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仁山法师)▪P19

  ..续本文上一页听经,道场有规定,道场里面听经,一般讲堂规定进讲堂脱鞋子,很不好意思我没脱。这是说假如道场有规定,我们遵守这个习惯,一般听经闻法的场所,为了不干扰别的同修认真听经,进入讲堂,我主动把手机关掉,或者调到无声的状态,这也是持戒。我们不要以为持戒就是个不杀生不偷盗怎样,说老实话,连这些日常生活当中初浅的我们尚且不懂得去做,那戒条当中所定的,非常微细的就更不容易做了。持戒对自己是自爱,对众生是爱护众生,不要让众生因我而生烦恼,这是持戒的本意,从这个里面呢,就体现出菩萨菩提心的精神,这也是菩提心具体表现出来了。

  

忍辱,非常关键,金刚经上说得好,一切法得成于忍,无论世出世间法,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如果不能忍,那是不可能的,怎样才叫忍?我们是不是很能忍?应该算是很能忍了,至少我们能忍一个半小时,这已经够能忍的了,所以也觉得大家能忍,我们菩萨又给大家增加一天的功课,本来说明天我们就学习圆满,看这个愿文还有很长,是可以学圆满但是比较赶,就增加一天,星期天大家继续修忍辱波罗蜜。忍,我们看这个字,古人说得好,忍字头上一把刀,这一把尖刀插在心上这叫忍,有很多人说了,我实在忍不过了,超过我忍耐的极限了。实际上,忍耐是没有极限的,只有愿不愿意忍,只要愿意忍是没有极限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为一些琐碎的小事情而妄生烦恼,人是有感觉的,早晨起来遇到人表情不好,心里面就犯嘀咕了,这人对我是否有意见,听到人说几句不好听的话,心里面又难过了,看到对自己不好的做法,心里面也实在没办法忍受,这是轻微的。严重的呢,象诽谤陷害欺骗侮辱,说老实话,这一些在生活当中真的叫此起彼伏,每一天都离不开,于是很多人就为此而大生烦恼,认为这都是别人给我带来的麻烦,是XX人让我生烦恼的,是XX人让我不高兴的。奇怪了,怎么没记住阿弥陀佛要让我们高兴,却记住XX人让我们不高兴,下次你要再这样想的时候,要记住,今天有个叫仁山的和尚说了,叫你要高兴,人很容易受暗示,别人让我们不高兴,我们马上就不高兴,你说这岂不是很冤枉吗,这说明什么呢?我们不但菩提心没有,连一点点自制的能力都不具备,就连我们自己的情绪都没有办法调控,那还谈什么往生。我举个例子,假如要往生的时候,忽然有个人指着鼻子把你大骂一番,你要怎么办呢?这个时候要起来跟他吵一架吗?你这边还没吵完,阿弥陀佛走了,你可不是说阿弥陀佛等我一下,我跟他吵完架再跟你走,佛说了下辈子吧。平常心态不能调整好,往生的时候决定有障碍,所以往生头一个是发菩提心,说白了,就是觉悟的心态。

  

觉悟的心态很笼统,所以这个地方具体列出来,这六条就告诉我们什么叫觉悟的心态,表现在生活中,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这些逆境恶缘折磨,说老实话,不能看做受折磨,佛不是说折磨,经上没这么说这是折磨,不是这样说的。经上说的,这是修行人的逆增上缘,是菩萨修行最佳场所,我看到经上曾经这么说,说念佛人怎样才往生,举了个例子,假如一个人入于大众之中,就象我们今天在一起学习共修,在大众之中,忽然有人无缘无故站起来,指明说XX人啊,你怎么样怎么样,很不怎么样怎么样,把你狠狠的说一番骂一顿,有人说我能忍,因为人太多了,不好意思跟他翻脸,这样不行,因为心里面不平,所以不算。怎样才算过关呢?听到这样的话,马上起来给他磕个头,欢欢喜喜,佛用个比喻说,如饮甘露,就象喝了最好的饮料一样,受到滋补啊,不但没有丝毫嗔恨心,反而是欢欢喜喜生起感恩之心,佛说了,这个人肯定能往生。为什么呢?假如他现在真的往生,他不受障碍,跟我们刚才举的例子一样,假如你要往生,有人骂你,如果不是这样平平淡淡地去看待,欢欢喜喜去面对,的确会障碍自己往生,说起来这是功夫,而实际上这很平常,都在生活当中。

  

西方确指里面觉明妙行菩萨举了个例子,教他的学生,我们也不妨试一试,假如你手上有一块钱,拿在手上,刚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钱要买东西,正好这边过来一个人无缘无故把这一块钱跟你夺去,作何感想?该不会没感想吧?我们想一想,假如我们的利益无缘无故,哪怕再小的利益,象一块钱这么小,无缘无故被人夺去了,我们心中会不会感觉到难过。钱再少这是个面子问题,怎么可以把我的钱拿走呢?一块钱可以不在乎,但这样的做法有人说了不能忍,不能忍,连一块钱都不能忍,十块还能忍吗?一百块还能忍吗?成千上万还能忍吗?将来要往生的时候,就是成千上万的家产给人夺去,这不是假设是真的,能忍吗?说忍,已经不可以了,欢欢喜喜让出来能做到吗

  这是一个反面的例子,再反过来,假如大家今天来听经,听经的时候啊,这个道场发的不是无量寿经,而是一块美金,大家又作何感想?哎呀,这多好,每天来听经。我们从这个地方去体会,这是很有深意的,一块钱是很少,但是别人这么恭恭敬敬给我,我心里面也感觉到很得意,很高兴,如果有这样的想法不行了,在顺境当中已经受影响了,再往上面加十块还得了,一百块一千块那我们岂不是要被这一些莫名其妙而来的利益给冲昏了头脑。说老实话,在现实生活中,没别的事情,就这两方面,一个是利,一个是害,利就是给我一块钱,害就是抢我一块钱,所以菩萨说了,念佛人要往生,不从别的地方看,就从一钱之得失,去看自己的心态,这一块钱都足以动摇我们现前的心境的话,完了,不用谈什么看破放下了,那全是空谈,这一块就让我们团团转了,所以不容易。

  

忍辱,就是在顺逆境缘当中去练,练什么呢?心地如如不动,别人赞叹我,很好,别人诽谤我,也很好,欢欢喜喜,不为所动。有人说不行,赞叹嘛还可以,诽谤怎么能受得了呢?逆境当中往往给人以历练,寒山大士问拾得菩萨,说世间有人,欺我谤我毁我笑我轻我贱我,举了这些负面的例子,我应该如何处置啊?实际上代我们问,很多人也常常这样问,总认为这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拾得大士说得好,只要忍他。我看到我们道场后面有贴着一张寒山拾得两位菩萨的对话,就这一段,头一个就是忍他,耐他,忍耐,要有耐心,忍一次不行,两次不行,三次,永远忍下去,由他,由他去,让他,再不行呢,再不行偶尔回避他,最后不要理他。很多人听到这一句很高兴,我就不要理他就行了,实际是很生气的说不要理他,已经没有忍耐了,后面又加了一句,再过几年你且看他。看他,有人说了,看他不得好死,谁让他欺侮我,好象这一句很解气,就等这一句了。哎呀,如果这样的话,那真的就完了,再过几年,看他什么样了,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心境。假如我明年再看这一位跟我,我认为他跟我作对的同修,我明年再看他,我觉得他没那么讨厌了,说明自己境界提升了,到后年看到自己,觉得自己讨厌的人,他以前感觉很讨厌,现在好像并不那么讨厌了,还蛮可爱,这说明自己很可爱了,再过几年又看到,哎呀,我要感谢他,如果不是以前他这么样对我,或许我不会这么早觉悟,好,这不得了,这境界大幅度提升了。像老和尚一样,知恩报恩,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了,那是菩萨的心境啊。所以再过几年,这个一句话是给我们空间让我们自己提升,因为我们现在没有办法欢欢喜喜去面对,所以菩萨说你先忍着耐着,等着自己境界提升了,再回过来看,就不是忍他耐他,而是欢欢喜喜去面对他,这是再过几年,你且看他的真实义。如果是再过几年,看到他越来越讨厌了,完了,不是他完了,我们完了,这是真的,人家还是那个样,可我们越来越堕落了,我们的心境越来越糟糕了。这不需要问别人,所以忍辱对我们学佛念佛的同修非常重要,就是世间一般人,如果不懂得这样调整心态,说老实话,生活当中的烦恼那可真有的是。

  

忍辱而后是精进,你看啊菩萨的精神就是精益求精,这里面没有丝毫消极的概念,有很多人认为佛法消极,从哪里看消极?总是被佛教现代的一些现象所产生的一种错误的感觉,你譬如看到修行人好像与世隔绝了,认为这是消极的,看到学佛人不跟人争不跟人抢了,这是消极的,他只看到了一半,怎么没有看到释迦牟尼佛王位都不要,一生牺牲奉献?怎么没有看到历代祖师都是忘我的付出,不疲不厌的去教化众生?怎么没有看到这一些世间学佛真正有成就的大德,他们都在默默无闻在各行各业为社会做出奉献?他们消极吗?一点也不消极,如果要消极,说老实话,我们不需要讲经了,念佛多好,讲经也没薪水,听经也不会发工钱,我们为别人介绍佛法,没有说一个月谁会给多少工资,没这一回事,但是我们依然欢欢喜喜去做,这是消极吗?现在任何一个公司,乃至政府单位任何一个职员,如果说不给他薪水,让他这样义务去做,你看他高兴做吗?所以真正佛法的精神永远是积极的,精进,精益求精,精是精纯不杂。精纯不杂,我们具体来说就是我们学佛的心念,为众生为佛法的心念,不夹杂丝毫私心杂念,这样说比较具体,这叫精,这是菩萨的精。进呢?永远不断在求进步,决不退转,所以真正学佛人,真正发菩提心的念佛人,任何时候都不会丧失信心,这一点非常关键,决不因为外面境缘言论而改变自己最初的发心和信念,不因为那个人出了问题没往生我就怀疑往生是假的,不因为别人对佛法有不好的看法对道场有不好的评价,我就改变我学佛的初心,不会的。相反,正是因为那个人没有很好的往生,所以我要更好的去学习以求更好的往生,正是因为别人都在说可能佛法的形象怎样怎样不好,所以我要做出一个学佛人最好的榜样,正因为别人说道场怎样…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仁山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