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勸學▪P6

  ..續本文上一頁接班人,一種是弘法的接班人。所以,年輕人出家,到寺院裏面來常住,共同學習,你就得觀察他能不能講經說法。如果能,就幫助他走講經弘法的道路,那什麼事情都不要他過問,專門學講經。天天在講臺上磨煉,講經的人要真正能成就,最重要的是要接受人的批評,你才會有進步。你要誠誠懇懇的向你的聽衆請教,因爲聽衆一般不會批評你,都是贊歎你,“你講得不錯,講得好”;誰肯說你講得不好。所以你要很誠懇的,至少聽衆當中要有個很知己的朋友,他真幫助你。你要有這個心量接受批評,改過遷善,你會成就;你要不接受批評,你就不能有成就,你不可能有成就。這個道理不能不懂!很重要。

  如果他不是個講經的材料,那你就好好訓練他當護法,出家人在寺院裏面護持道場的,叫內護。讓他擔任執事,能力強的,讓他來管家,我們講的當家師;有交際手腕的叫他擔任知客師,對外的聯系,運用他的專長。無論是學護持、是學弘法,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責任,一定要知道因果的理與事,因果的道理與事實,不能錯因果!這在佛門裏面自古以來,祖師大德常常挂在口上。護持的人要全心全力愛護學講經的法師,要給他方便,要處處照顧他,他的成就就是你的成就。他要是失敗了,那就你全盤失敗了,你培養的學生沒有一個成材,你的護持全盤失敗。

  護法同時還要護持信徒,因爲道場跟學校不一樣。學校只是教學,道場裏面還有念佛堂,還有禅堂,所以,有些人到這個地方來修持的,你也要照顧周到,要給他方便。因爲佛門跟學校又一個不相同的地方,學校學生年齡很整齊,一年級、二年級,年齡相差一、兩歲。但是佛門裏面的教育是社會教育,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來學的人,年齡參差不齊,有十幾歲的,有六、七十歲的。不同的年齡、不同的行業、不同的文化水平、不同的生活習慣,護法的人都要了解,都要懂得要怎樣去照顧。護法的人天天要開檢討會,昨天有哪些事情做得不如法,有欠缺,今天要改正。天天改,你這個道場才會興旺。

  最重要的是要接受大衆的批評,你看古人跟我們講的叁句話,“富在知足,貴在知退,福在受谏”。什麼是福報?接受別人的勸告,接受別人的意見,這個人有福。爲什麼?他會改,他會不斷的進步,漸漸他做到究竟圓滿。不能接受別人批評,不能接受別人勸告,這個人注定失敗。縱然眼前,那是過去生中的福報,好像滿興旺的,他在享福他不修福。你冷靜觀察,幾年之後他就衰了,他就敗了。他的衰敗不要緊,因爲這不是別的行業,這是佛法,那個因果就重了。佛門衰在你的手上,敗在你的手上,你的罪過是阿鼻地獄。

  江逸子居士畫的這個地獄變相圖,你仔細去看看,那是真的不是假的。只有迷惑顛倒的人膽大妄爲敢造不善,他不知道果報可畏,如果真正知道因果報應,他絕對不會做。特別是在佛門裏面擔任執事,不論是哪一類的執事,縱然是個很普通的義工,這都是他修福、造孽的場所。他修福,那是大福報,他造孽,那就是地獄果報,叁途果報;叁途裏面絕對大多數是在地獄。所以不能不謹慎,一定是戰戰兢兢,古人講的如履薄冰。很小心謹慎去做,要做得如法,如法就是沒有自私自利,沒有貢高我慢。團體決定遵守六和敬,你能夠遵守六和敬,護法神擁護你。你要抛棄了六和敬,佛菩薩不會護念你,妖魔鬼怪常常來幫助你,幫助你什麼?幫助你造孽;換句話說,幫助你墮地獄,你知不知道這個事實!

  古時候的道場如法,如法就是會議多,佛門裏頭沒有叫開會這個名詞,叫什麼?它叫羯磨。羯磨就是開會,羯磨是會議當中的表決,征求大家的意思。一般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叫白一羯磨。就說一次,大家聽了,如果有意見提出來,沒有意見,通過了,就這麼辦。重要的事件,譬如這個人出家、剃度,這是大事情,我們同不同意他出家,這個要說四遍,這是最隆重的。你看看受戒的時候,叁師七證,十個出家人坐在那裏,教授和尚宣布某某人要發心出家,大衆師(就是你們這九位法師)同不同意,如果不同意馬上就提出來,這就通不過。說一遍,大家都沒有話說,那就通過了,也不要舉手,不說話就通過了。再重複說第二遍、說第叁遍、說第四遍,四遍都沒有反對意見,這通過了,同意你取得出家身分。這是最隆重的大事。

  通常寺院裏挂單的,外面出家人要到我們這邊來住幾天,我們大衆師同不同意,都要開會。這種情形比出家當然是要輕一點,大概是說叁次,重複說叁次,叁次大家沒有意見,通過,我們准許他在這個地方挂單。挂單有期限的,有幾天的,幾天的就很簡單,大概一次,頂多兩次,就可以通過了。如果長期挂單,那至少要叁次,讓大家細心去考慮。佛教是民主的,佛教不是專猘的。如果老和尚對這個人認識,可以向大衆介紹這個人的來曆、這個人的修持,跟大家介紹。介紹完之後,通常是維那師的事情,白衆,或者是知客師宣布,征求大衆的意見。平常小事,白一羯磨。像念佛堂,現在念佛堂開放,在一般,寺院庵堂念佛堂是二十四小時都開放,禅堂亦是如此,念佛人隨時都可以進去。現在由于在都市、鬧區,這裏面是商業大樓,不能住人的,于是念佛堂就有像上下班的時間一樣,早晨什時候開門,晚上什麼時候關門,就有時間限製。誰負責這個事情,都要大衆來決定。住持方丈可以提名,提幾個人,大家推選哪個人來擔任。如果發生特殊情形,有些人很早就來了,門沒有開,這時候能不能通融一下,這個白一羯磨就行了。

  所以,大大小小日常生活當中瑣碎事,點點滴滴都是開會。他們開會的時間在哪裏?在吃飯。你看不要召集,吃飯的時候大家都來了,就利用吃飯的時間來辦事,這省事!吃飯統統雲集在齋堂,統統都到齊,所以辦事方便,羯磨也叫辦事,我們現在叫通過,提案通過。凡事總要考慮到合情合理合法,情理法叁方面都要顧到。執事與執事當中,凡夫總免不了人情,但是你要記住,人情往往害事,往往造成許多障難。這個障難,小,是妨礙你自己本身的工作,大,就會破壞佛法形象,結罪不同。破壞佛教形象,這個罪重;妨害你自己的工作,這個罪輕。

  因此,中國古代寺院叢林的執事,任期是一年,到時候總辭,重選,這是叢林裏面的規矩。什麼時候總辭?臘月叁十,除夕的晚上,總辭。總辭之後馬上就開始選舉,選舉就是羯磨,做羯磨,沒有什麼投票,沒有什麼舉手。或者是由清衆提名,清衆大概是幾個人聯名提名,這個可以表決的。或者是住持提名,提下一屆哪個人做方丈,總得提個兩、叁個人,然後來表決,監院、各個部門的執事。通過之後,第二天初一,早晨大家一起上早課,他們就就任,這是新的一屆。

  一年換一次,不斷的改進,不斷的求進步,所以常常做檢討。他們的檢討工作是天天做,都是利用吃飯的時間,這是最方便了,不耽誤大家的工作。你要是召開一個會議大家都來,有的時候耽誤他的工作,所以多半利用吃飯時間。還有利用早晚課的時間,這個很方便,大衆統統要來。上早晚課總得要來,叁餐飯統統要來,利用這個時間來辦事,就是來處理事務,事務並不很多。叁餐飯,兩堂功課,早晚兩堂功課,一天有五次的聚會,再多的事情,再複雜的事情,也都很容易來處理掉。現在我也曾經見過規模大的寺院叢林,住衆幾千人,堂口很多,那得要分開,要分多很部門。因爲要是全體集合在一起做早晚課,大殿沒有那麼大,所以往往分開,齋堂往往也分開,似乎有分院的這個意思。他由分院領導人來主持,這是規模大的道場,都做得很如法。

  護法裏頭最重要的是人事關系,中國古人講得好,“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時、地利、人和,人和最重要,人要不和肯定道場就破壞了。內部要和,然後擴展到信徒要和,再擴展到社會要和。現在我們講多元文化,我們住在這個地區,跟這個地區所有不同的宗教要和,才真正能夠利益這個地方,利益這個社會,最大的利益,祥和。所謂和睦相處!

  現在大家心目當中希求的安定和平,安定和平要從我們本身做起。我在這幾天講演當中都說到,我們要真誠,自己真誠心對待別人,不要求別人用真誠心對我,我們不求這個,只求我要用真誠心對人。爲什麼?我學佛,我真學。他雖然學佛,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他真學也好,他假學也好,與我不相幹。我真學我就要用真心待人。我要學包容,我要學忍辱,我要學謙讓,我要學尊重,我要學禮敬,統統是我自己學。道場所有執事都有這樣的共識,那就叫“見和同解,戒和同修”,這兩條你就做到了。這兩條是六和敬的根本,人人有這個共識,人人都是這樣子、這個心態來護持道場,這個道場哪有不興旺的道理!

  如果彼此意見不合,我看不慣你的,你也看不慣我的;我不贊成你的,你不贊成我的。這個時候怎麼辦?趕緊辭職,這是我勸你的。爲什麼?這種思想、行爲是墮地獄的業因,這個不好!中國佛門有個諺語,意思很深,他說你想害某人,你就叫他做當家,你就叫他做住持,爲什麼?當家、住持擔任重要執事,如果有一念私心他准墮地獄,他不會上天堂的,來生人天福報他都得不到,你害人!那害什麼?愚癡就會被人害。有智慧,警覺性很高,遇到有些人不能合作來找麻煩的時候,立刻辭職就不會了。我就不會上當,我就不會被害,我也不會墮落。

  所以,執事修福、修功德很容易!但是墮落同樣容易,就看你一念心行是正還是邪;換句話說,你是依靠佛菩薩教誨辦事,還是依靠你自己的意思辦事。依靠我自己的歡喜、喜愛,或我不歡喜,依照這個意思去辦事,那肯定墮落;你裏頭有情執在,這不是智慧。執事還有一個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調和,調和大衆,調和不要用口,用身!我自己做得正、行得正,那一切都正。中國古人說得好,“成其身而天下成”,這是講修身,我的身成就,成就…

《勸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爲師及教學之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