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二▪P2

  ..续本文上一页 十力诸解脱, 同共一法中, 而不得此事, 八十种妙好, 十八不共法, 如是等功德, 而我皆已失, 我独经行时, 见佛在大众, 名闻满十方, 广饶益众生。 自惟失此利, 我为自欺诳。

  

此颂既闻方等弹斥,密得通益事也。无漏法,即长文所称法性。谓偏真涅槃,不漏落生死故。

  

我常于日夜, 每思惟是事, 欲以问世尊, 为失为不失, 我常见世尊, 称赞诸菩萨, 以是于日夜, 筹量此是事。 今闻佛音声, 随宜而说法, 无漏难思议, 令众至道场。

  

此颂既闻般若转教,密得别益事也。无漏难思议者,中道法性,不漏落二边故也。

  

我本著邪见, 为诸梵志师, 世尊知我心, 拔邪说涅槃。 我悉除邪见, 于空法得证, 尔时心自谓, 得至于灭度。

  

此颂初闻佛说,遇便信受,思惟取证也。二颂释竟

  

壬三颂结二。初颂结,二颂成。癸初又三。初正颂结,二追叙疑网,三叙今领解。子今初

  

而今乃自觉, 非是实灭度, 若得作佛时, 具三十二相, 天人夜叉众、 龙神等恭敬, 是时乃可谓, 永尽灭无余。 佛于大众中, 说我当作佛, 闻如是法音, 疑悔悉已除。

  

作佛具相,结身喜。说我当作佛,结口喜。疑悔除,结意喜也。自觉非实灭度者,但断见思,出分段,尚有无明及变易(生死)故。若得作佛,转九界无常五蕴,获证常乐五蕴。是时五住(见惑一住、思惑三住、尘沙无明合为一住)究尽,二死(分段、变易)永亡,乃可谓真灭也。具相三十二,且举法身妙色言之。相相无非相海,无非性德圆显,故名为具。

  

子二追叙疑悔

  

初闻佛所说, 心中大惊疑, 将非魔作佛, 恼乱我心耶。

  

此明不但方等时生疑,般若时生悔也。于此经中初闻略开三显一时,尚自惊悔,所以三请不已。

  

子三叙今领解

  

佛以种种缘、 譬喻巧言说, 其心安如海, 我闻疑网断。 佛说过去世、 无量灭度佛, 安住方便中, 亦皆说是法。 现在未来佛, 其数无有量, 亦以诸方便, 演说如是法。 如今者世尊, 从生及出家、 得道转*轮, 亦以方便说。 世尊说实道, 波旬无此事, 以是我定知、 非是魔作佛。 我堕疑网故, 谓是魔所为, 闻佛柔软音, 深远甚微妙, 演畅清净法。 我心大欢喜, 疑悔永已尽, 安住实智中。

  

此正具领五佛开显之旨,以结三喜也。初颂结竟

  

癸二颂成

  

我定当作佛, 为天人所敬, 转无上*轮, 教化诸菩萨。

  

但颂得佛法分一句,则三喜并成。(即偈文首句)若欲分别者,天人所敬,即身成。转无上轮,即口成。教化菩萨,即意成也。二身子领解竟

  

己三如来述成三。初昔曾教大,二中忘取小,三还为说大。庚初昔曾教大。述其昔来蒙佛教之不谬

  

尔时佛告舍利弗:“吾今于天、人、沙门、婆罗门、等,大众中说,我昔曾于二万亿佛所,为无上道故,常教化汝,汝亦长夜随我受学。我以方便引导汝故,生我法中。

  

无上道者,十住毗婆沙云,身无上,谓相好。(初句是果)受持无上,谓自利利他。(身口意)具足无上,谓命见戒。(此二句即大乘六和)智慧无上,谓四无碍。不思议无上,谓六波罗密。(此二句是福智)解脱无上,能坏(烦恼、所知)二障。(证)行无上,谓圣行、梵行。又,身无上,名大丈夫。受持无上,名大慈悲。具足无上,名到彼岸。智无上,名一切智。不思议无上,名阿罗诃。解脱无上,名大涅槃。行无上,名三藐三佛陀。(此七皆从果立)今经明圆(教)通无上道也。长夜随我受学者,昔虽大化,未破无明,惑暗心中,随佛受学也。方便引导生我法中者,一是昔以大化,今生大解。二是权以小引,令证小果。

  

庚二中忘取小。述其感伤疑悔之由

  

舍利弗,我昔教汝志愿佛道,汝今悉忘,而便自谓、已得灭度。

  

庚三还为说大。述其今日得解不虚

  

我今还欲令汝忆念本愿所行道故,为诸声闻说是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三如来述成竟

  

己四与授记二。初长文,二偈颂。庚长文为十。初时节,至十法住久近。辛今初

  

舍利弗,汝于未来世,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

  

辛二因行

  

供养若干千万亿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萨所行之道,

  

一者供佛。二者持法。乃能具菩萨道,即是满足福慧二种庄严也。

  

辛三得果

  

当得作佛,号曰华光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具记通别二号。通号已如前释。别号为华光者,睹佛放光说法华经,最先得记,故获斯名也。

  

辛四国土

  

国名离垢,其土平正,清净严饰,安隐、丰乐,天人炽盛。琉璃为地,有八交道,黄金为绳、以界其侧。其傍、各有七宝行树,常有华果。

  

先出土名。次明土相。无高下,曰平。无偏衰,曰正。安隐下,明土受用。琉璃下,重明胜相。皆是净行所感,与诸众生作增上缘。

  

辛五说法

  

华光如来、亦以三乘教化众生。”舍利弗,彼佛出时,虽非恶世,以本愿故,说三乘法。

  

准同释迦,故云亦以。舍利弗下,释疑也。疑曰,如上所明,佛出五浊,事不获己,方便说三。今华光佛土清净若此,胡(何)亦以三乘化耶!释曰,以本愿故。本愿者,据大悲空藏经云,舍利弗曾于六十劫行菩萨道,因婆罗门乞眼退时,愿成佛日,开三乘法也。

  

辛六劫名

  

其劫、名大宝庄严。何故名曰大宝庄严,其国中以菩萨为大宝故。

  

辛七众数

  

彼诸菩萨,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非佛智力、无能知者。若欲行时,宝华承足。此诸菩萨,非初发意,皆久植德本,于无量百千万亿佛所、净修梵行,恒为诸佛之所称叹。常修佛慧,具大神通,善知一切诸法之门,质直无伪,志念坚固。如是菩萨、充满其国。

  

辛八寿量

  

舍利弗,华光佛、寿十二小劫,除为王子、未作佛时。其国人民,寿八小劫。

  

十二小劫,直论其时节耳。然论小劫时分长远,正可约此土一增一减以明其数。下皆准(此而)知。

  

辛九补处

  

华光如来过十…

《《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