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正法妙音》第二冊▪P3

  ..續本文上一頁盡心思。如世上有許多人爲了買房、修房、裝璜,以及其它生活享受,耗盡一生寶貴時光。如是爲了如蟻穴般的住所、受用,徒然浪費寶貴的暇滿人身是否值得呢?畢竟此唯是壞滅法的本性,無有任何實義,所以爲此而起惑造業實不值得。

  昔日楊歧方會禅師初于楊歧居住時,房屋僅能遮蔽風雨,甚是破爛。時至冬季,雪子布滿床榻,但禅師亦未因此分心。當時有弟子誠心願爲師化緣修造房舍,但禅師推辭說:“我佛有言,時至減劫,即使極峻的高岸與最深的山谷皆是遷變無常,如何能事事圓滿如意、自求稱足呢?汝等出家學道,作手腳尚未穩當,哪裏還有閑工夫化緣,追求住處的華美呢?”最後禅師亦未應允。

  經由如上解釋,即應了知自己的住處與受用等,無有任何恒常堅固之義,唯學道、修行方有真實的受用,此外任何外在之法皆不可作爲依靠。

  具有神變通靈壽長劫,禅悅爲食天神與仙人,

  無法躲避閻羅與怨敵,未念己亡即是顛倒想。

  具有五種神通的天神與仙人,壽命長達多劫,而且是以禅悅爲飲食,盡管具有如是廣大的福德與受用,卻也無法逃避閻羅與怨敵,當引業窮盡時,仍會死亡而墮落。天人尚且如此,更遑論我們福德微薄、渺小脆弱的人身。所以不憶念自己將會死亡,即是顛倒之想。

  從壽量上作比較:比如,天界最低者即欲界第一層天——四王天,四王天的一天相當于人間五十年,其壽量是五百歲,相當于人間九百萬年。如是往上越是高級的天人,其壽量越是成倍地增長,比如欲界第四層天——兜率天,彼天一日相當于人間二百年,而壽量亦增至四千歲,相當于四王天的十六倍。兜率天的一小時相當于人間八年多,所以當年無著菩薩到兜率天雖僅數小時,但返回時,人間多少青絲已成白發。因此,僅僅欲界天一日,人間即已更換好幾代。

  從六根的功能而言:天人具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與神足通,可于虛空中無礙飛行,能以天眼觀知下界之事。今日人類雖然借助迅速發展的高科技,令六根的功能得到極大延伸,但在天人看來,可以乘飛機上空、越洋通迅、上網交流的人類,實如小蟲擺弄高級玩具般,根本無法與天人的能力相比。

  從受用食物而言:上界天人皆以禅悅爲食,身心充滿喜樂,而人類的食物僅是地上生長的五谷雜糧等,故于受用食物方面亦有極大差別。此外,由于天人的境界非常清淨,故覺人間汙穢不堪,在離地面一百由旬外,便已覺臭味難擋而不欲接近。所以,以帝釋天之尊貴不可能降臨人間,一般只是一些有福德的鬼神來巡視人間。至于夜摩天、兜率天以上的天人福德更大,身份更是尊貴,根本不理會人間事務。所以,即便是以叁十叁天的天人來看,人類就如廁所裏的小蟲,而人間上好的美味,也只是廁所中的糞便而已,受用竟是如此下劣。

  從權威而言:色究竟天中的大自在天,權威至尊,是娑婆世界的主宰。他統轄的範圍是一萬億他化自在天、一萬億化樂天、一萬億兜率天,一萬億夜摩天、一萬億忉利天、一萬億四王天、一萬億日天子及一萬億月天子。乃至欲界諸天連他的名字都無從知曉,更無法見到他的情形。相比之下,人間最有權勢的總統,也只是螞蟻王國的小王而已。

  以上所說壽量多劫的諸天是如此神通廣大、威光赫奕,但當死主來臨時,如是偉大尊貴的天人也會從崇高的天際直接下墮,而無任何回遮之法。《功德藏》雲:“梵帝自在轉輪王,無法擺脫死魔主。”《解憂書》雲:“大仙具五通,能行于虛空,然而卻不能,詣于無死處。”與諸天相比,人類只是天地間小小的裸蟲,生存在如小泥丸般的地球上,以如是渺小的身形、下劣的受用、短暫的壽命,若仍執著自己不會死亡,則確實非常顛倒。

  例如,廁所中的小蟲執著自己不會死亡、妄想在廁所中永遠存活,且爲享受眼前少許的糞便而拼命追求,在如此狹小、下劣的生存空間,彼此爲了少許糞便而激烈地爭鬥,得到了便興奮不已,失去了便悲傷哭泣。當我們看到這一幕時,必覺十分可笑。天人看人世間的事也是如此,本來人命已如此短暫,每個人都只是這個世界的匆匆過客,但人們卻不去憶念無常,反爲貪圖眼前如糞便般的些許受用,不惜一切代價,用盡全力爭取,可見分別心十分可笑。一個人在天人眼中即如同顯微鏡下的微生物,但即便是如此微小的衆生,以強烈貪執推動,其相續中竟有無量無邊的現世理想、千年萬年的宏偉計劃。人類身形雖小,妄想卻可無窮無盡,可見分別心確實厲害。正以人類這種強烈貪執現世的顛倒心,而導致在短時間內便有如此多的鬥诤。所以真正可怕的,正是這一念執著現法的顛倒心。

  通過以上比較我們便懂得,與天人相比,自己的壽命僅在須臾之間,很快將會死亡。若僅爲貪圖現世微不足道的受用而空耗人身,實無半點實義。所以,唯有將自心完全轉入聞思修行中,方能獲得真正的利益。

  昔日四洲權勢圓滿者,雖有少數聞名轉輪王,

  如今憶念只剩名字已,微弱自身更無堅固性。

  在往昔人類福德普遍增上的時代,雖曾出現少數權勢圓滿、統治整個四大部洲的轉輪王,然而至今,除僅能在心中憶念他們的名字外,其它一切皆已蕩然無存。權勢圓滿的轉輪聖王尚且以無常而化爲烏有,何況我們如是微弱的身軀,更是無有絲毫堅固的自性。

  首先對轉輪王稍作解釋。轉輪王即位時,以其福德力感得輪寶旋轉而降伏四方,故稱爲轉輪王。又因他能在空中飛行,所以也叫“飛行皇帝”。在增劫時,人壽增至兩萬歲以上,便開始有轉輪王出世;而在減劫時,從人壽無量歲至八萬歲之間,才有轉輪王出世。人壽八萬歲以後,因有情的福報、壽量損減,惡業增盛,所以不能感得轉輪王出世。轉輪王有金、銀、銅、鐵四種,其中統治四大部洲的是金輪王(頌中“昔日四洲權勢圓滿者”即指金輪王)。通過金輪王所具足的七寶,便可體現其福報與權勢的異常圓滿。七寶即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主藏臣寶與主兵臣寶。

  在轉輪王出世時,便由其福德力而顯現千輻妙輪,此輪寶升騰至虛空後,轉輪王與其軍隊即可騰空飛行。凡是輪寶降臨之處,當地國家皆歸附于他,故轉輪王能以威力降伏一切。第二是象寶,其形相端嚴潔白,極其圓滿調柔,能伏一切敵軍。第叁是馬寶,其膚色如藍色火焰般,且速度奇快,飯食之間便可繞大海一周。第四是女寶,形容端正,與其相觸便生微妙樂受。第五是珠寶,在轉輪王的宮殿中,自然出現琉璃所成的摩尼寶,色澤純青,能出生一切所欲之物。到了夜間,摩尼寶可照亮一由旬遠之處,熱時能放射清涼的光,冷時能放射溫暖的光。此外,只須觸摸摩尼寶便能遣除一切疾病,在幹旱的土地上放置摩尼寶,便可流出水來,是這樣殊勝的一種如意寶。第六主藏臣寶,亦是以轉輪王的福德力自然召感。主藏臣寶只須一伸手,便可獲得所欲的財物。第七主兵臣寶,亦是自然出現,其英勇無比、力量超群,且足智多謀,對轉輪王的意願極具成辦之力。

  即使權勢、受用與眷屬皆如是圓滿的轉輪王,在面對死亡時亦顯得無奈。當業力成熟時,同樣是倒地而亡,成爲一具死屍,爾後四大分解,化爲微塵。所以在因緣窮盡時,轉輪王與其七寶也會消失無余。這些曾在人類鼎盛時期出現的人物,至今除了在佛經中能見到少數幾個名字外,何者亦未留下。可見世間一切皆唯暫時的幻化而已,無有任何實義。與轉輪王相比,人們自以爲美妙的豪華住宅、奔馳牌小車、圓滿眷屬、豐饒資具與顯赫權勢等,其實就如同蜜蜂的蜂巢一般。因此,人們如是微弱的身軀與受用,並無絲毫堅固自性,那麼,徒耗畢生精力以求取泡沫般的身財受用是否值得?我們爲何還要如此心甘情願,以自己寶貴的一生換取無甚實義的結果呢?對此必須反複思惟,方能妥善抉擇自己一生的方向。

  以下是從思惟諸佛菩薩的角度,而顯示壽命無常的真理。

  斷證圓滿能仁與佛子,雖曾現如空中群星般,

  正因揭示無常而涅槃,回想此義深知皆無常。

  在此娑婆世界曾出現許多斷證圓滿的佛菩薩,其數多如夜空中的繁星,然而爲向衆生顯示一切有爲法無常,諸聖者們皆一一示現涅槃,至今無一存留于世。細思此義便深深明知:世間一切皆是無常的本性,任誰也無法改變。

  因爲時間是無始之故,在往昔無數時劫的輪回中,曾經示現成就無上正覺的佛陀及其眷屬,應是不可計數。比如在此賢劫中,過去曾有七佛出世,雖從第一尊佛——毗婆屍佛到第七尊佛——本師釋迦牟尼佛之間,每尊佛座下都曾有過不可思議的菩薩、聲緣眷屬,但這些諸佛菩薩、聲緣羅漢皆已趣入涅槃。如釋迦佛時代,有五百阿羅漢常常遊行人間,但最終也都紛紛示現涅槃。盡管他們都是曾經生活在此世間的聖人,但如今也只有在寺廟中,才能看到他們的塑像與名字,其余何者亦未留下。爾後,在印度又出現過龍樹菩薩、無著菩薩等二聖六莊嚴,以及八十位大成就者等。雖然今天我們仍可恭習他們的論典、拜讀他們的傳記,但這些菩薩卻無一人尚存于世。如是細思之後便會了知:無常確爲這個世界的本質,它周遍此世間的每個微塵與刹那當中,令人無法回避。

  龍樹菩薩于《大智度論》中說:“十力世尊身光具,智慧明照亦無量,度脫一切諸衆生,今日廓然悉安在,何有智者不感傷。”在印度曾出現過具足十力的世尊,身光赫奕,智慧朗照萬法而無限量。佛住世時,有緣衆生皆得度脫,但如今世尊又何在呢?思及此等,豈有智者不感歎哀傷呢?雖然我們是釋迦佛的兒孫,都皈依叁寶、受世尊教化,但本師早已示現涅槃,我們無法親見其色身,的確令人感傷。不禁令人感慨,在此輪回中有何實義呢?

  阿那律古佛示現涅槃時,曾留下一首偈頌:“有爲法如雲,智者不應信,無常金剛來,摧聖主山王。”一切有爲法皆如浮雲般無有堅實,所以智者不應對其信賴,一旦無常金剛到來時,即使是諸佛聖尊的色身、堅固的須彌山王亦會被摧毀無余。《阿含經》中記載:某日,…

《《正法妙音》第二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