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墨迹便去。
洗衣服上泥渍,用马铃薯(即洋山芋)水洗,泥渍自去。
洗衣服上机器油污渍,可用松节油(西药房有售),涂在污渍上,尽力揉搓,再用温水和肥皂洗涤,油渍便去。
洗衣服上墨水、碘酒、浆汁等迹,用牛奶浸在有渍的地方,以后再用清水洗涤。
去绸衣上油污,用棉花蘸煤油少许,向渍处揩拭,不但油渍消除,而且原色无损。
去衣服上桐油,如未经风日的,可用豆腐渣洗涤,阴干后,油渍便去。
去衣服上铁锈,可用酢浆盐(药房有售,又名四蓨酸钾)。溶水洗涤,便能脱去。
除衣服上蜡烛油,先在桌上铺一张吸墨水纸,把衣服平铺纸上,再用吸墨水纸一张铺在衣上,纸上再撒石粉或豆粉,用热熨斗烫压,油质就溶解,被纸和粉吸去。
红蓝各色墨水污衣,可在无日光处滴醋少许,放在清水中洗,即去。
去衣服上蝇粪,可用灯芯草蘸水洗涤,蝇粪自去。
去衣服上蚊血,可用冷水洗涤,便无痕迹,倘用热水,便不能脱落。
洗白色衣服,先浸湿后,擦肥皂,再卷起来,在沸热的碱水中(约放半小杯碱),浸一两个钟点,再用热肥皂水去洗,最后用清水洗净(把衣服放在热肥皂水中去煮亦可)。
洗浅色绸衣,可用硼砂少许,溶化在热水中,把衣服浸在里面,经过数分钟,用肥皂洗去污垢,再用清水漂净,挂在透风处,先吹半干,取下折好。重压两分钟,再摊开吹干,就非常匀净。但不宜晒日光。否则绸质就要变黄。
洗蓝色衣服,每次未用肥皂洗的时候,先用冷的醋水浸一下。每一饭碗冷水加入一汤匙醋洗涤,便不褪色。
洗印花布衣服,加醋在水中,可使颜色不褪;或先把衣服浸于盐水中(即食盐和水,每桶水加一茶杯食盐),以后再洗涤。
洗呢绒衣服,不能用两手扭绞。因这方法最易伤呢绒。应当把湿衣服卷成一卷,用毛巾包好,再用两手压在卷上,把水挤出,再挂在通风的地方阴干。
晒衣服法。衣服晒干不易挺直,可在衣服未干前,先把衣服折叠起来,压在重物下面。经过片刻,再拥开晒干,就非常平直了。
洗绒线,用皂煮水,拿筷挟绒线,于水内往来摇动,使水面生白色皂沫,愈多愈佳。然后提出,再入水漂洗,要使它自干,勿用手绞扯以免曲绉不平。
洗白色丝织品,若用柠檬汁和水洗涤,更加洁白。
胡椒除衣虱。裹在小包胡椒,同衣服藏在箱内,可免蛀虫侵入,功效和用樟脑相等。
呢绒同绒线的衣服顶容易被虫蛀蚀,可用报纸把衣服包好,放些樟脑在内,可免蛀虫。一切毛织品必须洗干净后,才可收藏。
呢料防蛀缩,可在未裁制以前,把胡椒煮水喷反面,再用熨斗烫干,制成以后,可以不蛀不缩。
不著的衣服,宜在春夏烈日的天气,取出曝晒。用刷子拭去灰尘,入箱藏贮。箱须放在高燥的地方。
衣服晒毕收藏的时候,要等冷透,然后入箱。倘热气未散就去收藏,是要潮损的。
干洗衣服和帆布用具,先用食盐在炉上烘干,趁著干热时撒在帆布上,用刷子去刷,刷匀后,抖去布上食盐,帆布就干净了。
干洗大衣,先把大衣铺在桌上,再撒上热盐,用软的干布,小心抹擦后,再把盐抖去。
绒衣沾雨,绒头立即塌下。可用吸墨水纸吸干水滴,拿旧绒一小块,缠指头上,轻轻倒拭,又复顺揩,连拂四五度,绒头仍可推出。
雨衣不可用汽油洗擦,因汽油能伤衣上的橡皮。洗时先把雨衣铺在桌,用热温的肥皂水抹去。洗后,用清水冲去肥皂,挂在通风的地方。雨衣穿后,应阴干收藏,且忌重压。草帽污渍,可用柠檬盐(西药房购),溶热水中,用小刷浸溶液徐擦。擦毕,用清水漂洗,就和新的一样。
帽和鞋上的霉斑,不可即时曝晒。须先把霉斑刷去,稍蘸火酒抹擦,待阴干后,色泽丝毫不会受损。
各种橡皮制成的手套、鞋和衣服等,有了裂缝,可用胶布贴在反面,比织补容易。
湿鞋要脱下,把底向上晒干。鞋底湿容易烂坏。
衣袖易污损,尤其是终日伏处案头的人们。可用青色或黑色棉布制一副袖套,须较外衣略宽,长过臂肘为宜,否则肘下仍易污损。
垫在地上的席子污秽了,用盐水刷洗,再用清水冲洗,就可以干净。
饮食篇
一、饮食取节便身
佛说:“饮食取节便身”。饮食是维持生命,供给体力的必需品,我们每人应该有适量的食料,然而必须有一定的节制,最忌过量。过量必伤胃肠。杂阿含经,佛说:“人当自系念,每食知节量。是则诸受薄,安消而保寿”。所以能节饮食,就能免病,保持健康。反是,就使珍馐满席,也不足以言营养的。超过一定分量的饮食,就不能消化。徒然使胃肠疲劳,增加一些废物的排泄,造成胃肠疾患的机会。佛又在善生经中,教诫我们要“食知止足”。这是饮食卫生的第一要则。
(1)蔬食卫生
食物种类虽多,可是不外乎植物和动物两种。而植物的营养价值比较动物更为有益而无害。蔬菜类是维持我们体力的原动力,因为蔬菜所含的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等营养分,虽没有谷类和豆类的丰富,但纤维很多,能助胃肠的蠕动,大有辅助消化的功能;且含有铁分和种种芳香刺激剂,更可以清新血液帮助血的循环。所以讲求卫生的,蔬菜是每日必不可少的食物。因为我们不食肉类,于健康并无妨碍,若是不吃蔬菜,便将罹坏血症——一种很危险的病症。佛教徒最注重卫生,所以我们主张蔬菜。
(2)蔬食与肉食的问题
友人曾立群先生,是留德医学博士。他任上海同德医学院教务主任已有二十年了,在医学界是一个有权威者。他曾把蔬食和肉食的利益,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评述:
“人生自襁褓以达成人,身体长大,建设需资。即平时劳作消耗,亦应随时补充,方符新陈代谢之常则。若将吾人平时所进各种食品,作化学分析的研究,其所得成分,大略可分为无机之水及盐类,及有机之蛋白质、维生素、炭水化物、脂肪等各种。按水与盐类,不特渗透所需,亦各种细胞中之重要原质。蛋白质为建造组织所必需;维生素依其名称所指,为生命所不可少;炭水化物能生力;脂肪偏重于热之发生。诸是等类,凡动植物质各种食品,虽各有多少偏废;但大部含存,无分彼此。如蚕豆含蛋白质百分之十八。豕肉含百分之十七。菠菜含炭水化物百分之四。牛肝含百分之二。菜油、豆油、牛脂、乳酪,均系含脂肪之著名者。新鲜之莴苣、生菜、莞豆、兽肉,俱各含有甲乙丙丁各种维生素。然植物之中尚含有一特殊之物质在。于化学分析中,亦属于炭水化物,但非如淀粉、糖类之能消化及溶解者,是纤维质也。纤维质不能消化,惟具有刺激肠胃粘糢,促进胃肠蠕动之功。胃肠既能充分蠕动,于是消化之力始更加强,而粪便亦较易排泄且更畅顺也。肉类虽有纤维,但类似其名而异其质,不可同日而语。夫粪便畅通,始得胃纳旺盛。消化既强,食物方得实惠。养生者苦口提倡蔬食,职是之故”。
“动物之肉,可供餐食者,除含毒者仅拚死而嗜之者外。兽有牛、羊、豕、鹿;禽若鸡、鸭、鹅、鸽;鱼如鲈、鳜、鲤、鲫。其他虾、蟹、蛤、蚬、龟、鳝、鳗、海参之属。非特食其肉,即其乳血卵鳍等,亦莫不以之佐餐。但此等动物,于其生活之经过中,随时随地可以染得细菌,或被任何寄生虫侵入,因而致病。吾人倘非专家,莫知其底蕴,以为完全强健,毫无遗憾,草草宰而烹之。但煮未熟透,或竟酱浸、醋浇、活剥、生吞,于是乎其体中所潜伏之细菌,蛰居之寄生虫,遂由之而传入人体,危险因是而得。疾病如结核,脾蜕疽等。虫如包虫、旋毛虫、条虫等,其尤著者也。以故在现今完善之社会中,牲畜之牧养,有兽医为之监督。屠宰场中,更有详密检查之设备,庶几防患于未然。但其范围仅及于普通之畜兽耳。他如鱼、虾、鸡、鸭,以及其他野味,常人莫能察知其病态,更无从逐个检查,以别其可堪供食与否。既莫能充分的防于前,但求其次于后。于是烹饪务必足其热力,方使菌与虫经高温度而死亡尽绝。自此始以为可以无贻后患矣。不然,不仅此也,鱼肉之类,极易腐馁。而既病者之尸体,其腐馁之程序更早且速。其腐馁也,起于不知不觉之间,当时即生一种妥美毒。此毒质也,虽经沸煮亦不能消灭破坏,一朝随食物达入人体胃肠,吸进血液,导行循环,即感中毒现象。轻者缠绵似伤寒,转展床褥之间,寒热不能即止;甚且兼发咽喉,眼肌等麻痹状态。重者急剧如霍乱,呕吐交作,可以致命于俄顷。由是观之,肉食者正如抱薪救火,不知危险之在于眉睫,知命者可以明矣”。
医学大家丁福保先生说:“世人多喜肉食,曾不一究其利害。大凡通常食肉中,皆含有一种疲毒。此疲毒当畜类死亡之际而生。即使杀一壮硕无病之牲,于其将死未死间亦能生此种疲毒。人食之必为患。故肉食一事,洵有损而无益。吾人主张蔬食既可养生,且免毒害。蔬食云者,乃取天然真味,鲜洁甘美,有足资生者焉。酱、酱油、豆、豆腐,其功效视卵为胜。一合之豆,其营养分可敌肉垂及二两;其他为牛所无之营养分,豆乃悉备之。饮食之道,贵乎养生。吾人所食,宜取其精力之富者。显精力为阳光所自出。得阳光之热,能吸收其精力者,厥维植物。是故摄热蕴精,莫富于种子果实也。其所蓄之精力,无不具有淀粉、蛋白质、醣质、盐质、脂肪等。惟植物之脂肪及蛋白质与动物大异。盖动物之脂肪及蛋白质,均有碍于消化也。最适宜于消化者,特卵及植物之蛋白质耳。谷类等物皆含有之,而豆类独富。蔬菜含蛋白质甚少,果类除胡桃而外则无之。属于动物者则以卵为最多矣。至于其他动物之蛋白质,非独不宜于消化,且已组织成机关之用。养育之生机不具,于人体毫无裨益。于此可见动物之蛋白质与植物之蛋白质,其新陈优劣,显然甚明”。
卫生学家说:“地上所生的植物,受日光长成的,食之最能补身,胜于肉食”。蔬食比较肉食更为有益卫生,已为有识的人们所公认了。
二、饮食常识
食物的…
《建设佛化家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