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戒淫修福保命▪P6

  ..续本文上一页责沸汤淋身之刑,先打八十大板再治罪。”之后就将我的名字纳入饿册。”家人安慰他:“不要放在心上,不过是梦境而已,别当真;好好的养病,将来功名利禄少不了你的。”

  第二天,花秀圃的两股俱肿,疼痛难行。一周后,全身上下长满脓疮,红肿奇痒,抓破后疮水所流之处又生疮,医治了很久,还会不定时复发。

  后来花秀圃参加各种考试,不是因为错字、或文不对题,就是因为墨汁脏污了考卷而被淘汰;还有一次在试场整日苦思,仍然交白卷,但是出了考场又能振笔而论;每次考试总是令他捶胸顿足,不能如愿,可是,实力比他差的同侪反而能入榜。科举一直无缘得中,事业无成。后来,花秀圃潦倒穷困,饥饿而死;果真是入了饿册。

  天恶淫人,如弃涕唾。花秀圃误用他书画俱佳的专才,令人目醉心迷,神魂颠倒;胆怯者虽不敢轻于尝试,但身体内在,因为心神荡摇已无形受损;而胆大又不能自持的人,则失足沉溺、耗精耗神。所以诲淫书画,实杀人之利刃,有毒害之美食;恶业中,淫恶为最,何况以邪书淫画撩人绮想,误引歧途,贻害千年!

  自命风流 天网恢恢

  清朝道光乙酉年间,有一位王姓书生,文采丰富,博学能文,又长于诗词;他聪明好学,但喜欢谈论男女闺中之事;因而在同侪之中有“风流才子王”的别号。

  塾师曾经劝诫王生:“风花雪月、男女绮文,于大丈夫功名事有何益?”但王生认为风流雅事不碍功名。

  王生参加会考时,头两场因文章突出而得魁,同学都认为他笃定上榜。第三场考试时,他的卷子很快就缴了,也很快的被贴在公告墙上,只见上面写著:

  谁家女,裙钗到;江边散心怀。斜秋波,故把风流卖。桃腮杏腮,红鞋绣鞋,好个巧乖乖;风清月白,为著谁来?

  主考官风趣、幽默的对批一词:

  谁家子,秀才到;三场迷心窍。造淫词,故把卷写坏。奇哉怪哉!神差鬼差!好个痴呆呆!山遥路遥,为著何来?

  在众人的哄笑中,王生果真痴呆呆的愣在那儿,自己也说不出所以然,为何会写出这样文不对题的绮词艳句!当然,这次会考,他也就名落孙山了!这件事还被同侪与亲友传为笑谈。之后,又经过二次考试,王生虽有文采,却均未入榜。他自认命运欠佳,与仕途及功名无缘,也就不再应考,后来潦倒落泊,终其一生。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读书人明知福善祸淫之理,偏偏走文采风流之路。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第五章 百业篇

  富贵不淫 仁者德行

  尉迟恭(注)之妻,外貌平庸。唐太宗念及他是共创唐朝国基有功之臣而嘉许他,想把幼女赐与尉迟恭为妾,尉迟恭委婉而恭敬的答曰:“皇上厚爱,微臣铭感于内,实因下官内人虽妇容丑陋,但善守妇德。古有名训:“富贵不淫,乃仁者德行。”微臣慕此德行而仰之;祈请皇上原谅,臣不敢领旨。”

  唐太宗虽被拒绝,反而更加赞叹其仁者之风,不以妻妾攀结权贵、纳妾联姻,这种人之行为必光明磊落,可以辅君并且忠君;因此更加尊重与信任尉迟恭。

  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则无有可资动摇之处,必君子!是上司、朋友俱可信任之人。

  注:尉迟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人,唐初名将,后封“鄂国公”,与秦叔宝同被世人供奉为门神。

  二曹将军

  宋朝鲁国公曹彬,被誉为良将第一。他待人谦和、仁慈,从不妄杀手下或百姓,即使两军交战也不滥杀无辜。乾德初年伐蜀,陕中之郡、县均被攻下;诸将打算屠城,唯独曹彬重申命令:严禁滥杀。并规定不准奸淫妇女、调戏少女;凡被诸将抓捕之妇女,曹彬将她们集中一处,令卫兵妥善看顾。战事平息后,曹彬逐一面谈,有家者,派兵护送回家,家人已亡故者,为其备礼而嫁。

  曹彬常想:茫茫宇宙皆天地之苍生、君王之赤子;于兵戈扰攘时,夫妇分散,母子流离,若能稍开生路,则不至于悲夫泣妻,号子哭母;而能免除苍生劫难的人,只有当权之将、帅。因此曹彬告诫他的儿子:领兵首重纪律,打仗不可屠城、焚烧民房、掠夺民财、奸淫妇女。见人之父母窜匿逃亡,应作我之父母仓皇无措想;见人之妻女流离失所,应作我之妻女恩情难割舍想。

  后来,曹彬领兵下江南伐金陵时,先焚香祷告上天:“我是武官,必须尽忠职守,希望上天庇佑,减少伤亡。”曹彬并发愿,攻下金陵城时,不杀任何人。自出师至凯旋,士兵个个自律,无人轻举妄动,城内百姓与守城军士对曹彬敬畏而服从。

  当时同朝为官之同姓将军曹翰,攻江州城,屡攻不克,于是下令屠城,并纵容士兵掠夺百姓、奸淫女子,自己行为也失检;乡里百姓均痛恨曹翰之行为。

  他死时尚不到三十岁,他的子孙逃亡外乡,乞食露宿,流落街头。

  曹彬的儿子曹璨、曹琮、曹玮均承受乃父爱惜人命、不淫掠之善德。根据史籍记载:

  曹璨,个性沉毅,好读“左氏春秋”。为官善于安抚士卒,带领部属恩威并施。契丹入侵时,领兵屡战有功,后封同平章事,卒谥武懿。

  曹琮,个性谨慎,官至都指挥使,谥忠恪。

  曹玮,平日喜读古书,通“春秋”三传;十九岁即为将,领兵平叛军,沉勇善谋有若老将;驭军严明,其兵多为效死之士。曹玮用兵出入神速不可测,为将领兵四十年,未曾失利过,卒谥武穆。

  二位曹将军之品格、行为,大相迳庭,而子孙所得之庇佑与果报,也相去万里。

  一丘之貉

  四川成都知府张宝,偶然见过李尉妻子,果然是艳冠蜀中;张宝亟欲占为己有,于是私下暗托三姑六婆告诉李妻:张知府对她朝思暮想,极为爱恋。

  日子久了,由于女人的虚荣心作祟,李妻也有暗许知府之意。适巧李尉贪赃触法,被张宝逮到机会弹劾,上奏朝廷,李尉先是送狱受审,继而被流放秦岭之外,死于途中。

  张宝于是以重金讨好李尉的母亲,而使李母心甘情愿的将新寡的儿媳嫁给知府大人。二人浓情蜜意,欢乐难舍。可是不多久,李尉之妻即病重,终日恍恍惚惚,经常看见前夫李尉跟在身旁,瞪著眼睛瞧自己。李妻临终时告诉张宝:“您对妾身宠爱之恩,妾不敢不报;现有一事相告:李尉已将我们的事诉于天帝,因此您将命在旦夕,若深居在室,或可暂保性命,但若离室外出,李尉将报复,恐大祸难逃。”说罢即断气身亡。

  没隔多久,张宝也生病了,但因为先前李尉妻子的警告,而有所防范,避免出门。有一天傍晚,夕阳西沈,张宝病恹恹的在厅堂望著门外的落日,忽见院内翠竹丛旁,有红袖向他轻招,心想可能是爱妾魂魄来会,急忙趋前,想倾诉自妾离后,自己的病苦与相思情苦;待靠近时定睛一看,红袖竟然是李尉!李尉痛殴张宝,一面骂道:“你这贼知府!想强占我妻,却假公济私陷我于死,你们就可痛快苟合,天下哪有这等便宜事,都让你占尽!若不是红袖招摇,岂能引诱你乖乖上当?你这笨官、痴人!你们到阴曹地府再相会吧!”家人听见张宝大声告饶,急忙奔出,但见张宝左右闪躲,口鼻大量出血,张宝将这情况告诉家人后,就死了!

  张宝、李尉俱为官府中人,都是饱学之士,历经科考才能跃入仕途;可惜,徒具学问,却欠缺品德;圣贤书是读了,却不畏前因与后果,亦不知凡事戒之在贪!张宝贪色,李尉贪财,李妻贪虚荣与男女爱欲而无贞节。这三条人命,都丧在一字之下——贪!

  果报来时 懵然无知

  有一恶官,素行不良,不但结党营私,又喜欢利用权势白吃、白喝、包娼、包赌,因为他善于交际、逢迎,即使上级派人稽查,也奈何不了他,百姓虽然心里愤恨,但也没办法,只有忍受。

  有一天,他的党羽听到墙外有人对话声音:

  “此人恶贯满盈,实当受报!”

  “绝子绝孙。”“太重了。”

  “失火。”“太轻了。”

  “王小小。”“可以。”

  这名党羽听了,非常惊讶,却又一头雾水,弄不清“此人”是指谁?

  五、六年后,恶官迷上一位欢场女子,并将她娶回作妾,对他言听计从,百依百顺;而原配沦为下堂妇,连子女都被逼走。不久之后,这妾又把恶官的积蓄花光,家产也悉数变卖殆尽,她却跟恶官的属下跑了!这恶官妒恨交加,吐血而死。

  这女子是谁呢?她就是“王小小”。

  “诚劝坏事切莫做,举头三尺有神明;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不是应当得到的,贪不得!损人利己之事,做不得!古语:“小人自有对头!”五、六年后,对头来了——就是恶官喜欢、爱恋的“王小小”!

  恶官早年虽占尽便宜,最后却被欢场女人整得家破人亡,财产殆尽。天理昭彰,秉然无私;现世因果,丝毫不爽!

  顾佐·不纳献女 仁、义、忠、德传佳话

  明朝太仓州(今江苏省太仓县)之州官顾佐,仁厚正直。一次,他听说城外江家饼店被诬告盗窃而入狱;顾佐知道江家是冤枉的,就代其申诉于官府,经调查后,江家因此得以归还清白。

  江家主人出狱后,为了报答顾佐仗义相救,便带著他十七岁的女儿到顾佐家答谢:“小民无以为报,愿以小女奉君为妾或为君照顾起居、洒扫整理。”顾佐没有接纳,知道江家经济拮据,就准备一些薄礼,送江女返回。江家起初以为顾佐可能碍于颜面,故作推拒,于是再送、三送,顾佐始终坚持表示不会接受,并告诉江家:“人生天地间,应当为其所当为。我领朝廷俸,为百姓做事,此即是我当为者。提振纲常,方能挽回世道,去邪窒欲,才能清明人心;我一向以清净自守,胸中于礼法因果,确信不疑,我诚心帮你,别无企图。”

  隔了数年,顾佐任期届满,考试晋级,赴京城在韩侍郎的衙门任职。有天因事到侍郎府候见,侍郎外出,尚未归返。忽闻门下传报:“夫人到。”顾佐立刻跪在门庭,低头不敢仰视,夫人说“请起。您是太仓州的顾提控(官名)吗?我就是江家饼店的女儿,当年蒙您搭救我家,才能洗去不白之冤。后来家境窘困,父亲将我卖于商人;幸亏商人待我如女儿一样,又将我嫁于韩侍郎为偏房,之后,扶为正房夫人…

《戒淫修福保命》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节欲主义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