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广大佛剎;一一剎中,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海会围绕。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佛剎」就是佛的世界。「一切佛剎」,把一切佛的世界都碎为极微尘。「极微尘中」,每一粒极微尘之中,「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广大佛剎」,这里与前面的文字有一点不同,就是每一粒极微尘之中,不是有一个佛剎。「有不可说不可说」那么多的「佛剎」。而且加上「广大」两个字,就证明一粒极微尘不小,里面含有广大佛剎,这叫做小大无碍、一多无碍,前面已经讲过了。「一一剎中」,在极微尘里面不可说不可说的佛剎之中。「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因为佛剎多了,佛也多了,在我们念念之中都有佛在成佛。「一切菩萨海会围绕」,有佛成佛,就有菩萨海会围绕。我发愿有佛成佛,我都要去请他转*轮。
而我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轮。
「而我悉以身口意业」,请法,要身口意三业虔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轮。」佛说法叫转*轮,「转」就是说,由佛的口里说出来,从众生耳朵听进去,听到八识田里,这就是由佛口里转动到我们众生八识田里面,转就是转动的意思。佛说的法怎么叫「轮」呢?轮有两种意思,一种是摧辗义,一种是运载义。轮就是指着车轮,地上有什么垃圾,车轮都可以辗坏,这是摧破辗坏的意思。佛说法叫转*轮,能令众生摧破无明烦恼,等于车轮辗过去,任何东西都辗坏。佛说法是度众生成佛,等于车轮能运载众生由此岸到彼岸。所以有摧辗义,能破除众生的烦恼;有运载义,由凡夫地运载到佛的宝所,所以佛说法譬喻为转*轮。
佛成佛了,为什么需要有人请转*轮呢?因为众生都是凡夫,不知道请转*轮的仪轨、规矩。我们要常常发这个愿,有佛成佛,我们就代众生请法,请转*轮。有人有疑问:我们能遇到的佛是应化身佛,像释迦牟尼佛已经涅槃两千多年,我们现在再去请转*轮不是晚了,我们何必发这个愿呢?他没有看到《普贤行愿品》的经文,普贤菩萨不是对一尊化身佛说的,他是对所有的佛,不可说不可说尘中剎、剎中尘,尘尘剎剎无量数的佛发的愿。念念都有佛成正觉,念念都要请佛转*轮,不是为印度一尊佛发的愿。还有一种意思,下面请佛住世有明文,不是只请佛转*轮,我们也请菩萨,声闻缘觉转*轮,乃至请一切善知识转*轮。前面开讲十大愿王时就讲过,一个凡夫法师能讲经说法,其他的佛弟子不知道怎样请法?你知道要代众生去请法,你把法师请来讲经,大家听闻佛法,都得到佛法的利益。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常劝请一切诸佛转正*轮,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跟前面一样的讲法,不再重复了。
请转*轮这个大愿,当下得什么利益呢?能除慢法障,得多闻智慧,这两个利益是互相关连的。我们佛弟子,都知道听法好,但是我们有我慢的习气,生了障碍。哪里讲经说法不去听,闻得太少,就生不出来智慧。慢法的人,贡高我慢生了障碍,人家讲经说法他不听,有人劝他也不去,为什么不去呢?他认为讲来讲去还不是那一套。你把那一套讲讲看?他说:我不会。你既然不会,为什么不去学呢?他还有一个理由:法师都能说不能行,我不要去。你怎么知道那个法师能说不能行呢?这都是贡高我慢。他能说,你还不去听,他不能行,你怎么会知道呢?这就是贡高我慢生了障碍。你发愿:有人讲经说法就去听,一下子就把贡高我慢的心降伏住了,把我慢障除掉,你就能得多闻智慧。因为这个法师是你请的,一定要给听经的人作榜样,你一定要多听,多听不是开智慧吗?所以得了多闻智慧。
复次,善男子!言请佛住世者:
这是第七种大愿要请佛常住在世间,不要入涅槃。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槃者,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槃。经于一切佛剎极微尘数劫,为欲利乐一切众生。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数诸佛如来」,所有尽法界、虚空界这么多的佛,跟前面一样的解释。「将欲示现般涅槃者」,诸佛要示现般涅槃。「般涅槃」就是入涅槃,前面讲过,涅槃翻作圆寂,圆满寂灭,要入圆满寂灭叫般涅槃。「示」是示现,因为佛成佛,八相成道都是示现的,本来他不要受生,示现受生,示现受生就得示现入灭,所以涅槃也是示现的。他将要示现般涅槃的时候,我就去请他住世。
「及诸菩萨、声闻、缘觉」,菩萨是大乘圣人,声闻、缘觉是小乘圣人,合起来叫三乘圣人。「有学、无学」,前面讲过了,声闻乘分四果,初果、二果、三果,是有学位,四果阿罗汉是无学位。「乃至一切诸善知识」,讲经说法的人,称为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槃」,这里总说起来,「经于一切佛剎极微尘数劫,为欲利乐一切众生。」我请佛、三乘圣人,乃至一切善知识都不要入涅槃。我是为众生请的,请他们长时间住在世间,因为他们要利乐一切众生。
有人怀疑:要是释迦牟尼佛将要入涅槃,还没入涅槃,我去请他住世,不要入涅槃,可能释迦牟尼佛大慈大悲会再多住世。现在释迦牟尼佛已经涅槃两千多年了,我们在这里发愿,请佛住世不是晚了吗?这个疑问跟前面请转*轮一样,所以请佛住世这个愿还是要发,见到佛、菩萨、声闻、缘觉,都要请他住世。还有一个疑问:佛得了无上正等正觉,他的生死能够自在,他要住世就住世,要涅槃就涅槃,我们请他住世,他有这个本事。「一切诸善知识」,是凡夫善知识,他自己生死不得自在,我请求他住世,他也不能住世,这不是多余的吗?这个疑问,有两种答复:
第一种答复,我们见了凡夫善知识要入涅槃的时候,一定要请他住世。因为我们是凡夫,不知道他的地位,我们要知道他的地位,必须地位超过他,我们地位没有超过那位善知识,所以我们不知道他是凡夫或圣人。这些讲经说法的善知识,有的是菩萨再来,他自己生死可以自在,没有人请他住世,他就别世入涅槃去了。有人请他住世,他化缘未尽,还可以住世。我们无法分辨,所以就把他当圣人,请求他住世。
第二种答复,善知识要离开我们这个地方,要到别处弘法,要挽留他,请他住世。像现在大家都喜欢到美国转*轮,那里的众生需要度,可是我们台湾的众生谁度呢?所以我们应该替台湾的众生挽留这位善知识,请他住在台湾弘法。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劝请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一段经文,跟前面是一样的解释。
请佛住世得什么利益呢?
一、除谤法障,可除谤法的障。诽谤佛法,罪过重得很,《地藏经》上一再讲,你要是诽谤佛法,一定堕无间地狱,而且时间很长,甚至于一千佛出世,一千佛入涅槃了,你还没从地狱出来,跟佛没有缘。《无量寿经》说,众生要生极乐世界,就是五逆十恶,诽谤正法的人不能生西方。《十六观经》把五逆十恶的人开缘出来,乃至于造五逆十恶的人都能生西方。这两部都是净土五经之一,怎么融会贯通呢?第一、《无量寿经》说众生造五逆十恶,诽谤正法,根本不相信净土法门,怎么能生西方?《十六观经》开缘,「五逆十恶」的人都能生西方,没有开「诽谤正法」的人能生西方,因为诽谤正法的人根本不相信有极乐世界,不相信念佛法门,怎么能生西方?所以我们就知道诽谤正法,比五逆十恶的罪过还重,障碍还厉害。那么以前没有学佛法,已经犯过怎么办?前面讲请转*轮,能消除慢法的罪;请佛住世,可以灭除谤法的罪。这两种大愿其实是一种大愿,请佛住世做什么事呢?请转*轮,而请转*轮,必须佛住世。乃至于请一个善知识住世,也是请他转*轮,所以你以前轻法慢教的障碍能够消除,最重的谤法罪也能消除。
二、得慈善根,就是可以成就你的慈善根。慈心常常现前,种了善根,前面讲过,各种功德都可以种善根,慈善根是一切善根的根本,大慈大悲,要大慈才能起大悲,大慈在前面,大悲在后面。大慈善根你一成就,一切善根都成就了。为什么请佛住世,能成就慈善根呢?因为请佛住世,能利乐一切众生,慈能与乐,我要给与众生乐,我才请佛住世,请佛转*轮,这就是养自己的大慈心,养自己的慈善根,结果慈善根成就了。下面讲第八种大行愿。
复次,善男子!言常随佛学者:
前面讲过,要请佛住世,无论出家、在家弟子,都是佛弟子,释迦佛是我们的本师,我们不应该跟本师学吗?不过要注意,「常随佛学」的「常」字,我们长远心很难发,所以要常随佛学。我们跟佛学,不跟凡夫学,不跟二乘学。跟凡夫学,学些有为法,学好的,不学坏的。学好的,学凡夫的善法,得人天福报,不能出轮回,所以不要跟凡夫学。跟二乘学,他偏空舍弃众生,自己了生脱死超出三界,不管众生的事情,只肯自利不肯利他,所以不要跟二乘学。我们常常跟佛学,我们要发愿利益一切众生。
如此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
「娑婆世界」,就是释迦佛教化的世界…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