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P5

  ..续本文上一页就能够解脱苦恼,他听说就相信,相信了就念。「一心称名」,「一心」是无二念,「称名」是口里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这一称名,观世音菩萨就知道了。

  「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观世音菩萨不用耳朵闻,用智慧观察众生称名的音声。「即时」,感应同时,正在称名号,即蒙感应之时。「皆得解脱」,「解」是任运自然,众生任运自然就脱离苦恼。众生受到贪瞋痴烦恼的缠绕,好像受到束缚一样,但是这种束缚,是人自已作的,如蚕作茧,如蛾扑火。你能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烦恼自然消灭,痛苦立即解脱。

  《普门品》经文翻译得很浅显,而且是菩萨果位上的功德,都是依照事相说的,很好了解。但是有几点要注意的地方:一、要知道我们是苦恼众生,在受苦恼,我们要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才能得解脱,这是自利。二、我们观察无量无数众生,受诸多苦恼,要使众生得到解脱,你就传这个普遍救苦的法门,教众生念观世音菩萨圣号,这是利他。

  我刚才劝请诸位学讲经,其他的经不好讲,你就先学讲《普门品》,到处去讲,等于到十方世界讲;年年讲,等于尽未来际讲。你就介绍观世音菩萨给一切众生听,他听到了,就是「闻是观世音菩萨」,他有了苦难,一心称名就能解脱苦难,这不是自利利他吗?

  还要注意「闻」字,没有善根,听不到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我们在座诸位,不是今天才闻到,多少年以前可能就闻到了,就证明诸位都有大善根。不要轻视自己,把善根糟蹋,有了善根,要栽培长养自己的善根,好像菩提树发了苗,要好好灌溉浇水,让它越长越大,将来才能开花结果。「闻是观世音菩萨」,「是」是「这」,你闻到这一位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一心称名」,称名属于口,一心是从心里念出来。没有散乱、没有二念的心,叫做一心。

  我们众生的心是散乱心,无始劫来就打妄想,白天一整天不休息,你不想,它要想,夜里睡觉作梦还在想,想习惯了。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要用心念,你一面念,一面打妄想,不叫一心。你要是初用功,越念杂念越多,有人说:「我不念观世音菩萨,妄想还少一点,这几天发起道心,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越念妄想越多,这不是糟了!」你不必害怕,这是一个过程,因为你以前没有注意妄念,如今注意了,才知道心散乱。

  妄念从哪儿来呢?因为我们的八识好像一个仓库,里面储存的全是妄念的种子,打妄想是种子起了现行。八识里面存的是无始劫来熏习的种子,多得很,都是一些妄念的种子。你不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没有刺激到妄念的种子。你一念,刺激到妄念的种子起现行,妄念反而多起来。你不要怕,只要认真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念几天,妄念就慢慢减少,再念,只存观世音菩萨名号,没有散乱的心。再进一步,没有二念,叫做一心。二念,就是还存能、所二个念头,有能念的心,有所念的菩萨。现在拿起念珠,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心里清清净净,就是一句观世音菩萨的名号现前,你以为只有一个念,其实此时仍有能念的心、所念的菩萨,有能、有所,还不叫一心。要念到能所双亡,能所二个念头皆空,才叫一心,这时候我们的真心才现前。

  念观世音菩萨,怎样才能念到一心呢?有个方法,你要至诚恳切地念:「我的苦难只有观世音菩萨能救,他是我的大救星、大恩人,离了观世音菩萨,我的苦恼不能解脱。」要这样至诚恳切地念,把散乱心先降伏住,再念,没有能念的心、所念的菩萨,这个时候感应道交,真心现前,你的心,跟观世音菩萨的心相通了。

  「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就在你称名那个时候,他就加被你。下面经文讲,你掉到大火里,念观世音菩萨,一念火就熄灭。为什么感应道交这么快?因为观世音菩萨有大智慧,他观察到了,感在众生,应在菩萨,念菩萨,菩萨应。我们怎么感?就是一心称名。即时观其音声,是菩萨应。感应道交,一念当时解脱苦恼。

  观世音菩萨只有一位,可是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的众生无量数,别人念都有感应,为什么你念了没有感应?你怪菩萨偏心,观世音菩萨是古佛再来,怎么会偏心?别人有感应,是一心称名。你是用杂乱的心念,怎么有感应呢?你怪菩萨偏心,其实是自己没有至诚心。

  讲了一大段道理,用功下手的方法在「至诚」,你至诚念,用不着了解那么多道理。不懂得经的老太太,她听说念观世音菩萨,能够救她的苦难,至诚恳切地念,感应很快,她不懂得什么叫八识田中种子起现行,不懂得有能、有所,为何感应快?因为她至诚地念,一心称名,所以感应很快!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这是一段问词,《普门品》按文法上分两大段,第一大段是长行文,第二大段是偈颂。在长行文中有两个问答,这是第一个问答,问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取名叫做观世音?下面佛就答复他:「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这是总说,众生无量数,受的苦恼,是诸多苦恼,三苦、八苦、无量诸苦,都包括在里面。受苦恼的众生,苦恼现前,怎么办?「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你有善根,能听到观世音菩萨名号,就至诚地一心称名:「南无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观世音菩萨用他的广大智慧,观察到世间众生一心称名的音声,众生所有的苦恼,皆得解脱。

  前面是总说,受诸苦恼,一切苦恼都包括在里面,无不解脱。下面是别说,分别说明观世音菩萨救七种灾难。

  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

  一、救火难,「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假若有一个人,持观世音菩萨的名号,突然进入大火里面,决定会丧身失命,可是火不能烧,为什么?「由是菩萨威神力故」,因为有观世音菩萨威德神通大力加被,所以不会被火烧死。

  这段经文很好解释,但是怎么叫做「持」呢?忆念不忘曰持,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不是念在嘴里,要记到心里,常常想到,不会忘记。就是这个人不是临时念的,平常就念观世音菩萨,每天有定课,一天念多少声,念出功夫来,口里不念,心里还在念,不会忘记。遇见大火,结果没被火烧到,这是平常持念功夫的感应。

  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

  二、救水难,「若为大水所漂」,假若大水把你冲走,自己做不了主,被大水漂流去了。「称其名号」,这时你就用口称名,口里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即得浅处」,水一冲,把你冲到浅的地方,自己可以上岸,就脱离了水难。

  这两段文前后对照,临时念,一念就有感应,你要知道,平常你不念,临时你想不起来念,因为平常就在受持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所以遇到灾难就想起来了。譬如刚会走路的小孩子过门槛,栽了跟斗,自然而然就叫:妈妈!为什么叫妈妈?因为平常学说话就叫妈妈,叫习惯了,所以一有难,自然而然脱口而出叫妈妈。你遇见灾难,怎么想起来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平常受持的。

  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剎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剎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三、救风难,「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众生为谋生活,求财的方法不一,有的众生入海去采宝。采宝的众生,有百千万亿那么多,到大海里去采什么宝呢?一、黄金,二、白银。三、琉璃,翻成中国话叫青色宝,像中国的翡翠。四、砗磲,是白色宝,一种大蚌壳,蚌壳的纹路像车轮沟一样。五、玛瑙,是红色宝,矿石之类。六、珊瑚,是海中珊瑚虫骨胳凝成的,长得像树枝一样。七、琥珀,是松香树脂流到地下,经过千年以后变成的宝贝。八、真珠,是蚌壳里面生出来的珠子,总共有八种。「等宝」,是除了这八种以外,其他一切宝贝都在里面。《金刚经》说的是七宝,《普门品》说的是八宝,不必去研究这些数目,是就我们所知道的,说几种而已。

  「假使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剎鬼国」,「黑风」就是暴风。「罗剎」翻成中国话,叫可畏鬼,因为他是吃人的鬼,样子令人畏惧害怕。遇到暴风,撑船的人做不了主,船就随暴风漂走,堕落到罗剎鬼国,不但财宝采不了,生命都保不住。「其中若有乃至一人」,「乃至」是超略之词,这一艘大船载满了人,要是多数人知道念更好,乃至只有一个人,知道观世音菩萨能救苦救难,「称观世音菩萨名者」,至诚恳切地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剎之难。」全船的人都解脱黑风罗剎鬼之难。

  「以是因缘,名观世音。」这一句答复前面无尽意菩萨所问:「以何因缘,名观世音?」遇见火难救火难,遇见水难救水难,遇见风难救风难,因此因缘,名为观世音。

  我们在座都是佛教徒,佛经说到哪里,我们信到哪里,丝毫不怀疑,因为佛说的话没有妄语。但是不信佛的人,看见这段经文会怀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罗剎鬼,有罗剎鬼国吗?罗剎鬼国在哪里?世界地图从没有看见过?你要晓得六道轮回,跟我们人道相通的只有畜生道。地狱道、饿鬼道、天道、阿修罗道,我们都看不见。可是佛菩萨的眼能看到。不是人的国,是鬼的国,地图上怎么会画呢?你要是一定要考究事实,要去罗剎鬼国参观,你参观了也不能回来证明,因为你一到罗剎鬼国,鬼就把你吃掉,怎么回来证明呢?

  引证一个公案,可增加信心:古代有一位丞相,等于现在的行政院院长,是最高的官,他常常到庙里找住持谈佛法。这庙里的住持,每天受持《普门品》,有一次丞相来寺庙时,这位住持正在念《普门品》,丞相说:「你们不要禀…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