒体对人的思想控制?

  2、现在有些商业大片制造成本号称上亿元,请分析这些影片制作者的意图。

  3、影视片、电子游戏对青少年有什么影响?

  4、现在功夫片暴力片流行,你认为这些影片能给人真的娱乐吗?谈谈这些影片对人的影响。

  5、结合上师如意宝的教言,请说说你对电影、电视的看法。

  6、现在信息这么丰富可谓信息爆炸,你认为这些东西对修行人有利益吗?

  7、你如何看待贪嗔痴烦恼在大众传媒中的传播?如果不加以控制会有什么危害?

  杀生过患

  1、结合生活经验,谈谈目前时代的杀生状况。

  2、举出生活中以贪嗔痴造作杀生的事例。

  3、一般人认为食肉能有效地摄取营养,补充能量,如果只是素食不利于健康,对他的观点,应当如何驳斥。

  4、以杀生的业力会对器世界产生什么作用?对于自己的性情会导致什么影响?

  5、谈谈不能杀生的理由。

  6、戒杀放生有哪些方面的功德?

  7、应当如何如法地行持放生?

  8、作为一名大乘修行人,我们应当怎样努力在自他相续中建立起尊重生命的观念?

  战争乌云

  1、对于上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你有什么认识?

  统治者如何发起战争?

  2、对于“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且听屠门夜半声。”这首古诗,你是如何理解的?

  3、有人热爱军事,希望自己成为一代名将,为此你有何看法?

  4、尖端科技一出现就被人利用去制造武器,请用你自己的观点来分析其中的原因。

  5、当你看到仇恨的双方握手言和,你有什么感想?

  6、为什么希特勒鼓吹战争侵略和种族灭绝,德国民众趋之若鹜?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7、对于制造生化武器、核武器、太空武器的科学家们,你怎样看待他们的工作和他们本人?

  偷盗恶行

  1、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贪污腐败者的心态。

  2、以你自己的观点来叙述为什么当前会有如此多的贪污腐败者?

  3、盗贼能获得快乐吗?为什么?

  4、为什么传销这样的活动屡禁不止?说一说其危害性。

  5、目前社会上商品化几乎遍布每个角落,你怎样看待这种趋势?

  6、请阐述布施的功德。

  烟酒毒品

  1、说出饮酒的五种过患。

  2、有人说平时饮少量的酒有利于健康,你怎样看待这种说法?

  3、对于白玛邓登尊者关于吸烟和毒品的开示,你有什么体会?

  4、你怎样看待当今世界的毒品泛滥问题?

  末世歧途

  1、不见前世后世的断见派有什么危害?

  2、分析一下现代人没有无常观的各种表现。

  3、现代人认为什么是快乐之源?

  4、现代人已经有颠倒善恶的行为,这有什么危害?

  5、说一说邪教的危害。

  6、谈谈你对正见的心得体会。

  7、世间上研究佛教的学者和修行人有什么区别?

  8、身处当今时代,如何避免谤法的过失?

  光明之路

  1、现代人是怎样回避生死问题的

  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这个问题。

  2、你是如何认识皈依的?结合六道轮回的苦患阐述这个问题。

  3、为什么要皈依佛、法、僧三宝?

  4、清楚地了解皈依的学处,可以避免谤法的过失,为什么?

  5、请说出皈依的三种分类。

  6、皈依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浊世良药

  1、你认同个人事业成功即是人生价值的成就吗?

  2、为自己的利益奋斗生生世世只能将自己系缚在轮回中,而发菩提心生生世世利益众生却能成佛,对此你有何感想?

  3、请就消除罪障、增长善果和究竟成佛三方面简述菩提心的功德。

  4、有人认为菩提心仅是一种佛教理论,对于实际修持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

  5、为什么修持净土宗、禅宗、密宗都必须以菩提心来摄持?

  6、如果你已经在修持菩提心,那么面对当今世界沉溺于物质享受的人群,你有何打算

  你认为什么是利益众生最好的办法?

  7、有人说释迦牟尼佛的本生传如同神话一样,对此你有何认识,为什么世尊在因地行菩萨行时,会有那么多不可思议的善行?

  8、请辨析世间的慈善事业和菩提心的异同。

  

  《楞伽经》中所述食肉的过失

  

  尔时,佛告大慧菩萨摩诃萨言:“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大慧!一切诸肉有无量缘,菩萨于中当生悲愍,不应啖食,我今为汝说其少分。大慧!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在生死中轮回不息,靡不曾作父母、兄弟、男女眷属,乃至朋友、亲爱、侍使。易生而受鸟兽等身,云何于中取之而食?大慧!菩萨摩诃萨观诸众生同于己身,念肉皆从有命中来,云何而食?大慧!诸罗刹等闻我此说,尚应断肉,况乐法人。大慧!菩萨摩诃萨在在生处,观诸众生皆是亲属,乃至慈念如一子想,是故不应食一切肉。大慧!衢路市肆诸卖肉人,或将犬马人牛等肉,为求利故而贩鬻之,如是杂秽,云何可食?大慧!一切诸肉皆是精血污秽所成,求清净人云何取食?大慧!食肉之人,众生见之,悉皆惊怖,修慈心者云何食肉?大慧!譬如猎师及旃陀罗、捕鱼网鸟诸恶人等,狗见惊吠,兽见奔走,空飞水陆一切众生若有见之,咸作是念:“此人气息犹如罗刹,今来至此,必当杀我!”为护命故,悉皆走避。食肉之人亦复如是,是故菩萨为修慈行,不应食肉。大慧!夫食肉者,身体臭秽,恶名流布,贤圣善人不用亲狎,是故菩萨不应食肉。大慧!夫血肉者,众仙所弃,群圣不食,是故菩萨不应食肉。大慧!菩萨为护众生信心,令于佛法不生讥谤,以慈愍故,不应食肉。大慧!若我弟子食啖于肉,令诸世人悉怀讥谤,而作是言:“云何沙门修净行人,弃舍天仙所食之味,犹如恶兽食肉满腹,游行世间,令诸众生悉怀惊怖,坏清净行,失沙门道?是故当知佛法之中无调伏行。”菩萨慈愍,为护众生,不令生于如是之心,不应食肉。大慧!如烧人肉,其气臭秽,与烧余肉等无差别,云何于中有食不食?是故一切乐清净者不应食肉。大慧!诸善男女,冢间树下,阿兰若处寂静修行,或住慈心,或持咒术,或求解脱,或趣大乘,以食肉故,一切障碍,不得成就,是故菩萨欲利自他,不应食肉。大慧!夫食肉者,见其形色已,则生于贪滋味心,菩萨慈念一切众生犹如己身,云何见之而作食想?是故菩萨不应食肉。大慧!夫食肉者,诸天远离,口气常臭,睡梦不安,觉已忧悚,夜叉恶鬼夺其精气,心多惊怖,食不知足,增长疾病,易生疮癣,恒被诸虫之所唼食,不能于食深生厌离。大慧!我常说言:凡所食啖,作子肉想。余食尚然,云何而听弟子食肉?大慧!肉非美好,肉不清净,生诸罪恶,败诸功德,诸仙圣人之所弃舍,云何而许弟子食耶?若言许食,此人谤我!大慧!净美食者,应知则是粗米、粟米、大小麦、豆酥油、石蜜如是等类,此是过去诸佛所许,我所称说。我种姓中,诸善男女,心怀净信,久植善根,于身命财不生贪著,慈愍一切犹如己身,如是之人之所应食,非诸恶习虎狼性者心所爱重。大慧!过去有王,名师子生,耽著肉味,食种种肉,如是不已,遂至食人。臣民不堪,悉皆离叛,亡失国位,受大苦恼。大慧!释提桓因处天王位,以于过去食肉余习,变身为鹰而逐于鸽。我时作王,名曰尸毗,愍念其鸽,自割身肉以代其命。大慧!帝释余习,尚恼众生,况余无惭常食肉者,当知食肉自恼恼他,是故菩萨不应食肉。大慧!昔有一王乘马游猎,马惊奔逸,入于山险,既无归路,又绝人居。有牝狮子与同游处,遂行丑行,生诸子息。其最长者,名曰斑足,后得作王,领七亿家。食肉余习,非肉不食,初食禽兽,后乃至人,所生男女,悉是罗刹。转此身已,复生狮子豺狼、虎豹雕鹫等中,欲求人身终不可得,况出生死涅槃之道。大慧!夫食肉者,有如是等无量过失,断而不食,获大功德。凡愚不知如是损益,是故我今为汝开演,凡是肉者,悉不应食。大慧!凡杀生者,多为人食,人若不食,亦无杀事,是故食肉与杀同罪。奇哉!世间贪著肉味,于人身肉尚取食之,况于鸟兽有不食者?以贪味故,广设方便,置罗网罟,处处安施,水陆飞行皆被杀害。设自不食,为贪价值而作是事。大慧!世复有人,心无慈愍,专行惨暴,犹如罗刹,若见众生其身充盛,便生肉想,言此可食。大慧!世无有肉,非是自杀、亦非他杀、心不疑杀而可食者,以是义故,我许声闻食如是肉。大慧!未来之世,有愚痴人于我法中而为出家,妄说毗尼,坏乱正法,诽谤于我,言听食肉,亦自曾食。大慧!我若听许声闻食肉,我则非是住慈心者、修观行者、行头陀者、趣大乘者,云何而劝诸善男子及善女人,于诸众生生一子想,断一切肉?大慧!我于诸处,说遮十种、许三种者,是渐禁断,令其修学。今此经中,自死他杀,凡是肉者,一切悉断。大慧!我不曾许弟子食肉,亦不现许,亦不当许。大慧!凡是肉食,于出家人悉是不净。大慧!若有痴人,谤言如来听许食肉,亦自食者,当知是人恶业所缠,必当永堕不饶益处。大慧!我之所有诸圣弟子,尚不食于凡夫段食,况食血肉不净之食。大慧!声闻缘觉及诸菩萨,尚唯法食,岂况如来?大慧!如来法身,非杂食身。大慧!我已断除一切烦恼,我已洗涤一切习气,我已善择诸心智慧,大悲平等,普观众生犹如一子,云何而许声闻弟子食于子肉?何况自食!作是说者,无有是处。”

  回向偈

  此福已得一切智

  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

  愿度有海诸有情

  

  

《《正法妙音》第四册 警世钟》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