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正法妙音》第二册▪P55

  ..续本文上一页生的安乐善道,一切唯从圣法光明出生”生起信解之后,应当发起住持圣法之愿,以经云此愿涵摄佛子无量诸愿之故。

  我们在无误抉择之后,能够决定两个唯一:第一个唯一,在一切所知法的范围中,能够作为信任不变的有事,唯一只有圣法,圣法以外的其它法都是会失坏或不如实的法,不可能成为信任不变的有事,这就是“具足依止、断流转道”两句经文所说;第二个唯一,一切世间和出世间六凡四圣的安乐善道,不会从其它法出生,而唯一从圣法光明出生,这就是“决定出离,趣大菩提,无有违逆,成就和顺”四句经文所说。这样唯一决定之后,我们就会认识到圣法对整个世界的意义有多么重大,没有圣法,众生将不会有真正的依处,都将象游魂一样漂泊生死,没有归宿;没有圣法,众生将无法步入任何一种安乐的善道,只能在苦海中永远沉溺,所以凡是具有慈悲和智慧的大士,如果想真正利益普天下的有情,一定要发起住持圣法的大愿,没有这条大愿,怎么谈得上自利和利他呢?所以为了饶益一切自他有情,要发的根本大愿,就是住持圣法的大愿,在这条根本大愿中含摄了佛子无量无边的行愿,一切佛子自利利他的行为都会从这个宏愿当中出生。

  在《华严经•十地品》当中讲,菩萨安住欢喜地,发起大愿:“愿受一切佛*轮,愿摄一切佛菩提,愿护一切诸佛教,愿持一切诸佛法,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一切劫数,无有休息。”这是初地菩萨住持圣法的大愿。

  同样,在《普贤行愿品》当中说:“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天龙夜叉鸠槃荼,乃至人与非人等,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其中,“我为菩提修行时”,就是愿摄一切佛菩提,愿一切修行都摄归于无上菩提的果地圣法之中。“一切趣中成宿命”,就是愿持一切诸佛法,发愿自己在一切趣当中受生时,都能够不忘宿命,不忘失自己的本愿,在相续当中住持圣法,不失坏圣法。“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就是愿护一切诸佛教,发愿恒常能够出家受持清净戒律而护持一切诸佛的教法,因为“毗尼住世,我法住世。”“天龙夜叉鸠槃荼,乃至人与非人等,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是愿受一切佛*轮,发大愿对所有一切人与非人等的众生类,宣说圣法,让众生普遍受持诸佛的圣法,而获得利乐。应当如是发起住持圣法的大愿。

  如是随念法宝功德之后,心想:今日能遇法宝光明,何等庆幸!理应随分随力受持圣法。

  如是如理随念法宝的功德之后,重要的是归到自己心上。对于自己现在能值遇法宝应当发起极其庆幸之心,应当发出尽力受持之心,这样才能在心相续当中引发殊胜的善根,不只是听一听、说一说而已。对于值遇圣法光明的意义,我们以前没有很深的认识,也就不太珍惜。现在应当这样作意:最稀有的圣法如意宝,今天竟然被我值遇,这真是无量劫来稀有难逢的一天,何等的庆幸,在一切所知法中,圣法是最殊胜、最稀有的,是最能饶益我们的最真实最永久的依处。因此这比遇到其他任何法都要有意义得多,这不是遇到一亿美钞,遇到豪华别墅,遇到金杯大奖,可以比其万一的。一般贪欲未断的凡夫,当他们遇到名利财色时,都会欣喜若狂,而我们今天是遇到一切法中最殊胜的圣法,为什么不庆幸欢喜呢?对这件事,自己一想起就应当欢喜啊!轮回当中转了那么长的时间,遇过那么多法,可是都没有一点价值,为了那些法我们失去过多少生命,流过多少泪水,骨架子堆起来比须弥山还高,流过的眼泪比四大海还深,可是没有得过一点实义。而今天终于值遇了利乐之源的圣法,自己应该从心里感到庆幸,这是最庆幸的事。从今以后,再不能无意义地虚耗人生,再不能自暴自弃,应当随自己的能力,按自己的本分,尽心尽力受持圣法,即使能受持一分,也是最有意义的,超过其它一切世间的善根。所以弥勒菩萨在《辨中边论》中讲,以十法行将会获得无量大福德聚,这不是不了义的说法,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即使太阳可以冷,月亮可以热,但“十法行获福无量”这一点是绝对不会错的。所以对于圣法乃至供养一点,念诵一句,作意一下,修习一点,演说一次,都具有极大的意义,超过一切世间善根。

  弥勒云:“谓书写供养,施他听披读,受持正开演,讽诵及思修。”如是应勤修十法行,以成就人身大义。

  人生的大义就在于此,在其它法上并不会有人生的实义。大家心里应当觉悟,从今以后应当踊跃欢喜,应当在法上勇猛精进,即使颠沛流离也不舍离圣法,应当以十法行去度过今生乃至无量生的分分秒秒,以这样来作一个有意义的人。

  我们的本师释迦文佛在因地无佛出世时,想要求得经法。当时天帝化成罗刹,对他说:“你如果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打骨出髓作墨,我才可以对你开示佛经。”菩萨听了生大欢喜心,为了法就真的剥皮析骨,罗刹惊叹,隐身不现,这时十方佛现身,为菩萨宣说圣法。

  《大涅槃经》上说:有一位仙人在罗刹前求法,罗刹说:“你能舍身,我就可以对你说。”仙人就登上高处,投身直下,罗刹接住他的身体,对他宣说圣法:“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大方便佛报恩经》上说:往昔有位转轮圣王,从婆罗门面前求法,把自己的身体挖成一千个疮,在里面注满膏油,点成千灯,供养法师,希求半偈圣法。于是法师为他说偈:“夫生则死,此灭为乐。”

  又比如,常啼菩萨没有听到般若时,恒常啼哭。后来听到虚空当中有声音告诉他:“你往东方去,会遇到善知识开示你。”常啼菩萨就舍身肉求取供养品,直到法胜菩萨的住处,遇到菩萨入定,常啼菩萨就站立着一直等待法胜菩萨出定。菩萨将出定时,又刺血洒地来供养。后来得悟法音,顿然明白般若心要。

  往昔的诸佛菩萨是这样为了求得一四句偈而甘愿舍身,来成就人身的大义。今天我们已经值遇圣法光明,很方便就能闻思修行,自己身在宝山当中,为什么不努力受持圣法妙宝呢?能够值遇大乘的显密妙法,是多生累劫修积善根的结果,比昙花一现还要难得。《法华经》中说:“譬如优昙花,一切皆爱乐,天人所希有,时时乃一出。(比如优昙花,为一切人所喜爱,在天上人间极为稀有,经过很漫长的时间才会出现一次。)闻法欢喜赞,乃至发一言,则为已供养,一切三世佛,是人甚希有,过于优昙花。(听到《法华经》能够欢喜,下至赞叹一句,这种稀有已经超过优昙花。)”《金刚经》中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在末法时代,能对大乘般若法,欢喜信受,确实是已经在无量佛所种过善根,所以是极为稀有。)《无量寿经》中说:“人身难得佛难值,信慧闻法难中难。”(所以,以信心和智慧来闻法更是难中之难。)今天,诸位生在末法时代,难遇难闻的圣法已经值遇,已经听闻,确实应当好好把握这种千载难逢的因缘,应当精进以十法行来实现人身的大意义,不要虚度光阴。

  如是圣法,下至于一偈义听闻受持开演思惟,亦能成就无量利益,广于经中应当了知。

  不是很多,仅仅是四句偈的法义,你能够听到,能够受持到,能够开演,能够思惟等等,就已经成就了人生的无量利益。

  在佛经的文字里面蕴含了极为深广的密意,因为佛经是佛语的积聚。当年世尊住世时,把他的心意借语言这个方便,传给弟子们,而弟子们听到佛语,能观照持心,就能开悟证果,得无量利益。在佛涅槃之后,佛的一代时教都结集在三藏十二部当中,那里面有如来甚深广大的密意。我们以恭敬心读诵、听闻、受持、开演、思惟,就等于开始有机缘能和佛陀相遇,佛经的文字中,确实有世尊的心意,有导师安住的密意在里面。如果我们能反照自心,能领会到密意的一分,就能得到无量的利益。

  以比喻来说明,比如《黄帝内经》是中医的源泉,是大根大本,因为里面承载着黄帝的大智慧,中医的大智慧、大方便,中医的高境界全在里面。如果后人不重视不恭敬这本《内经》,不以《内经》为引导,就不可能有机会得到黄帝的心意,也就很难契入中医的深层境界,最终中医从根本上就会失传。虽然黄帝有真实的知见,但是只有以默契相应才能感受到,他对后人的大慈悲,就是把自己的智慧结晶放在《内经》里面,传到后世,有缘的人能够虔诚、恭敬、受持它,这本《内经》所蕴含的古圣黄帝的密意,才可能在他的心前显现出来。

  同样的道理,佛陀是量士夫,他现量见一切所知法的相,他的语言是在指示一个境界,我们需要以自己的心来观照到这个真实相,如果能以虔诚恭敬之心,就象在佛前亲聆佛语一样,那佛语就会成为直接的引导,其中的真实密意,就有机会在我们心前显现。所以我们不能认为经书只是一般的文字,我们持这个圣法,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寻行数墨上,应当知道,一本本薄薄的经书实际上里面有如来的全身,有深广的法界,有如来的大智慧、大慈悲、大方便,里面有五道十地的大境界。确实在末法时代,如来是示现为文字相,以教法作苦海众生的导师,成为出离苦海的慈航。这里面的密意实在比虚空还广,比大海还深,能对它受持,就是亲近诸佛的法身。能依经观照持心,就是成佛的正因。所以,功德不可思议。可以这样说,假如今天所有世间的文化技艺都失传,人们不会开飞机,不会发电,不会用电脑,不会生产种种食品,这并不是很大的损失。但是如果人们对于圣法不听闻、不读诵、不开演、不受持、不思维、不供养,那整个人类就会逐渐埋没三宝种性,会逐渐陷入无明之中,不知取舍,不知出离,不能觉悟,无法趣入诸佛大光明、大清净、大平等的境界。

  今天的时代,人们面对古代圣人留下的文化精华,不虔诚、不恭敬、不能发心…

《《正法妙音》第二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