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讲记▪P11

  ..续本文上一页伏的种子,就像田里的种子还没有发苗。业障,造的业等于水、土。种子如果没有、土,永远不会发苗。报障,就是果报障,果报等于果实,树上开花结果。你能把枝末烦恼见思二惑断尽,你至少是个阿罗汉,要是把根本无明断尽,就成佛了。这不是短时间的事,我们现在是个凡夫,凡夫是个果报,天天要造新的业,等于在烦恼种子上添土浇水。旧的烦恼是种子,潜伏在八识田中,就是在我们的妄想心里,它不起现行。你天天造新业引发它,生了苗,长成大树,烦恼树结烦恼果,这就是凡夫永远脱离不了生死轮回的原因,所以要先忏除业障。业障怎么忏除呢?新的业不要造,旧的业慢慢消,就把业障忏除了。把水、土的缘去掉,烦恼的种子自然就干枯,这就忏除了烦恼障。果报呢?果报有一定的时间,你不造新业,就不会转新的果报,果报障也就没有了。所以说忏除业障,实际还是忏除三障。

  怎么叫业障呢?障是障碍,能障碍你的人天福报,能障碍你的出世圣道。在世间法上,来生来世转大富大贵的人,享受人天的福报,生到天上享天福,这些都会被你的业障障碍到,你连人天的福报都享受不到,又何况出世的圣道呢?所以业力很大。《地藏经》说:「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这是《地藏经》最重要的一句话,说业的力量甚大,有多么大呢?「能敌须弥」,须弥山八万四千由旬那么高,业力比须弥山还高。「能深巨海」,巨海是大海,业力比大海还要深。这两句是譬喻,是形容业力能障圣道,小乘想证阿罗汉果证不到,大乘想证佛菩萨的果位也证不到。怎么证不到呢?被甚大的业力障碍了,所以叫业障。我们学大乘佛法的人,不会求人天福报,但是业力能障碍圣道,你想成佛成不了,所以非忏除业障不可。

  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瞋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先说我们造的恶业,业在三界以内叫有漏业,在三界以外叫无漏业。有漏业又分三种:恶业、善业、不动业。三界以内分成三善道、三恶道,怎么转到三恶道呢?做恶业,业是个业因,报是个果报。造恶业之因,就转到三恶道,就是地狱道、恶鬼道、畜生道。你要是修善业,就转生到三善道,就是人道、天道、阿修罗道,这都是善业转生的善果。佛教讲的天道分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有六层天,是修善业生上去。色界有四层天,无色界有四层天,修四禅、八定才能生上去,四禅八定叫不动业。现在要忏除业障,完全指恶业说的。

  「菩萨自念」,念就是观想,菩萨自己观想着。「我于过去无始劫中」,「我」是菩萨自称,菩萨刚发心还是凡夫,他回想过去,前生还有前生,一直推到上面,推不出个原始来,叫「无始劫中」,都是造一些恶业。「由贪瞋痴,发身口意」,贪瞋痴,就是意业,再加上身业、口业,叫做三种恶业。「作诸恶业」,由身口意三种恶业,广开有十种恶业,再广开出来无量数恶业。

  消文要注意,「贪瞋痴」,贪心、瞋心、愚痴心,这三个心属于意业。怎么经文「由贪瞋痴,发身口意」呢?贪瞋痴这三种属于种子,在人说人,我们转成一个人,由身体上造的恶业叫身业,由口上造的恶业叫口业,由意上造的恶业叫意业。意业就是贪瞋痴,就是「由贪瞋痴」的种子,「发身口意」三业,起了现行,「作诸恶业」,就造各种恶业。

  第一、贪心,前面讲过了,广修供养,度悭贪障。悭也属于贪,无论钱财、食物,乃至于家亲眷属、功名富贵,凡是我所爱的东西,都会动贪心。但是你要是有福报,你不贪就得到了;你没有福报,动贪心还是贪不到。

  第二、瞋心,因为他没学佛,不懂自己没有福报,贪不到就动瞋恨,怨天尤人,连天公都要恨,说老天不公平,保佑别人升官发财,这叫怨天。尤人,他恨这个人,恨那个人,认为别人都对他不起,障碍了他升官发财,就动瞋恨心,跟人家结怨。

  第三、愚痴,本来就不应该贪,世界上一切法都不是真实的,一切法都是空的,有什么好贪呢?佛教讲的空理不明白,无常的道理应该明白,人生在世不过几十年,你贪官发财,还没有做高官,还没有发财,转眼之际,一生就过去了。但是众生愚痴,认为会住世长久,没有想到几十年的光景,转眼之际就死了,所以叫愚痴。不应当贪要贪,不应当瞋要瞋,大家安居乐业,共同在社会上过平安的生活就够了,你没有想要成佛,做人也要好好做,跟人家结冤家做什么?他偏偏要动瞋恨,要结冤家,这是愚痴。

  贪瞋痴叫根本烦恼。由贪烦恼、瞋烦恼、愚痴烦恼,又引生出来无量数烦恼。这三个根本烦恼,等于一棵树的三个大根,由烦恼树上面,再生枝枝叶叶,引生出来无量数烦恼,「发身口意」,发身业、口业、意业。

  身业,最重的是杀、盗、淫三种。杀业:杀生害命,先杀畜生,胆大了敢杀人,先杀一个人,胆子更大,杀很多人。盗业:偷盗、强盗,起先胆小偷一点东西,越来胆越大,越偷越多。偷偷摸摸,还不能满足他的贪心,于是就抢。淫业:邪淫男女,依佛定的戒律,出家弟子全断淫欲,在家弟子可以结婚。因为他贪心,除了正式夫妻外,要犯邪淫,男的贪很多女人,女的贪很多男人。杀、盗、淫,都是身体造出来的恶业。

  口业四种: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前面讲赞叹如来的功德,能消除恶口障,已经详细解释过了。这四种口业,最容易犯的是妄言,社会上叫谎言,也叫诈骗语。

  不听佛理,不守戒律,不知忏悔恶业,社会才会这么乱,每天打开报纸就是杀、盗、淫、妄这四种恶业,把社会扰乱得不得安宁。杀畜生,不犯国法,报纸不登。杀人,变成家常便饭,而且越杀越残忍,不仅杀人,还要分尸,接二连三的分尸案不断发生,让人怵目惊心!偷盗,一偷几百万、几千万,政府的公款上亿,也铤而走险。抢的罪最重,抢一包香烟,犯七年以上徒刑,但是他不害怕,照抢不误。邪淫男女,更是乱得厉害!分尸案从哪里引起呢?大多是犯邪淫引起的。口业骗人,每天的诈骗案,不知有多少?所以身业、口业,众生愚痴妄造这些恶业。

  我们是佛弟子,新的业不要造,旧的业要赶快求忏悔。自己学了佛法,要劝不懂的人,叫他不要造恶业,也叫他学着忏悔,这就是自利利他。身业三种:杀、盗、淫。口业四种: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业三种:贪、瞋、痴。身口意三业,分开来有十种,是总其大纲,杀业,造各种杀业;盗业,造各种盗业;淫业,造各种邪淫,所以叫「作诸恶业」。造多少恶业呢?「无量无边」,算不出来,叫无量无边。

  「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好在造的恶业是无形无相的,假若有真实之相,那从无始劫以来造到现在,尽虚空容纳不下我们所造的恶业,所以我们佛弟子明白恶业能障圣道,要天天忏悔。要怎么忏悔呢?忏悔的方法有三种:

  一、作法忏,就是做一个忏悔罪业的法,出家弟子叫忏罪羯摩。看你犯的罪轻重,轻罪,在一位比丘面前忏悔;重一点的罪,在四位比丘面前忏悔;更重的罪,在二十位比丘面前忏悔清净。

  二、取相忏,是取得一个相好,你对着佛求忏悔,一定要见光、见花、见佛的相好。佛给你现个相,你见了佛的相好,罪业消除了。没有见到佛的相好,看见放光也可以,或看见虚空落天花也可以,取得一个特别的瑞相,罪业也会忏悔掉。

  三、实相忏,你认真的修行作实相观,观到一切法皆空,罪性也空了,还有什么罪呢?

  上面三种方法,最简单的是作法忏。你见一位、四位比丘发露忏悔,就把罪业消除了。可是一般的在家弟子,不见得会去找出家比丘忏罪,而且还有一个限制,在出家比丘面前只能忏悔现在的罪,前生前世、多生多劫,无始劫以来的罪忏悔不掉。得对着佛忏悔,对着十方诸佛忏悔,下面经文说对着无量诸佛求忏悔。

  我今悉以清净三业,徧于法界,极微尘剎,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一切功德。

  要求忏悔,先清净身口意三业,再不造恶业,叫「清净三业」。身口意都清净,再对着诸佛、诸大菩萨求忏悔,求忏悔一定要诚心忏悔,你天天求忏悔,罪怎么没有忏除,怎么没有感应呢?因为你的心不够诚恳,佛法是心法,你忏罪时,要诚心诚意的忏,才能够忏悔清净。还要断相续心,我今天求忏悔,以后再不造恶业,你要是今天忏悔,明天再造恶业,这样就忏悔不成了。

  「恒住净戒一切功德」,佛弟子分出家、在家弟子,在家弟子,受在家弟子的戒律;出家弟子,受出家弟子的戒律。所谓:「受戒容易,守戒难。」现在受戒很容易,台湾现在传戒的规矩,在家弟子,受三皈五戒,菩萨戒七天圆满。出家弟子,受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戒,出家菩萨戒三十二天圆满。受戒很容易,戒是尽此一报身,守戒很难。要是犯戒,就不能安住净戒之中,要把戒守持得清清净净,安住净戒一切功德之中。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这跟前面三种大愿的结词一样。虚空没有了,众生没有了,众生的业、众生的烦恼都没有了,我才不要忏悔。「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而」是转词,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的缘故,我得永远忏悔。「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天天忏悔,念念都要忏悔。「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忏悔要精进、要虔诚。

  经文讲到这里,我们再把所忏悔的十种恶心,能忏悔的十种善心讲一讲。先讲所忏悔的十种恶心,众生怎么作恶?罪由心起,心里起了一种恶心,越起越厉害,…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道源法师生平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