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四▪P22

  ..续本文上一页佛说是诸菩萨摩诃萨得大法利时,于虚中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以散无量百千万亿宝树下师子座上诸佛,并散七宝塔中师子座上释迦牟尼佛,及久灭度多宝如来。亦散一切诸在大菩萨及四部众。又雨细末旃檀沉水香等。于虚空中,天鼓自鸣,妙声深远。又雨千种天衣。垂诸璎珞,真珠璎珞,摩尼珠璎珞,如意珠璎珞,遍于九方。众宝香炉烧无价香,自然周至,供养大会。一一佛上,有诸菩萨执持幡盖次第而上,至于梵天。是诸菩萨,以妙音声,歌无量颂,赞叹诸佛。

  

此中亦有六瑞。一雨华瑞,二雨香瑞,表圆妙慧福,自行德也。三天鼓瑞,四天衣璎珞瑞,表圆妙教行,化他德也。五烧香供养瑞,六幡盖赞叹瑞。表圆妙自行化他,同归极果也。初虚空雨华者,虚空表平等法性。从此法性,出生四十真位圆妙慧华也。前文既借分身表应(佛),释迦表报(佛),多宝表法(佛)。今先散(华)分身诸佛,次及释迦多宝。意显三身虽非一异,而由得见应身,乃知报身修德及法身性德也。亦散一切菩萨四众,即表大会皆得圆因妙慧,皆成三身妙果,无差别也。细末旃檀沉水诸福德香,亦从法性出生,亦以奉供三身,普及四众,(经)文影略(不说)耳。天鼓自鸣,是表圆音演深妙教。千种天衣,表寂灭忍衣遍覆一切。垂诸璎珞,表戒定慧陀罗尼四种璎珞摄化众生,令生喜悦也。摩尼,此云如意。又言如意珠者,或是偶尔重文,华梵双举。或以四璎珞字,用拟戒等四璎珞也。遍于九方者,本从上方雨垂,遍于八方及下地也。众宝香炉烧无价香自然周至供养大会者,即表自行妙德总趣极果也。前既雨华雨香,用表福慧。今之烧香,即以烧表慧,以香表福。供养大会三身诸佛普及菩萨四众诸未来佛,故云趣极果也。言自然者,不由人力,亦从法性虚空而显现也。有诸菩萨者,亦是自然化现诸菩萨像,亦从法性虚空出生也。幡者,转义。即表增道损生。盖者,覆义。即表慈悲益物。次第而上,即表从至果。至于梵天者,梵是净义,即表究竟四德。妙音歌颂赞叹诸佛,即表以佛道声令一切闻。上既以天鼓表化他之教,衣璎表化他之行。今还用幡盖表行,歌赞表教二种化他妙德,同趣极果也。圆益既深,故现瑞以表之。华严佛顶诸经说大法竟,皆现奇瑞,此经何独不然。二总授法身记竟。

  

戊三弥勒总申领解。文分为三。初颂时众得解,二颂如来分别,三颂瑞表圆益。己今初

  

尔时弥勒菩萨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说偈言。

  

一切菩萨,分证法空,名之为座。今从座起,表不住所证,展转增进也。本实迹权,向未发迹,如右肩被覆。今已开竟,故偏袒以表之。本迹虽殊,不思议一,故合掌以表之。增道损生,速趣极果,故向佛以表之。

  

佛说希有法,昔所未曾闻。世尊有大力,寿命不可量。

  

无数诸佛子,闻世尊分别。说得法利者,欢喜充遍身。

  

己二颂如来分别

  

或住不退地,或得陀罗尼。或无碍乐说,万亿旋总持。

  

不退地,即颂无生法忍,初住念不退位。(得陀罗尼,颂证圆十住。得无碍乐说,万亿旋总持,颂证圆十回向。)

  

或有大千界,微尘数菩萨。各各皆能转,不退之*轮。

  

复有中千界,微尘数菩萨。各各皆能转,清净之*轮。

  

复有小千界,微尘数菩萨。馀各八生在,当得成佛道。

  

复有四三二,如此四天下。微尘诸菩萨,随数生成佛。

  

或一四天下,微尘数菩萨。馀有一生在,当成一切智。

  

如是等众生,闻佛寿长远,得无量无漏,清净之果报。

  

无量无漏,拣异二乘之有量也。妙因所感,故言清净。无障碍土,故言果报。

  

复有八世界,微尘数众生。闻佛说寿命,皆发无上心。

  

二颂如来分别竟

  

己三颂瑞表圆益

  

世尊说无量,不可思议法。多有所饶益,如虚空无边。

  

雨天曼陀罗,摩诃曼陀罗。释梵如恒沙,无数佛土来。

  

雨旃檀沉水,缤纷而乱坠。如鸟飞空下,供散于诸佛。

  

此颂雨华雨香二瑞。总皆供散诸佛也。长有(多出之义)释梵二句,以表机遍十方。(此二句长文所无,偈语补叙,故言长有。)

  

天鼓虚空中,自然出妙声。天衣千万种,旋转而来下。

  

此颂天鼓天衣二瑞。略不颂璎珞。而天衣长有(多出)万字,正显所覆必多。

  

众宝妙香炉,烧无价之香。自然悉周遍,供养诸世尊。

  

此颂烧香供养瑞也。长文云大会。今颂云世尊。当知大会皆是三世佛也。

  

其大菩萨众,执七宝幡盖。高妙万亿种,次第至梵天。

  

一一诸佛前,宝幢悬胜幡。亦以千万偈,歌咏诸如来。

  

此颂幡盖赞叹瑞也。

  

如是种种事,昔所未曾有。闻佛寿无量,一切皆欢喜。

  

佛名闻十方,广饶益众生。一切具善根,以助无上心。

  

此结颂瑞,表圆益。不同循常瑞相,故云昔所未曾有也。二本门正说段竟。

  

丙三流通段。此下共有十一品半经文,尽属流通。今且逐近,以三品半而为本门流通。随喜功德,法师功德两品,只是申明初品因果功德。(以劝流通)不轻一品,只是引证赞毁福罪(以劝流通)丁初中二。初明现在四信,二明灭后五品。戊初又四。初一念信解,二解其义言趣,三闻持供养,四深信观成。己初又二。初长文,二偈颂。庚初又三。初出相貌,二明功德,三明位行不退。辛今初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阿逸多,其有众生,闻佛寿命长远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

  

上已分别闻佛寿长,得益深广。未入住者,悟无生忍。已入住者,增道损生,位邻极圣。未发心者,发无上心,入于十信。此皆夙种既深,现得熟脱。无生发心二位,并属当机。增道损生,通于影响、发起、当机三众。故属正说授记段也。今流通之始,乃约初结缘人,未登十信,或从此会略闻。或从现在诸菩萨等展转得闻。闻佛寿命长远如是。时既甚促,闻亦不多。故云乃至一念能生信解。极言其时之暂而获益之浅也。夫一念者,即现前一念介尔之心也。信解者,信佛本地所证之理,是法界妙理。此理非实非权,而能实能权。自行冥理名实。化他种种方便名权。此理非本非迹,而能本能迹。初证权实体用名本,证后所施体用权实名迹。又,信解此理,既是释尊之所久证。亦是众生之所久迷。亦是现前介尔一念之所同具。故曰,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如是随所闻处,豁尔开明,随语而入,无有罣碍。信一切法,皆是佛法。(即权而实,不思议真)又信佛法,不隔一切法。(即实而权,不思议俗)不得佛法,不得一切法(双遮)。而见一切法,亦见佛法(双照。此二句是不思议中)即一而三。(随举一谛,皆具三谛)即三而一。(虽分三谛,只是一心)亦是行于非道,通达佛道。(九界非道,纯是佛界妙道之用。释上一切法,皆是佛法也)行于佛道,通达一切道。(释上佛法不隔一切法也)不得佛道一切道。(释双遮)而通达佛道一切道。(释双照)无所有而有。(三谛皆有)有而无所有。(三谛皆无)非所有非无所有。(三谛皆非有非无)如门前路通达一切东西南北,无有壅碍。眼耳鼻舌身意,凡有所对,悉亦如是。(六尘体是法界,亘古亘今,无非圆妙三谛也)无疑曰信。明了曰解。是为一念信解心也。(上约闻法信解,即是信行)若坐思惟,随所思惟,豁然开悟,通达三谛,亦复如是。(更约思惟而生一念信解,即是法行)如是信解,即十信初心。未得六根清净未入铁轮正位也。

  

辛二明功德二。初总论无量,二格量显多。壬今初

  

所得功德,无有限量。

  

壬二格量显多又二。初举五度为格量本,二正格信解功德甚多。癸今初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于八十万亿那由他劫,行五波罗蜜。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除般若波罗蜜。

  

般若即是今之正慧,故言除般若也。问,既离般若,则前五不应名波罗蜜。答,约别教人,为求无上菩提,各自于五…

《《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