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正法妙音》第二册▪P3

  ..续本文上一页尽心思。如世上有许多人为了买房、修房、装璜,以及其它生活享受,耗尽一生宝贵时光。如是为了如蚁穴般的住所、受用,徒然浪费宝贵的暇满人身是否值得呢?毕竟此唯是坏灭法的本性,无有任何实义,所以为此而起惑造业实不值得。

  昔日杨歧方会禅师初于杨歧居住时,房屋仅能遮蔽风雨,甚是破烂。时至冬季,雪子布满床榻,但禅师亦未因此分心。当时有弟子诚心愿为师化缘修造房舍,但禅师推辞说:“我佛有言,时至减劫,即使极峻的高岸与最深的山谷皆是迁变无常,如何能事事圆满如意、自求称足呢?汝等出家学道,作手脚尚未稳当,哪里还有闲工夫化缘,追求住处的华美呢?”最后禅师亦未应允。

  经由如上解释,即应了知自己的住处与受用等,无有任何恒常坚固之义,唯学道、修行方有真实的受用,此外任何外在之法皆不可作为依靠。

  具有神变通灵寿长劫,禅悦为食天神与仙人,

  无法躲避阎罗与怨敌,未念己亡即是颠倒想。

  具有五种神通的天神与仙人,寿命长达多劫,而且是以禅悦为饮食,尽管具有如是广大的福德与受用,却也无法逃避阎罗与怨敌,当引业穷尽时,仍会死亡而堕落。天人尚且如此,更遑论我们福德微薄、渺小脆弱的人身。所以不忆念自己将会死亡,即是颠倒之想。

  从寿量上作比较:比如,天界最低者即欲界第一层天——四王天,四王天的一天相当于人间五十年,其寿量是五百岁,相当于人间九百万年。如是往上越是高级的天人,其寿量越是成倍地增长,比如欲界第四层天——兜率天,彼天一日相当于人间二百年,而寿量亦增至四千岁,相当于四王天的十六倍。兜率天的一小时相当于人间八年多,所以当年无著菩萨到兜率天虽仅数小时,但返回时,人间多少青丝已成白发。因此,仅仅欲界天一日,人间即已更换好几代。

  从六根的功能而言:天人具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与神足通,可于虚空中无碍飞行,能以天眼观知下界之事。今日人类虽然借助迅速发展的高科技,令六根的功能得到极大延伸,但在天人看来,可以乘飞机上空、越洋通迅、上网交流的人类,实如小虫摆弄高级玩具般,根本无法与天人的能力相比。

  从受用食物而言:上界天人皆以禅悦为食,身心充满喜乐,而人类的食物仅是地上生长的五谷杂粮等,故于受用食物方面亦有极大差别。此外,由于天人的境界非常清净,故觉人间污秽不堪,在离地面一百由旬外,便已觉臭味难挡而不欲接近。所以,以帝释天之尊贵不可能降临人间,一般只是一些有福德的鬼神来巡视人间。至于夜摩天、兜率天以上的天人福德更大,身份更是尊贵,根本不理会人间事务。所以,即便是以三十三天的天人来看,人类就如厕所里的小虫,而人间上好的美味,也只是厕所中的粪便而已,受用竟是如此下劣。

  从权威而言:色究竟天中的大自在天,权威至尊,是娑婆世界的主宰。他统辖的范围是一万亿他化自在天、一万亿化乐天、一万亿兜率天,一万亿夜摩天、一万亿忉利天、一万亿四王天、一万亿日天子及一万亿月天子。乃至欲界诸天连他的名字都无从知晓,更无法见到他的情形。相比之下,人间最有权势的总统,也只是蚂蚁王国的小王而已。

  以上所说寿量多劫的诸天是如此神通广大、威光赫奕,但当死主来临时,如是伟大尊贵的天人也会从崇高的天际直接下堕,而无任何回遮之法。《功德藏》云:“梵帝自在转轮王,无法摆脱死魔主。”《解忧书》云:“大仙具五通,能行于虚空,然而却不能,诣于无死处。”与诸天相比,人类只是天地间小小的裸虫,生存在如小泥丸般的地球上,以如是渺小的身形、下劣的受用、短暂的寿命,若仍执著自己不会死亡,则确实非常颠倒。

  例如,厕所中的小虫执著自己不会死亡、妄想在厕所中永远存活,且为享受眼前少许的粪便而拼命追求,在如此狭小、下劣的生存空间,彼此为了少许粪便而激烈地争斗,得到了便兴奋不已,失去了便悲伤哭泣。当我们看到这一幕时,必觉十分可笑。天人看人世间的事也是如此,本来人命已如此短暂,每个人都只是这个世界的匆匆过客,但人们却不去忆念无常,反为贪图眼前如粪便般的些许受用,不惜一切代价,用尽全力争取,可见分别心十分可笑。一个人在天人眼中即如同显微镜下的微生物,但即便是如此微小的众生,以强烈贪执推动,其相续中竟有无量无边的现世理想、千年万年的宏伟计划。人类身形虽小,妄想却可无穷无尽,可见分别心确实厉害。正以人类这种强烈贪执现世的颠倒心,而导致在短时间内便有如此多的斗诤。所以真正可怕的,正是这一念执著现法的颠倒心。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便懂得,与天人相比,自己的寿命仅在须臾之间,很快将会死亡。若仅为贪图现世微不足道的受用而空耗人身,实无半点实义。所以,唯有将自心完全转入闻思修行中,方能获得真正的利益。

  昔日四洲权势圆满者,虽有少数闻名转轮王,

  如今忆念只剩名字已,微弱自身更无坚固性。

  在往昔人类福德普遍增上的时代,虽曾出现少数权势圆满、统治整个四大部洲的转轮王,然而至今,除仅能在心中忆念他们的名字外,其它一切皆已荡然无存。权势圆满的转轮圣王尚且以无常而化为乌有,何况我们如是微弱的身躯,更是无有丝毫坚固的自性。

  首先对转轮王稍作解释。转轮王即位时,以其福德力感得轮宝旋转而降伏四方,故称为转轮王。又因他能在空中飞行,所以也叫“飞行皇帝”。在增劫时,人寿增至两万岁以上,便开始有转轮王出世;而在减劫时,从人寿无量岁至八万岁之间,才有转轮王出世。人寿八万岁以后,因有情的福报、寿量损减,恶业增盛,所以不能感得转轮王出世。转轮王有金、银、铜、铁四种,其中统治四大部洲的是金轮王(颂中“昔日四洲权势圆满者”即指金轮王)。通过金轮王所具足的七宝,便可体现其福报与权势的异常圆满。七宝即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主藏臣宝与主兵臣宝。

  在转轮王出世时,便由其福德力而显现千辐妙轮,此轮宝升腾至虚空后,转轮王与其军队即可腾空飞行。凡是轮宝降临之处,当地国家皆归附于他,故转轮王能以威力降伏一切。第二是象宝,其形相端严洁白,极其圆满调柔,能伏一切敌军。第三是马宝,其肤色如蓝色火焰般,且速度奇快,饭食之间便可绕大海一周。第四是女宝,形容端正,与其相触便生微妙乐受。第五是珠宝,在转轮王的宫殿中,自然出现琉璃所成的摩尼宝,色泽纯青,能出生一切所欲之物。到了夜间,摩尼宝可照亮一由旬远之处,热时能放射清凉的光,冷时能放射温暖的光。此外,只须触摸摩尼宝便能遣除一切疾病,在干旱的土地上放置摩尼宝,便可流出水来,是这样殊胜的一种如意宝。第六主藏臣宝,亦是以转轮王的福德力自然召感。主藏臣宝只须一伸手,便可获得所欲的财物。第七主兵臣宝,亦是自然出现,其英勇无比、力量超群,且足智多谋,对转轮王的意愿极具成办之力。

  即使权势、受用与眷属皆如是圆满的转轮王,在面对死亡时亦显得无奈。当业力成熟时,同样是倒地而亡,成为一具死尸,尔后四大分解,化为微尘。所以在因缘穷尽时,转轮王与其七宝也会消失无余。这些曾在人类鼎盛时期出现的人物,至今除了在佛经中能见到少数几个名字外,何者亦未留下。可见世间一切皆唯暂时的幻化而已,无有任何实义。与转轮王相比,人们自以为美妙的豪华住宅、奔驰牌小车、圆满眷属、丰饶资具与显赫权势等,其实就如同蜜蜂的蜂巢一般。因此,人们如是微弱的身躯与受用,并无丝毫坚固自性,那么,徒耗毕生精力以求取泡沫般的身财受用是否值得?我们为何还要如此心甘情愿,以自己宝贵的一生换取无甚实义的结果呢?对此必须反复思惟,方能妥善抉择自己一生的方向。

  以下是从思惟诸佛菩萨的角度,而显示寿命无常的真理。

  断证圆满能仁与佛子,虽曾现如空中群星般,

  正因揭示无常而涅槃,回想此义深知皆无常。

  在此娑婆世界曾出现许多断证圆满的佛菩萨,其数多如夜空中的繁星,然而为向众生显示一切有为法无常,诸圣者们皆一一示现涅槃,至今无一存留于世。细思此义便深深明知:世间一切皆是无常的本性,任谁也无法改变。

  因为时间是无始之故,在往昔无数时劫的轮回中,曾经示现成就无上正觉的佛陀及其眷属,应是不可计数。比如在此贤劫中,过去曾有七佛出世,虽从第一尊佛——毗婆尸佛到第七尊佛——本师释迦牟尼佛之间,每尊佛座下都曾有过不可思议的菩萨、声缘眷属,但这些诸佛菩萨、声缘罗汉皆已趣入涅槃。如释迦佛时代,有五百阿罗汉常常游行人间,但最终也都纷纷示现涅槃。尽管他们都是曾经生活在此世间的圣人,但如今也只有在寺庙中,才能看到他们的塑像与名字,其余何者亦未留下。尔后,在印度又出现过龙树菩萨、无著菩萨等二圣六庄严,以及八十位大成就者等。虽然今天我们仍可恭习他们的论典、拜读他们的传记,但这些菩萨却无一人尚存于世。如是细思之后便会了知:无常确为这个世界的本质,它周遍此世间的每个微尘与刹那当中,令人无法回避。

  龙树菩萨于《大智度论》中说:“十力世尊身光具,智慧明照亦无量,度脱一切诸众生,今日廓然悉安在,何有智者不感伤。”在印度曾出现过具足十力的世尊,身光赫奕,智慧朗照万法而无限量。佛住世时,有缘众生皆得度脱,但如今世尊又何在呢?思及此等,岂有智者不感叹哀伤呢?虽然我们是释迦佛的儿孙,都皈依三宝、受世尊教化,但本师早已示现涅槃,我们无法亲见其色身,的确令人感伤。不禁令人感慨,在此轮回中有何实义呢?

  阿那律古佛示现涅槃时,曾留下一首偈颂:“有为法如云,智者不应信,无常金刚来,摧圣主山王。”一切有为法皆如浮云般无有坚实,所以智者不应对其信赖,一旦无常金刚到来时,即使是诸佛圣尊的色身、坚固的须弥山王亦会被摧毁无余。《阿含经》中记载:某日,…

《《正法妙音》第二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