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如何教育孩子成为超级英才

  

如何教育孩子成为超级英才

  云鹤教授著

  

(一)培养幼儿超级的智能是可能的

  

(二)培养超级智能在学理上与经验上的依据

  

(三)给一般父母的建议—代结论

  

  

  (一)培养幼儿超级的智能是可能的

  英国学者弥勒(J. S. Mill)六岁时除了英文之外,还学会了拉丁文与希腊文,并且开始阅读各种世界名著。音乐神童莫札特三岁时即学会弹钢琴,六岁便开始公开演奏,美国华裔少年罗杰十二岁即由大学毕业,随后便进入史丹福大学念研究所,诸如此类的杰出表现,许多人都将它归功于先天的禀赋或特殊的遗传,认为他们都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天才,也是可遇不可求的神童。一般的父母虽然大都非常向往自己拥有一个(或几个)智能高超的下一代,可是始终都不敢对此种梦想存有何种的“奢望”。近几年来许多专家对于资赋优异的儿童曾经作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我们只要使用有系统的方法来教养儿童,尤其重要的是,如果能够好好把握儿童一生中最重要与最有效的关键时期来刻意加以指导,则这些儿童将来在智慧能力方面便可能大幅获得改善,甚至成为人人称羡的所谓“超级婴儿”(super baby),有些人曾经利用这一类的理论实际加以应用,结果竟然发现不少成功的实例,这些实验成功的经验,虽然引起了许多人的争议,然而却也有许多人表示高度的兴趣,认为这是幼儿教育上一个重大的革新。笔者认为目前虽然仍有一些学者对此加以怀疑和批评,然而由所获得的许多资料和证据显示,一般的父母或教师,如果能够经常注意加以教育,则儿童,尤其是年幼的儿童,所受的影晌响是至深且钜,他们纵然未能成为一个天才,然而也往往足以影响儿童将来的成就,甚至改变他的一生。胡适博士曾经说:“要怎样收获就要怎样栽。”因此我们如果要使我们的下一代更聪明,将来更出人头地,那么身为父母的成人便应当注意“怎样栽”的方法,及早“勤种和耕耘”,将来才能收到丰硕的成果,俗语说:“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一味称羡别人的孩子,倒不如自己明了教育幼儿的原理和要领,然后设法教好自己的孩子,说不定自己的孩子不久以后便会进步非凡,成为资优的孩子,将来还能替社会人群作出更多的贡献。“他山之石可以攻错”,但愿本文所提供的经验,能够带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天下父母一些有价值的借镜。

  (二)培养超级智能在学理上与经验上的依据

  距今大约二十几年前,美国有一位专家格林都曼(Glenn Doman)在费城设立一所“人类潜能成就研究社”,专门协助大脑受损伤的儿童从事学习的活动,由于效果卓著,后来灵机一动便将这种利用揭示片来教学的技术应用到一般常态的儿童,结果发现效果甚为不错,后来他根据这些临床经验写成一本书—“如何教你的婴儿阅读”(How to Teach Your Baby to Read)结果出乎意料极为轰动,成为一九六四年最畅销的书籍之一,该书后来竟被翻译成十六种语言的版本,一九七九年,他又写了另一本书“向你的宝贝教数学”(Teach Your Baby Math)最近又计划出版“如何使你婴儿的智力倍增”(How to Multiply Your Baby”s Intelligence)的著作。他一再向一般的家长表示:“我们个人天赋的潜力都含有达文西、莫札特、米开兰基罗、爱迪生和爱因斯坦的能量,因此只要注意发掘,每一个人都能成就惊人的事业。”“一般成人常常硬把孩子塑成所谓“孩子”的模样,事实上在这一段期间他们的学习量可说是最大,可惜很多人都忽视了这一点。”

  都曼曾经设计了一些特殊训练的课程,而且还为热心的家长设置一种特别讲习会,以便自行在家使用特殊设计的卡片向自己的婴孩从事教学。为了显示这种特殊训练方式的成效,都曼最近曾经在近百人来自世界及美国各地人士的围观下,请一些他们受过训的学童当场表演,其中有一位四岁的幼童,居然能够正确的辨别莎翁“威尼斯商人”戏剧中的许多人物,而且能够以外文(日语)造句,并将这些句子翻译成法文和英文,使在场参观的来宾目瞪口呆、啧啧称奇。此外他还宣称,他在费城所设立的“提高人类潜能训练营”,曾使九十个孩子变成天才,他们的智商也被提高至一百七十八,乃至二百二十的惊人记录,其中有一个两岁的义大利男孩,竟然能够记住美国地图上的三十州州名及其各郡的名称。一个九个月大的女孩能够由许多的答案中正确的选出“七十八减一减二减三减九等于多少”诸如此类问题的解答,一个两岁半的幼儿能够知道甘乃迪总统任内的副总统是詹逊,不仅能够辨认其照片,而且还能由照片上的文字说明知道他是德州人,另外有一个三十二个月大的孩子能够认识分子结构,并辨别出樟脑油、柠檬精、葡萄糖酸等化学品的气味,更是令人十分惊讶,认为不可思议。由于这种惊人的成就,因此也就引起美国各地以及其他国家许多学者的密切注意。尽管目前仍有不少保守派的学者对此抱著怀疑态度,然而这方面的研究和发展却是日益兴盛,现在已经汇成为一股明显的浪潮,因此一位学者曾经表示:“美国今日对于幼儿的研究,正如文艺复兴一般的蓬勃发展。”然而不少人仍然要问,这是可能的吗?许多在这方面有相当研究的学者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可能性是很大的,下面便是一些主要的根据:

  (1)美国心理学家布仑姆(B.Bloom)曾经根据长期研究的结果表示:如果人类的智慧到十七岁左右便发展至成熟的程度,则一个人在一岁时,其智慧便至少发展至百分之二十,在四岁时便发展到百分之五十,在八岁时达到百分之八十,在十二岁时便达到百分之九十二,十七岁时才达成百分之百。此外,一个儿童在四岁以前如果不幸处于贫乏恶劣或缺乏教养的环境中,则每年便会降低其智商二点五之多,而且这种损害以后永远无法加以补救,由此可见,一个人在四岁以前乃是其智慧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儿童以后的发展影响至为重大,因此千万不能忽视幼年时期的教育。

  (2)心理学者韩特(MC V.Hunt)曾经强调:“人类智慧的发展具有所谓关键的重要时期,如果我们能够对于儿童施以适当的早年经验,和充分的环境刺激,则必然可以促进并提高儿童智商的程度。”此外,他还大胆的提出一种假设,“如果我们使用“一种合理的早年经验的科学教育心理学”,我们便可能大幅度地提高人类智慧的平均水准,甚至可以比目前的平均智商高三十之多!”由此可见,只要对于幼儿从事有效的教育,便可能大大的提高一个人聪明的程度。

  (3)哈佛大学的教授布鲁纳(J. Bruner)也认为后天环境的安排最为重要,他曾经大力强调“坐待成熟才能学习”或“成熟为学习的主要条件”这种传统的观念是十分错误的,我们一般人对于儿童,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往往都低估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坦白的说,如果我们能够改进教材和教学的方式,事实上我们便可以使儿童提早学习各种比较困难和复杂的课程,因为他坚决相信“任何学科均可以某种智慧上真实的形式,来有效的教给任何发展阶段中的任何一个儿童。”这种大胆的主张使人对于幼儿教育的成效产生莫大的信心和乐观的态度。

  (4)俄国心理学家柴可夫斯基认为人类的知识和经验在八岁以前可说随著年龄的变化而不断的增加,因此是呈倒三角形▽的状态,然而就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而言,却刚好相反,年龄愈小,其学习和吸收的能力反而愈大,年龄愈大,其学习能力反而愈小,而呈逐年递减的现象,因此是呈正三角形△的形状。他表示婴儿时期的大脑具有非常惊人的学习能力,他们对于成人所给予的各种刺激,如果次数充分,便可能被他们全部照单全收,而且成为潜意识,成为将来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而且更令人惊异的便是这种记忆的活动完全都是在轻松的情况下从事进行,与成人在学习时必须逐项的一一费心加以记忆,可谓迥然不同,因此婴儿乃是地球上最伟大的用脑者,成人简直无法与其相提并论。义大利的学者蒙台梭利(Montessori)也曾经表示同样的见解,她说:婴儿的大脑具有与生俱来的吸收能力,这种机能简直可以媲美上帝的创造力,成人的记忆力实在望尘莫及。格林杜曼也表示:“在记忆学习方面,如果与零至两岁的婴儿相比较,成人简直是低能。”由此可见,婴儿在记忆吸收方面简直具有不可思议的一种能力。这一点可能是许多人闻所未闻而且无法置信的一个问题。

  (5)依据现代大脑生理学的研究,发现其他动物大都在接近发育成熟时才出生,而唯独人类是在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时便脱离了母体。瑞士一位动物学家曾说:“人类婴儿出生时,由于脑部的发育尚未成熟,因此眼睛无法立即睁开观看外物,不会爬行,也不会走路,与其他动物一生下来便会站立、会走,甚至会跑,眼睛也看得见,可说迥然有异。假如人类的婴儿要像猩猩刚出生时一样的行动自如,那么就需要怀孕二十一个月以上。”由于人类的婴儿在出生时身体各部份,尤其是脑部的发育尚未成熟,而且在出生之后的几年内发育最为迅速,因此我们如果能把握这一段发育的关键期间,给予适当的训练,则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还有一些专家发现,人类大脑的细胞的发育,在三岁时已经完成了百分之六十,六岁时则完成了百分之八十,八岁时则达到百分之九十,而九岁至二十岁的十一年间,则仅仅发展了百分之十的部分,幼年时期教育的重要,也由此可见一斑。

  此外,…

《如何教育孩子成为超级英才》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