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正法妙音》第三册 因果的奥秘▪P42

  ..续本文上一页生。

  《释》 中说云:“有由一刹那业,惟能长养一世异熟种子;及由彼业而能长养多世异熟种子;有由多刹那业,惟能数数长养一世种子;及由众多互相观待,而能数数长养展转多生种子。”

  《集论释》当中说:“有由一刹那业只能长养一世异熟的种子(一业引一生);也有由一刹那业能长养多世异熟的种子(一业引多生);有由多刹那业只能数数长养一世异熟的种子(多业引一生,有些业的力量微弱,须数数长养一个异熟身的种子,才能引一生);也有由众多业互相积聚之后,能数数长养展转多世异熟的种子(多业引多生)。”

  以譬喻对应四种情况:一、十人供养十处的僧人,每人供养一处;二、有人财力雄厚,可以一人供养所有十处;三、十人的财力都不够,只能十人合作共同供养一处;四、十人合作,可以共同供养十处。

  戊二、定不定受业分二:一、以作与增长宣说 二、以时间宣说

  定不定受业的差别,也就是顺定受业和顺不定受业的差别。这两种业是什么含义呢?由于此业决定会受那种果报,就叫顺定受业;所作业不决定感受果报,就叫顺不定受业。

  己一、以作与增长宣说分四:一、总说定不定受业 二、作与增长之差别 三、宣说四句 四、其余依此类推

  庚一、总说定不定受业

  定不定受业者,如《本地分》云:“顺定受业者,谓故思已,若作若增长业;顺不定受业者,谓故思已,作而不增长业。”

  《本地分》中说:“顺定受业是故思后,作而增长业;顺不定受业是故思后,作而不增长业。”

  所谓故思,《瑜伽师地论》说:“此中故思所造业者,谓先思量已,随寻思已,随伺察已而有所作。若异此业,是即名为非故思造。”故思所造业是首先思量之后,随寻思之后,随伺察之后,有所作的业。与这种情况不同的业,叫做非故思造。

  庚二、作与增长之差别

  作与增长所有差别者,即前论云:“云何作业?谓若思业,或思惟已身语所起。”

  什么是作业?《本地分》说:“什么是作业?就是思业或者思惟后以身语所起的业。”《俱舍论颂疏》说:“于契经中,说有二业,一者思业,二者思已业。”

  再说增长业:

  又云:“增长业者,除十种业,谓一、梦所作,二、无知所作,三、无故思所作,四、不利不数所作,五、狂乱所作,六、失念所作,七、非乐欲所作,八、自性无记,九、悔所损害,十、对治所损。除此十种业,所余诸业。不增长业者,谓即所说十种。”

  论中以排除的方式界定增长业,即先说出十种不增长业,再指明此外的诸业就是增长业。

  逐一解释十种不增长业:

  一、梦所作业:比如梦中杀人,没有以耽著心摄持。

  二、无知所作业:即对所作有罪无罪没有觉慧,无所了知。譬如,儿童幼稚,不了知功德过患而杀蚊虫。

  三、无故思所作业:不是故意造作的业。

  四、不利不数所作业:“利”是猛利,“数”是数数。“不利所作”就是非以上品意乐所发起,“不数所作”是对此业不乐于亲近修习,或者不乐于多作修习,总之不是以意乐猛利或数数串习而作。

  五、狂乱所作业:错乱状态中所作之业。

  六、失念所作业:对有罪虽然有觉慧,也有所了知,但是住于忘念而造作不应作的业。比如,某人持八关斋戒,忘失正念而误杀虱子。

  七、非乐欲所作业:“非乐欲所作”就是造业是受人逼迫、并非自心发起造作的欲乐。比如,不是自愿,受主人安排而做,自己没有权力。

  八、自性无记业:所造业自性是无记业。比如,走路踩死蚂蚁,当时的心态非善非恶,是无记状态。

  九、悔所损害业:造作不善业之后,立即如法忏悔、还净。比如,杀生之后,再再发露后悔。

  十、对治所损业:依靠世间或者出世间的对治道,能够损伏或者永断业种。比如,阿罗汉相续中具有殊胜出世间的对治法,能令杀生宿业成为不定业。

  以上十种为不增长业,此外的其余业都是增长业。

  庚三、宣说四句

  《摄抉择分》亦说四句:“一、作杀生而非增长:谓无识别所作;梦中所作;非故思作;自无乐欲他逼令作;若有暂作,续即发起猛利追悔及厌患心,恳责厌离,正受律仪,令彼薄弱;未与异熟,便起世间所有离欲,损彼种子,及起出世永断之道,害彼种子。”

  以杀生为例而说明:第一,作杀生而非增长:一、在无知状态中所作;二、梦中所作;三、不是故意所作;四、自己没有杀生乐欲,只是受人逼迫而作;五、只作一次,继而就发起了猛利的追悔心、厌患心,自责、厌离杀生罪业,真正受持不杀生律仪,令杀生罪业薄弱;六、没有成熟异熟果之前,便发起世间离欲之道,压伏罪业种子,以及发起出世间的永断之道,害彼罪业种子。《摄抉择分》和《本地分》所说一致,只是《摄抉择分》宣说得更广。

  “二、增长而非作者,为害生故,于长夜中,数随寻伺,然未杀生。”

  第二,增长而非作,即心中为了损害众生,在很长时间当中数数寻伺,但还没有以身口杀生。

  这种情况虽然没有身语造作,但是由于意业长期思量、寻伺,积蓄怨恨之心,想谋杀,所以意的罪业很重。

  “三、作而增长者,谓除前二句一切杀生。”

  第三,作而增长,就是除“作而非增长”、“增长而非作”之外的一切杀生。

  “四、非作非增长者,谓除前三。”

  第四,非作非增长,是前三者之外的情况。

  以上四句,举例来说:儿童无知杀蚁,是作杀生而非增长;长期欲杀怨敌,而没有实际下手,是增长而非作;经过长期思量策划后杀害菩萨,是作而增长;心中忽动杀念,很快止息,是非作非增长。

  庚四、其余依此类推

  从不与取乃至绮语,随其所应,如杀应知。于意三中,无第二句,于初句中,亦无不思而作、他逼令作。

  不与取乃至绮语的六种黑业,应如杀生,了知作而非增长等四句。而意业有些特殊,贪、嗔、邪见三种意业之中,没有第二句“增长而非作”,因为意业不必要发之于身口。而且第一句“作而非增长”中:意业没有“不思而作”,因为不思不可能起贪嗔邪见;也没有“他逼令作”,因为意业并非被人逼迫而作。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入智者门论》中说到作而增长需要具足六个条件:一、猛利意乐,故思而作;二、正行业圆满造作;三、作后无追悔心;四、作后欢喜;五、无有能害对治;六、具有决定成熟彼果的功能。所谓作而非增长,即是不具足以上六种条件,所以虽作业,不决定如是成熟果报。

  己二、以时间宣说分二:一、略说 二、广说

  庚一、略说

  决定受中,依受果时分三。

  决定受的种种业中,按照感果的起始时间,可以分为现法受业、顺生受业、顺后受业三类。

  庚二、广说分二:一、现法受业 二、顺生、顺后受业

  辛一、现法受业分二:一、以欲解之故 二、以事之故

  壬一、以欲解之故

  其中现法受者,谓即彼果现法成熟。《本地分》说此复有八。

  现法受,即某世造作具有力量的业,果在现世成熟。《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说到,有两种因缘令善不善业现法成熟果报,第一,由欲解故:“欲”是欲乐,“解”是胜解。第二、由事故:由欲解增上,即对自己所做的事,内心产生欲乐与胜解的缘故;由事增上,即对尊重、有恩对境或有苦对境有所做的缘故。

  欲解又有八种:一、有顾 欲解;二、无顾欲解;三、损恼欲解;四、慈悲欲解;五、憎害欲解;六、净信欲解;七、弃恩欲解;八、知恩欲解。其中有顾、无顾欲解,是依自己所生;损恼、慈悲欲解,是依他人所生;憎害、净信欲解,是依恭敬田所生;弃恩、知恩欲解,是依恩德田所生。

  以下结合公案一一解释:

  第一,由有顾欲解造不善业而受现法果:

  若由增上顾恋意乐,顾恋其身、财物诸有,造作不善,于现法受。

  由于增上顾恋意乐,顾恋身体、顾恋财物、顾恋诸有,以贪著心推动而造作不善业,将会在现法感受果报。

  “诸有”:现法生活所依之处的种种事,即外四大及所造色。“顾恋”:不能舍离贪著受用。

  下面看公案:

  几年前,台湾中部地区有一位农民,种了一大片橄榄菜。有一次,他施用强烈的农药之后,听到这种蔬菜的价格突然上涨的消息,他认为这是赚钱的好机会,因此不顾农药毒性强烈,对消费者会造成很大毒害,第二天就计划把这些蔬菜采收出售。父亲知道后,立即劝阻,一再警告他千万不能昧着良心赚钱。可是他利令智昏,不听父亲的忠告,竟然把全部蔬菜采收,运到附近城市出售。万万没有想到,当他用拖拉机运蔬菜下山时,拖拉机的机件忽然失灵,连人带车一齐翻落到几十丈深的山谷之中,这位菜农当场伤重死亡。

  菜农顾恋财物,贪图暴利,不顾他人死活,所以在他运菜途中,便遭车毁人亡的报应。

  第二,由无顾欲解所造善业而受现法果:

  若由增上不顾意乐,不顾彼等,作诸善法。

  相反,如果是由增上不顾恋意乐,不顾恋身体、不顾恋财物、不顾恋诸有,如此造作善法,在现法中就会改变命运。

  下面看公案:

  隋朝终南山有位圣僧普安,他所到之处都是信众云集,人们争相设斋供养。有一天,他来到大万村,村中农民田遗生家境困窘,四个女儿没有衣服穿。长女华严已经二十岁,她知道圣僧到来,心里很想供养,但是没有钱财,只有两尺粗布。她感叹这一生如此贫穷,不能作福,正在伤心之时,忽然见到房梁上有团杂乱的稻禾,就取下来看,结果得到十粒黄米,她磨掉糠皮,心想:应当拿这点米和粗布对僧众做一次供养。但是女子没有衣服,白天不能出门,等到夜晚天黑,她就匍匐着走向僧众的住处,快到僧众的房屋时,把布远远地抛向僧房,而且亲手把十粒米恭恭敬敬地放入饭桶,心里默默祈愿:我以前世悭贪今生受此穷苦,今天我在佛前求哀忏悔,以这点微薄之物供养僧众,如果我贫穷的苦报从现在起已经消尽,就愿饭器中的米饭变为黄色。祈祷之后,流着泪回家。

  第二天早上,饭器中的五石米饭果然变成黄色。僧众都很惊奇,后来人们知道这件事的缘由后,都非常感叹…

《《正法妙音》第三册 因果的奥秘》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