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教圣众因缘集▪P8

  ..续本文上一页尽此一生永远当侍者,供养其师尊所需。

  均提尊者说:“我前世出生为狗的原因,是因为失言造口业所致。在过去迦叶佛的时候,我曾出家当和尚,那时我和许多比丘在一处念经,自以为年轻音声清雅,很会唱赞,因而轻视不会唱念的比丘。

  有一次,一位老比丘念经的发音滞钝,非常难听。那时候的我,妄生轻慢心,讥诃老比丘说:“长老唱念的声音好像狗吠!”(说这一句话就够惨苦了!)那时老比丘已证得阿罗汉圣果,他问我说:“少年比丘!你认识我吗?”少年比丘回答说:“我早就认识了,你于迦叶佛时,为比丘上座。”

  老比丘说:“我虽然不会唱念,但已得到了脱生死苦事,已断除后有。”我那时听到老比丘的话,深生惶怖,知道失言,而自惭愧,求哀忏悔。但罪已成立,无法消除,从此出生五百世为狗,偿还讥诃一句“狗吠”的口业罪报。

  由于我五百世以前已出家修行,种植持戒的功德善因,我遭受口业罪报期满,得蒙师尊——舍利弗尊者救度,今生才有此善根、福德、因缘得度出家,而得成阿罗汉果。”

  诗曰:

  “狗吠遭殃五百生,轻言毁谤罪连城;

  无知作孽成愆大,口业苦因岂不惊?”

  附注说明:

  (一)本篇所说:均提比丘的过去世,因为一时失言,讥诃老比丘唱念好像“狗吠”,造这一句口业,即堕落恶道中,五百世为狗。口业如此严重,我们可以不谨慎吗?

  (二)作恶受苦报,修善得安乐,因果报应,如影随形,自作自受,毫厘都不会偏差。

  (三)恶因耕种于三宝福田中,其所收成的业报特别严重。种善因,便得乐果;种恶因,即得剧苦果报,决不变异。

  十六、供僧福德 不可思议

  诗曰:

  “供养沙门狗得餐,转生王女见心欢;

  为夫广说前身事,礼佛斋僧福慧宽。”

  又云:

  “心分十界任君临,六道升沉遍古今;

  学佛善修超出速,恶因种堕罪根深。”

  中印度佛法盛行的时候,有一位虔诚的居士,每天发心供养比丘,当时有一位已经证得阿罗汉圣果的比丘,每天都到居士的家中受供。

  这位居士家里养了一只母狗,每当供养比丘时,狗都在眼睁睁的盼望,想得到一点食物。这位神通自在的出家人——比丘,他知道这只狗的心思,常常捏饭团分给它吃。这位比丘天天去接受供养,狗也天天得到比丘的食物。因此,狗天天都欢喜想见比丘,这位比丘也知道狗的心意,每天去受供时,均拿一团饭给狗吃,狗更加喜欢看见出家人——比丘。因为欢喜恭敬比丘,能消除一切罪业,狗就因此脱离了恶道。

  经过一年多以后,狗就诀别命终了,命终之后,魂神投生到安息国王的王宫,生为王女——公主。她出生以后,就知道自己的宿命,知道前世作某居士家中的狗,天天都受到比丘施给饭团。她禀告父王和母后说:“我前世是中印度某居士家中的狗,每天都吃比丘分食的饭团,因此看见比丘就生欢喜恭敬心,由于恭敬比丘的功德,脱离了狗身而生为王女。”当时安息国境内,均无佛寺和出家比丘。

  有一天,月氐国的国王派追一位使臣到安息国,安息国王看见这位使臣很贤明,就把公主嫁给他。

  公主到达月氐国,看见国内有但多比丘,心里非常欢喜。她回忆前世作狗时,比丘拿饭给它吃,因此每见比丘即生欢喜心,又因为欢喜恭敬出家人,今生才得到人身且为王女。她心想:“我应当大兴供养比丘僧众,以报答其救我脱离畜生道之大恩大德。”

  当时月氐国佛教非常兴盛,有很多出家比丘,公主每天都供养四、五百位比丘,并且亲自料理供养的一切食物,不肯让他人代为效劳。供养诸比丘完毕之后,她又亲自打扫。家中的佣人、奴婢等,非常赞叹她,都说女主人是王女——公主,来到这里,不但天天斋僧供养比丘,又亲自扫除清洁,甚为难得,我们也应该做一点功德才是,奴婢们就暗中把扫帚藏起来,不让公主扫地。女主人找不到扫帚,就去拿她自己当初所穿的衣服,把它卷起来当作扫帚,她的丈夫看见公主以新衣扫地,便对她说:“你恭敬佛法,怎么可以把衣服当扫帚来扫地?未免太可惜了吧!”

  公主回答说:“我前生但以欢喜心,恭敬出家比丘二年,今生才得到这些衣服。以此衣作扫帚,又有什么可惜呢?我前世时,连一物布施也没有,只凭著用欢喜心恭敬比丘,种此善因,今生才有福报得生为王女。我又没有辛劳的去做苦工,赚钱来购买这些衣服。”

  丈夫说:“你对佛法僧三宝这么恭敬,竭诚供养比丘僧,我从来没有看过比丘们给你一块钱,这些衣服都是我劳力得来的呀!”

  公主就向丈夫解释说:“我的前世,本是畜生道中的狗,因为主人是佛教徒,每天供养比丘,比丘每天都把食物分给我吃,我便以欢喜心恭敬比丘,由于恭敬出家人的功德,而脱离狗身,出生为王家公主。我能够得脱狗身,今生我的一切,全都是比丘所赐。”

  丈夫说:“你只对一位比丘生起欢喜心恭敬,就能够得到这么大的功德福报。恭敬供养三宝的功德,真是不可思议!”

  公主的丈夫本来不如此发心,自从他听闻公主叙述这福报因缘之后,即大发布施心,广种福田。他从此归依三宝,精进学佛,竭力兴建佛寺,供养三宝,并受持斋戒,发扬大乘佛法。

  诗曰:

  “敬僧福德等虚空,毁谤轻憎罪亦同;

  佛法若能修礼供,吉祥胜乐永兴隆。”

  附注说明:

  (一)本故事详载于“福报经”中。

  (二)佛教中每一位出家人(僧尼)的一福德威力,都是无量无边,能够使一切众生灭罪生福。若能竭诚恭敬、供养比丘——和尚,所得福德无量无边。相反的,如果对于出家人不恭敬,或轻慢、毁谤僧尼,此人的罪业也是无量无边!

  (三)比丘是三宝之一的僧宝,他身穿佛衣,代表佛住世,为众生的福田;恭敬比丘就是恭敬佛,获福无量。如果有人毁谤出家人——法师、僧尼,就是毁谤佛,罪过无量无边!

  十七、夫人生天 国王得道

  诗曰:

  “得道升天赴约王,凡人皆苦命如霜;

  出家学佛灵山会,成就应真永不忙。”

  印度槃提国的国王——优达王。他在迦叶佛时曾经出家,修学佛法,后来又遇到释迦佛陀,因为宿世修行种植的福报,而转生得为人王。

  优达王的第一王妃,名叫月明夫人。她的才能品德都很好,国王特别爱敬她。

  有一天,月明夫人忽然现出衰相,是寿命将尽的一种现象;国王的心中非常忧戚。

  月明夫人问王说:“大王!你为何如此忧愁?”

  优达王说:“你的寿命将终,我想到人生无常,生死恩爱别离的痛苦,不免忧闷烦恼。”

  月明回答国王说:“佛陀曾经说过:“高者必坠,存者必灭,合必有离,生必有死。”这是一定的道理,死是每一个人所难免的事。人的身体,就像一座房屋,死就像搬家一样,这座房屋坏了,就搬到别家去住,只要有资本,就可以住进好房屋。大王如果有慈悲的心想念我,就请大王放我出家修行,使我能早点得到准备搬家所需要的资本。”

  国王说:“你若出家修行,如果现世未能得到成就证果,也一定会生到天上。若生到天上,你要赶快回来与我相见。你能做得到,我就放你出家去修行。”月明王妃答应了优达王的请求。

  于是,月明王妃就在宫中设立精舍,恭请大德比丘尼入宫为她剃度圆顶,并受比丘尼戒。因为她出家而未离开王宫,时常有很多宫人前来问讯请安、恭敬供养等,使她无法精进修持,于是决心离开王宫,到远地去专精静修。

  月明比丘尼离开王宫之后,在偏远之地精进苦行,经过六个月的用功修持,就证得三果——阿那含圣道。她得道后不久就在一个乡村中静坐圆寂,上生色界天,成为色界天的天人。

  月明生天之后,即用天眼观察过去因缘,知道生前与王有约,应去赴约。她见国王沉迷于五欲之中,难施化度,需要先用恐怖逼他,否则不能调伏使他醒悟。于是她就变作夜叉王,手拿五尺大刀,于夜深时分来到国王身边,国王看见如此高大的鬼王,心里非常恐惧。夜叉向国王说:

  “你现在纵有千万军队,也无能救护,因为你的性命已在我的手中,死期已经到来,你怎么办?”

  国王恐惧的说:“我没有做坏事,我的一生遵守本分行善,修心清净,期望死后能够转生善处。”

  天人回答说:“能够修心清净而行善的人,一定会依愿实现,转生到良好的地方去。这是一定可靠的,没有比修善更好的方法了。”

  国王觉得奇怪,这个恐怖的鬼王,为何有菩萨的慈悲心呢?优达王便问他说:“你到底是什么人?敢来使我恐怖畏惧?”

  天人答说:“我是月明夫人,大王放我出家之后,我精进修持净行,得道生在色界天,今来赴约。”

  国王说:“看你是一个恐怖的魔鬼,我不能相信你的话。你如果真是我的爱妃月明,必须现出原形,我才能相信。”

  天人就变回原形,她的衣服、容貌,均和过去一样,站在国王的面前。优达王看见她确实是月明妃,便生起欲念,想拥抱她,。月明天人腾身飞上空中,为优达王说法。她说:

  “大王!人的色身是无常的,佛陀说:“人命在呼吸之间而已,一弹指顷(极短的时间)就保不住了,又好像早晨草上的露水,太阳一出来就会消逝无踪。”

  大王!你岂不是见过许多如花似玉年轻的美人吗?她们转瞬就会变成鸡皮皱纹的老人。人老的时候痛苦特别多,例如:两眼蒙眬,看不清楚,双耳重听闻不聪,腰酸背痛,手足迟钝,出入都不方便。人的色身又好像酿酒一样,取去醇味,糟就无用处了。如此衰老的人身,死期将近,有什么可贪恋爱乐的呢?人由生至死,一切都是无常。

  大王!你岂不见人生无常吗?死不一定是衰老的人,有的尚未出生就死在母胎里,还有幼死、壮死均不一定,世间没有不死的人。一旦死期来临,一切财产都带不去,连自己最宝贵的身躯也要自弃,何况其他的财物?

  大王!你是有智慧的人,既然人生有这么多痛苦,你为什么不寻求出离,厌离痛苦去出家修道呢?”

  …

《佛教圣众因缘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佛教小常识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