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因爲您昔日的正直所爲,我才有今日之富貴;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以報,何況您的大恩大德呢!我常因爲不能報答您的恩德而遺憾,今日幸得老天相助,能遇著您;我定將此實情禀告韓侍郎。”
韓侍郎歸返府中,夫人即向他陳述事情之始末,侍郎說:“顧佐,仁義之君子!”
侍郎又將此事上禀君王,明孝宗贊歎顧佐:“訓俗正德,不欺民女,可以爲民父母,可以作君股肱;清心寡欲,必爲忠君愛國之良臣。”乃下令查哪一個部門有官缺,即將顧佐擢升爲“刑部主事”。
恩不受報,顧提控之“仁”。
有恩思報,江夫人之“義”。
薦賢爲國,韓侍郎之“忠”。
立賢廣被,聖天子之“德”。
洪洙與支生 幾番轉世 如影隨形
清朝康熙己酉年,浙江省嘉善縣有一位姓支的生員(鄉試中入榜者),有一天告訴他一位姓顧的好友說:“我最近心神恍惚,總覺得有人老跟著我;夜晚夢多,夢中總是被人追趕,逼迫我至絕路,驚醒了就再也不敢合眼。”沒多久,支生就病了,病中狂語不休。好友顧生將此事告訴方外友人西蓮僧,西蓮僧去看支生時,支生比手劃腳的說:“我姓洪名洙,是明初姚將軍的副將。主將見我妻子江氏甚美,就起邪心,圖謀強占我妻;叫我領兵去打一場不可能勝的惡戰,陷我于死地,最後全軍覆沒。我死後,他果然逼我妻子從他,我妻貞節,自缢而亡。當時我就要報仇,但他在朝中是個仗義直言的人,又因爲人耿介,被奸臣所害,反使我沒有直接報仇的機會;第二世,他出家爲僧,精進不懈,也使我無法下手;第叁世他是宰相,勤政愛民,有福祿諸神守護著他,我根本不能靠近;第四世他是戒行僧,第五世是富而好施、濟貧行善的貴人。他多世的修福修德,這一生本該金榜有名,爲官叁十年;在戊申年的考試,他即連連考中,但他犯了淫行,又因爭風吃醋,害了四個人,命中注定的功名已被削盡,我才有機會報仇。如今我將討還這筆債!當年他爲了我妻美色,而作出愚昧無知的事,害我家破人亡;而今,我勾其魂而亂之,令他頭腦不清、心神不甯,讓他瘋瘋顛顛。”
西蓮僧聽“支生”條理分明的述說“洪洙”的事,不像是胡言亂語,于是勸“江洙”:“冤家宜解不宜結,你尋仇多世,也漂泊了多世,該看透這人世間的生、老、病、死、七情六欲,都是過眼雲煙;你也該知道:妻子、女兒譬如水上浮萍,林中宿鳥,因緣聚則會合,因緣盡則離散;幾世前你的親眷,現在他們又在哪裏呢?那時候是一家人,後世未必都能得人身,也未必能因福報相同、相近而相遇;你看了這幾世,不就是鏡中花,水中月嗎?看似有,而實際並非恒常不消失的。你今世報他,他來世報你,冤冤相報何時能了?”
經過西蓮僧的開示和勸解,“洪洙”幡然了悟,放棄了報仇的初衷。西蓮僧答應爲“洪洙”誦經,並且希望他皈依佛門,以求解脫。一周後,支生的病痊愈了。但是過了幾天,支生再度神智異常,顧友又找來西蓮僧,此時“洪洙”再度借支生之口,向西蓮僧說:“我承佛力超生,已化前怨;但此人因爭奪女色,以致被害的四個人不願饒他,我恐怕師父以爲我背信,特來相報。”
不久,支生病重,手足抽搐,口角流涎,自咬舌頭,仆地痙攣而死。
支生累世爲高官、爲僧、爲宰相,理應是一位福星高照之人,只因一時色迷心竅,種下惡緣,由此減祿、喪生,走上悲劇之路。貪愛縱欲這件事,好比刀口上的蜜,舐之則有割舌之患。
佛言:“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洪洙與姚將軍的事發生在明朝,即使至二、叁百年後的清朝,所欠業債仍被追索——何況現世所造諸業,更不能免!我們今世得生爲人,而又頭腦清明,實需心生警惕,勿埋下不良種子!爲官之人,切忌借職務之便作損德之事!
富商行善 積功改相 逢凶化吉
王志仁是安徽省歙縣的一位青年富商,經常來往各地,客居在外;結婚數年,尚無兒女。
近日,人稱“神算子”的相士告訴王志仁說:“今年十月有一難關,將會危及生命。”王志仁知道神算子的相術,素來很准;因此,趕緊到各地去結算帳款,打算在十月之前,將帳務料理清楚,盡快返家,好作打算。
這天到了蘇州,濱河而住,白天忙完生意上的事,晚上在蘇州河邊散步,觀賞夜景及過往舟船;心裏一直萦繞著神算子的預測,他想:“我將有禍事?是因爲我行爲有缺失嗎?我出門在外,既不遊妓館,也不去花樓;對家丁奴仆,寬厚相待,如自家人;我雖無子,也未曾有納妾的念頭;我一向內外端正,爲什麼還會有禍事臨頭呢?而我經商向來順利,事業拓展也快,孔子贊周易,首篇之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顯然我是積善的!可是,俗話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福善禍淫,爲天地中必然之理;我既積善,爲什麼還有禍事?難道真如神算子所常說的,是叁世因果嗎?莫非我往昔生中曾行非善,或曾犯淫、殺之大惡?”“唉!聰明總不敵因果業力,富貴又豈能免除輪回?生死到來,一無所靠……”王志仁正思忖間,耳中忽聞:“有人跳水!”擡頭見一婦人投河,王志仁立刻呼叫旁邊的漁船去搭救,並急忙取出身上所帶的錢給了船夫。
婦人被救上岸後,王志仁問她投河的原因,她說:“我家裏很窮,僅靠丈夫做傭工,生活清苦,昨天賣了家裏養的一頭豬,好去償還積欠的房租;沒想到買豬的人給我的錢,卻是假錢,我怕先生會責怪我,連這點事都辦不好!而且,實際上也沒錢過日子了;想想每天從早苦到晚,結果還給人騙了;活著真苦,要什麼缺什麼,想什麼也是空想,求也求不得。這種日子,不如死了算了!”王志仁聽了,恻隱之心油然而生,問清楚賣豬所得之錢數,加倍給了婦人回去安家。
婦人回去後,將經過告訴丈夫,丈夫不相信天底下有這樣的好人,怕錢財來路不明,于是與婦人一起到王志仁的住處去詢問清楚。
夫婦二人來到客棧時,王志仁已就寢。婦人扣門說:“恩人,請開門,我是投水的婦人,特來致謝。”王志仁聽了,嚴厲地說:“你一個年輕婦人深夜來叫門,而我一人獨住,應該開門嗎?不用謝了,快走吧!免得讓人誤會我!”婦人的丈夫聽了,肅然起敬的說:“對不起,是我們夫婦二人,不是一個人。”王志仁于是起身披衣開門;就在門剛開啓的那一刹那,臥榻旁的那面牆忽然崩倒,將臥榻整個壓壞。這真是千鈞一發,一瞬間的事,好險!王志仁心想,差點被壓死在床上!
王志仁回到家以後,再遇見相士時,相士驚訝的說:“你的臉上已出現陰骘紋,你救過人命是嗎?如今觀你的相,是後福綿長,子孫昌盛之相。”
後來,王志仁果然連生十一個兒子,到了九十六歲時身體還很硬朗。
王志仁雖是商場中人,但不被利欲薰心,反而能常思己過,善自省察;客居在外,亦無邪染;至禍事臨頭,猶能反躬自省,步步積陰功,時時行方便;命運自然改爲逢凶化吉,福壽延長、子孫榮昌。
行醫有節 天賜官祿
何澄是一名醫生,素來以醫術高超聞名;同郡有一戶孫姓人家,主人纏綿病榻多年,其妻聽說何澄能治百病,就去請托何醫師。孫妻怯怯的對醫師說:
“我先生經年累月臥病在床,爲了治病,家中能典當的都典光了,已經是山窮水盡,我想以我的身體,作爲您治病和藥草的酬勞,可以嗎?”
何澄說:“你不必如此!有錢、沒錢,我都會替你丈夫治療。你這想法對我是極大的汙辱,而且也貶損了你自己的人格,你也不能因爲窮困,就不顧貞節。我作醫生的,所見無非都是病人;人命是極脆弱的,無論男女,我都是一樣的同情和關切;你放心,好好照顧你丈夫,我會免費醫治,直到他痊愈。”
孫妻聽了,既羞愧又感激的謝過醫師,有一晚,何澄夢到在一間公堂上,中間坐著一位冠帶正容之主事者說:
“你行醫濟世,不貪人錢財,不瞞騙病情,不拖延時間,又能對貧病者施藥與關心;現今婦人在急難中,相求于你,在無人知曉的暗處,你能不亂人婦,老天要賜你一官位,另有五萬錢。”
之後,東宮有病,聽說何澄能妙手回春,于是下诏請何澄進宮;果然一帖藥,東宮的病就好了。皇上真的賞賜了官位與錢財,完全印證了夢中所言。
命由自造 福由自求
中和市有一家印刷廠,老板的個性耿直、爽朗,日常接定單的原則是:不印漫畫書,不印邪淫書,不印揭人隱私及名人绯聞花邊的周刊、雜志,不印渲染暴力的書;這幾類書的流通量大,利潤高,定單多,但是老板不爲所動;雖然如此,印刷廠的生意非但不受影響,反而蒸蒸日上,客戶常常自動上門,定單源源不絕。
老板不喜歡喝酒、上卡拉OK、俱樂部……等應酬,每天除了工廠,其余時間就在家裏。平時鼓勵妻小親近佛法;就這樣老實的經營,工廠不僅能夠維持正常營運,而今已更換最新型的輪轉式彩色印刷機。
由這家工廠老板的經營理念與做法,可以印證:本本份份的做生意,不一定要在酒廊、咖啡廳,才能談得成定單,也不一定要靠回扣或傭金才拉得住客戶,應該在品質和交貨期上認真管理,才是正本清源的經營之道。
淫書淫畫經過印刷、出版,流向市場,不知害了多少千千萬萬的青少年男女,使閱者目醉心迷,神魂顛倒。如本書中“損友導淫,精盡喪命”的謝君,他正是由閱讀色情書刊開始,一步一步地走上自我毀滅的道路。
華嚴經雲:“邪淫之罪,令衆生墮叁惡道。後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妻不貞良。二者,得不如意之眷屬。”這家印刷廠的老板,因爲他不印邪淫壞亂大衆之書,他現世的好果報是:家庭美滿。
奉勸各行各業:命由自己造,福由自己求;行善作惡會改變命運之常軌,“一切福田,不離方寸之心;一切禍福,不離步步所行。”
第六章 福善禍淫篇
王行庵沈表弟 正行、邪行 果報立見
宋朝簡州進士王行庵正行不苟,與表弟沈某比鄰而居。…
《戒淫修福保命》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