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白话解释▪P13

  ..续本文上一页,就是无量寿佛。彼华上,是指极乐世界的莲华上边。

  【释】观想无量寿佛的修行人,先应该想佛的像。不论闭了两眼,或是开了两眼,都见到一尊珍宝造成了的佛像;佛像的全身,都像阎浮檀金那样的颜色,这一尊佛像坐在极乐世界,七宝池里头的宝莲华上边。

  见像坐已,心眼得开,了了分明,见极乐国七宝庄严。宝地、宝池、宝树、行列。诸天宝幔,弥覆其上,众宝罗网,满虚空中。见如此事,极令明了,如观掌中。

  【解】“弥”字:是遮满的意思。罗:同了网差不多的。掌,是手心。

  【释】已经看到了佛像坐在那里,心里也开发了,眼也开发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见到极乐世界的地上,完全是七种珍宝,庄严成功的。七宝的地、七宝的池、七宝的树、都是一行一行排列得齐齐整整。许多许多像天上那样好的珍宝合成的帐幔,都遮盖在宝地、宝池、宝树上边。各种珍宝结成的罗网,像金罗网下边,挂银铃;琉璃罗网下边,挂玛瑙铃;赤珠罗网下边,挂水精铃;车磲罗网下边,挂金铃,各式各样,好看到了不得。但是观想这样的种种奇妙景象,一定要看得很明白,很清楚,都像就在自己的手心中间一样。

  见此事已,复当更作一大莲华,在佛左边,如前莲华,等无有异;复作一大莲华在佛右边;想一观世音菩萨像,坐左华座,亦作金色,如前无异;想一大势至菩萨像坐右华座。

  【解】这里的“此事”,是指上边所说,观一宝像的种种景象。“等”字:是一样的意思。

  【释】已经观想到了无量寿佛的宝像,在莲华上边,同了极乐世界的种种珍宝庄严成的种种奇妙景象,都很明白清楚了;就应该再观想成一朵很大的莲华,在佛的左边,像佛所坐的那朵大莲华完全一样,没有一些的不同;再要观想成一朵大莲华,在佛的右边;又想一尊观世音菩萨的像,坐在左边的华座里头,也是阎浮檀金一样的颜色,同了佛完全相同,没有一些些的两样;再想一尊大势至菩萨的像,坐在右边华座里头。

  此想成时,佛菩萨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诸宝树,一一树下,亦有三莲华。诸莲华上,各有一佛二菩萨像,遍满彼国。

  【解】佛,是无量寿佛。菩萨,是观世音、大势至两大菩萨。

  【释】观想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像,都想成了,就可以见到佛同了二尊菩萨的像,都放出光明来。这种光,都是金色的照在许多宝树上边,在一株一株的宝树下边,也各各有三朵大莲华;一朵一朵的大莲华上边,也各有一尊佛、两尊菩萨的像,这样的佛菩萨像,同了宝莲华,多到无量无边,周遍布满在极乐世界。

  此想成时,行者当闻流水光明,及诸宝树、凫、雁、鸳鸯,皆说妙法。出定、入定,恒闻妙法。

  【解】行者,就是修行的人。凫的形状,像鸭,【大家叫惯的野鸭,就是凫。】但是此鸭小。雁的形状,像鹅,鸳鸯:雄的叫鸳,雌的叫鸯;这三种鸟,都是喜欢近水的。定,就是修禅定。入定:是把这个心定住了,一些些念头都不转;身业、口业、意业完全停止,叫入定;不入定了,就叫出定。这是参禅的修行人所做的功夫。“恒”字:是常常的意思。

  【释】修行人已经把各处大莲华里头,都有一佛二菩萨的像,观想成功了。应该听到宝池里头水的声音了。这种水流起来,都有光明现出来的,还有许多宝树,同了宝池里头的凫、雁、鸳鸯、各种鸟,都能够演说种种最胜最妙的佛法。大家想想看,极乐世界的树同了鸟,都能够演讲佛法,稀奇不稀奇呢?还有什么世界能够听到这样的奇妙事情呢?有人疑惑,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的,那里来的鸟呢?要晓得这种鸟,并不是堕落到恶道的鸟,这是佛特地变化出来,帮助佛宣扬佛法,化导往生的人的。像阿弥陀经上,也说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一样是帮助佛演说佛法,劝化往生的人的。

  修行的法门多得很,修禅是各种修行法门里头的一种。把这个心定住了,所有一切的念头完全停止,差不多像已经死了那种样子,专门用定的苦功叫入定;在入定的时候,可以不饮、不食、不睡、不大小便的。出定,是暂时停止入定,就同了平常人一样了。修行人不但是在入定的时候,能够听到宝树、凫、雁、鸳鸯所说的妙法,就是出定的时候,也常常能够听到的,所以叫恒闻。恒字,就是常常的意思。

  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若与合者,名为粗想见极乐世界。是为像想,名第八观。

  【解】“忆”字:是记得的意思;忆持:是记住了,不忘掉的意思。修多罗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是契经两个字。“契”字:是合的意思,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合一切法的义理,一种是合一切众生的根机。“经”字: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贯穿一切法,【“贯”字,同了穿字一样的意思。因为如果没有贯穿的经典,恐怕一切法,就都要散失了。】一种是摄持一切法。【“摄”字,是收取的意思;“持”字,是记住的意思。因为如果没有摄持的经典,恐怕一切法,就都要隐灭了。】“合”字:是符合的意思,就是一样的意思。

  【释】修行人在入定的时候,所听到的种种妙法,当然能够记得的;但是在出定的时候,所听到的,也要都能够记住,不放他忘掉;并且还要把所听到的妙法,能够同了经典相合,没有一些些两样。若是同了经典有不一样的地方,就叫妄想。【妄想,是虚假的,不是真实的念头。】若是同了经典一样的,就叫粗的观想到了极乐世界。这就是佛像的观想,叫第八观。

  作是观者,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

  【解】现身,是现在一世的身体,就是在现在的一世。三昧: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是心定不乱的意思。

  【释】能够观想到像上边所说种种的景象,就能够除灭无量亿劫生生死死的罪业。并且就在现在这一世上,能够得到念佛三昧,就能够除灭种种烦恼,也就能够观想到佛像了。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此想成已,次当更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阿难当知,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

  【解】“那由他”是一个极大的数目。合我们现在的数目,有说是十万的、有说是百万千万的,实在也说不出一个准确的数目,大约说十万的。恐怕说得太小了。

  【释】佛又嘱咐阿难同了韦提希道,观想一佛二菩萨的像,已经观想成了,就应该观想无量寿佛身相的光明了。阿难呀!“你应该要知道无量寿佛的身相,像百千万亿夜摩天上的阎浮檀金那种的颜色;佛身体的高,有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查先师谛闲老法师所著观经疏钞演义里头说:凡夫身长七尺,眼长一寸多一些。现在说佛眼像四大梅,就照一大海是八万四千由旬算,四大海应该是三十三万六千由旬;现在说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拿身的数量来比眼的数量,身长过了眼有五十六亿倍的多。”照身体同了眼比起来,最多算了一万倍,也不过是六十万亿那由他由旬,断不会相差有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的多,所以疑惑这恒沙两个字,或者是翻译这部经的时候译错了。】

  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

  【解】“宛转”两个字,是说眉间的一根白毫,向右边旋转的样子。“孔”字:就是小的洞眼。“演”字:是变化的意思。

  【释】阿弥陀佛两眉的中间,有一根毫毛是雪白的,所以叫白毫。并且是八角的中间是空的,有很大的光明的。现在塑的阿弥陀佛像的额上嵌一颗珠子,就是显明白这根白毫的地位。这一根毫毛是向右边旋转,盘在两眉中间,有五座须弥山那样的大。佛的两眼,像四座大海的水,青是青、白是白,分明得了不得的。身上四边各处的毛孔里头,会变化出光明来,像须弥山那样的大。

  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

  【解】圆光:是从佛菩萨头顶上,放出像车轮那样圆的光。化佛化菩萨,都是佛菩萨用神通变化出来的。侍者:是侍侯的菩萨。

  【释】无量寿佛头顶上的圆光,像百亿个三千大千世界那糜的大。在这种圆光中间,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尊一尊化佛的左右两边,也各各有化成的许多许多观世音菩萨,同了许多许多大势至菩萨,做侍候无量寿佛的人。

  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解】不舍:是不放弃的意思。

  【释】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种的好相。一种一种的好相里头,又各有八万四千种的随形好。一种一种的随形好里头,又各有八万四千道的光明。一道一道的光明,周遍照到十方世界的念佛众生。阿弥陀佛都要接引他们,不肯放弃他们的。

  其光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但当忆想,令心眼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

  【解】心眼:是心里头的眼,不是面上的眼。心里头的眼,实在就是心里头的光;【心里头的光,本来个个人都有的,因为被虚假的乱念头遮盖住了,所以心就发不出来了,只要心思清净镇定,心光就会发现了。】修观想全靠这个心光,才能够修成,万万不可以不注意的。三昧: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是正定两个字。正:是不偏不邪。定:是不散不乱。

  【释】无量寿佛八万四千种的光明,八万四千种的相好,八万四千种的随形好,同了无数的化佛,无数的化菩萨,像这样种种特别的景象,很多很多不能够完全说了。只能够一心一意的观想,要观想到不但是肉眼能够见到,也要使得观想人的心眼,也能够见到。那就是十方一切诸佛,也都见到了。因为能够见到了十方诸佛的缘故,那就观想的功夫深了,这个心能够不偏不邪,不散不乱了,所以就可以称念佛三昧了。

  作是观者,名观…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白话解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