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而尽其边,亦得名度。以别教十向后心,名假边际故也。问,别教亦有次第般若,还同所校(量),何以除之?答,竖论空假,般若可为所校,中证(后,般若)不殊,名等体等,故须除也。
癸二正格信解功德甚多
以是(五度)功德比前(一念信解)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
辛三明位行不退
若善男子善女人,有如是功德,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退者,无有是处。
别六心(正心住)犹退。七心(不退住)不退。今圆初心即不退者,闻寿量功德,自外而资。圆顺信解,自内而熏。故不退也。初长文竟。
庚二偈颂三。初超颂功德,二颂位行不退,三追颂相貌。辛初又二。初超颂格量显多,二追颂总论无量。壬初又二。初颂举五度为格量本,二颂正格信解功德甚多。癸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人求佛慧,于八十万亿,那由他劫数。行五波罗蜜。
于是诸劫中,布施供养佛,及缘觉弟子。并诸菩萨众。
珍异之饮食。上服与卧具。旃檀立精舍,以园林庄严。
如是等布施,种种皆微妙。尽此诸劫数,以回向佛道。
若复持禁戒,清净无缺漏。求于无上道,诸佛之所叹。
若复行忍辱,住于调柔地。设众恶来加,其心不倾动。
诸有得法者,怀于增上慢。为斯所轻恼,如是亦能忍。
若复勤精进,志念常坚固。于无量亿劫,一心不懈怠。
又于无数劫,住于空闲处。若坐若经行,除睡常摄心。
以是因缘故,能生诸禅定。八十亿万劫,安住心不乱。
持此一心福,愿求无上道。我得一切智,尽诸禅定智。
是人于百千,万亿劫数中。行此诸功德,如上之所说。
癸二颂正格信解功德甚多
有善男女等,闻我说寿命。乃至一念信,其福过于彼。
初超颂格量显多竟。
壬二追颂总论无量
若人悉无有,一切诸疑悔。深心须臾信,其福为如此。
须臾,即一念也。初超颂功德竟
辛二颂行位不退又二。初明不易信解,二明信解则必发愿,故得不退。壬今初
其有诸菩萨,无量劫行道。闻我说寿命,是则能信受。
其有诸菩萨者,约钝根菩萨言也。行道经无量劫,善根淳熟,方能信受。根若未熟,佛不为说。设令闻之彼必疑惑。故信解诚不易也。今若利根,初闻即能一念信解。便可等彼久行菩萨,亦且超彼矣。
壬二明信解则必发愿,故得不退
如是之人等,顶受此经典。愿我于未来,长寿度众生。
如今日世尊,诸释中之王。道场师子吼,说法无所畏。
我等未来世,一切所尊敬。坐于道场时,说寿亦如是。
如是之人等者,双指利钝两根言也。闻而信解,则必顶受发愿,所以决不退也。问,近成(佛)者,无长(寿)可说,何得皆言(说长寿)亦如是耶!答,言如是者,谓说常寿(报佛之寿)若得常寿,尽未来际,必当过此。何但如是。今从实成(佛)已来,故且举尔许(如是)尘劫耳。二颂行位不退竟
辛三追颂相貌
若有深心者,清净而质直。多闻能总持,随义解佛语。
如是之人等,于此无有疑。
长文直明乃至能生一念信解,便即较显功德。今(颂)正释出相貌。以显一念信解之难得也。若欲于此佛寿长寿而无有疑。不论久行始行。须有深心,又须清净质直。又须多闻总持,能随义解,不随文字。具此三法,方能一念信解。则一念信解,谈何容易。信解既不容易,所以功德不得不多也。深心者,上求下化之心。了知心佛众生,理元无二,依之而起无作四宏,故名深心,即如来室也。清净而质直者,不为五住所污,正念真如,即如来衣也。多闻能总持,随义解佛语者,随有所闻,便能总一切法,持一切义。便能解了如来随智随情等语。故虽少闻多解义,亦名为多闻。即如来座也。有此观行三法,乃能信解究竟三法。既信究竟三法之理,乃于究竟位中所有本迹之事亦无疑也。初一念信解竟。
己二解其言趣
又阿逸多。若有闻佛寿命长远,解其言趣。是人所得功德,无有限量,能起如来无上之慧。
前但一念信解,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解其言趣,便可略举似人(略对人说)故能起自他无上之慧也。
己三闻持供养
何况广闻是经。若教人闻,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书,若教人书。若以华香、璎珞、幢幡、缯盖、香油苏灯、供养经卷。是人功德无量无边,能生一切种智。
广闻,广持,广书,广修供养。自行化他功德外资,令内智疾入。故能生一切种智也。
阿逸多,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我说寿命长远,深心信解。则为见佛常在耆阇崛山。共大菩萨诸声闻众围绕说法。又见此娑婆世界,其地琉璃坦然平正。阎浮檀金以界八道宝树行列。诸台楼观,皆悉宝成。其菩萨众,咸处其中。若有能如是观者,当知是为深信解相
见佛常在灵山共大菩萨诸声闻众说法者,方便有馀土相也。又见娑婆其地琉璃,乃至菩萨咸处其中者,实报庄严土相也。理具此相,今依理修观,故观成而相可见。又见此相,虽未真证,以观力故,暂现二土。若三惑分灭,方永与相应也。有馀土中,有声闻者,藏通两教二乘,已断通惑,出生其中仍本为名。实报土中纯诸菩萨,亦是他受用耳。但依此观渐深渐成,入圆初住,则任运遍见,应用无方矣。(谓随心所欲见而无碍矣)初明现在四信竟
戊二明灭后五品二。初列五品,粗格量后四品功德。二随喜功德品,广格量初品功德。广格量已,况出胜者,可以意得。佛不烦文,巧说若此也。己初中二。初长文,二偈颂。庚长文为五。初直起随喜心,二加受持读诵,三加教人,四加兼行六度,五加正行六度。辛今初
又复如来灭后,若闻是经而不毁訾,起随喜心。当知已为深信解相。
初品标人而已。格量在后品说。
辛二加受持读诵二。初标人相,二格量功德。壬今初
何况读诵受持之者。
壬二格量功德
斯人则为顶戴如来。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不须为我复起塔寺及作僧坊,以四事(饮食衣服医药卧具)供养众僧。所以者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是经典者,为已起塔,造立僧坊,供养众僧。则为以佛舍利起七宝塔,高广渐小至于梵天。悬诸幡盖,及众宝铃,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众鼓伎乐,箫笛箜篌,种种舞戏,以妙音声歌呗赞颂。则为于无量千万亿劫作是供养已。
不须为我复起塔寺等者,初心恐被事缘纷动妨修正业故也。则为以佛舍利等者,指此经文所诠之理,即是法身全身舍利。能诠之文,不异七宝高广妙塔,能所和合不二,亦是第一义僧。故直专持此经,即为广大供养。废事从理,所益宏多。若至后心,理观既熟,则涉外无妨内观。事资于道,如油多火猛。顺流扬帆,又加橹棹。其势转疾也。
辛三加教人二。初标人相,二格量功德。壬今初
阿逸多,若我灭后,闻是经典。有能受持,若自书,若教人书。
壬二格量功德
则为起立僧坊,以赤旃檀作诸殿堂,三十有二,高八多罗树。高广严好,百千比丘于其中止。园林浴池,经行禅窟。衣服饮食,床褥汤药,一切乐具,充满其中。如是僧坊堂阁,若干百…
《《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