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建设佛化家庭▪P7

  ..续本文上一页得不抛弃或修补改造时,便由节俭而变为浪费了。

  (3)关于弘法的经费

  传布佛教的经费是要慷慨献捐的。不独关系佛教的发展,而且也是为自己培植福田。如本事经佛说:“应以不坚之财,贸易坚财。云何以不坚之财,贸易坚财?谓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如法精勤劳役手足,竭力流汗,所获珍财,应自供身,奉上父母,赈给妻子,朋友眷属。勤修梵行,除去憍逸,弃诸邪道。欢喜恭敬,如应如时,持用布施,求无上安乐涅槃”。

  宝雨经,佛说:“观见一切有情造极恶业,施财摄取,令彼远离所作恶业,安置善处。复起思惟:佛说布施是菩萨。菩提由布施故,得断三种不善之法,所谓悭吝,嫉妒,恶思。是故我应学于如来,随所有财,常行布施。虽复施与,不起慢心”。

  我们学佛的人,智慧和布施要并修的,缺一不可。分别业报略经载:“常乐修智慧而不行布施,所生常聪哲,贫窭无财产;唯乐行布施而不修智慧,所生得大财,愚闇无知见。施慧二俱修,所生具财智;二俱不修者,长夜处贫闇”。捐献弘法费用,非但是应该做的,而且是乐得做的;因为我们迟早总要“一旦长伸脚,频呼不转头”。“万般带不去,惟有业随身”的啊。三慧经载:“人治生,譬如蜂作蜜,采取众华,勤苦积日。已成,人便持取去。亦不得自食,适自疲极。人东走西走,求是作是,合聚财宝,勤苦不可言。己命尽,他人得其财,自反得重罪。受苦不可量”。佛教徒立身处世,是要学佛的,不要去学蜜蜂啊。

  弘法以购送佛学书籍为最要最妙。有财力的要大量印送,倘没有大力的,每年也要量力购买几册送人。学佛的方法中,六度是纲要。六度之中,布施度居最重要的第一位。布施有三种,如解深密经,佛说:“三种者:一者法施。二者财施。三者无畏施”。购送佛书这件事,就具备三种布施的功德。拿佛书送给别人,是法施;佛书是化了钱财购来的,是财施;他人阅后因此起信,改善行为,使他在现世逢凶化吉,没有怖畏,来世往生极乐世界,没有堕入恶道的恐怖,这是无畏施,所以我们每年要在收入款项中,拨出一部份来,作为弘法的费用。假使要想详细知道赠送佛书的功德,请阅拙编在家学佛要典所载:“广布佛书之十六法”,和“普劝印造经像文”。至于所送的书,恐人不看,难免糟跶,这一问题在拙述“知己知彼”中,曾经讨论到,可请参阅。

  关于佛教团体的经费(尤其是出版佛教杂志书籍的),也要踊跃捐助,因为这是弘法的机关。经费充足了,弘法事业就能推广,否则就是有献身弘布佛教的人才,也不能发展他的抱负的。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这是要希望我学佛的法兄弟,法姊妹们,大家共勉的。除了弘法费用以外,社会上各种的义捐,也应当视力之所及,捐助一些,因为事关公众的幸福啊!

  (4)要从事储蓄

  佛说:“世事无常”。我们要记住人生也有不幸的时候,如丈夫失业闲居,妻子疾病缠绵。倘向他人借贷,在“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社会中,你的希望是常不容易达到实现的。所以收益有余款时,就应该从事储蓄,以防备意外的支出。储蓄不妨从小数积起。但储蓄要择稳妥的银行或商号,既可生息,又无危险。如果贪一时的重利,借给不可靠的人,或是效法守财奴,把钱收藏在家里,这种办法是不妥的。在平靖的时候,储蓄是极端需要的,不过倘若生逢乱世,物价时时飞涨,固定的利息收入,赶不上物价的上涨,弄得所存贬价,那是又当别论。在这种特殊情形之下,就应该把储蓄的款项,善于运用了。

  二、怎样保存器具

  当购办器具的时候,要选择品质优良,构造坚固,式样新颖的。倘贪图一时的便宜,不顾物品的恶劣,那末,买来以后,脆弱不堪使用,于经济上反受损失。“一分钱,一分货”,小便宜是贪不得的。购得的器具,要加意保存。不独惜福。而且可防钱财的浪费。关于器具的保存,应有相当的常识。

  (1)各类器具的保存

  竹器 精制的竹器,用花椒煎沸水泡洗,可永久不蛀;或把竹器浸入沸水中煮透,再用漂白纷调水,浸一二日,也不会蛀。

  木器 木器没有漆的时候,先用绿矾水涂,然后加漆,就不会蛀了。木桶漏水,用水门汀或油灰嵌入;就能胶牢不漏。

  漆器被烫,现出白迹,用布蘸火酒或花露水,用力揩擦,白迹自去。

  木板上字迹,用手指沾食盐少许擦字,便能消除。

  钉木器每苦木裂,若在钉上涂肥皂,可免裂。

  金器 金器用旧色淡,用线香熏,再用胭脂水洗,那么赤色就会灿然了。

  银器 银器污渍,用棉花蘸醋,或用宫粉擦,就可现白。银器色暗,用桴炭和水洗刷,光白如新;或用牙粉擦后,清水洗,再用干布揩,也能光彩焕发。

  银箸触毒发黑,用盐擦,就可复原。

  铜器 铜器色暗,用布蘸擦铜油擦之,就能光亮;或用烧瓦片磨末,用布擦,功效和擦铜油一样,或用桴炭磨水成浆,用板删蘸刷,就可洁白光亮了。

  铁器 刀、剪生锈,浸入泔水缸,一二日后取出,锈自会退去,或用米醋,浸三日取出,不擦自去。

  铁拦最易生锈,防止的方法,用黑铅粉和松节油涂上,那光泽就经久不变了。

  锡器 用粗糠或稻草灰擦洗,可去污。

  磁器 用碱水洗磁器,可使它内外光滑。

  茶壶茶杯染有茶痕,用食盐擦,痕即去。

  玻璃器 一切玻璃用具,新购来时不要立刻就用,应先用旧布把每一件分开包好,放入冷水锅,水面要超过物件,再加一大把食盐在水内,用文火煮。水沸后,再煮三十分钟,把火熄灭。等水完全冷了,再用布洗涤干净。这样煮了以后,玻璃就不容易破碎了。

  花缸花瓶冬天防冻:用食盐投入,就不会冻裂,而且花也比较耐久。

  拭玻璃窗,把火油一滴注上,取旧布揩拭,宿垢积污就能顷刻除去。

  灯罩用食盐擦,光亮而耐久。

  灯罩极易爆碎,假使把碎罩烘热。用生大蒜头擦碎处,然后持合烘干,就牢固异常。但须忌潮湿。

  (2)杂物的保存

  杂物 肥皂用后,挂在通风地方,可经久耐用。

  燃烛,用食盐放在烛心四周,可免烛油下淋,且光明倍增。

  洋伞经雨后,必须撑开阴干;但在不及撑干的时候,应把伞倒置于地,切不可把柄向上,恐水聚在伞顶,使铁骨易锈,布也因湿而易碎。

  去灯带灰,用剪剪去马口灯上的灰,颇不易平,每使火焰偏吐;可把灯带旋低,用粗纸揩齐,必较平正。

  除新油漆气味,用绿豆煮汁洗抹,可除气味。

  驱扑灯虫,用葱一支作圈式,围在灯泡上,虫即远扬。

  钟放在铺薄楼板的案上,钟内的摆,必易受震荡,以致速度不准,机件易坏;不如放在楼下,无地板处较妥善。

  浆糊最易霉臭,若加石炭酸水(西药房购)少许,就能经久不坏。

  草席洗抹后,切忌曝在日中;否则很易稀松。

  冬日磨墨和些酒在里面就不冻了。

  炭要用时,先放在盐水,或冷水中一浸,燃烧时约可省一倍。

  书籍卷封邮寄,收到后,必卷曲不能伸,可一手执书脊,把书在饭锅,或水锅上熏,一面洒开书页,使每页透入湿气。然后压书在二平面物之间,即可恢复平正原状。邮寄书有绳捆的印痕,可把半干半湿的布,盖在书上,然后用重物上压,过了一夜就平直了。

  衣服篇

  一、衣服之目的与材料

  人体所著的衣服,为调节体温的工具;又能防护身体,免受损伤,是卫生所必需的。衣服对于人生的条件,是保卫体温,要适合身体,切于实用。不是争奇斗艳,讲究华丽作为奢侈品的。但是衣服必须整洁。衣服整洁能够使人敬重。所以佛尝勉励我们,衣服要整理得清洁。

  (1)衣料的种类

  衣服材料种类很多,因它的质地不同,可分为棉毛丝麻四种。

  1、棉织品 棉织品用棉实的纤维织成,质粗通风,多含空气,能保体温;又易吸收湿气,而徐徐加以蒸发。制衬衣最适当,且价很廉,能屡经洗涤,不易损坏,于经济上也很相宜;但质地粗糙,没有光泽。可做常服。

  2、毛织品 毛织品如呢绒等,是羊毛所织成的,种类很多。卫生上的价值,等于棉织品。它的品质柔软和暖,适宜于制老人小儿衣服。织孔中容有多量空量,所以能保温。

  3、丝织品 丝织品是蚕丝所织成的,保温力很弱;而且没有吸收蒸发的作用,又不耐洗,但是质软而轻,且较毛织品不易受尘埃。有一种叫人造丝的,是用木材纤维制成的。价值较蚕丝为廉。而且轻软细滑和蚕丝没有差异。

  4、麻织品 麻织品是麻皮的纤维所织成,虽没有保温的效能,然而能够吸收水分,很快的就蒸发了,所以可制夏令的衣服。

  (2)纤维的鉴别

  衣服的原料大多数是纤维织造的。这纤维不外乎植物质和动物质二种,植物质的,如棉和麻;动物质的,如毛和丝。棉的纤维成扁平形,有捻成的螺旋痕迹。麻的纤维处处有节,节处生有细毛,如竹状。毛的纤维表面上有一层表皮细胞,像细丝网一般。丝的纤维是平行的,较毛为细。若要检查衣料的原质,可以用显微镜鉴定纤维的状况;或则用火燃烧。燃烧后发出爪甲臭味的,便是动物质;发出熏木臭味的,便是植物质。

  二、怎样保存衣服

  我们佛教徒要注重惜福,要俭于享受,换句话说就是能甘淡泊。甘淡泊就能够担当事业,不怕受苦了。弘一大师说:“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我们对于衣食能够不浪费,就是惜福。

  (1)惜衣得衣穿

  述者幼小的时候,家母常常教训我,说道:“惜衣得衣穿,惜人得人敬”。这两句话,言简意深,也可说是修己待人的准绳。惜衣必须注意使用和保存。收藏的时候,要整齐褶叠。要取出叠在下面的衣服,应先把上面的衣服移去,然后取出。倘把在下的衣服急速抽出,就要使内部紊乱,使其他的衣服发生皱纹了。衣服穿著后,必附有少许湿气和尘埃,须加洗涤,而且要善于收藏。

  (2)处置衣服的常识

  兹述处置衣服的常识如下:

  洗衣服上墨渍,用饭粒搓洗,再用清水洗,…

《建设佛化家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莲宗正范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