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戒淫修福保命▪P7

  ..续本文上一页。因为您昔日的正直所为,我才有今日之富贵;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以报,何况您的大恩大德呢!我常因为不能报答您的恩德而遗憾,今日幸得老天相助,能遇著您;我定将此实情禀告韩侍郎。”

  韩侍郎归返府中,夫人即向他陈述事情之始末,侍郎说:“顾佐,仁义之君子!”

  侍郎又将此事上禀君王,明孝宗赞叹顾佐:“训俗正德,不欺民女,可以为民父母,可以作君股肱;清心寡欲,必为忠君爱国之良臣。”乃下令查哪一个部门有官缺,即将顾佐擢升为“刑部主事”。

  恩不受报,顾提控之“仁”。

  有恩思报,江夫人之“义”。

  荐贤为国,韩侍郎之“忠”。

  立贤广被,圣天子之“德”。

  洪洙与支生 几番转世 如影随形

  清朝康熙己酉年,浙江省嘉善县有一位姓支的生员(乡试中入榜者),有一天告诉他一位姓顾的好友说:“我最近心神恍惚,总觉得有人老跟著我;夜晚梦多,梦中总是被人追赶,逼迫我至绝路,惊醒了就再也不敢合眼。”没多久,支生就病了,病中狂语不休。好友顾生将此事告诉方外友人西莲僧,西莲僧去看支生时,支生比手划脚的说:“我姓洪名洙,是明初姚将军的副将。主将见我妻子江氏甚美,就起邪心,图谋强占我妻;叫我领兵去打一场不可能胜的恶战,陷我于死地,最后全军覆没。我死后,他果然逼我妻子从他,我妻贞节,自缢而亡。当时我就要报仇,但他在朝中是个仗义直言的人,又因为人耿介,被奸臣所害,反使我没有直接报仇的机会;第二世,他出家为僧,精进不懈,也使我无法下手;第三世他是宰相,勤政爱民,有福禄诸神守护著他,我根本不能靠近;第四世他是戒行僧,第五世是富而好施、济贫行善的贵人。他多世的修福修德,这一生本该金榜有名,为官三十年;在戊申年的考试,他即连连考中,但他犯了淫行,又因争风吃醋,害了四个人,命中注定的功名已被削尽,我才有机会报仇。如今我将讨还这笔债!当年他为了我妻美色,而作出愚昧无知的事,害我家破人亡;而今,我勾其魂而乱之,令他头脑不清、心神不宁,让他疯疯颠颠。”

  西莲僧听“支生”条理分明的述说“洪洙”的事,不像是胡言乱语,于是劝“江洙”:“冤家宜解不宜结,你寻仇多世,也漂泊了多世,该看透这人世间的生、老、病、死、七情六欲,都是过眼云烟;你也该知道:妻子、女儿譬如水上浮萍,林中宿鸟,因缘聚则会合,因缘尽则离散;几世前你的亲眷,现在他们又在哪里呢?那时候是一家人,后世未必都能得人身,也未必能因福报相同、相近而相遇;你看了这几世,不就是镜中花,水中月吗?看似有,而实际并非恒常不消失的。你今世报他,他来世报你,冤冤相报何时能了?”

  经过西莲僧的开示和劝解,“洪洙”幡然了悟,放弃了报仇的初衷。西莲僧答应为“洪洙”诵经,并且希望他皈依佛门,以求解脱。一周后,支生的病痊愈了。但是过了几天,支生再度神智异常,顾友又找来西莲僧,此时“洪洙”再度借支生之口,向西莲僧说:“我承佛力超生,已化前怨;但此人因争夺女色,以致被害的四个人不愿饶他,我恐怕师父以为我背信,特来相报。”

  不久,支生病重,手足抽搐,口角流涎,自咬舌头,仆地痉挛而死。

  支生累世为高官、为僧、为宰相,理应是一位福星高照之人,只因一时色迷心窍,种下恶缘,由此减禄、丧生,走上悲剧之路。贪爱纵欲这件事,好比刀口上的蜜,舐之则有割舌之患。

  佛言:“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洪洙与姚将军的事发生在明朝,即使至二、三百年后的清朝,所欠业债仍被追索——何况现世所造诸业,更不能免!我们今世得生为人,而又头脑清明,实需心生警惕,勿埋下不良种子!为官之人,切忌借职务之便作损德之事!

  富商行善 积功改相 逢凶化吉

  王志仁是安徽省歙县的一位青年富商,经常来往各地,客居在外;结婚数年,尚无儿女。

  近日,人称“神算子”的相士告诉王志仁说:“今年十月有一难关,将会危及生命。”王志仁知道神算子的相术,素来很准;因此,赶紧到各地去结算帐款,打算在十月之前,将帐务料理清楚,尽快返家,好作打算。

  这天到了苏州,滨河而住,白天忙完生意上的事,晚上在苏州河边散步,观赏夜景及过往舟船;心里一直萦绕著神算子的预测,他想:“我将有祸事?是因为我行为有缺失吗?我出门在外,既不游妓馆,也不去花楼;对家丁奴仆,宽厚相待,如自家人;我虽无子,也未曾有纳妾的念头;我一向内外端正,为什么还会有祸事临头呢?而我经商向来顺利,事业拓展也快,孔子赞周易,首篇之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显然我是积善的!可是,俗话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福善祸淫,为天地中必然之理;我既积善,为什么还有祸事?难道真如神算子所常说的,是三世因果吗?莫非我往昔生中曾行非善,或曾犯淫、杀之大恶?”“唉!聪明总不敌因果业力,富贵又岂能免除轮回?生死到来,一无所靠……”王志仁正思忖间,耳中忽闻:“有人跳水!”抬头见一妇人投河,王志仁立刻呼叫旁边的渔船去搭救,并急忙取出身上所带的钱给了船夫。

  妇人被救上岸后,王志仁问她投河的原因,她说:“我家里很穷,仅靠丈夫做佣工,生活清苦,昨天卖了家里养的一头猪,好去偿还积欠的房租;没想到买猪的人给我的钱,却是假钱,我怕先生会责怪我,连这点事都办不好!而且,实际上也没钱过日子了;想想每天从早苦到晚,结果还给人骗了;活著真苦,要什么缺什么,想什么也是空想,求也求不得。这种日子,不如死了算了!”王志仁听了,恻隐之心油然而生,问清楚卖猪所得之钱数,加倍给了妇人回去安家。

  妇人回去后,将经过告诉丈夫,丈夫不相信天底下有这样的好人,怕钱财来路不明,于是与妇人一起到王志仁的住处去询问清楚。

  夫妇二人来到客栈时,王志仁已就寝。妇人扣门说:“恩人,请开门,我是投水的妇人,特来致谢。”王志仁听了,严厉地说:“你一个年轻妇人深夜来叫门,而我一人独住,应该开门吗?不用谢了,快走吧!免得让人误会我!”妇人的丈夫听了,肃然起敬的说:“对不起,是我们夫妇二人,不是一个人。”王志仁于是起身披衣开门;就在门刚开启的那一刹那,卧榻旁的那面墙忽然崩倒,将卧榻整个压坏。这真是千钧一发,一瞬间的事,好险!王志仁心想,差点被压死在床上!

  王志仁回到家以后,再遇见相士时,相士惊讶的说:“你的脸上已出现阴骘纹,你救过人命是吗?如今观你的相,是后福绵长,子孙昌盛之相。”

  后来,王志仁果然连生十一个儿子,到了九十六岁时身体还很硬朗。

  王志仁虽是商场中人,但不被利欲薰心,反而能常思己过,善自省察;客居在外,亦无邪染;至祸事临头,犹能反躬自省,步步积阴功,时时行方便;命运自然改为逢凶化吉,福寿延长、子孙荣昌。

  行医有节 天赐官禄

  何澄是一名医生,素来以医术高超闻名;同郡有一户孙姓人家,主人缠绵病榻多年,其妻听说何澄能治百病,就去请托何医师。孙妻怯怯的对医师说:

  “我先生经年累月卧病在床,为了治病,家中能典当的都典光了,已经是山穷水尽,我想以我的身体,作为您治病和药草的酬劳,可以吗?”

  何澄说:“你不必如此!有钱、没钱,我都会替你丈夫治疗。你这想法对我是极大的污辱,而且也贬损了你自己的人格,你也不能因为穷困,就不顾贞节。我作医生的,所见无非都是病人;人命是极脆弱的,无论男女,我都是一样的同情和关切;你放心,好好照顾你丈夫,我会免费医治,直到他痊愈。”

  孙妻听了,既羞愧又感激的谢过医师,有一晚,何澄梦到在一间公堂上,中间坐著一位冠带正容之主事者说:

  “你行医济世,不贪人钱财,不瞒骗病情,不拖延时间,又能对贫病者施药与关心;现今妇人在急难中,相求于你,在无人知晓的暗处,你能不乱人妇,老天要赐你一官位,另有五万钱。”

  之后,东宫有病,听说何澄能妙手回春,于是下诏请何澄进宫;果然一帖药,东宫的病就好了。皇上真的赏赐了官位与钱财,完全印证了梦中所言。

  命由自造 福由自求

  中和市有一家印刷厂,老板的个性耿直、爽朗,日常接定单的原则是:不印漫画书,不印邪淫书,不印揭人隐私及名人绯闻花边的周刊、杂志,不印渲染暴力的书;这几类书的流通量大,利润高,定单多,但是老板不为所动;虽然如此,印刷厂的生意非但不受影响,反而蒸蒸日上,客户常常自动上门,定单源源不绝。

  老板不喜欢喝酒、上卡拉OK、俱乐部……等应酬,每天除了工厂,其余时间就在家里。平时鼓励妻小亲近佛法;就这样老实的经营,工厂不仅能够维持正常营运,而今已更换最新型的轮转式彩色印刷机。

  由这家工厂老板的经营理念与做法,可以印证:本本份份的做生意,不一定要在酒廊、咖啡厅,才能谈得成定单,也不一定要靠回扣或佣金才拉得住客户,应该在品质和交货期上认真管理,才是正本清源的经营之道。

  淫书淫画经过印刷、出版,流向市场,不知害了多少千千万万的青少年男女,使阅者目醉心迷,神魂颠倒。如本书中“损友导淫,精尽丧命”的谢君,他正是由阅读色情书刊开始,一步一步地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

  华严经云:“邪淫之罪,令众生堕三恶道。后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妻不贞良。二者,得不如意之眷属。”这家印刷厂的老板,因为他不印邪淫坏乱大众之书,他现世的好果报是:家庭美满。

  奉劝各行各业:命由自己造,福由自己求;行善作恶会改变命运之常轨,“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之心;一切祸福,不离步步所行。”

  第六章 福善祸淫篇

  王行庵沉表弟 正行、邪行 果报立见

  宋朝简州进士王行庵正行不苟,与表弟沈某比邻而居。…

《戒淫修福保命》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节欲主义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