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学佛浅说▪P2

  ..续本文上一页说,贡献于大众之前。普愿大众,同发菩提心,(菩提心者,无上等觉心也。)同念阿弥陀,(阿弥陀者,佛号也。译为:无量寿佛。无量光佛。)同超生死海,同生极乐国。

  乐是苦的因

  苦乐二字,是对待的,是循环的,所以说乐是苦因。人生现在种种的乐趣,都是预先种下未来种种的苦因,将来必受种种的苦果。照佛眼看来,我们凡夫在三界火宅之中,(三界:谓欲界、色界、无色界。火宅:喻在三界中生死之苦,如火环烧也。)因为食色名利,受种种苦;生老病死,受种种苦;更有贫穷困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遂苦;到了后来,因被业报牵缠,还要去受地狱、畜生、饿鬼之苦;佛看得明明白白。我们凡夫,犹日夜在迷梦之中,乐其所乐,可怜!可怜!人生苦乐相因的事件,一时也说不尽许多,今我姑且拣顶重要的摘出十件,一件一件的揭穿在下面,以当列位的晨钟暮鼓。

  一、最乐莫如娶妻。不知花轿入门,重担就挑上了。开门七件,(柴、米、油、盐、酱、醋、茶。)要你安排。况且如花美眷,就是烦恼冤家,年华老去,更如九子之魔,令人可怕。你说是乐是苦?

  二、最乐莫如生子。不知呱呱坠地,牛马就做定了。辛苦一生,尽他享受。贤则疾病关心,忧煎叠叠;不贤则门楣(ㄇㄟˊ)贻丑,气恼重重。你说是乐是苦?

  三、最乐莫如做官。然而宦海浮沉,风波险恶。况且频年鞅(ㄧㄤ)掌,案牍(ㄉㄨˊ)中长此劳形,几日荣华,下台时不堪回首。你说是乐是苦?

  四、最乐莫如发财。然而锱(ㄗ)铢(ㄓㄨ)筹算,费尽心机;况且慢藏诲盗,每防奇祸飞来;撒手归阴,莫想分文带去。你说是乐是苦?

  五、最乐莫如穿华服。新衣被体,如同桎(ㄓˋ)梏(ㄍㄨˋ)缠身,尘染羹污,动生懊恼。你说是乐是苦?

  六、最乐莫如食美味。膏梁肥腯(ㄊㄨˊ),皆为疾病之媒;适口一时,痛苦无极。你说是乐是苦?

  七、最乐莫如住华屋。画栋雕梁,转眼即更新主;近在自己,远在儿孙。你说是乐是苦?

  (以上系人世普通的乐,此外更有不正当的乐,更为苦中之苦,即下列三种是也。)

  八、最乐莫如嫖妓。假意殷勤,受不尽风流之骗;卒至恶疮遍体,后悔嫌迟。你说是乐是苦?

  九、最乐莫如赌钱。通宵达旦,销磨有用之精神;卒至家财由此送尽。你说是乐是苦?

  十、最乐莫如饮酒。狂乐乱性,得罪了多少亲朋,耽误了多少事业;卒至老年多病,皆为年少贪杯。你说是乐是苦?

  嗟乎!声色货利,都是无形毒药;吃喝嫖赌,同为削命刚刀。富贵全如泡影,繁华能有几时?每当舞席歌筵,非不兴高采烈;迨至酒阑(ㄌㄢˊ)人散,即觉情景凄然。娑婆世界的茫茫人海,简直是无边苦海。奉劝及时行乐诸公,猛省猛省!赶紧跳出这苦海,同到西方极乐世界,有乐无苦的地方,去安身立命罢。

  因果轮回及天堂地狱果然有么?

  世道不古,人心日坏,一班时髦人物,自作聪明,不相信有因果轮回,天堂地狱。自家不信,还说人家迷信,不知道说人家迷信的,正是他自己迷而不悟;绝天堂之门路,种地狱之深因,愚痴懞懞,可悯可怜!要晓得因果轮回,天堂地狱,是宇宙间的至理,不独是佛家一家的学说。如儒家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道家所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难道不是因果么?天堂地狱之说,耶、回两教,都是极力主张的。至于轮回这一件事,古人书上所载,不知凡几。就说稗(ㄅㄞˋ)官野史,不足为信,然正史上所载的,也就不少。我今姑且略举几条:如伯鲧(ㄍㄨㄣˇ)为熊,见于史记正义;如意为犬,见于汉书;羊祜(ㄏㄨˋ)前身为李氏子,见于晋书;梁元帝前身为眇(ㄇㄧㄠˇ)目僧,见于南史梁纪;刘氏女前身为李庶,见于北史齐纪;刘沅前身为牛僧孺,范祖禹前身为邓禹,郭祥正前身为李太白,均见于宋史;夏原吉前身为屈原,见于皇明通纪;载在简编,班班可考。如说因果轮回,天堂地狱是没有的,难道各教圣人,及历代史官,都是说诳骗人么?当然是有,怎么能说没有呢?

  因果之理,譬如种植,下种就是因,成熟就是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那是一定的道理,只看成熟的迟早便了。轮回之理,就是俗话所说,人死心不死。躯壳虽坏,心性长存;一日未能出世,自然随业轮转。前生后世,譬如昨日明朝;这种道理,更是容易明白,何须议论纷纭。至今天堂地狱,有两种说法:如以理论,则天堂地狱,皆从自心所生;如以事论,则楞严经所说诸天形状,地藏经所说各种地狱形状,皆甚详明,断非虚妄。可笑现在一班剽窃皮毛的新学家,说道科学昌明,这种鬼神迷信,不攻自破。我倒要请教,现在泰西的科学中,有一种灵学,不是专门研究鬼神情状的么?怎么说科学昌明,就没有鬼神呢?我敢说将来科学愈昌明,一切因果轮回天堂地狱的确实证据要愈发现。或者能够打通人鬼的阻隔,彼此可以觌(ㄉㄧˊ)面相接,也是意中事呢。

  出世间法仍以世间法为根本

  怎样叫作出世间法?就是超出三界脱离生死。怎样叫作世间法?就是纲常伦纪,及一切做人应尽的责任。佛法虽是出世间法,然而世间法未尽,是仍旧不能出世的。所以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我们凡夫现世的人身,也叫作报身,原是随宿生之善恶业报而来。宿生之善恶业报,即是今生做人享福受苦的前因。然幸得为人,必须尽义尽分,举凡居心动念行事,一一悉令无负,如此方不愧为人。再能依佛所说,最直捷的净土法门,念佛求生西方,自可临命终时,舍报安详,往生西方,了生脱死。

  世法上的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八个字,佛教是字字完全的。一人证果,九祖超升,不是孝么?慈爱众生,犹如赤子,不是弟么?(佛教于孝、弟两个字的范围,比儒教广大得多。)仁王护国,祈祷和平,不是忠么?妄语戒中,首戒诳语,不是信么?三千细行,威仪严肃,不是礼么?四恩总报,(四恩者:父母恩、众生恩、国恩、佛恩。)檀施在内,不是义么?一食(每日惟午中作一度之正食,不更食以节食量。)三衣,爱惜物力,不是廉么?暴露罪恶,惭愧忏侮,不是耻么?况我佛如来,大智、大仁、大勇,智、仁、勇,三德俱全。照以上所说,是佛教的出世间法,已将一切世间法,尽行包括在内。若弃掉世间法,去讲出世间法,是违背我佛如来立教的本旨。故六祖坛经说: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日用常行饶益,何劳向外求玄?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求兔角。

  列位学佛的人,要明自这个意思。倘与世间道德有亏,不但是名教的罪人,亦是佛门的败类;虽是皈依三宝,也是无用。我辈在家居士,要想学出世间法,尤非从世间法上,脚踏实地的做去不可。

  佛道容易成么

  有人问我:你劝人学佛,佛道容易成么?我说:但恐人不肯真正发心学佛耳;如果真正发心学佛,决定能成。

  释迦如来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我佛诚言,岂有诳语?既云众生皆有佛性,当然不专指人道而言,凡一切赋性含灵者,皆包括在内,所以飞禽走兽蜎(ㄩㄢ)飞蠕(ㄖㄨˊ)动之类,如果发心,也能成佛。何况人为万物之灵,自然更加容易。再说就是饿鬼道、地狱道,如果发心,也能成佛。何况人道的业障较轻,智慧较全,学起佛来,自然比饿鬼道、地狱道的成功,其难易相去程度,非算数譬喻所能及。我们不知几世修持,此生方得人身;正是学佛的绝好机会。所以如如居士(颜内,宋时人。)劝人修行文说:“人道不修,他道难修。”幸而得生人道,遇著这种难得的机缘,岂可当面错过。如若错过,即是自暴自弃。盖恐一失人身,正不知又要等待几生几劫,方能重生人道,再遇著这种容易修行的机会。

  列位猛省!猛省!速起!速起!列位要知佛与众生,心性本自相同,并无差别;佛之所以成为佛,众生之所以成为众生,不过觉与迷的分别耳。觉则成佛,迷则成众生,转迷为觉,易如反掌。列位要学佛的,不必问佛之能成不能成,易成不易成。只须问自己肯学不肯学,发心不发心。如果真正肯学,肯发菩提心,肯立坚固愿,肯披精进铠(ㄎㄞˇ),无论何人决定成佛,决不相赚。如有妄语,我堕地狱。

  在家人也能学佛么?

  学佛全在诚心,不在形式。能出家固属胜缘,即在家亦无妨碍。并且我佛如来的出世法,尤须以世间法为根本;倘若父母在堂,尘缘难拨,未得父母同意,遽然忍心出家,尤非我佛所印可。况佛经上所说,四众皆为佛弟子。何谓四众: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也。优婆塞、优婆夷,不都是在家的善男子善女人么?当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大居士,名为维摩诘,这位大居士,神通广大,辩才无碍。世尊座下的诸大弟子,都受过他的呵斥;只有文殊师利菩萨,可以与他对答。有一部维摩诘所说经,上面所载,就是这位大居士的学说。这是我们在家居士学佛的鼻祖。此后历代以来,居士往生西方的甚多甚多。最著名的,如晋朝刘遗民居士、宋朝王龙舒居士,列位要知详细,买一部净土圣贤录看看,就知道了。

  出家修行,容易摆脱世俗上种种尘缘,家室中种种缠缚,可以专心办道;故以修行而论,自然以出家为方便。但是出家人倘不能摄心,则山林无殊闹市;在家人倘能摄心,则闭户即是深山。修行全在一心,出家在家无甚分别;并且在尘劳中成功的,比较在山林中成功的,功夫较有把握,不会走作。此是在家修行胜于出家修行之处。所以佛经上说:在家菩萨比出家菩萨,有种种之饶益也。

  然我辈在家居士,要晓得在家修行,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富贵逼人,势焰炫赫,你能不动心么?贫穷彻骨,境遇拂逆,你能不动心么?家事纷麻,米盐琐屑,你能不动心么?,妻孥(ㄋㄨˊ)絮聒(ㄍㄨ…

《学佛浅说》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