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接班人,一种是弘法的接班人。所以,年轻人出家,到寺院里面来常住,共同学习,你就得观察他能不能讲经说法。如果能,就帮助他走讲经弘法的道路,那什么事情都不要他过问,专门学讲经。天天在讲台上磨炼,讲经的人要真正能成就,最重要的是要接受人的批评,你才会有进步。你要诚诚恳恳的向你的听众请教,因为听众一般不会批评你,都是赞叹你,“你讲得不错,讲得好”;谁肯说你讲得不好。所以你要很诚恳的,至少听众当中要有个很知己的朋友,他真帮助你。你要有这个心量接受批评,改过迁善,你会成就;你要不接受批评,你就不能有成就,你不可能有成就。这个道理不能不懂!很重要。
如果他不是个讲经的材料,那你就好好训练他当护法,出家人在寺院里面护持道场的,叫内护。让他担任执事,能力强的,让他来管家,我们讲的当家师;有交际手腕的叫他担任知客师,对外的联系,运用他的专长。无论是学护持、是学弘法,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责任,一定要知道因果的理与事,因果的道理与事实,不能错因果!这在佛门里面自古以来,祖师大德常常挂在口上。护持的人要全心全力爱护学讲经的法师,要给他方便,要处处照顾他,他的成就就是你的成就。他要是失败了,那就你全盘失败了,你培养的学生没有一个成材,你的护持全盘失败。
护法同时还要护持信徒,因为道场跟学校不一样。学校只是教学,道场里面还有念佛堂,还有禅堂,所以,有些人到这个地方来修持的,你也要照顾周到,要给他方便。因为佛门跟学校又一个不相同的地方,学校学生年龄很整齐,一年级、二年级,年龄相差一、两岁。但是佛门里面的教育是社会教育,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来学的人,年龄参差不齐,有十几岁的,有六、七十岁的。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文化水平、不同的生活习惯,护法的人都要了解,都要懂得要怎样去照顾。护法的人天天要开检讨会,昨天有哪些事情做得不如法,有欠缺,今天要改正。天天改,你这个道场才会兴旺。
最重要的是要接受大众的批评,你看古人跟我们讲的三句话,“富在知足,贵在知退,福在受谏”。什么是福报?接受别人的劝告,接受别人的意见,这个人有福。为什么?他会改,他会不断的进步,渐渐他做到究竟圆满。不能接受别人批评,不能接受别人劝告,这个人注定失败。纵然眼前,那是过去生中的福报,好像满兴旺的,他在享福他不修福。你冷静观察,几年之后他就衰了,他就败了。他的衰败不要紧,因为这不是别的行业,这是佛法,那个因果就重了。佛门衰在你的手上,败在你的手上,你的罪过是阿鼻地狱。
江逸子居士画的这个地狱变相图,你仔细去看看,那是真的不是假的。只有迷惑颠倒的人胆大妄为敢造不善,他不知道果报可畏,如果真正知道因果报应,他绝对不会做。特别是在佛门里面担任执事,不论是哪一类的执事,纵然是个很普通的义工,这都是他修福、造孽的场所。他修福,那是大福报,他造孽,那就是地狱果报,三途果报;三途里面绝对大多数是在地狱。所以不能不谨慎,一定是战战兢兢,古人讲的如履薄冰。很小心谨慎去做,要做得如法,如法就是没有自私自利,没有贡高我慢。团体决定遵守六和敬,你能够遵守六和敬,护法神拥护你。你要抛弃了六和敬,佛菩萨不会护念你,妖魔鬼怪常常来帮助你,帮助你什么?帮助你造孽;换句话说,帮助你堕地狱,你知不知道这个事实!
古时候的道场如法,如法就是会议多,佛门里头没有叫开会这个名词,叫什么?它叫羯磨。羯磨就是开会,羯磨是会议当中的表决,征求大家的意思。一般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叫白一羯磨。就说一次,大家听了,如果有意见提出来,没有意见,通过了,就这么办。重要的事件,譬如这个人出家、剃度,这是大事情,我们同不同意他出家,这个要说四遍,这是最隆重的。你看看受戒的时候,三师七证,十个出家人坐在那里,教授和尚宣布某某人要发心出家,大众师(就是你们这九位法师)同不同意,如果不同意马上就提出来,这就通不过。说一遍,大家都没有话说,那就通过了,也不要举手,不说话就通过了。再重复说第二遍、说第三遍、说第四遍,四遍都没有反对意见,这通过了,同意你取得出家身分。这是最隆重的大事。
通常寺院里挂单的,外面出家人要到我们这边来住几天,我们大众师同不同意,都要开会。这种情形比出家当然是要轻一点,大概是说三次,重复说三次,三次大家没有意见,通过,我们准许他在这个地方挂单。挂单有期限的,有几天的,几天的就很简单,大概一次,顶多两次,就可以通过了。如果长期挂单,那至少要三次,让大家细心去考虑。佛教是民主的,佛教不是专猘的。如果老和尚对这个人认识,可以向大众介绍这个人的来历、这个人的修持,跟大家介绍。介绍完之后,通常是维那师的事情,白众,或者是知客师宣布,征求大众的意见。平常小事,白一羯磨。像念佛堂,现在念佛堂开放,在一般,寺院庵堂念佛堂是二十四小时都开放,禅堂亦是如此,念佛人随时都可以进去。现在由于在都市、闹区,这里面是商业大楼,不能住人的,于是念佛堂就有像上下班的时间一样,早晨什时候开门,晚上什么时候关门,就有时间限制。谁负责这个事情,都要大众来决定。住持方丈可以提名,提几个人,大家推选哪个人来担任。如果发生特殊情形,有些人很早就来了,门没有开,这时候能不能通融一下,这个白一羯磨就行了。
所以,大大小小日常生活当中琐碎事,点点滴滴都是开会。他们开会的时间在哪里?在吃饭。你看不要召集,吃饭的时候大家都来了,就利用吃饭的时间来办事,这省事!吃饭统统云集在斋堂,统统都到齐,所以办事方便,羯磨也叫办事,我们现在叫通过,提案通过。凡事总要考虑到合情合理合法,情理法三方面都要顾到。执事与执事当中,凡夫总免不了人情,但是你要记住,人情往往害事,往往造成许多障难。这个障难,小,是妨碍你自己本身的工作,大,就会破坏佛法形象,结罪不同。破坏佛教形象,这个罪重;妨害你自己的工作,这个罪轻。
因此,中国古代寺院丛林的执事,任期是一年,到时候总辞,重选,这是丛林里面的规矩。什么时候总辞?腊月三十,除夕的晚上,总辞。总辞之后马上就开始选举,选举就是羯磨,做羯磨,没有什么投票,没有什么举手。或者是由清众提名,清众大概是几个人联名提名,这个可以表决的。或者是住持提名,提下一届哪个人做方丈,总得提个两、三个人,然后来表决,监院、各个部门的执事。通过之后,第二天初一,早晨大家一起上早课,他们就就任,这是新的一届。
一年换一次,不断的改进,不断的求进步,所以常常做检讨。他们的检讨工作是天天做,都是利用吃饭的时间,这是最方便了,不耽误大家的工作。你要是召开一个会议大家都来,有的时候耽误他的工作,所以多半利用吃饭时间。还有利用早晚课的时间,这个很方便,大众统统要来。上早晚课总得要来,三餐饭统统要来,利用这个时间来办事,就是来处理事务,事务并不很多。三餐饭,两堂功课,早晚两堂功课,一天有五次的聚会,再多的事情,再复杂的事情,也都很容易来处理掉。现在我也曾经见过规模大的寺院丛林,住众几千人,堂口很多,那得要分开,要分多很部门。因为要是全体集合在一起做早晚课,大殿没有那么大,所以往往分开,斋堂往往也分开,似乎有分院的这个意思。他由分院领导人来主持,这是规模大的道场,都做得很如法。
护法里头最重要的是人事关系,中国古人讲得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地利、人和,人和最重要,人要不和肯定道场就破坏了。内部要和,然后扩展到信徒要和,再扩展到社会要和。现在我们讲多元文化,我们住在这个地区,跟这个地区所有不同的宗教要和,才真正能够利益这个地方,利益这个社会,最大的利益,祥和。所谓和睦相处!
现在大家心目当中希求的安定和平,安定和平要从我们本身做起。我在这几天讲演当中都说到,我们要真诚,自己真诚心对待别人,不要求别人用真诚心对我,我们不求这个,只求我要用真诚心对人。为什么?我学佛,我真学。他虽然学佛,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他真学也好,他假学也好,与我不相干。我真学我就要用真心待人。我要学包容,我要学忍辱,我要学谦让,我要学尊重,我要学礼敬,统统是我自己学。道场所有执事都有这样的共识,那就叫“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这两条你就做到了。这两条是六和敬的根本,人人有这个共识,人人都是这样子、这个心态来护持道场,这个道场哪有不兴旺的道理!
如果彼此意见不合,我看不惯你的,你也看不惯我的;我不赞成你的,你不赞成我的。这个时候怎么办?赶紧辞职,这是我劝你的。为什么?这种思想、行为是堕地狱的业因,这个不好!中国佛门有个谚语,意思很深,他说你想害某人,你就叫他做当家,你就叫他做住持,为什么?当家、住持担任重要执事,如果有一念私心他准堕地狱,他不会上天堂的,来生人天福报他都得不到,你害人!那害什么?愚痴就会被人害。有智慧,警觉性很高,遇到有些人不能合作来找麻烦的时候,立刻辞职就不会了。我就不会上当,我就不会被害,我也不会堕落。
所以,执事修福、修功德很容易!但是堕落同样容易,就看你一念心行是正还是邪;换句话说,你是依靠佛菩萨教诲办事,还是依靠你自己的意思办事。依靠我自己的欢喜、喜爱,或我不欢喜,依照这个意思去办事,那肯定堕落;你里头有情执在,这不是智慧。执事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调和,调和大众,调和不要用口,用身!我自己做得正、行得正,那一切都正。中国古人说得好,“成其身而天下成”,这是讲修身,我的身成就,成就…
《劝学》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