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四▪P26

  ..续本文上一页意与上声闻(愿于他土宏经)同。又,或尼及声闻皆是他土缘熟故也。初明受持竟

  

戊二明劝持二。初长文,二偈颂。己初中四。初佛眼视,二菩萨请敕,三念佛默然,四顺佛意发誓。庚今初

  

尔时世尊视八十万亿那由他诸菩萨摩诃萨。

  

(佛眼)众视默劝而不告敕者,上来虽不别命(谁人宏经),而举持经功德深厚,引证分明。多宝(如来)分身(诸佛),远来劝发。此之殷勤,事义已足(事情道理已足够明显)。有欲应命(宏经),宜即发誓。不烦(我)复言。又,为将护(维护)声闻他方宏经之愿,(不起自卑之念)故不(过于)称扬(此土宏经功德深厚)也。

  

庚二菩萨请敕

  

是诸菩萨,皆是阿惟越致,转不退*轮,得诸陀罗尼。即从座起,至于佛前,一心合掌,而作是念:“若世尊告敕我等、持说此经者,当如佛教,广宣斯法。”

  

庚三念佛默

  

复作是念:“佛今默然、不见告敕,我当云何?

  

庚四顺佛意发誓

  

时诸菩萨敬顺佛意,并欲自满本愿,便于佛前、作师子吼,而发誓言:“世尊,我等于如来灭后,周旋往返十方世界,能令众生书写此经,受持、读诵,解说其义,如法修行,正忆念,皆是佛之威力,惟愿世尊,在于他方、遥见守护。

  

二明劝持中。初长文竟

  

己二偈颂。是孤起(颂)。诸菩萨等请护宏经,所以自述宏经方轨。就文为四。初明著衣宏经,二明入室宏经,三明坐座宏经,四总结请知。庚初中三。初总论时节以明著衣,二别明所忍之境,三明著衣意。辛今初

  

即时诸菩萨俱同发声、而说偈言:

  

惟愿不为虑, 于佛灭度后, 恐怖恶世中, 我等当广说。

  

(在恶世中著忍辱衣宏经)

  

辛二别明所忍之境三。初通明邪人,即俗众也。二明道门增上慢者,三明僭圣增上慢者。于中初犹可忍。(怜彼俗众无智故)第二过前。(第二比前难忍,以是法门中增上慢恶人故)第三最甚。(第三最为难忍,以是僭圣增上慢者,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能坏乱正法,疑误众生故)后后者(危害更深)以转难(辨)识故。壬今初

  

有诸无智人, 恶口骂詈等, 及加刀杖者, 我等皆当忍。

  

壬二明道门增上慢者

  

恶世中比丘, 邪智心谄曲, 未得谓为得, 我慢心充满。

  

壬三明僭圣增上慢者

  

或有阿练若, 纳衣在空闲, 自谓行真道,(遂乃)轻贱(在)人间(宏法华)者。(彼为)贪著利养故,(诳妄)与白衣说(相似)法, 为世间(无知人之)所恭敬,(外现威仪,犹)如六通罗汉。(然而)是人(虽居阿练若,实)怀恶心, 常念世俗(名利之)事, (但是)假名阿练若(耳。彼遍 ) 好出我等(宏通大乘人之)过,而作如是(谤)言, 此诸比丘等, 为贪利养故, 说外道论议,自作此经典, 诳惑世间人, 为求名闻故。 分别于是经,(彼等)常在大众(之)中, 欲毁我等(宏法华人)故, 向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及余比丘众, 诽谤说我恶, 谓是邪见人、说外道论议。

  

阿练若,亦(名)阿兰若,亦阿兰那,亦阿练儿。此翻无诤。亦翻无喧杂处。凡居阿练若处,为调(伏)烦恼。今自举(扬,轻)蔑他(人),非无诤行,故假名阿练若也。毗尼藏中,及大宝积经宝梁聚会,并宝云经,佛藏经等,一一广明阿练若行(功德)。二别明所忍之境竟

  

辛三明著衣意

  

我等敬佛故, 悉忍是诸恶。 (虽)为斯(人之)所轻言、 汝等(自作此经,悉)皆是佛,(然于)如此轻慢(之)言, 皆当忍受之。(又) 浊劫恶世中, 多有诸恐怖,恶鬼入其身, 骂詈毁辱我。 我等敬信佛, 当著忍辱铠,为说是经故, 忍此诸难事。 我不爱身命, 但惜无上道,我等于来世, 护持佛所嘱, 世尊自当知。 浊世恶比丘, 不知佛方便、 随宜所说法, 恶口而颦蹙(皱眉也),数数(屡屡)(见,被也)摈出,远离于塔寺。如是等众恶,念佛告敕故,皆当忍是事。

  

铠者,甲也。忍辱铠者,以能忍辱,则虽入恶世而不受伤。犹入阵有甲,不被刀箭之所害也。须知四教皆各有忍辱铠。佛问如是恶人,汝云何观?舍利弗答言,人有五(种)。一身善,口意不善。但念其善,不念不善。念用其身净,以规我身。弃其口意,以诫我口意。二口行净,身意不净。亦念其口,弃其身意。三意净,身口不净。亦念其意,不用其身口。四三业皆不净者,虽无可用,当痛念之。念此不净,使得值善知识,治其三业。勿令堕落三涂。五三业皆净,常念是人以自训况(比较)。念(与彼)齐,愿(与彼)齐。常念境界,以去我恶,此是三藏教中。用苦、无常、不净、无我、空,为铠也。儒者云,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又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亦此义也。又骂是一字。一字不成骂,二字(方)成骂。无有一时称二字者。若称后(一)字,前(一)字已灭。又,能骂所骂一时,同一刹那俱灭。于我何为(有何妨害)。如是等用析空(观)为铠也。又,能骂所骂,皆同幻(化之)人。骂字骂声,皆同(空)谷(传)响。谛观实我实法,了不可得。云何(怎么)不(能)忍。此即空为铠也。又,凡夫不了骂空,起诸忧恼,增长三毒。故有三涂法界。或强制安忍,故有人天法界。圣人了骂是空,自断结使,(见思惑)故有二乘法界。(若)复于骂者生大悲心,念拔其苦,故有诸佛菩萨法界。如此次第观察骂中出生十界,差别不同。用即假为铠也。今经明念佛告敕故,皆当忍是事。佛即佛宝。告敕即法宝。佛法不二,即僧宝。一体三宝,凡圣平等。诸佛已悟,众生尚迷。我为众生翻迷归悟,持说此经。了知我心,上等诸佛,下等众生。诸佛之悟,即我心悟。众生之迷,即我心迷。(生佛不二)如此之铠,即慈悲室,即法空座。一铠一切铠,乃圆教铠也。初明著衣宏经竟

  

庚二明入室宏经

  

诸聚落城邑, 其有求法者, 我皆到其所, 说佛所嘱法。

  

(后二句,正明入室宏经)

  

庚三明坐座宏经

  

我是世尊使, 处众无所畏, 我当善说法, 愿佛安隐住。

  

(处众无畏,善于说法。正明坐座宏经)

  

庚四总结请知

  

我于世尊前、 诸来十方佛, 发如是誓言, 佛自知我心。

  

劝持品竟

  

《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四终

  

《《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四》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