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千万亿,其数无量。以此现前供养于我及比丘僧。是故我说如来灭后,若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若自书,若教人书。供养经卷,不须复起塔寺及造僧房,供养众僧。
前但自己读诵受持,便为具足供养三宝。况今转以教人,则法施功德,宁非供养中最耶!
辛四加兼行六度二。初标人相,二格量功德。壬今初
况复有人,能持是经。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
圆观渐深,涉事不妨正行。故以事助理,名兼行也。
壬二格量功德
其德最胜,无量无边。譬如虚空,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无量无边。是人功德,亦复如是无量无边。疾至一切种智。
辛五加正行六度二。初标人相,二格量功德。壬今初
若人读诵受持是经,为他人说。若自书,若教人书。复能起塔,及造僧坊。供养赞叹声闻众僧。亦以百千万亿赞叹之法,赞叹菩萨功德。又为他人,种种因缘,随义解说此法华经,(财法二施)复能清净持戒,与柔和者而共同止。(如法持戒,统理大众。)忍辱无嗔,志念坚固。(忍)常贵坐禅、得诸深定。(禅)精进勇猛、摄诸善法。(进)利根智慧、善答问难。(般若)
安乐行中,不亲近求声闻人,亦不说过,亦不赞美。今云供养赞叹声闻众僧,何耶!始心(行人)观浅,恐染小习,故诫勿亲近。今观深力大,故供养赞叹于彼。即能化彼令趣大乘。又复弥助权实不二妙观也。
壬二格量功德
阿逸多,若我灭后,诸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是经典者,复有如是诸善功德,当知是人、已趋道场,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坐道树下。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坐、若立、若经行处,此中便应起塔,一切天人、皆应供养如佛之塔。
已趣道场坐道树下者,位在铁轮。(证相似位,断见思,伏无明)不久得入铜轮(证分真位)能八相作佛也。坐立行处便应起塔,皆应供养如佛塔者,初依人号如来也。结此五品,初三品是闻慧。第四是思慧。第五是修慧。都是十信前耳,(圆五品位)或云,初随喜品,即是入信心位。分一品为两心。(圆)五品即(别)十信心,是铁轮六根清净位也。今谓两释,理须并存。若圆教利根,一念随喜,初垢先落。乃至正行(六度),尘沙亦尽,即相似如来铁轮位也。若解虽圆顿,事障(见思)未除。仅能圆伏五住,通惑种子尚存。即观行如来。具缚凡夫能知如来秘密之藏也。若以五品对前四信。则初二品,(随喜、读诵)即一念信解。第三品,(讲说)即解其言趣。第四品(兼行六度)即闻持供养。第五品(正行六度)即深信观成。其义既齐,四(信)五(品)无别。但是灭后,加读诵位为第二品耳。初长文竟
庚二偈颂四。初颂第二品至四颂第五品。辛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我灭度后, 能奉持此经, 斯人福无量, 如上之所说。
是则为具足 一切诸供养、 以舍利起塔, 七宝而庄严,
表刹甚高广, 渐小至梵天, 宝铃千万亿, 风动出妙音。
又于无量劫、 而供养此塔, 华香诸璎珞, 天衣众伎乐,
燃香油酥灯, 周匝常照明。 恶世法末时、 能持是经者,
则为已如上、 具足诸供养。
辛二颂第三品
若能持此经, 则如佛现在, 以牛头栴檀、 起僧坊供养, 堂有三十二, 高八多罗树, 上馔妙衣服、 床卧皆具足, 百千众住处, 园林诸浴池, 经行及禅窟, 种种皆严好。
辛三颂第四品
若有信解心、 受持读诵书, 若复教人书、 及供养经卷, 散华香末香、 以须曼薝卜、 阿提目多伽、 薰油常燃之。 如是供养者, 得无量功德, 如虚空无边, 其福亦如是。
长行但云兼行布施等,今颂供养经卷,即兼行之意也。须曼华,此云善摄意华。薝卜华,此云黄华。阿提目多伽,此云龙舐华。又云善思夷华。
辛四颂第五品
况复持此经, 兼布施持戒, 忍辱乐禅定, 不嗔不恶口, 恭敬于塔庙, 谦下诸比丘, 远离自高心, 常思惟智慧, 有问难不嗔, 随顺为解说, 若能行是行, 功德不可量。 若见此法师、 成就如是德, 应以天华散, 天衣覆其身, 头面接足礼, 生心如佛想。 又应作是念, 不久诣道场, 得无漏无为, 广利诸人天。 其所住止处, 经行若坐卧, 乃至说一偈, 是中应起塔, 庄严令妙好, 种种以供养。 佛子住此地, 则是佛受用, 常在于其中、 经行及坐卧。
初列五品粗格量后四品功德竟。释分别功德品竟
《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第五卷 终
, 相义, 开阐一乘法, 广导诸众生, 令速成菩提。
初明通经竟
己二明利益九。初文殊自叙,二智积问,三文殊答,四智积执别教为疑。五龙女明圆释疑,六身子挟三藏权难,七龙女以一实除疑,八时众闻见得益,九智积身子默然信受。庚今初
文殊师利言:“我于海中,惟常宣说妙法华经。
庚二智积问
智积问文殊师利言:“此经甚深微妙,诸经中宝,世所稀有,颇有众生、勤加精进,修行此经,速得佛否?
庚三文殊答
文殊师利言:“有裟竭罗龙王女,年始八岁,智慧利根,善知众生诸根行业,得陀罗尼,诸佛所说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辩才无碍。慈念众生、犹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广大,慈悲仁让,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智慧善知众生,总持能受佛藏,皆圆慧也。深入禅定,了达诸法,即圆定也。定慧平等,故能于刹那顷发菩提心,所谓悟无生者,方见刹那,即是刹那际三昧也。达此刹那无生无性,顿入不可思议法界。所谓介尔有心,三千具足。三千即空,得位不退。三千即假,得行不退。三千即中,得念不退。了知不纵不横,双照横竖,故辩才无碍。自悟心性与佛同,愍念众生同体在迷,故慈念犹如赤子。既能上合诸佛,下同同众生。所以功德具足,能至菩提也。心念口演四句,皆是叹其(龙女)圆行。
庚四智积执别教为疑
智积菩萨言:“我见释迦如来,于无量劫、难行苦行,积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为众生故,然后乃得成菩提道。不信此女于须臾顷、便成正觉。
智积侍从宝塔,专证圆经(即法华经)岂应不信(龙女作佛)。盖是…
《《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