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乃是密诠心要故也。幽溪云:古人称此,谓之十种咒心。此说非也。须知事虽有十,心惟一种。但此一心,而有三义:体无对待曰大,即如来藏妙明心元如实空不空义。相绝尘染曰白,即如来藏本妙圆心如实空义。用覆一切曰伞盖,即如来藏元明心妙如实不空义。若约义往释。应云,十方如来因如来藏咒心如实空义,得成实智菩提无上正遍知觉。因如来藏咒心如实不空义,得成方便菩提无上正遍知觉。因如来藏咒心如实空不空义,得成真性菩提无上正遍知觉。(此中虽录幽溪文义,不无增损。藏性三义,非是有三如来藏也)
丑三总结
若我说是佛顶光聚般怛罗咒。从旦至暮,音声相联。字句中间,亦不重叠。经恒沙劫,终不能尽。亦说此咒名如来顶。
心性妙理,不可穷尽。所以密诠功德,亦称性而不可尽也。亦说此咒名如来顶者,即是大佛顶三德秘藏故。
子二明因人灭恶生善功德三:初略明。二广显。三结劝。丑初中二:初明不持之失。二明能持之得。寅今初
汝等有学,(指未断见思有学大众)未尽轮回。发心至诚取阿罗汉,不持此咒而坐道场,令其身心远诸魔事,无有是处。
寅二明能持之得
阿难:若诸世界,随所国土所有众生,随国所生桦皮贝叶纸素白氈。书写此咒,贮于香囊。是人心昏,未能诵忆。或带身上,或书宅中。当知是人,尽其生年,一切诸毒所不能害。
此必全书五会神咒。不可单书六字咒名也。
丑二广显二:初总标。二别示。寅今初
阿难:我今为汝更说此咒,救护世间,得大无畏。成就众生,出世间智。
寅二别示八:初能灭诸难。二菩萨加持。三不堕恶道。四同佛功德。五能净业障。六能消夙业。七能满众愿。八能护国界。卯今初
若我灭后,末世众生,有能自诵,若教他诵。当知如是诵持众生,火不能烧,水不能溺,大毒小毒所不能害。如是乃至天龙鬼神精祇魔魅所有恶咒,皆不能著,心得正受。一切咒诅厌蛊毒药,金毒银毒,草木虫蛇,万物毒气,入此人口,成甘露味。一切恶星,并诸鬼神,碜心毒人,于如是人不能起恶。频那夜迦诸恶鬼王,并其眷属,皆领深恩,常加守护。
此咒既是密诠三德秘藏。则诵持者,固已全具秘藏威神。何难不灭,何毒不消。以彼诸难诸毒,亦全揽秘藏为体,不应以秘藏而毒秘藏故也。皆领深恩者,温陵所谓诵咒利彼故。
卯二菩萨加持
阿难:当知是咒,常有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种族,一一皆有诸金刚众而为眷属,昼夜随侍。设有众生,于散乱心,非三摩地,心忆口持。是金刚王,常随从彼诸善男子,何况决定菩提心者。此诸金刚菩萨藏王,精心阴速发彼神识,是人应时,心能记忆八万四千恒河沙劫,周遍了知,得无疑惑。
菩萨精心,与行人精心,元非二体。今以决定菩提心持此神咒,则与金刚藏王心精通脗(吻合),当处湛然。故此菩萨,能于同体心性之中,阴默迅速开发彼(持咒者)神识也。
卯三不堕恶道
从第一劫,乃至后身。生生不生药叉,罗刹,及富单那,迦吒富单那,鸠槃茶,毗舍遮等,并诸饿鬼,有形无形,有想无想,如是恶处。是善男子,若读若诵,若书若写,若带若藏,诸色供养,劫劫不生贫穷下贱不可乐处。
第一劫,指今发心持咒之初时也。后身者,指于最后成佛之一身也。
卯四同佛功德
此诸众生,纵其自身不作福业,十方如来所有功德,悉与此人。由是得于恒河沙阿僧祇不可说不可说劫,常与诸佛同生一处。无量功德,如恶叉聚,同处熏修,永无分散。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进者,令得精进。无智慧者,令得智慧。不清净者,速得清净。不持斋戒,自成斋戒。
十方如来所修功德,本欲普施一切众生。由众生不达同体法性,所以不能领受。今持此咒,则知诸佛是众生心内诸佛,众生是诸佛心内众生。故得三无差别,如恶叉聚,同处熏修也。
卯五能净业障
阿难:是善男子持此咒时,设犯禁戒于未受(持此咒之)时。(今)持咒之后.,(誓不复犯,则从前)众破戒罪,无问轻重,一时销灭。纵(令往时曾)经饮酒食啖五辛,种种不净,(今持咒后)一切诸佛菩萨金刚天仙鬼神,不将为过。设著不净破弊衣服,一行一住,悉同清净。纵不作坛,不入道场,亦不行道,诵持此咒,还同入坛行道功德无有异也。若造五逆无间重罪,及诸比丘比丘尼四弃八弃,诵此咒已,如是重业,犹如猛风吹散沙聚。悉皆灭除,更无亳发。
问曰:经云,设犯禁戒于未受时。持咒之后,众破戒罪,无问轻重,一时销灭。今末世行人,于戒设有毁犯。为须先作法忏,后持此咒,方能灭罪?为是不须作法,但一心持咒,即能灭罪悟无生耶!又或理观未明,但持事咒,亦能灭罪。或须解行并进,然后能灭罪障悟无生耶!答曰:经云持咒之后众罪悉灭者,不惟为显神咒威力。正以此咒,即是密诠心性,故名之为咒心。倘覆罪而不作法,既非直心直言,那(怎能)与神咒体合,其不能速除罪障明矣。至于诚心发露,后不更造。专持此咒,誓无废缺。无论解与不解,皆有大益。解则堪与阿难并驱。不解亦堪与登伽同列。或有不作法而但持咒者,须知更为三例:一者本无清净师僧可向作法,故止向像前发露,此与作法同功。二者有可向作法处,而怀愧不忏,但能永断相续(指恶行),此则稍稍灭罪,决不能悟无生。三者虽知持咒,仍犯前愆(过),则厥罪不灭,但有远益而已。
卯六能除夙业
阿难:若有众生从无量无数劫来,所有一切轻重罪障,从前世来,未及忏悔。若能读诵书写此咒,身上带持,若(或)安住处庄宅园馆。如是积业,犹汤销雪,不久皆得悟无生忍。
卯七能满众愿
复次阿难:若有女人,未生男女,欲求孕者,若能至心忆念斯咒,或能身上带此悉怛多般怛罗者,便生福德智慧男女。求长命者,即得长命。欲求果报速圆满者,速得圆满。身命色力,亦复如是。命终之后,随愿往生十方国土。必定不生边地下贱,何况杂形。
卯八能护国界
阿难:若诸国土州县聚落,饥荒疫疠。或复刀兵,贼难斗诤,兼余一切厄难之地。写此神咒,安城四门,并诸支提或脱阇上(即幢)。令其国土所有众生,(此云可供养处,即塔)。奉迎斯咒,礼拜恭敬,一心供养。令其人民,各各身佩,或各各安所居宅地。一切灾厄,悉皆销灭。阿难:在在处处国土众生,随有此咒,天龙欢喜,风雨顺时。五谷(榖)丰殷,兆庶(犹言万民)安乐。亦复能镇一切恶星,随方变怪,灾障不起,人无横夭。杻械枷锁,不著其身。昼夜安眠,常无恶梦。阿难:是娑婆界,有八万四千灾变恶星,二十八大恶星而为上首,复有八大恶星以为其主。作种种形,出现世时,能生众生种种灾异。有此咒地,悉皆销灭。十二由旬,成结界地。诸恶灾祥,永不能入。
支提,此云可供养处。脱阇,此翻为幢。二十八大恶星,不必即指二十八宿。大集经中,明言二十八宿,皆是菩萨示现,为护世间,不应名为恶星也。
丑三结劝
是故如来宣示此咒,于未来世,保护初学诸修行者,入三摩地,身心泰然,得大安隐。更无一切诸魔鬼神,及无始来冤横宿殃,旧业陈债,来相恼害。汝及众中诸有学人,及未来世诸修行者,依我坛场,如法持戒,所受戒主,逢清净僧,于此咒心,不生疑悔。是善男子,于此父母所生之身,不得心通,十方如来便为妄语。
欲求感应,须具四法:一须依我坛场,二须如法持戒,三须师僧清净,四须不生疑悔。四法有缺,而谓如来妄语,其可乎哉。
壬三护法述愿二。初八部众。二菩萨众。癸今初
说是语已。会中无量百千金刚,一时佛前合掌顶礼,而白佛言:如佛所说,我当诚心保护如是修菩提者。尔时梵王,并天帝释,四天大王,亦于佛前同时顶礼,而白佛言:审有如是修学善人,我当尽心至诚保护,令其一生所作如愿。复有无量药叉大将,诸罗刹王,富单那王,鸠槃茶王,毗舍遮王,频那夜迦,诸大鬼王,及诸鬼帅。亦于佛前合掌顶礼。我亦誓愿护持是人,令菩提心速得圆满。复有无量日月天子,风师,雨师,云师,雷师,并电伯等,年岁巡官,诸星眷属。亦于会中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安立道场,得无所畏。复有无量山神,海神,一切土神,水陆空行,万物精祇,并风神王,无色界天,于如来前,同时稽首而白佛言: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得成菩提,永无魔事。
八部外护,不出二世间主。金刚梵释四王鬼帅等,即是众生世间。日月天子乃至风神王等,即是器世间王。无色界天,亦属众生世间。但权教中,尚无听法之事,况能护法。今是圆极法门,故能令彼称性发愿也。
癸二菩萨众
尔时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在大会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我等辈所修功业,久成菩提。不取涅槃。常随此咒,救护末世修三摩提正修行者。世尊:如是修心求正定人,若在道场,及馀经行,乃至散心游戏聚落。我等徒众,常当随从侍卫此人。纵令魔王大自在天求其方便,终不可得。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除彼发心乐修禅者。世尊:如是恶魔,若魔眷属,欲求侵扰是善人者。我以宝杵殒碎其首,犹如微尘,恒令此人所作如愿。
此为内护,即是正觉世间主也。久成菩提,则三觉已圆,更无馀惑。不取涅槃,则同流九界,不复更灭。诸大菩萨果后行因,大悲大愿,类皆若此。宝杵殒碎魔首者,摧邪显正,法应尔故。
从第四卷请入华屋至此。是第二大科。示不生灭为本修因妙三观门竟。
乙三明正助行所成伏断圆三德位三:初申请。二赞许。三正说。丙今初
阿难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辈愚钝,好为多闻,于诸漏心,未求出离。蒙佛慈诲,得正熏修。…
《《佛顶文句》摘要卷第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